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顺应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的大潮流,国务院提出要大力发展绿色经济,培育以低碳排放为特征的新的经济增长点,加快建设以低碳排放为特征的工业、建筑、交通体系。而绿色绿建筑和建筑节能正是发展绿色经济、低碳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此新形势下召开的第六届国际绿色建筑与建筑节能大会,对在住房城乡建设领域贯彻落实国家大政方针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国务院提出:大力发展绿色经济,培育以低碳排放为特征的新的经济增长点,加快建设以低碳排放为特征的工业、建筑、交通体系。为进一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有关应对气候变化的战略部署,加强住房城乡建设系统应对气候变化工作,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拟组织开展住房城乡建设系统应对气候变化的战略和规划研究工作,建筑节能与科技司近日就有关事项发出通知:  相似文献   

3.
国家提出要立足国情发展绿色经济、低碳经济,建设低碳型工业、建筑和交通体系,培育以低碳排放为特征的新的经济增长点,促进经济发展模式向高能效、低能耗、低排放模式转型,为实现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新的不竭动力。大力发展绿色建筑正是我国绿色经济、低碳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符合我国节能减排、保护环境的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4.
2009年8月12日,温家宝总理在国务院常务会议上首次提出中国将培养低碳经济作为新的增长点,要"大力发展绿色经济"。紧密结合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的决策部署,培养以低碳排放为特征的新的经济增长点,加快建设以低排放为特征的工业、建筑、交通体系。  相似文献   

5.
《中国建设信息》2009,(7):75-75
3月27日-29日,“第五届国际智能、绿色建筑与建筑节能大会暨新技术与产品博览会”在北京召开。深圳市政府组团参加了该展会。深圳展团以“发展绿色产业、促进经济增长”为展示主题,以绿色建筑年活动为主线,充分展示了深圳在绿色建筑及建筑节能的成果,并重点突出大型公共建筑能耗监测及既有建筑节能改造。  相似文献   

6.
基于脱钩理论,建立我国建筑业经济增长、能源消耗、碳排放之间的脱钩模型,揭示2001年~2012年建筑业碳排放与经济增长脱钩状态,明确其节能减排形势。从严格执行新建建筑节能标准、加强既有建筑节能改造、加大可再生能源与建筑一体化应用规模、推广绿色建筑等方面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廖立川 《门窗》2012,(8):224+226
针对绿色建筑节能设计进行探讨,介绍什么叫绿色建筑和绿色建筑对低碳经济发展的意义,探讨如何促进绿色建筑节能设计实现的方法:合理利用土地以实现绿色建筑节能设计,重视太阳能的开发利用以实现绿色建筑节能设计,建设水资源循环系统以实现绿色建筑节能设计,利用自然通风和采光以实现绿色建筑节能设计。  相似文献   

8.
日前在国际绿色建筑与建筑节能大会上获悉.道康宁公司将推出建筑用真空隔热保温材料(VIP),旨在满足高性能建筑日益增长的需求.改进其总体能源管理、健康与安全性、耐久性并降低建筑的碳排放。  相似文献   

9.
随着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环境问题日益严重,利用高分遥感技术可为建筑节能与绿色建筑实现更大的节能效益,对于节能减排工作具有重要意义;为基于高分应用进行建筑节能与绿色建筑监测提供依据和方法,以更好促进城市建筑节能减排;也为建筑节能提供先进技术支撑。对建筑节能与绿色建筑建模监测的基本要求、监测对象、监测数据获取/处理/加工/管理、监测成果应用的基本要求进行了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0.
生土建筑是中国的传统民居建筑,它蕴藏着极其丰富的低碳经济理念。生土建筑可以用较低的环境负荷,较小的能源消耗,较适宜的生活质量来体现生态特征。生土建筑符合百姓当今时代居住建筑的要求,更适应当今时代大众对抵制环境污染的呼声和需求。将生土材料替代一部分水泥——这一高能耗材料,进而可以减少资源、能源的消耗,快速推进建筑节能减排,创造优良的生态环境,使建筑产业尽快构建起以低碳排放为特征的产业体系和消费模式,成为低碳经济发展的中坚力量。生土材料是传统而又有发展前景的绿色低碳建材。  相似文献   

11.
自2006年实施国内首部建筑节能地方法规《深圳经济特区建筑节能条例》以及进入"十二五"以来,深圳市持续、大力推进建筑领域绿色、循环、低碳发展,加快转变城市建设发展模式与方式,作为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打造"美丽深圳",推进现代化、国际化先进城市建设的重要抓手和突破口,初步实现从建筑节能到绿色建筑、从绿色建筑到绿色城市的"两个转型".深圳先后获得首批国家机关办公建筑和大型公共建筑节能监管体系建设示范城市、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示范城市、工程建设标准综合实施试点城市、公共建筑节能改造重点城市、建筑废弃物减排与利用试点城市等五个示范试点城市称号.深圳还是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与深圳市政府合作共建的国家低碳生态示范市,以及国家低碳试点城市.2012年,为配合国家碳排放权交易试点城市建设,深圳市还在建筑领域率先启动开展碳排放权交易相关工作.  相似文献   

12.
建筑物碳排放计算方法的确定与应用范围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归纳和分析了国内外建筑领域有关碳排放计算的相关研究进展和最新动向。首先对国内外建筑物碳排放计算方法的确定与应用范围进行了总结,探讨了建筑物碳排放计算在建筑节能、绿色建筑、低碳建筑以及建筑领域CDM(Clean Development Mechanism)工作中的作用与应用方法。而后,介绍了建筑物碳排放计算在评估不同建筑设计方案对建筑物全生命周期碳排放所造成的影响这一过程中所起到的作用,进而直观、准确地体现出可再生能源及清洁能源应用、建筑设计方案优化、建筑节能技术应用、建筑能源系统和设备能效提升所带来的节能减排效果,以此为基础可以确定单体建筑的全生命周期碳排放最优设计方案。  相似文献   

13.
建设绿色节能与低碳为导向的校园环境对于绿色教育和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以中共湖北省委党校(湖北省行政学院)新校区为例,从实践层面阐述了绿色校园规划、海绵校园建设、水系统规划、能源规划等可持续规划理念。并结合绿色建筑三星标准要求与建筑碳排放特征,从围护结构节能、建筑通风优化、供暖与空调控制、绿色照明等方面阐述了绿色建筑与低碳设计策略,为绿色低碳校园规划与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天津市日前出台规划,中新生态城将强制性实施绿色建筑标准,所有建筑都要建设成为绿色建筑。规划面积达30平方公里的中新生态城将在绿色节能建设方面做世界的”楷模”。这里要以节地、节水、节能、节材为重点,重点实施建筑节能,形成新型的资源综合利用体系.锁定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小、附加值高的”绿色产业”,发展低碳经济、循环经济。  相似文献   

15.
低碳经济下建筑的发展方向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阐述了低碳经济对建筑业的影响,为实现节能减排目标,建筑节能已经和正在作出的努力。应对气候变化不只是建筑节能,还需要保护环境,提高人的居住品质,而绿色建筑顺应时代发展和社会民生的需求,是生态建筑、节能建筑、环保建筑、低碳建筑的和谐统一体,是建筑节能的进一步拓展和优化,毫无疑问将成为未来建筑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6.
李玉石 《建筑节能》2011,39(4):48-50
发展绿色建筑与节约建设成本通常被人们认为是一对矛盾.通过介绍中美科技合作项目--科技部建筑节能示范楼建设实例、中建五局的新建办公大楼采用的非晶硅光电幕墙等案例,以造价工程师的角度,从建筑经济方面阐述了发展绿色建筑的现实性与可行性,论证了建筑物全寿命周期内绿色建筑的建设成本可以得到经济回报.  相似文献   

17.
绿色建筑技术学组积极参与2010年中国第六届绿色建筑大会的准备工作;积极参与绿色建筑标识评审工作;与绿建委的其他兄弟学组一起,积极开展绿色建筑的推广工作;继续深入开展建筑节能和降低建筑碳排放的研究;开展建筑用能的碳排放计算研究工作;  相似文献   

18.
城镇化建设中推进绿色建筑是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在低碳理念下引入碳排放交易,将碳金融、清洁发展机制与绿色建筑结合,完善绿色建筑的投融资机制。进行碳金融创新使绿色建筑的投融资模式具有可操作性,吸引社会资本、金融资本进入绿色建筑领域,将为绿色建筑提供充足的资金来源。以项目为载体积极开发绿色建筑CDM项目,有利于解决绿色建筑发展的资金和节能减排的技术。扩大碳排放的国际间合作,做到国家资源环境利益和企业收益的最大化,促进绿色建筑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9.
《福建建设科技》2007,(1):87-87
目前,福建省建设厅以闽建科[2006]49号文发布关于做好“海峡绿色建筑与建筑节能博览会”的通知. 通知指出,为建设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型社会,做好我省绿色建筑与建筑节能工作,建设部和省政府商定明年共同举办“海峡绿色建筑与建筑节能博览会”,作为我省第五届6.18专题馆。为做好博览会筹备工作,建设厅成立了以林坚飞厅长为主任的”海峡绿色建筑与建筑节能博览会”组委会,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相似文献   

20.
众所周知,建筑节能已经成为建设节约型社会及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中国建筑节能事业的贡献者,银通集团一直坚持技术创新,始终致力于建筑节能技术及产品的研发和生产,把贡献我国建筑节能事业作为企业永恒的责任与追求。目前,在中国以及全世界,绿色建筑已经是建筑发展的大方向,银通集团研发的YT系列无机活性墙体保温系统正是当之无愧的绿色建筑技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