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李涛  陈海龙  梁云  张伟  李庆领 《橡胶工业》2017,64(2):117-120
采用闪光导热分析仪和差示扫描量热仪对异戊橡胶(IR)在硫化过程中的热物性参数进行测量,得出热导率和比热容随温度的变化规律。同时采用ANSYS有限元分析软件对IR进行三维建模,并对其微波加热硫化过程进行数值模拟,得到热导率和比热容恒定或随温度变化等4种情况下胶料内部的焦耳热密度分布和温度分布。结果表明,热导率变化对胶料温度分布影响不大,而比热容变化的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2.
探讨甜菜碱(三甲铵乙内酯,天然橡胶非胶组分)对聚异戊二烯橡胶(IR)硫化特性、强伸性能和热稳定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与未加甜菜碱的IR相比,添加甜菜碱的IR硫化速度显著提高,交联密度增大,强伸性能改善,热稳定性能略有提高;当甜菜碱用量为0.5份时,IR的综合性能最佳。  相似文献   

3.
通过非等温差示扫描量热(DSC)法研究了甜菜碱(BE)对聚异戊二烯橡胶(IR)硫化反应动力学的影响,采用Ozawa法、Kissinger法和Crane方程确定了体系的表观反应活化能、反应级数等硫化反应动力学参数。结果表明,不同BE含量IR体系的DSC曲线与纯IR体系相似,均存在1个放热峰;BE的加入降低了IR体系硫化放热峰的温度和硫化反应活化能,具有一定的促进硫化作用,但对反应级数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4.
SIS-g-AN热降解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胡付欣  杨性坤 《橡胶工业》2005,52(5):270-273
采用热重分析法和差示热重分析法研究丙烯腈(AN)接枝热塑性弹性体SIS(SIS g AN)的热降解性能。结果得出,SIS g AN的平衡起始降解温度、平衡最大降解速率温度和平衡终止降解温度分别为659. 17, 713. 94 和740.05 K;热降解反应活化能为195.2 kJ·mol-1;热降解机理是Deceleration中的D3 降解机理;不同质量损失率下的热寿命与温度呈线性关系。  相似文献   

5.
采用热重分析法和导数热重分析法研究低蛋白NR(LPNR)胶乳和NR胶乳在氮气气氛中的热降解性能。结果表明,LPNR胶乳和NR胶乳的热降解过程相似,热降解反应级数相差不大,热降解率均随升温速率增大而略有增大;NR胶乳的平衡起始降解温度较高,LPNR胶乳的平衡最大降解速率温度和平衡终止降解温度与NR胶乳相近;LPNR胶乳的热稳定性比NR胶乳差。  相似文献   

6.
杨性坤  胡付欣  杨鑫 《弹性体》2009,19(5):14-18
用热重分析(TG)和微分热重分析(DTG)研究了SIS-g-AA的热降解动力学。结果表明,该共聚物在N2气氛中的热降解分2步完成:第1步的热降解温度为553~703K;第2步的热降解温度为703~873K。用Achar方程和Coats-Redfern方程对常见的机理函数进行计算比较,得到第1步热降解平均活化能Ea=177.43kJ/mol,热降解的积分机理函数g(α)=(1-α)-1-1,频率因子lnA=27.48;热降解的微分机理函数f(α)=(1-α)2,频率因子lnA=34.05。在O2气氛中的降解分5步完成:第1步的热降解温度为448~543K,第2步的热降解温度为543~577K,第3步的热降解温度为577~640K,第4步的热降解温度为640~696K,第5步热降解温度为696~767K。用Achar方程和Coats-Redfern方程对40种常见的机理函数进行计算比较,得到第2步热降解平均活化能Ea=206.82kJ/mol,热降解的积分机理函数g(a)=[(1-α)-1/3-1]2,频率因子lnA=35.16;热降解的微分机理函数f(α)=3(1-α)4/3[(1-α)-1/3-1]-1/2,频率因子InA=41.79。  相似文献   

7.
研究轮胎胶料热物性参数对温度场的影响。结果表明:橡胶材料的热物性参数对轮胎温度场影响显著,胎圈处的软三角胶、纤维包布和型胶及耐磨胶的热扩散系数和导热系数对最高温度和温度偏差均有较大影响;胎肩部位胎面胶的导热系数对最高温度影响最大,胎肩垫胶的热扩散系数对温度偏差的影响最大。依据分析结果对胎圈和胎肩部位胶料的热物性参数进行优化设计,为胶料配方改善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8.
介绍丁基橡胶(IIR)以及卤化丁基橡胶(XIIR)热降解、老化和稳定化的研究进展。在不同温度下,IIR和XIIR的热降解产物不同。老化温度不同,老化机理不同。热、氧、臭氧和光加速IIR和XIIR的老化进程,其老化降解主要是分子主链断裂,尤其是丙烯基基团断裂。对IIR和XIIR进行结构改性、添加稳定剂、优化硫化体系、使用新型填料与三元乙丙橡胶并用可提高IIR和XIIR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9.
采用热重分析法对丁腈橡胶(NBR)热降解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交联可加快NBR热降解,降低热降解温度;生胶门尼粘度对NBR热降解无影响;随着丙烯腈质量分数的增大,NBR最大降解速率温度降低,最大质量损失速率减小;升温速率较小时,丙烯腈质量分数对最大质量损失速率和最大降解速率温度的影响较大;升温速率增大,最大降解速率温度升高,丙烯腈质量分数越大,最大降解速率温度受升温速率的影响越大,升温速率对最大质量损失速率的影响恰好相反;与氮气气氛相比,空气气氛下炭黑/NBR硫化胶的降解温度升高,降解速率减小。  相似文献   

10.
以一种橡胶金属减振关节为例,研究了开炼机热炼和螺杆挤出机热炼对产品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螺杆挤出机热炼工艺可以提高胶料温度,并且胶料的温度稳定性更好;螺杆挤出机热炼工艺产品的硫化程度更均匀,橡胶收缩率更小,刚度稳定性及耐疲劳性能更好。  相似文献   

11.
采用溶液及微乳液两种聚合法,合成苯乙烯-N-苯基马来酰亚胺-马来酸酐(St-NPMI-MAH)三元共聚物。通过IR,1HNMR,13CNMR,GPC表征共聚物结构,溶液聚合产物为嵌段共聚物,乳液聚合产物为无规共聚物。采用DSC、TGA研究共聚物的热性能,溶液聚合产物的玻璃转化温度为212.9℃,5%热失重温度为348℃;微乳液聚合产物的玻璃转化温度为214.4℃,5%热失重温度为374℃。  相似文献   

12.
抗钙钻井液降滤失剂P(AMPS-DEAM)聚合物的合成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采用氧化-还原引发体系,以N,N-二乙基丙烯酰胺和2-丙烯酰基-2-甲基丙磺酸为原料,合成了P(AMPS-DEAM)共聚物抗高温抗钙钻井液降滤失剂。通过正交实验优化了配方及合成条件:m(DEAM):m(AMPS)=0.9:1、反应温度40℃、单体质量分数25%、引发剂用量0.22%,用红外光谱对聚合物的结构进行了表征,初步评价了共聚物的钻井液性能。结果表明,P(AMPS-DEAM)共聚物热稳定性好,作为钻井液处理剂,在淡水、盐水、饱和盐水和CaCl_2钻井液中均具有较好的降滤失作用。经过180℃超高温老化后仍能较好地控制钻井液的滤失量,体现出了良好的抗温、抗盐和抗钙性能。  相似文献   

13.
以聚硼硅氮烷(PSNB)、N-乙烯基吡咯烷酮(NVP)为原料,由过氧化二异丙苯(DCP)引发自由基共聚合反应,制备了聚硼硅氮烷(PSNB/NVP)杂化树脂。采用差示扫描量热仪、热失重仪、红外光谱仪、平板流变仪等对杂化树脂的热性能、固化过程、流变行为等进行测试。结果表明,随着PSNB与NVP的质量比的提高,杂化树脂的热稳定性升高,PSNB与NVP质量比为20/80的杂化树脂在热质量损失率达到为5%时的温度较聚N-乙烯基吡咯烷酮提高近200℃;由杂化树脂高温裂解可得到硅硼碳氮多孔陶瓷,其孔尺寸及分布极不均匀。  相似文献   

14.
以甲苯-2,4-二异氰酸酯(TDI)和分散红-19(DR-19)合成含染料发色团的聚氨酯,进一步和二酐单体均苯四甲酸二酐(PMDA)缩合生成具有光学性能的聚氨酯-酰亚胺(PUI);采用红外光谱(FT—IR)、示差量热扫描(DSC)、热失重分析(TGA)等手段对合成的PUI进行了表征。示差扫描量热和热失重分析结果显示,其玻璃化转变温度(%)为194℃,在5%的热失重温度为217℃,表明具有很好的热稳定性;测定了聚合物的发色团密度,其结果和理论计算值非常接近,表明聚合反应是按计量进行的;采用简单的比色法测定了聚合物材料的三阶非线性光学系数Х^(3)为2.42×10^14esu。  相似文献   

15.
有机硅改性环氧树脂及其室温固化的性能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二苯基硅二醇(DSPD)改性双酚A型环氧树脂(E-51)制备了有机硅改性的环氧树脂,采用硫脲改性聚酰胺650制备了室温快速固化的环氧固化剂。合成产物通过红外进行表征,用盐酸-丙酮法测定改性环氧树脂的环氧值,通过指干时间确定聚酰胺650和改性聚酰胺650与E-51的较优配比。通过差示扫描量热分析法(DSC)和热重分析法(TG)表征改性环氧树脂固化物的耐热性,通过拉伸性能和扫描电镜测试(SEM)表征改性环氧树脂固化物的韧性。实验结果表明,环氧树脂经改性后,其玻璃化温度升高了27℃,与聚酰胺650固化后,固化产物的起始热分解温度明显增加,失重50%的分解温度升高了180℃,固化物的断裂伸长率增加了3.41%,断裂面呈现明显韧性断裂特征。  相似文献   

16.
无溶剂加成型有机硅耐高温树脂的合成及耐热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甲基三乙氧基硅烷、二甲基二乙氧基硅烷、苯基三乙氧基硅烷、乙烯基三乙氧基硅烷为原料,在适量的无水乙醇和水组成的混合溶剂中,通过共水解、缩聚的方法合成了性能优异的无溶剂加成型有机硅耐高温树脂,并用自制的活性稀释剂乙烯基硅油调节固含量,优化了工艺条件,控制有机基团与硅原子的物质的量比和苯基基团与有机基团的物质的量比分别为1.3和0.4,当水解温度为50℃,反应时间为3 h时可合成出综合性能优异的有机硅树脂。采用热重分析表征了硅树脂的耐热性能,结果表明:无溶剂甲基苯基硅树脂在N2气氛下的热失重主要是由主链降解引起的,当温度达到350℃时热失重仅为2.4%,具有优异的热稳定性。  相似文献   

17.
MoO3/ZnO/APP对硬质PVC抑烟阻燃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均匀实验设计方法研究了MoO3/ZnO/APP(聚磷酸铵)三元复合抑烟阻燃体系对硬质PVC复合材料的抑烟阻燃性能、力学性能和热稳定性的影响,用SPSS软件对试验结果进行了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当MoO3、ZnO、APP分别为2.5份、3.5份和9份时,复合材料的协同抑烟阻燃性能最好,最大烟密度(SMD)由100降低到77.5,烟密度等级(SDR)由85.3降低到57.4,极限氧指数由44.5%提高到65.0%。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略有下降,拉伸强度由36.3MPa降至33.7MPa,断裂伸长率由48.1%降至44.7%。热重分析表明,MoO3/ZnO/APP三元复合抑烟阻燃体系使硬PVC失重温度范围变窄,最大失重温度降低了近50℃,而失重速率明显降低。  相似文献   

18.
P(AMPS-DMAM)共聚物钻井液降滤失剂的合成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采用氧化-还原引发体系,以2-丙烯酰氨基-2-甲基丙磺酸、N,N-二甲基丙烯酰胺为原料,通过均匀设计优化,合成了P(AMPS/DMAM)共聚物钻井液降滤失剂,借助红外光谱对聚合物进行了结构表征,初步评价了共聚物的钻井液性能。结果表明,P(AMPS/DMAM)共聚物作为钻井液处理剂,热稳定性好,抗温能力强,在淡水、盐水和饱和盐水钻井液中均具有较好的降滤失作用,经过220℃高温老化后仍能较好地控制钻井液的滤失量。  相似文献   

19.
新型无溶剂有机硅耐高温树脂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甲基三乙氧基硅烷、二甲基二乙氧基硅烷、二苯基二乙氧基硅烷、乙烯基三乙氧基硅烷为原料,在无水乙醇和水组成的混合溶剂中进行水解。经缩聚封端,脱除溶剂,活性稀释剂调整固含量等工艺,最终制得无溶剂甲基苯基耐高温硅树脂溶液。研究了水解温度、单体配比、用水量、乙烯基硅氧烷含量等因素对无溶剂硅树脂合成反应的影响,并得到最佳合成工艺:n(R)/n(Si)=1.3,n(Ph)/n(R)=0.4,水解温度为50℃。采用热失重测试研究了硅树脂的耐热性能。结果表明:无溶剂有机硅耐高温树脂具有优异的耐热性能,当温度达到350℃时热失重仅为2.4%,800℃时仍有73%的硅树脂残留分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