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2006年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河南省文物保护工作全面开工的一年,根据国家文物局和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建设管理局的要求,河南省确定对省内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总干渠占压的78处文物点(其中地下文物76处,地上文物2处)进行考古发掘和迁移保护。其中包括河南省黄河以北全部40处地下文物点和2处  相似文献   

2.
2002年7月和2003年11月至2004年1月,省文物研究所对河北段中线总干渠沿线文物遗迹进行了调查和复查,通过这次调查和复查,共发现古代文化遗存地点或丰富区段155处(包括天津干渠17处),其中古遗址102处,古墓葬53处,涉及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2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8处。我省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文物调查工作简讯$水利部河北院@赵运书  相似文献   

3.
长江三峡历来以其雄奇险峻,景色胜绝而饮誉五洲。而今,三峡水利枢纽工程的兴建使这里再一次为世人所瞩目,同时海内外亿万炎黄子孙的心也被另一件事所牵挂着,那就是在三峡工程建设的同时,如何对待千百年来我们祖先在三峡地区遗留下来的众多文化遗产,把文物的保护和抢救工作做好。长江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长江三峡地区有着灿烂的古代文明,是中华民族古代文化的摇篮之一。据三峡文物保护规划组的初步统计,三峡工程库区受淹文物点共计1208处,其中地面文物441处,地下文物767处,地下文物的埋藏总面积达2200余万平方米。这里有闻名中外…  相似文献   

4.
数字     
中国斥资4.2亿元保护"丝绸之路"新疆段文物遗址"十一五"期间,我国将陆续投入专项资金4.2亿元,用于保护和修缮"丝绸之路"新疆段的21处重点文物遗址。纳入"丝绸之路"新疆段重点文物抢救保护工程的项目,主要集中在塔里木盆地以东和以北地区、吐鲁番地区、和田、喀什等地。  相似文献   

5.
三峡库区的文物保护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三峡库区已发现文物古迹108处,水库蓄水后大部分文物古迹不受影响,但少部分将全部或部分被淹,本文介绍了三峡库区的文物及其分布,以及水库蓄水后对文物的影响和应采取的保护措施。  相似文献   

6.
《绵阳市文物系统“5·12”地震灾后恢复重建发展规划》已于近日出台,当地文物部门提出“三年重建,五年发展”的目标,计划于2012年前建成并对外开放北川地震遗址博物馆。经过详细统计,绵阳全市4万多件馆藏文物中有1000多件在地震中受损,北川羌族博物馆805件藏品被完全掩埋于废墟之下,另有多处各级文物保护单位和文物保护点受损。  相似文献   

7.
长江 《人民长江》2003,34(1):3-3
南水北调工程中线如遇到重点文物 ,该怎么办 ?承担工程规划设计工作的长江委态度很鲜明 :绕开文物 ,并将文物保护列入工程规划设计。长江委的这一举措 ,得到了故宫博物院原院长、著名文物考古专家张忠培先生的赞赏。张忠培介绍 ,南水北调中线总干渠、丹江口水库是中国几千年历史文化的一个重要“通道” ,连接着商文化、夏文化、楚文化、燕文化等中国历史上重要的文化区域 ,具有重大的学术价值。长江委文物考古队近期对南水北调工程中线总干渠沿线河南、河北、北京、天津 4省 (市 )文物察勘表明 ,总干渠渠线沿线共涉及已知文物点 2 0 0处。据…  相似文献   

8.
2002年6月19日,国家文物部门组织的10多名文物专家,聚集秭归县新县城的凤凰山,对已经竣工的古建筑复建工程江渎庙进行了验收。至此,三峡库区首处文物搬迁复建工程顺利完成。秭归县是伟大爱国诗人屈原的故乡,地处长江三峡工程坝上库首。  相似文献   

9.
三峡文物大抢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军  刘刚 《陕西水利》2001,(2):44-46
重庆云阳张飞庙。著名长江洪水题刻处。一方青岩之上十个红色大字夺人眼目:“大清同治庚午洪水至此。”   聂世江,云阳县文物管理所副所长,面对记者激动了:“ 1870年,特大洪水涨至 150米,把张飞庙正殿以下建筑全部冲毁,后来重建就用了三到五年的时间。而现在要在不到三年时间里,就完成整个张飞庙的搬迁,时间太紧迫了 !”   江水无情。按照三峡工程分期蓄水计划, 2003年 6月,三峡工程电厂首批机组蓄水发电,大坝坝前水位将涨至 135米,水库淹没区将扩展到重庆境内的涪陵,有 13个县、区或全部或部分淹没于水线之下。而在 135…  相似文献   

10.
林春 《人民长江》1999,30(11):41-43
长江三峡大坝施工区位于长江三峡东段西陵陕库南宽谷的中段,是长江三峡地区古文化遗存最为集中的地段。据初步统计,1958 ̄1994年,若干文物部门在三峡坝区18km^2的范围内,共发现古文化遗址和采集点23处,并发掘其中的17处,发掘面积共约7000m^2。在17处遗址中出土了大量文物,这些历史文化的载体向人们展现了距今8000年以一长江三峡历史文化区形成了和发展的大致轮廓,初步提示了长江三峡历史文化  相似文献   

11.
长江三峡大坝施工区考古发现与初步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林彤  翁家清 《人民长江》1999,30(11):0-0
长江三峡大坝施工区位于长江三峡东段西陵峡庙南宽谷的中段,是长江三峡地区古文化遗存最为集中的地段.据初步统计,1958~1994年,若干文物部门在三峡坝区18km2的范围内,共发现古文化遗址和采集点23处,并发掘其中的17处,发掘面积共约7 000m2.在17处遗址中出土了大量文物,这些历史文化的载体,向人们展现了距今8 000年以来长江三峡历史文化区形成和发展的大致轮廓,初步揭示了长江三峡历史文化区的历史演进过程、以及在中华民族文明史上的地位和作用.  相似文献   

12.
商思臣 《中国水利》2009,(Z1):39-40
一、水文站网概况新疆水文站网历经几十年的建设,基本形成了较稳定的国家基本水文站网。截至2007年年底,新疆共有国家基本水文站132处,其中有大河控制站61处、区域代表站56处、小河站15处。根据《水文站网规划技术导  相似文献   

13.
长江流域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现状和保护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江是中华民族古人类的发祥地、古代文化的发源地之一,孕育、发展了巴蜀、荆楚、吴越等灿烂辉煌的长江文化.流域文物遗迹历史悠久、种类繁多、代表性强、价值高、影响大,截至2007年,流域分布的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有620处,省(自治区、直辖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有3 061处.多年来,对这些文物遗迹基本做到了有序管理、有效保护,但仍存在保护与开发利用、城市建设等之间的矛盾,因此,应努力加强长江流域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保护,做好正确处理保护和利用的关系,逐步建立健全专门管理机构,拓宽保护管理资金渠道,建立流域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管理信息系统,扩大和国内外专家学者的沟通和交流,加大宣传力度等工作,将流域文物保护和开发利用逐步引上科学、健康发展的轨道.  相似文献   

14.
《四川水力发电》2009,28(1):135-135
2月4日,在宜宾市屏山县文化馆大楼前,“四川省向家坝水电站淹没区文物保护工程指挥部执行工作站”正式挂牌。屏山县是金沙江向家坝水电站库区淹没重点县,电站库区淹没涉及该县的楼东、新安、锦屏等8个乡镇,移民总量近6万人。全县有各类文物500多处,其中,省级文物保护单位7处。  相似文献   

15.
正2005年4月,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和濮阳市文物保护管理所联合对濮阳高城遗址进行钻探和试掘,发现一处面积约916万平米的古城址。次年5月,河南省文物局特邀中国社会科学院、北京大学以及河南省的考古专家成立专家组对该城址进行论证,专家组一致认为该城是春秋时期卫国都城帝丘,不少专家称之为"东方庞贝城"。至此,春秋时期卫国都城的神秘面貌展现在世人面前。  相似文献   

16.
石头记趣     
有一次与几个朋友到一处考古工地欣赏文物,回来路上,一位朋友顺手捡起一块路边的石头说,多久的文物不过几千年,我这块石头可是几十万年了!这个细节给我印象极深,从此,我对各种石头产生了兴趣。再后,由于工作关系,常常到秦岭山中,免不了穿山涉水,开始对满地的石头留意起来,常常捡起一块,用手托着颠来倒去看个半天,对着一点花纹或一块颜色绞尽脑汁,一会横着想,一会纵着想,努力想将其变成一个大家都认可的人物或故事来,也常有成功。在我收藏  相似文献   

17.
江苏省现有万亩以上大中型灌区180多处,设计灌溉面积173多万hm~2。大中型灌区中灌溉面积达到2万hm~2以上的大型灌区有36处,设计灌溉面积100万hm~2。这些灌区经过几十年的建设配套,已初步形成了具有一定规模的灌  相似文献   

18.
<正>1登封市基本情况登封市位于郑州市西南,总人口68万人,总面积1220 km2。2013年市区现状城市建设用地面积18.60 km2、人口19万人,是全国文物之乡、卫生城市、优秀旅游城市,2008年8月包括少林寺在内的8处11座嵩山古建筑群被世界遗产委员会认定为世界文化遗产。登封十年九旱,水资源贫乏,人均水资源占有量320 m3,地下水埋藏较深,没有外来水。多年平均降水量614.90 mm。  相似文献   

19.
建设信息     
北床制定皇城保护规划,北京旧城严限建筑高度 《北京皇城保护规划》已经编制完成。北京的皇城范围东至东黄城根,南至现存长安街北侧红墙,北至平安大街,西至西黄城根南北街、灵境胡同、府右街道路红线中心线。根据调查,皇城内有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8处,其他文保单位29处,34处普查在册文物,14片历史文化保护区。为了保护它们,此次制定的《北京皇城保护规划》从细节上做了规定。  相似文献   

20.
水库建设将影响淹没区内文物古迹的保存,岩土体文物具有本体和赋存载体不可分割的整体性特征,在水库淹没较深的情况下,无法进行整体搬迁或就地保护展示,因此"原址覆盖保护、异地模拟展示"便成为保留文物信息和价值的首选方法,其中选址即为最重要的环节之一。以乌东德水库淹没区的皎平渡渡口山洞遗址为例,在详细调查山洞遗址文物和拟选场地信息的基础上,采用层次分析法,建立以最优选址为目标层、6个指标为准则层、14个指标为子准则层、5处选址为方案层的层次结构,逐层逐个指标构建判断矩阵,通过计算和检验最终确定1号场址为最佳模拟展示场址。分析同时证明,层次分析法是一种可实现综合兼顾各种定量与定性因素的决策方法,适用于水库淹没区文物异地模拟展示及迁移复建选址方案的决策评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