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从有关方面获悉,今后两年,国家将投入15亿元,加快山东黄河标准化堤防建设,在黄河两岸形成集“防洪保障线、抢险交通线和生态景观线”于一体的标准化堤防体系。新投入的15亿元资金将重点用于防洪位置特别重要的菏泽东明、济南南岸两个黄河堤段的标准化工程建设,建设总长度128km,其中菏泽东明河段62km。菏泽东明河段是黄河著名的“豆腐腰”工程;2003年,一场并不强烈的秋雨引发了这一地段持续一个多月的洪灾。济南河段紧邻山东省会济南,是京沪、胶济铁路的交汇地,也是黄河下游防洪的重点确保地段。(摘自“新华网”)今后两年我国将投资15亿元再…  相似文献   

2.
<正>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治理黄河,历来是中华民族安民兴邦的大事。20世纪70年代开始,由于天然水资源量不足、沿黄用水量激增和缺乏统一管理,因此黄河遭遇频繁断流:1972年至1999年的28年间,有22年发生断流,平均"四年三断流",其中1997年断流时间最长达226天,断流河道长度最长达704 km,占黄河下游河道总长的90%,从入海口一直上延至河南开封。据统计,1972年到1996年,黄河下游断流和供水不足造成工农业累计经济损失约268亿元,年均损失近14亿元(1995年统计标准)。断流最严重的1997年,山东省直接经济损失高达135亿元,沿黄河2 500个村庄130万人吃水严重  相似文献   

3.
黄河故道     
1855年,黄河在铜瓦厢(今兰考县东坝头以西)决口后,主流北徙而下,而原黄河在商丘境内留下的百里故道,称为黄河明清故道,也称为咸丰黄河故道。金代以前为古汴渠流路,元大定二十年(1180年)以后,黄河决溢南泛,多道分流入淮,流经襄邑(今睢县)、宁陵、归德(今睢阳区)、虞城诸县,这是黄河流经商丘的起源。至正十一年  相似文献   

4.
<正>本刊讯2013年3月14日,国家发改委正式下发《关于调整黄河下游渠首工程和岳城水库供水价格的通知》。自2013年4月1日起,黄河下游引黄渠首工程供非农业用水价格由0.092元/m3(每年4—6月)、0.085元/m3(其他月份),上调为0.14元/m3(每年4—6月)、0.12元/m3(其他月份)。供农业用水价格暂不作调整,仍维持0.012元/m3(每年4—6月)、0.01元/m3(其他月份)。  相似文献   

5.
正1206年,铁木真统一大漠各蒙古部族,建立大蒙古国。1260年,成吉思汗的孙子忽必烈取得大汗之位,并在1271年改国号为"大元"。此后,到至元十六年(1279年),元军攻破广东新会海中崖山,陆秀夫背着年幼的小皇帝跳海殉国,由此标志着元朝正式统一全国。国家灭亡无疑给当时的江南知识分子带来了巨大的打击,经过元初实施的对汉人的歧视性政策后,  相似文献   

6.
近几年,黄河山东段因持续断流严重威胁着下游的部分县市,1995年因断流造成地处黄河下游的东营户无法插秧,仅此一项损失1亿多元;滨州市10万人口的城市一度全部断水.给居民生活和工业生产造成严重困难;济南市黄河水厂也停产3个月, 使济南市日供水量减少10万m~3,为缓解黄河山东段水量日趋减少所造成的困难,山东省从1992年开始修建平原水库,以增加蓄水量.至1995年四年共安排资金7585万元,先后开工6座,已完成4座,增加蓄水能力1亿m~3.“九五”伊始,省财政又拨专款6500万元专项用于修建平  相似文献   

7.
陈陆 《中国三峡建设》2014,(11):104-109
<正>他指挥了我国古代规模最大,风险极高的白茅堵口,将改道长达七年之久的黄河挽回故道。他运用的"石船堤"之法,以27艘大船载满石块捆扎在一起,左右与两岸系牢,以斧凿穿船底,使船沉入水中,阻塞决口迫使黄河主流回归故道。这是水利技术上的一大创造,代表了十四世纪中国水利科技成就和水平。他便是贾鲁。改革时政力挽危局贾鲁(1297年—1353年)字友恒,元朝河东高平(今山西省高平县)人。贾鲁少年时聪明好学,胸有大志,长  相似文献   

8.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江泽民于1999年6月17日至24日考察黄河期间,亲临黄河水利委员会黄河水利科学研究院试验基地,视察了泥沙研究所开展的黄河小浪底至苏泗庄河道模型试验,使治黄科技工作者受到极大鼓舞和鞭策。治理黄河,始终是江泽民总书...  相似文献   

9.
1 工程概况东营港位于黄河入海口以北、渤海湾西南岸,距东营市区 110km, 为规划建设的万吨级码头。1995年先期进行了内港池 (3×3000 吨级) 工程建设, 相继完成了 1~3 号码头、港池疏挖、防浪墙等工程内容, 1996年5 月竣工。其中防浪墙采用了直线分布的大直径沉井结构, 工程总投资 210 万元,港口地貌属黄河入海口冲 (淤) 积平原, 地势平坦,北、东二面临海, 地面标高在 3 90m左右 (黄海高程, 以下同)。据钻探揭露, 场地地层由第四系黄河冲积层, 滨海或海陆交互相沉积地层组成。自上而下大致分为 7 层, 第 1~4 层是亚粘土和淤泥质粘土、淤泥…  相似文献   

10.
谈到黄河断流时,普遍认为始于1972年。其实黄河断流的现象早已见于记载。据《今本竹书纪年》,周贞定王六年(公元前463年),“河绝于扈”,黄河曾经在扈(今河南原阳县西)一带断流。 黄河断流主要是由于干旱引起的,如西晋永嘉三年(公元309年)五月全国大旱,“河、洛、江、汉皆可涉”,黄河和其他大河都可以涉水而过;黄河决口改道后,由于河水溢出或流入新的河道,也会使下游断流。如清道光二十二年(1824年),黄河在桃源县(今江苏泗阳、泗洪县)十五里堡、萧家庄决口,主流夺六塘河入海,使萧家庄以下河道断流。 断流一般发生在黄河下游,但个  相似文献   

11.
正《人民黄河》月刊,每月10日出版。国内统一刊号CN 41-1128/TV,国际标准刊号ISSN 1000-1379,国内外公开发行。邮发代号:36-146,每期定价25.00元、全年300.00元。国外发行:中国国际图书贸易总公司(北京399信箱,100044,国外代号M738)。《人民黄河》国内订阅者可直接汇款、转账或交款至杂志社。发行相关信息、杂志邮寄地址、订阅查询,  相似文献   

12.
<正>现在我们在地图上看到的从北京到杭州的南北大运河,是元代开始形元朝把国都定在大都,就是今天的北京。元代大都所需要的南方粮食等物资,开初多采用水陆联运,或海运、河海联运的方式加以解决。所谓水陆联运,除中间一段因黄河改道有所变化外,大体沿着宋代业已形成的路线辗转而北,即自江南运河、淮扬运河,然后溯黄河至开封北岸,陆运到淇门(今河南汲县东北),再改水运,沿御河入通州(今北京市通州区),陆运进  相似文献   

13.
南水北调(东线)穿黄勘探试验洞(以下简称穿黄探洞)已于1988年1月25日胜利竣工,比原定的3年工期提前了4个月。南水北调东线全长1180km,其中黄河以南(包括穿黄工程)690km,黄河以北490km,贫越黄河处为全线的最高点,该处水位高出抽江水位40m。穿  相似文献   

14.
潘季驯     
潘季驯(公元1521~1595年)字时良,乌程(今浙江吴兴)人,从明嘉靖44年(1565年)至万历20年(1593年)的27年间,曾四次主持治理黄河,对明代治河做出了积极贡献黄河自金章宗明昌5年(1194年)于河南阳武决口南  相似文献   

15.
也谈黄河夺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河自南宋建炎二年(1128年)决而南流入淮至清咸丰五年(1855年)北徙,史称“夺淮七百年”。本文仅就黄河夺淮的实质及表现、夺淮发展阶段、原因及影响略作剖析,期有所识。 一、夺淮的实质及表现 黄河夺淮是黄河以泥沙侵淤致于淮河河性的变化而呈现阶段性发展的过程,夺淮的最终形成表现为黄河被堤防束导,河道稳定地经流徐、邳、夺淮河清口以下的河段。这时是黄河自南宋建炎二年(1128年)杜充决河始南流入淮逾四百年后的明隆庆、万历年间,相应于万恭、潘季驯的治河,可以潘季驯的治河(万历六年三任总河时)为标志。为  相似文献   

16.
行业信息     
<正>投资11.34亿元的青海黄河干流防洪工程开工10月21日,国家172项重大水利工程、今年开工27项工程之一的青海黄河干流防洪工程开工建设。这是继2015年蓄集峡水利枢纽开工后,青海又一项重大水利工程开工,且该工程是青海历史上单项投资最大的防洪工程。工程治理范围涉及果洛、黄南、海南州和海东市所属15个县36个乡(镇),治理河道长度138km,总投资11.34亿元,总工期24个月。工程建成后,可使沿岸县城段防洪标准达到30年一遇,村镇段达到10年一遇,对提高黄河干流青海段防洪标准、完善  相似文献   

17.
靳辅(1633~1692),清代著名治河大臣,祖籍辽阳(今属辽宁),字紫垣,汉军镶黄旗人。清顺治时为内中书,康熙初自郎中迁内阁学士,康熙十年(1671年)授安徽巡抚。从十六年(1677年)至二十六年(1687年)间连续10年任河道总督,主持治理黄河、淮河、运河。 明末清初,社会动乱,黄河失控,淮、运俱病,水灾严重。尤其康熙十五年(1676年),黄淮并涨,奔腾四溃,淹了淮、扬七州县。黄河河道在江苏  相似文献   

18.
黄河治理在元朝并未获得重视,治河也没有任何显著成效,仅元末至正十一年(1351年),由贾鲁领导的一次治河活动获得了巨大成功,影响深远。通过对贾鲁治河的背景、工程过程及对工程效果的初步研究,更加全面、客观地理解那次治河活动的意义,可为今日治河提供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19.
黄河小北干流河津段冰凌灾害及抢险措施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2000年2月初 ,气温回升和万家寨水库不定时大流量泄水 ,导致黄河小北干流河津段禹门口至大裹头一带大量冰块堆积 ,形成多处冰塞 ,致使黄河水位抬高 ,部分坝面漫水 ,堤防决口1处宽62m ,堤防损坏3400m ,淹没滩地400hm2,造成直接经济损失3000万元 ,其中水利工程损失900万元。1凌情本次凌汛始发于2月7日晚 ,大裹头附近首先冰塞 ,小石咀工程坝前壅冰壅水 ,水位上涨。8日8时40分 ,水位涨至379 4m ,距坝顶仅0 5m ;10时40分 ,壅冰漫至坝顶 ,上段1号坝至5号坝间500m发生漫顶 ,水位达380 15…  相似文献   

20.
正贾鲁(1297-1353年),字友恒,元代河东高平县(今山西省高平)人,多次主持治理黄河水患,其中,他主持的"白茅堵口"是我国古代历史上规模最大的黄河堵口活动。元顺帝至正四年(1344年)五月,黄河在山东白茅堤决口,水灾遍及豫东、鲁西南、冀南等地,洪水泛滥长达七年之久。不仅危及人民生命财产,而且冲毁了会通河,切断了南粮北运的运河航道。在这种情况下,元顺帝特令工部尚书贾鲁任水监,沿黄河巡视水情,考察地理形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