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本文对新型的无Co超硬高速钢的热处理工艺进行了探索,得到了最佳热处理工艺参数,并在齿轮切削刀具上进行了加工试验。试验结果表明,耐用度在通用高速钢的基础上提高了50%以上。  相似文献   

2.
采用不同等温退火工艺对M2高速钢盘条进行了退火处理,研究了加热温度、保温时间和等温转变时间等工艺参数对其显微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在此基础上优化了其等温退火工艺。结果表明:加热温度过高和保温时间过长会使一次碳化物颗粒长大粗化,降低盘条的塑性;而等温转变时间过短不利于珠光体的形成,同样使盘条塑性不高;M2高速钢盘条比较合理的退火工艺为880℃加热2 h,炉冷至760℃等温5 h,可得到退火索氏体中弥散分布着细小球状一次碳化物颗粒的组织,使高速钢盘条具有良好的塑性。  相似文献   

3.
M42钢是目前国际上通用的一种超硬高速钢,被广泛应用于金属切削刀具的制造中,国内的许多工具厂也广泛地采用M42钢制造一些复杂刀具。近几年我厂对M42钢的使用也在逐年增加,如成型拉刀、轮槽铣刀、滚刀、剃齿刀、插齿刀、格里森刀头  相似文献   

4.
采用合理的工艺参数在原始组织为淬火态的M2(W6Mo5Cr4V2)高速钢齿轮刀具试样表面进行激光熔凝淬火,再在570℃温度下进行一次回火。根据显微组织的形态特征,划分出激光淬火加热层的分布区域;分析了显微组织与显微硬度的对应关系;建立了显微硬度拟合曲线的数学模型。研究表明,经激光熔凝淬火+一次回火的M2高速钢加热层显微组织由外向内分为熔化区、微熔区、相变硬化区、回火软带和不充分回火区5个区域,并呈同心圆环分布,分别对应等轴晶及树枝晶、粗等轴晶及细等轴晶、马氏体+残余奥氏体+未熔碳化物、回火索氏体、短暂回火后略微软化的基体组织.与显微硬度具有良好对应关系;齿轮刀具激光熔凝淬火表面应该是后刀面和侧后刀面;高精度拟合的显微硬度曲线有助于预测和有效控制经激光强化的齿轮刀具刀刃精磨后在加热层中的位置及切削性能。  相似文献   

5.
研究了淬火温度和回火温度对高钒高速钢显微组织和硬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空冷条件下,当淬火温度低于1 040℃时,随着淬火温度的升高,钢的硬度逐渐升高;超过1 040℃后,随着淬火温度的升高,其硬度又逐渐降低;同时随着淬火温度的升高,钢中碳化物的数量逐渐减少,马氏体不断粗化,而残余奥氏体含量逐渐增加;在1 040℃淬火后,当回火温度低于500℃时,钢的硬度变化不明显;超过500℃后随着回火温度的升高,其硬度先升高,并在520℃时达到最高值,此后钢的硬度又逐渐降低;随着回火温度的升高,马氏体中弥散析出的碳化物数量逐渐增加并聚集长大,同时马氏体和部分残余奥氏体转变为回火马氏体.  相似文献   

6.
7.
快冷Al—Si合金粉末热压时组织和硬度的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8.
研究了喷射成形工艺对高合金化高速钢组织和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喷射成形工艺制备T15高速钢沉积坯件,坯件经过热加工后,致密度都达到99%以上,无宏观偏析,碳化物呈现均匀弥散分布在晶界和晶内,主要有M6C和MC两种碳化物相,经过热处理后,合金的抗弯强度平均达到4673MPa。在1250℃淬火后,最高硬度可达67.6HRC。  相似文献   

9.
10.
为增强轧辊表面硬度以提升轧辊工作寿命,采用1 kW光纤激光器在Cr12MoV表面制备M2高速钢熔覆层,探索最优激光工艺参数。通过着色探伤剂、X射线衍射仪及显微硬度仪,对不同激光功率和扫描速度下的熔覆层显微组织、成分、物相、硬度进行检测分析。结果表明:激光功率对熔覆层表面成形质量影响较大,扫描速度对其影响不明显;随激光功率增加,熔覆层表面平整度增强,裂纹数量降低,熔覆层组织成分分布越均匀,晶界偏析现象减弱,枝晶组织逐渐粗大,熔覆层显微硬度降低;熔覆层主要由Martensite、Austensite、Fe-Cr、MC、M2C相组成,熔覆层内的组织主要是树枝晶和胞状晶,MC、M2C等硬质相弥散分布在组织内;激光功率为1 000 W,扫描速度为180 mm/min时,熔覆层表面无裂纹,最大显微硬度为1 092HV0.2,是基体的2.63倍,满足工业性能需求。  相似文献   

11.
对表面预置铬粉的铸态半高速钢进行超声冲击处理,再进行450℃×2h退火处理,研究了处理前后其表层的显微组织与高温(400℃)耐磨性能。结果表明:铸态试验钢的组织由索氏体和碳化物组成,经超声冲击+退火处理后,索氏体中的渗碳体片断裂、球化,表层组织细化。经超声冲击+退火处理后,试验钢的表面硬度提高,表层硬度呈梯度分布,强化层厚度达2.5mm;高温耐磨性能提高,磨损率由铸态的0.997 mg·min-1下降到0.640 mg·min-1,摩擦因数由铸态的0.547下降到0.509,磨粒磨损程度减轻。  相似文献   

12.
在实验的基础上,分析CR法生成TiB2/Al复合材料的制备工艺的五个关键问题,得出相应的解决方法,制备出了颗粒分布均匀,组组致密,性能较理想的TiB2/Al复合材料,对复合材料制备工艺的实际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非均质零件以其性能独特、功能集中、应用范围广等优点,在各个领域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传统方法采用串行的方法制备非均质件,对于复杂形状及材料梯度三维变化的非均质件制备比较困难,非均质件的使用性能也受到很多限制。快速成型技术为非均质件的制备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思路,零件成型和材料制备并行完成,不仅可以直接加工微小、复杂的零件,而且在成型过程中可以很方便的改变非均质件内部材料组分。通过对快速成型技术制备非均质件的工艺流程、内部梯度变化及典型工艺的分析可知,快速成型技术使理想非均质件实现了制造的可能。  相似文献   

14.
介绍45钢渗硼工艺的实验方法,对渗硼层的显微组织进行了观察,分析了渗硼层的主要缺陷,从各种热处理工艺过程方面,探讨了影响渗硼层质量的主要因素。研究结果表明,渗层硼化物组织都呈梳齿状锲入基体,硼齿区最外层比次外层更疏松;过渡区有不同程度的增碳和晶粒粗大现象。  相似文献   

15.
采用溶剂蒸发法和固体纳米粉末混合法制备两种工艺制备了PTFE复合材料。结果表明:在填料含量相同时,溶剂蒸发法制备的PTFE复合材料的硬度显著高于固体纳米粉末混合法制备的PTFE复合材料的硬度;使用纳米颗粒作填料时,用偶联剂处理表面对硬度没有显著影响。其作用机理为:当用固体纳米粉末填料时,由于纳米粉末的团聚作用,丧失了部分纳米颗粒的表面特性,界面结合较差,硬度较低;而使用液体纳米硅溶胶制备PTFE复合材料时,纳米颗粒在搅拌蒸发的过程中被PTFE大分子包裹,可以有效防止团聚的发生。  相似文献   

16.
对H13钢表面进行渗硼处理,研究了稀土CeO2含量(0,2%,4%,6%,质量分数)、渗硼温度(850,900,950,1000℃)及渗硼时间(2,3,4,5 h)对渗硼层组织和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渗硼温度的升高和时间的延长,渗硼层厚度先逐渐增大再趋于平缓;当CeO2含量在0~2%时,硼原子的扩散激活能变化不大,从2%增大到4%时显著降低,且渗硼层厚度增加较快,从4%增大到6%时,扩散激活能基本不变,渗硼层厚度增加较慢;在渗硼温度为950℃,渗硼时间为4 h,CeO2含量为4%条件下,渗硼层的孔洞最少,组织最致密,硬度最大,耐磨性最好.  相似文献   

17.
《轴承》2015,(5)
在不同淬火温度、冷处理方式和回火温度下对W2Mo9Cr4VCo8高速钢的硬度及组织进行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在1 150~1 220℃淬火,随着淬火温度的提高,淬火硬度有逐渐下降的趋势;在不同的冷处理工艺和520,535,550℃温度下回火3次,试样的硬度及回火组织差别不大;不同淬、回火温度下,回火3次后试样的残余奥氏体含量均为零。基于试验分析优化了W2Mo9Cr4VCo8的热处理工艺。  相似文献   

18.
对Q235钢表面进行普通渗硼、硼-稀土粉体共渗和预涂稀土涂层硼-稀土共渗,用光学显微镜观察了不同工艺下渗层的显微组织,并测试了不同渗层的显微硬度和耐磨性。结果表明:采用预涂稀土涂层硼-稀土共渗可使Q235钢表面获得比普通渗硼和硼-稀土粉体共渗工艺更为致密、均匀的Fe_2B单相渗硼层,并且渗层硬度有明显提高,渗层的硬度分布和耐磨性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19.
鉴于Ti8Lc钛合金独特的加工特性,研究热处理工艺对钛合金硬度和组织的影响.Ti8LC钛合金热处理工艺会改变Ti8LC钛合金高周疲劳特性,形成压缩应力区,从而影响Ti8LC钛合金硬度.Ti8LC钛合金热处理工艺会改变Ti8LC钛合金应力值,导致Ti8LC钛合金内部组织发生变化.在热处理加工中,应尽可能降低Ti8LC钛合...  相似文献   

20.
Si3N4/MoSi2陶瓷的制备工艺与组织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研究了Si3N4/MoSi2复合陶瓷材料的特殊制备工艺及其显微结构的变化。用XRD、SEM、EDXS及气孔率测试仪,对每一制备步骤中发生的显微结构变化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