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本文主要介绍了当前最新的EDA软件Multisim2001的强大功能及其特点,该软件为电力电子电路的计算机仿真提供了一种新方法。采用该软件对功率逆变桥双闭环系统进行了仿真与分析,获得了控制参数与系统性能之间的关系,提供了一个通用闭环系统的Multisim模型。  相似文献   

2.
针对飞机上发电机控制器的重要性,设计一种同时具备三相独立可调和三相共同调节功能的飞机发电机控制器检测用智能型信号源;设计过程中,使用了智能功率模块和双单片机控制策略来提高系统的可靠性;为了便于和后续研制的检测设备主体相互连接,使用计算机替代传统控制电路中的模拟器件,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数字化控制;给出了详细的设计过程,此外还给出了主程序流程图和中断服务流程图;实践表明,利用该方案设计信号源是切实可行的。  相似文献   

3.
单相逆变系统建模与控制仿真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易宏  代冀阳  伍家驹 《计算机仿真》2010,27(8):127-131,226
非线性整流性负载是影响逆变器输出电压波形质量的主要因素。针对带非线性负载的单相逆变器,其输出波形畸变较大,动态性能差和总谐波畸变率(THD)较高的缺点。为了解决上述问题,首先要解决整流性负载的模型问题。用死区模型代替整流性负载,得到具有整流性负载的单相逆变系统的仿真模型。采用了一种基于遗传算法优化的模糊控制方案,并在MATLAB上进行了仿真验证。仿真结果表明,模糊控制方法能同时实现逆变器的高精度稳态输出波形、较低的THD值和快速动态响应性能。  相似文献   

4.
在“稀布阵综合脉冲孔径雷达(SIAR)”信号处理机的研制过程中,需要相应的雷达回波信号用以调试硬件电路和检验处理机性能。没有采用实测数据,而是用计算机仿真生成所需信号,研制了一部仿真信号源。该文先对SIAR工作原理作了简单介绍,之后分析仿真了SIAR接收信号的形成与综合,在此基础之上,提出了仿真信号源的实现方案,并详细介绍了方案的硬件实现。  相似文献   

5.
并网逆变器既可以用于光伏发电和风力发电中,也可以用于社会生活中没有充分利用的能力的回馈电网。三相并网逆变器有三组桥臂,每组桥臂有两个IGBT,控制三组桥臂的导通状态可以改变输出波形,SVPWM正是基于此的一种控制策略。由于逆变器在设计过程中存在高电压、大电流的情况,因此有必要在系统设计之前先进行建模仿真,以期使系统的输出达到更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6.
对于采用晶闸管逆变器的串级调速系统,其逆变侧容易发生逆变颠覆.对逆变失败后的等效电路进行了分析与计算.通过MATLAB软件建立模型进行仿真,并对因换相裕量角不足而发生逆变颠覆时的仿真波形进行分析与比较,得出逆变故障发生后各个参数的变化特点.  相似文献   

7.
针对自动驾驶仪系统信号源仿真设备软件的可靠性问题,采用软件工程化开发方法,分析软件需求、软件设计重点和软件开发过程中的关键问题。应用结果证明,驾驶仪信号源仿真设备的软件质量较好,可仿真与驾驶仪交联的传感器分系统和电子飞行仪表系统的数字信号,为驾驶仪提供良好的闭环仿真试验环境和软件测评环境。  相似文献   

8.
研究车载牵引控制优化问题,针对克服机车牵引控制器车载测试存在的针对误差较大和不同步的弊端,提出设计实际控制器与虚拟被控对象相结合的牵引控制器测试模式.根据dSPACE实时仿真器建立了牵引逆变器和牵引电机的实时仿真模型,对仿真器的采样步长与控制器的事件步长不同步而导致的采样延迟,采用了一种补偿算法,有效消除了因采样延迟产生的仿真误差.对建立的牵引逆变系统实时仿真模型的正确性进行仿真.结果证明了补偿算法的有效性.实时仿真模型已应用于牵引控制器的研发与测试,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9.
采用通用微机,基于串口,实现对遥感卫星地面接收系统中二次变频本振信号源和卫星下行数据高速解调器的控制,替代原有的人工设置的模式,实现了对信号源和解调器可靠、灵活、高效的控制。  相似文献   

10.
采用通用微机,基于串口,实现对遥感卫星地面接收系统中二次变频本振信号源和卫星下行数据高速解调器的控制,替代原有的人工设置的模式,实现了对信号源和解调器可靠、灵活、高效的控制.  相似文献   

11.
研究单周期控制及三相并网逆变电路的优化设计问题,将单周期控制方法运用到并网逆变器中,提出了一种基于单周期的逆变控制策略.分析了三相并网逆变器中开关管的动作顺序与电网电压的关系,推导出了开关管的触发脉冲与电网电压之间的逻辑关系,提高了控制性能.实验结果证明将单周期控制策略应用于三相并网逆变器中可以快速地将输出畸变电流校正为正弦电流,并实现输出电流对电网电压的跟踪,达到很好的功率因数校正效果.  相似文献   

12.
大容量逆变电源IGBT并联应用的仿真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臧小惠  惠晶  沈锦飞 《计算机仿真》2006,23(2):197-199,218
该文针对逆变电源向大功率发展时受单管IGBT(绝缘门极双极型晶体管)电流容量限制的问题,受MOSFET(电力场效应晶体管)并联扩流成功应用的启发,提出采用多IGBT的并联技术,解决进一步提高逆变电源容量的难题。在分析IGBT工作机理基础上,给出了电路拓扑及其工作原理,并对并联器件产生的均流问题进行了重点分析,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法,推荐了IGBT并联应用的厚膜集成驱动电路。通过理论分析和计算机仿真结果表明:在大容量逆变电源中采用IGBT并联技术是有效可行的,它可以显著增加整机的电流容量,提高电源的有效功率。  相似文献   

13.
纳米时栅利用正交变化电场构建的运动参考系进行测量,激励信号精度直接影响运动参考系匀速性,进而影响测量精度。针对纳米时栅需要高精度激励信号的要求,设计了一种采用闭环控制结构的高精度激励信号源,该信号源采用单片FPGA实现总体控制,完成采集控制、数据处理和波形数据产生等功能,利用16位高精度数据转换器构建信号发生电路及反馈电路,保证了对信号的精确控制。测试结果表明:输出正弦信号幅值精度为0.01%,相位精度为0.1%,并将纳米时栅原始精度从1.4μm提高至0.9μm。  相似文献   

14.
该文建立了脉冲调宽式逆变电源完整的非线性的Simulink仿真模型及仿真研究用的占空比计算模型和可变负载模型,研究了电感电流不连续现象,负载跳变时电源的响应和反馈调节的动态过程,电源开始工作瞬间输出电压的建立及控制部分的调节过程,以及反馈电流采样取自不同信号时动态特性的差别,并以图形化方式揭示了这些动态的,线性或非线性现象的规律。  相似文献   

15.
基于SABER的PWM整流器滞环控制仿真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交直交传动的核心部件就是牵引变流器,它主要分为网侧变流器和电机侧逆变器。单相电压型脉冲整流器是牵引传动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环节。该文简要介绍了单相电压型脉冲整流器的工作原理,利用SABER仿真软件的MAST语言编写了单相电压型脉冲整流器的控制程序,采用滞环电流控制的控制策略,产生脉冲整流器的PWM控制信号。根据供电电网电压及中间直流回路电压给定,对主电路的元件参数进行了选择和优化。仿真结果表明,滞环电流控制算法简单,直流侧电压脉动小,交流侧电流和电源电压同相位,功率因数接近于1。  相似文献   

16.
孙维东  屈福政 《计算机仿真》2001,18(6):67-69,82
该文运用状态空间法和功率键合图对音乐喷泉进行了分析,提出了一种音乐喷泉的仿真方法,为音乐喷泉的视音误差校正和音乐喷泉的设计提供了一定的依据,最后以实际音乐喷泉为例,对它进行了仿真分析,其结果表明这种方法有很好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17.
研究正弦波逆变器控制优化问题,逆变器受到多种因素影响,系统具有非线性、时变特性,无法建立精确的数学模型,常规PID控制方法无法获得理想控制效果素.针对常规PID控制方法的缺点,提出了一种组合控制策略的正弦波逆变器控制方法.当系统处于稳定状态时,采用重复控制方法;当系统负载突变时,采用RBF神经网络优化PID的控制方法,保持系统处于稳定状态.仿真结果表明,组合控制方法不仅获得的高精度控制效果,而且动态响应速度快,抗干扰能力和鲁棒性要优于PID控制方法.  相似文献   

18.
基于BP神经网络的SPWM逆变器控制仿真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采用控制和实现方法是决定单相SPWM逆变器输出波形质量和动态性能的主要因素。在分析逆变器常规PID控制方法优缺点的基础上,针对带非线性负载和负载跳变的单相SPWM逆变器,输出波形畸变较大,动态性能差和THD值较高的缺点,提出了一种基于BP神经网络自整定PI双闭环控制方案,并用MATLAB软件工具进行了仿真验证。仿真实验结果表明,方法能同时实现逆变器的高精度稳态输出波形、低的总谐波畸变率和快速动态响应性能,适用于感应电源、UPS不间断电源等需要高性能输出电压波形的场合。  相似文献   

19.
针对焊接电源非线性、时变,如采用单纯的PID控制,难以在整个工作范围内建立数学模型的特点,提出了变结构控制的思想,在小信号范围内采用PID控制,大信号范围内采用Fuzzy-PID的控制方法,发挥了PID控制稳态无误差和模糊控制可以克服非线性因素影响的优点,在等离子喷焊中取得了较好的控制效果,并可以推广到其他开关电源中。  相似文献   

20.
在公交系统优先信号模型优化设计中,传统公交信号优先仅考虑公交车辆通过交叉口的影响,而忽视了相邻交叉口所受的影响,因此考虑相邻交叉口通行能力的影响,以总交叉口人均延误为目标,提出以公交优先度作为判别是否优先以及优先程度的决策依据,进而采用绿灯延长和红灯早断两种策略,建立有限的主动优先控制模型.最后,通过VISSIM软件的VAP模块建立仿真模型,并通过案例分析,与无公交优先策略、绝对公交优先策略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与无公交优先策略相比,所提出的优化控制策略,在中高饱和度下能使总交叉口人均延误平均降低15.7%,在高饱和度下平均降低14.6%.验证了研究成果具有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