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 毫秒
1.
2.
根据福建省诏安县地处亚热带海洋季风气候区的复杂多变天气及洪、涝、潮、旱灾害频繁发生的特殊地理位置,通过组建全省县级第一个可控制全县范围的由水文自动测报、防汛通讯、卫星云图自动接收处理三个子系统组成的诏安县汛旱情测预报系统,分析其防洪兴利抗旱主要效益,强调了应用先进科学技术搞好非工程防洪措施的重要性。同时还阐述了系统组建和管理的经验与体会。 相似文献
3.
4.
刘晓璐 《河南水利与南水北调》2017,46(9)
我国地大物博,水资源总量大但呈现出明显的分布不均现象,加之受到洪涝灾害、水环境恶化、人口数量显著增加、工农业用水数量激增等影响,导致水资源供需矛盾逐渐凸显,想要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发展需要对水资源进行合理的评价。笔者以河北省为例,对旱情预报和地下水承载力之间的相关性进行分析,为促进水资源的保护和生态环境保护寻觅更多的良策,旨在为今后其他与此相关学科的研究奠定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5.
水文自动测报系统改变了原有的水情测报模式,自动测报系统中的水文情报预报系统是充分利用遥测信息,完成水文信息服务及洪水作业预报,为防汛工作服务。综述了长委水文局“八五”期间在水文自动测报系统中水文情报预报系统设计方面一些工作,围绕水文情报预报需及时、准确、共享这一宗旨,提出了以计算机网络为系统环境,完成信息接收、处理;并以交互式洪水预报系统为作业预报工具完成洪水预报的观点。 相似文献
6.
郑萌 《河南水利与南水北调》2016,(5):41-42
我国虽然地大物博,资源丰富,但是水资源一直存在干旱缺水、洪涝灾害和水环境恶化等问题。随着近些年来人口数量的不断增加和经济的高速发展,水资源供需紧张矛盾更是日益凸显。正确、合理地评价水资源的开发和保护有利于水资源的可持续性发展,文章希望通过对地下水资源承载能力的正确评价,来做到对某些地区旱情的即时监测预报,维护生态环境良性循环,同时,也为我国地下水资源的健康长久发展提供可行性良策。 相似文献
7.
8.
9.
10.
长沙市农业干旱规律分析及旱情预报模型探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文章依据长沙市历年降水资料,采用标准差法确定干旱指标,对长沙市建国以来干旱等级进行了评定,分析研究了长沙市干旱发生的基本特征,并提出了旱情预报模型。 相似文献
11.
区域干旱发生发展受地表水、土壤水、作物水等多种缺水过程的共同影响,以往基于单一缺水过程构建的干旱指数难以反映实际旱情,综合考虑多种缺水过程构建综合旱情指数,对有效开展区域旱情监测具有重要的意义。基于水文作物耦合模型(VIC-EPIC)模拟数据,通过线性加权集成标准化径流指数(SRI)、土壤含水量距平指数(SMAPI)和作物缺水指数(CWDI),构建了反映地表-土壤-作物水分联合亏缺的综合旱情指数(CDSI),并采用1981—2020年数据在湘江流域开展了应用研究。结果表明,基于CDSI提取的旱情特征序列与流域内35个县1990—2007年受旱率相关性在0.4~0.8之间,82.9%通过5%显著性水平检验,与反映单一水分亏缺的SRI、SMAPI和CWDI相比,相关性整体上有较大提升。CDSI能够较好地反映区域实际旱情发生发展,可为大范围旱情准确识别和评估提供有效支撑。 相似文献
12.
对全国旱情监测预测系统——旱情地面验证的山西太谷小灌区2003年度旱情监测资料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旱情监测既需监测气象要素、土壤墒情,更需监测作物生长情况。作物生长情况是旱情和田间管理信息的综合反映。只有在监测气象要素、土壤墒情的同时密切监测作物生长情况,才能准确预测预报旱情、充分发挥农田水利设施的作用.使干旱对作物的影响降到最低度。 相似文献
13.
14.
15.
16.
17.
18.
黑龙江省水利科学研究院2002年承担了水利部节水项目———黑龙江省旱田节水灌溉信息中心建设,项目的核心为旱情遥感监测预报与信息管理系统,2004年底完成了硬件搭建和软件系统开发,2005年正式业务化运行。该系统基于遥感、GIS、数据库、网络并结合水文模型,研究开发集旱情监测 相似文献
19.
20.
旱情信息采集系统是甘肃省抗旱防汛指挥系统二期工程建设中的重要内容,系统主要由抗旱统计上报系统、固定墒情采集子系统、移动墒情采集子系统等内容组成。其中抗旱统计上报系统由县级、地市级旱情信息统计单位以及省级旱情中心(省防办)组成,主要采集、汇总各种统计上报的旱情信息。介绍了系统的总体框架和功能,系统设计中本着节约资金和运行成本的原则,建设适合甘肃的抗旱工作的信息化系统,促进了抗旱工作的现代化进程。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