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均热室炉温对带钢均热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2.
加热室炉温对带钢热瓢曲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相似文献   

3.
本文叙述了CAPL加热室供热的基本情况,通过现场测试和研究,确定了加热室炉温和带温的分布规律。测试结果表明,在炉子宽度方向上的温度差波动在6~60℃之间,而带宽上的温差介于14~18℃之间。计算和分析表明,当带宽温差△t>50~60℃时,可能导致带钢产生热瓢曲。  相似文献   

4.
5.
本文介绍某厂CAPL均热室热工工况,包括均热室的供热特点、炉内温度分布及热平衡。对均热室的现有工况进行分析,提出改进意见。  相似文献   

6.
加热室炉温控制数学模型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7.
本文介绍了等效简化CAPL加热室带钢的加热过程,并据此建立了物理模型和数学模型。在此基础上又通过建立带温前馈控制数模和综合炉温计算数模,进行了加热室加热过程的计算仿真。结果获得了SPCC 钢优化的带钢升温曲线和炉温曲线;确定了综合传热系数FHxc;得出了炉温和带速与带温的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8.
对影响喷水室热湿交换诸因素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9.
CAPL加热室的热工特点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相似文献   

10.
通过作者对参加过的某钢铁公司初轧厂均热厂房结构的可靠性鉴定及其近几年的工作经验,介绍了这类厂房的检测要点及存在的问题,论述了工业厂房普遍存在的管理不善及其危害性,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介绍CAPL加热变热工工况,包括加热室的供热方式、热平衡和温度分布。通过分析加热室现有工况对带钢加热的影响,为避免带钢产生热瓢曲和断带,改善炉温分布,提出了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12.
本文对采用BCM-80单板微型计算机为核心组成的高温水、蒸汽散热器试验台温度检测系统的硬件及软件设计特点加以介绍.本文对高精度温度检测系统的设计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3.
提出的推钢式连续加热炉最优炉浊数学模型,能同时求出优化钢坯升温曲线,优化炉温曲线及加热炉热负荷的优化分配。在此数学模型的基础 开发的计算机程序具有较强有的能用性。  相似文献   

14.
焰熔法生长单晶体燃烧室内温度分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氢气和氧气的燃烧为基础,研究了燃烧室内温度在焰熔法生长单晶体过程中的分布特征。结果表明,在O2的质量流量在中心处和外侧分别为5.6×10-5kg/s和2.0×10-5kg/s,H2的质量流量为6.0×10-6kg/s的条件下,炉膛中心的最高温度为3 007 K,金红石晶体的生长位置在距喷嘴86 mm处,晶体所能生长的最大直径为10 mm。在距炉膛入口120 mm的内炉壁的最高温度可达1 540 K,需提高此区域内耐火层中刚玉粉的质量分数以提高炉壁的耐火度。  相似文献   

15.
采用传热学原理建立了层流冷却温度有限差分模型,并用现场实测数据对水冷换热系数进行了自适应修正.对德盛1 150 mm热轧带钢层流冷却过程的温度变化进行了数值模拟,建立了一套层流冷却温度仿真系统,分析和研究升速轧制时带钢在层流冷却中温度变化的趋势.结果表明,层冷出口温度受带钢的速度影响较大,在升速过程中,如果不采用集管动态喷水调节,带钢温度出现前低后高的现象,并且随着加速度的增加带钢前后温差越大.以此为依据,现场过程自动化系统L2级硬件采用过程服务器,基础自动化系统L1级硬件采用西门子PLC,L2级和L1级软件分别在C++和Step7V5.4下编程实现,并采用了带钢头尾宏跟踪和过程自动化系统采用带钢样本微跟踪的控制策略,对处于变速及高速运动中的带钢沿长度方向逐点实施控制,用动态调节的冷却集管系统来保证在速度变化期间带钢层流冷却出口温度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16.
高温扩散炉恒温区温度的自动控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介绍了一种可用于温控领域的MCS-51单片机应用系统。系统可实现对8路热电偶信号的巡回监控,其软件采用区间线性拟事对信号进行非线性修正,并蛳位置式PID算法进行运算处理。系统输出可调整高温扩散炉各段炉丝的加热功率,最终实现双炉管高温擅长 用炉恒温区温度的自动控制。  相似文献   

17.
支护-围岩接触关系与软岩硐室失稳破坏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基于由注浆量统计结果得出的支护-围岩接触关系,通过数值计算全面、系统地分析了支护-围岩接触关系对支护-围岩承载体系的影响规律和碹体支护失稳破坏的内在机制,分析了支护体上载荷分布与其破坏形式的关系,为改进现有碹体支护工艺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