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大豆分离蛋白改性研究   总被引:14,自引:2,他引:14  
大豆分离蛋白是大豆蛋白最为精制的形式,作为一种组成成分,它广泛应用于食品工业, 在不同的产品中表现出不同的功能。适当的改性可产生合适的功能性质,拓宽大豆分离 蛋白在食品工业中作为配料应用的范围。本文主要综述近年来有关大豆分离蛋白物理、 化学和酶法改性方面的研究,以及这些改性对大豆分离蛋白功能性质的影响,同时也提供 大豆分离蛋白基因工程改性方面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2.
大豆分离蛋白是大豆蛋白最为精制形式,广泛应用于食品工业,并在不同产品中表现出不同功能。该文综述近年来大豆分离蛋白物理、化学、酶法及基因工程改性对其功能性质影响,经不同方式改性可产生合适功能性质,从而拓宽大豆分离蛋白在食品工业中应用。  相似文献   

3.
大豆分离蛋白化学改性及其对功能性质影响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为改进大豆分离蛋白的功能性质,人们广泛研究大豆分离蛋白化学改性,经适当改性可产 生我们所期望功能性质,提高其作为功能性成分在食品工业中应用。本文主要综述近年 来国外有关大豆分离蛋白化学改性方面研究,并着重介绍大豆分离蛋白化学改性对其功 能性质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大豆分离蛋白的功能性和改性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豆分离蛋白(soy protein isolate,spi)是大豆蛋白中最为精制的形式,广泛应用于食品工业,在不同的产品中表现出不同的功能性。大豆分离蛋白可以用物理、化学、酶法和生物工程方法进行改性。结果表明,大豆分离蛋白经过改性后能拓宽大豆分离蛋白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及达到人们所希望的功能特性。  相似文献   

5.
大豆分离蛋白改性技术的研究与发展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豆分离蛋白因其高蛋白营养功能和不同的功能特性而广泛应用于食品工业,为了探讨改性大豆分离蛋白的功能特性,综述了近年来大豆分离蛋白改性的研究方法以及改性后功能特性方面的最新研究进展。根据当前的研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对今后发展提出几点展望,不同方式的改性可产生合适的功能特性,拓宽大豆分离蛋白的应用领域。  相似文献   

6.
酶法改性大豆分离蛋白最新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改进大豆分离蛋白(SPI)的功能特性,近年来,人们广泛研究了对大豆分离蛋白进行酶处理改性来引起分子结构的变化。经过适当的改性可以得到符合人们所期望的功能特性,提高其作为功能性成分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有关大豆分离蛋白酶法改性方面的研究,并着重介绍大豆分离蛋白酶法改性对其功能性质的影响,分析了酶法改性大豆分离蛋白存在的问题,并对大豆分离蛋白酶法改性的应用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7.
大豆分离蛋白改性研究进展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大豆分离蛋白(soy protein isolate,SPI)是大豆蛋白最为精制形式,广泛应用于食品工业,在不同产品中表现出不同功能。该文综述近年来有关大豆分离蛋白物理、化学、生物方法改性研究,并对生物工程改性作一简单介绍;大豆分离蛋白经改性后能拓展大豆分离蛋白在食品工业中应用及达到人们所希望功能特性。  相似文献   

8.
大豆蛋白去酰胺改性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了磷酸盐对大豆分离蛋白进行去酰胺改性,在既保持大豆蛋白的大分子构象,又提高大豆分离蛋白功能性质的条件下,得出去酰胺改性的最佳工艺条件为:磷酸盐浓度为0.262mol,pH8.14,在102℃下反应3h。测定了改性前后大豆分离蛋白水溶性,乳化能力,发泡能力,持水性以及粘度等的变化。结果表明改性后大豆蛋白的等电点随去酰胺程度的增加,向低pH值移动,大豆蛋白的功能性质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和改善。  相似文献   

9.
大豆分离蛋白的改性方法有物理改性、化学改性、酶改性和基因改性,在这些改性研究中取得了很多研究成果,对大豆分离蛋白改性后凝胶性的研究,是食品工业中需要重点考虑的因素。  相似文献   

10.
大豆蛋白去酰胺改性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本文研究了磷酸盐对大豆分离蛋白(SPI)进行去酰胺改性,在既保持大豆蛋白的大分子构象,又提高大豆分离蛋白功能性质的条件下,得出去酰胺改性的最佳工艺条件为:磷酸盐浓度为0.262M,pH8.14,在102℃下反应3h。测定了改性前后大豆分离蛋白水溶性,乳化能力,发泡能力,持水性以及粘度等的变化。结果表明改性后大豆蛋白的等电点随去酰胺程度的增加,向低pH值移动,大豆蛋白的功能性质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和改善。并用红外光谱(FT-IR)和差示扫描量热法(DSC)对改性前后大豆分离蛋白结构的变化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1.
Lupin protein isolates were prepared by alkaline extraction and precipitation at pH 5.1, 4.2 and 4.9 and their functional properties investigated. Solubility, emulsification capacity, swelling and gelation properties were determined under different conditions of pH, ionic strength and heat treatment. Lupin protein isolates showed better solubility than soybean isolate and a similar emulsification capacity. Swelling and gelation were found to be inferior, but when modifications in the methods of isolate preparation were introduced these properties were significantly improved. Consequently, it is possible to consider lupin proteins as a potential substitute for soybean proteins in food applications.  相似文献   

12.
本文首先综述了美拉德反应对大豆分离蛋白的溶解性、乳化性以及凝胶性等一系列功能特性的影响,进而阐述了美拉德反应对大豆分离蛋白生物活性的影响,如抗氧化性和抗菌性。最后对大豆分离蛋白的美拉德反应在食品领域的研究进行了展望,以期对大豆分离蛋白的美拉德反应在食品领域的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In order to utilize rapeseed protein from oil industry waste for food applications, rapeseeds were pretreated to remove the oil using hexane. Two protein isolates were prepared, one by precipitation at controlled pH and the other by ultrafiltration. The precipitated and ultrafiltered protein isolates, respectively, contained 70.8% and 98.7% protein. The ultrafiltered protein isolate had a better emulsification capacity than had whole egg. The ultrafiltered protein isolate had a protein solubility of 52.5–97.2% in the range pH 3–9, whilst the maximum protein solubility of the precipitated protein isolate was 26.4% in the pH range 7–9. There were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precipitated and ultrafiltered protein isolates regarding their angiotensin converting enzyme inhibition are their bile acid-binding capacity. Their bile acid-binding capacity and angiotensin converting enzyme inhibition capacities were lower than of those de-oiled soybean. They showed stronger DPPH radical-scavenging activity than did de-oiled soybean.  相似文献   

14.
物理方法对大豆分离蛋白功能性质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大豆分离蛋白因其高营养性和独特功能性质在食品工业中有着广泛应用。该文着重介绍一些物理方法,如超高压、超声波技术及加工方法对大豆分离蛋白功能性质改善效果,并对其作用机理进行简单介绍。  相似文献   

15.
大豆分离蛋白是植物蛋白中为数不多的可替代动物蛋白的品种之一,在食品加工工业中有广泛的应用。改善大豆分离蛋白产品性能是近年来的研究热点。从原料的选择、工艺参数的确定和产品性能改善三个方面综述了碱溶酸沉法提取大豆分离蛋白工艺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6.
紫苏分离蛋白功能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盛彩虹  刘晔  刘大川  李江平  李俊 《食品科学》2011,32(17):137-140
为了开发紫苏蛋白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以大豆分离蛋白为对照,研究紫苏分离蛋白的功能特性。结果表明:紫苏分离蛋白的溶解性与大豆分离蛋白的溶解性随pH值变化的趋势基本一致,但在等电点时紫苏分离蛋白的溶解性高于大豆分离蛋白。在pH7.0时,紫苏分离蛋白的持水性、起泡性及泡沫稳定性、乳化性和凝胶性均不及大豆分离蛋白。但紫苏分离蛋白的吸油性仅稍小于大豆分离蛋白,此外,在紫苏分离蛋白的蛋白质质量浓度为3g/100mL以后,其乳化稳定性与大豆分离蛋白的乳化稳定性基本相当。紫苏分离蛋白在食品加工中作为一种蛋白质强化剂具有一定潜力。  相似文献   

17.
豌豆是人类饮食中高品质植物蛋白的重要来源,其蛋白质成分是低致敏性的,一些学者对豌豆蛋白功能性进行了部分研究,但依然缺乏改性方法对豌豆蛋白结构和特性影响的系统报道。为了扩展豌豆蛋白在食品工业领域的应用,本文介绍了物理改性、化学改性、酶法改性和复合改性方法对豌豆蛋白结构和功能性质的影响,同时介绍了豌豆蛋白在活性成分的封装、乳液、其他蛋白的替代以及食品的优化这些方面的研究进展,并对豌豆蛋白在食品工业的应用前景上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