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李士骏 《辐射防护》2006,26(1):12-16,23
确定性效应是辐射事故中主要关心的健康危害。辐射事故照射,除大剂量急性照射情况外,更多的还有受照延续时间不等、照射水平不一的多次受照情况,甚至尚有数天内连续受照的。本文从辐射效应的“线性-平方”模型出发,借助目前已经掌握的确定性效应的剂量阈值,针对剂量的不同时间分布,集中探讨低LET辐射事故中评价确定性健康危害的剂量学方法。引用了分割照射和延续照射的外推剂量概念,提出了外推剂量可加原理和等外推剂量等效应原理。  相似文献   

2.
本文叙述了染色体畸变分析作为生物剂量计的国内外研究概况。文中较详细地介绍了离体照射诱发染色体畸变的剂量-效应关系及其在事故受照人员剂量估算中的应用状况,对局部照射和分次照射条件下确定剂量-效应关系的有关问题进行了分析,对今后研究动向作了简要讨论。  相似文献   

3.
低剂量辐射效应--辐射防护的基础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低剂量辐射对生物体效应展现出多样性,而且不同LET辐射源的效应差异明显,很难通过大剂量效应中推导。低剂量辐射的健康危害主要是远期致癌风险性,而早期效应随辐射品质、剂量、剂量率以及受照个体的不同会有不同的表现形式,突出的有三个方面:1)细胞在接受一次几个eGy低剂量预照射后,能够对随后大剂量辐照损伤产生一定的防护作用,这种作用被称为适应性反应,或单次低剂量整体照射产生的免疫刺激效应;2)单次低剂量辐照所产生的单位剂量的急性损伤效应比大剂量的更大,这被称为低剂量辐射超敏感性,其剂量大小通常在0.2~0.5Gy的范围内;3)旁效应,是指发生在照射细胞周围的未受照细胞中的生物效应,该效应会导致高于预测值的辐射损伤效应。低剂量辐射的这些多样性效应给辐射防护实践带来了新的思考。  相似文献   

4.
急性、分次及慢性γ线照射诱发猕猴生物效应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就高剂量率急性一次(223mGy/min)、分次累积(223mGy/min,每周照射一次,0.25Gy/次)及低剂量率慢性连续(每周照射5天,50mGy/d)γ射线照射时,在0—2Gy 累积剂量范围内,对猕猴造血、免疫及细胞遗传学方面某些生物效应进行了比较研究。不同方式照射时机体损伤程度和特性不一,急性照射组各类效应均比其它受照组明显;而分次和慢性照射组的剂量-效应规律则比较相似。在低剂量率慢性照射情况下,PHA 激活淋巴细胞微核、淋巴细胞染色体无着丝点断片及总断裂数在累积剂量为0.25Gy 时就出现了明显增高(p<0.05),且与受照剂量呈线性正相关。它们的剂量-效应曲线尾部(在1—2Gy 区)均呈现有“坪”的现象。停照后一年中动态观察的结果表明,各照射组动物受照时所诱发的效应,绝大多数是可恢复的。急性组恢复至正常所需时间较其它组长,其中免疫和造血机能的恢复呈显著波动性,而细胞遗传学效应随停照后时间的延长逐步恢复。  相似文献   

5.
介绍了三起放射事故的梗概,以及事故中11例过量受照人员的病史采集、实验室检查、生物剂量估算、医学处理及心理测评,探讨了急、慢性过量受照人员的生物和心理学效应。结果表明,192Ir急性外照射者A诊断为急性放射性皮肤损伤Ⅱ度,经局部保守治疗后好转;4例X线慢性外照射受照者诊断为观察对象;生物剂量未估出;过量受照及医学处理经过对受照人员心理状况有较大影响。结果提示,受照者大多会出现一系列的心理变化,通过进行科学的心理测评和指导,有利于受照者的心理康复。  相似文献   

6.
某大学丢源事故受照人员染色体畸变分析及生物剂量估算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应用常规染色体畸变分析技术,利用本实验室建立的离体照射人外周血染色体畸变的剂量效应曲线,对某大学钴源丢失事故中主要受照人员进行了染色体畸变分析和生物剂量估算。根据“双着丝点 着丝粒环”频率估算的受照人员生物剂量范围为0.14~1.09Gy。本次事故中,主要受照人员已观察到明显的遗传损伤。  相似文献   

7.
不同剂量γ射线照射诱发CHL细胞基因组不稳定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单细胞凝胶电泳技术和微核检测技术对60Coγ射线照射诱发中国仓鼠肺细胞(CHL细胞)产生的直接效应、基因组不稳定性进行了初步探讨.将对数生长期的细胞分成不同的剂量组,经γ射线照射后,对受照存活细胞进行单细胞凝胶电泳(SCGE)和微核发生率(MF)的测定.同时,将一部分受照存活细胞继续传代培养,待其传至33代时,再给予2 Gy的照射剂量进行二次照射,然后再进行单细胞凝胶电泳和MF的测定.结果表明,首次照射剂量与子代二次照射后的损伤程度存在剂量-效应关系.本实验为探讨辐射诱发基因组不稳定性的研究提供了实验基础.  相似文献   

8.
CB法微核检测技术应用于诱导基因组不稳定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γ射线诱导中国仓鼠成纤维(CHL)细胞基因组不稳定性进行了研究。利用CB法微核检测技术对一次照射、二次照射的CHL细胞进行微核测定,观察DNA损伤程度的变化情况。结果显示,微核发生率与细胞受照剂量呈相关关系,并随培养时间延长呈下降趋势。细胞再次受照后,其微核发生率与一次受照剂量呈相关关系。表明微核发生率与染色体损伤程度存在剂量相关性,微核检测技术可以用于生物效应表现为染色体损伤的辐射诱导基因组不稳定性的研究。  相似文献   

9.
中子的穿透力很强,对人体的危害较大。随着医学生物学领域内中子源应用不断扩大,特别是快中子治疗的发展,中子的生物效应更引起注意。目前中子的物理剂量测定尚存在一定困难,我们在完成~(60)Coγ线及X线的剂量-效应曲线的基础上,又进行了中子的剂量-效应工作,以备一旦事故照射情况下,估算受照者的剂量,有利早期诊断和治疗。  相似文献   

10.
《辐射防护》2018,38(5):421-421
正《切尔诺贝利事故影响地区内甲状腺癌的数据评价》——指导科学委员会未来工作计划之白皮书《UNSCEAR 2017 报告:电离辐射源、效应及风险》——报告包含对联合国大会所做2017报告的正文及两个科学附件附件A—保证科学委员会对辐射照射流行病学研究所做评议质量的原则与标准附件B—环境照射源低剂量率辐射引起的癌症风险的流行病学研究  相似文献   

11.
通过培养基转移实验,观察人红细胞系白血病细胞(K562)受60Coγ射线照射(0.5、1.0、2.0、5.0和8.5Gy)后的条件培养基(ICM)对未受照细胞的损伤情况,用健康人外周血自然杀伤(NK)细胞活性的变化来间接反映,并观察了未受照的K562细胞的凋亡率。结果显示,以受照后K562细胞的培养基去培养未受照的K562细胞,检测到其对NK细胞的敏感性明显升高,未受照的K562细胞的凋亡率明显升高。提示辐射引起的旁效应现象,初步分析了旁效应的剂量学特征和时间效应特征。  相似文献   

12.
正【世界核新闻网站2014年4月2日报道】联合国原子能辐射效应科学委员会(UNSCEAR)于2014年4月2日公布了一份题为《电离辐射源、效应与风险》的报告。这份报告是该委员会向联合国大会提交的2013年度报告,其中的一份附件介绍了该委员会对2011年日本福岛第一核电厂事故造成的辐射照射及相关风险水平开展的全面研究所获得的成果。对于福岛事故,这份报  相似文献   

13.
观察125I籽源持续低剂量率照射诱导人肺癌细胞损伤的旁效应.选择对高剂量率外照射敏感性不同的A549人肺腺癌细胞和NCI-H446人小细胞肺癌细胞,采用125I籽源离体照射细胞模式,将直接受照细胞与未受照细胞共培养24h,应用CB微核法和γH2AX荧光免疫分析法,检测2Gy和4Gy125I籽源持续低剂量率照射诱导人肺癌细胞的微核形成和DNA双链断裂水平.结果表明,125I籽源照射能显著诱导A549和NCI-H446细胞的微核形成率和γH2AX位点形成率增加的旁效应,显示增强对肿瘤细胞的杀伤作用.旁效应强弱与累积照射剂量、肿瘤细胞的辐射敏感性相关:对高剂量率外照射敏感的NCI-H446细胞对低剂量率照射及其旁效应的敏感性高于A549细胞,但与直接辐射效应相比,125I籽源照射诱导A549细胞旁效应高于NCI-H446细胞,这两种细胞的辐射旁效应均随累积照射剂量增加而降低,提示介导旁效应的信号因子水平可能随细胞损伤程度的增加而下降.  相似文献   

14.
本文报道2008年山西省农科院"4.11"钴源意外照射事故中5名受照者的生物剂量估算及照后一年的细胞遗传学随访观察结果。除采用常规双着丝粒体+环进行生物剂量估算外,对其中1例大剂量受照者选用本实验室拟合的6~22Gy60Coγ射线剂量-效应曲线进行剂量估算,同时对骨髓与外周血淋巴细胞的估算结果进行比对。照后一年随访,除了观察染色体非稳定性畸变及微核率以外,还进行了G-显带核型分析与剂量重建。结果表明:5名受照者中,1例受照剂量达到肠型放射病水平,其他4例生物剂量在中度至重度骨髓型急性放射病水平。骨髓与外周血检测结果十分接近。照后一年随访发现,3名受检者的双+环等非稳定性畸变丢失接近50%,占据畸变主要部分的是以易位为主的稳定性畸变,畸变率及复杂畸变均与受照剂量呈明显的正相关。用稳定性畸变重建的剂量与照后早期用双+环估算的剂量结果较为相近。继山东济宁事故后,本次事故对大剂量照射的生物剂量估算方法进行了又一次实际验证。  相似文献   

15.
联合国原子辐射效应科学委员会第42届会议于1993年5月17日至28日在维也纳召开。会议的任务是审议提交联合国大会的报告及其11个附件。附件名称如下:1.天然辐射源的照射;2.人工辐射源的照射;3.医学辐射照射;4.职业性辐射照射;5.辐射肿瘤诱发机制;6.剂量和剂量率对辐射随机效应的影响;7.辐射诱发癌的流行病研究;8.辐射的遗传效应;9.辐射对正在发  相似文献   

16.
联合国原子辐射效应科学委员会(UN-SCEAR)第48次会议于1999年4月在维也纳召开。LEHolm先生(瑞典)、JLipzstein女士(巴西)和YSasaki先生(日本)分别担任会议主席、副主席和报告起草人。委员会认识到人们对辐射照射和核武器试验、切尔诺贝利事故等实践和事件可能引发的健康效应的广泛关注。其实每个人都受到天然本底源的辐射照射,明白了这一点,就会用正确的观点看待人造源的照射。在技术讨论会上,委员会考虑了有关辐射源、照射及其效应的最新信息。集中审议了秘书处准备的关于一些议题的文件…  相似文献   

17.
Mill.  RW 《辐射防护通讯》1992,(4):57-61
出生前电离辐射照射诱发的生物效应,有些在出生时就能观察到,有些直至生命晚期尚不能检测到。来自广岛和长崎原爆幸存者的数据表明,在怀孕四周内受照使生育率下降。虽然在动物实验中用同样剂量的X射线照射发现了大量的先天性畸形,而在人类只观察到小头畸形(怀孕4—17周受照)和先天性智力障碍(在怀孕8—15周受照)。在广岛数据中受照0.10—0.19Gy以上剂量照射引起小头畸形,受0.2—0.4Gy以上剂量照射导致超额先天性智力障碍。在怀孕8—15周受照的原爆幸存者中,智力测试成绩每Gy下降21至29个智商点。原爆所致的其它的宫内受照效应还包括各种持久的染色体畸变。  相似文献   

18.
局部照射是辐射事故多见的受照射方式,也是肿瘤病人放疗时普遍采用的,由此产生的辐射效应与全身照射不同。如何计算不均匀照射时的全身剂量,评价不同部位受局部照射引起的辐射效应,对辐射事故病例的诊断和治疗只有一定意义。为此,进行家兔  相似文献   

19.
人和家兔受局部急性γ射线照射后的染色体畸变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过量照射事故中,大多数为局部受照的情况,研究这一情况下的生物剂量计应用有一定意义。家兔局部受照后,外周血淋巴细胞染色体畸变率明显增高,并因受照部位不同而有一定差异。研究肿瘤病人第一次受局部照射治疗后的染色体畸变,提供了染色体畸变率作为生物剂量计应用的一些参考资料。研究表明,不同部位受照后的畸变率有差异,这可能与淋巴细胞动力学及照射部位敏惑性不同有关。  相似文献   

20.
一、相对危险度和绝对危险度相对危险度是受照致癌死亡率与自然发生率的比值,即X/P/Y/Q:X、Y分别为受照和未受照的每年死亡人数,P、Q分别为受照和未受照每年的人数。绝对危险度是独立于癌症自然发生率的辐射致癌的几率,即(X/p-Y/Q)D·10~6,用10~(-6)·rad~(-1)表示,D为平均照射剂量。相对危险度和绝对危险度的关系可以用图1表示,影响癌症危险度计算有三个主要的参数,最短的潜伏期,效应的积累,效应的延续时间(the duration of the effect)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