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研究了本实验室合成的聚六亚甲基碳酸酯聚氨酯脲(PCUU)的耐水解和耐氧化性能,并与Pellethane(Pe)和Chronoflex(Chro)对照。结果表明,浸热水后PCUU和Chro比Pe有更高的拉伸强度保持率。氧化后PCUU和Chro与Pe相比,有更小的软段氧化程度,更小的Tg值变化,较小的水接触角下降,更高的拉伸强度保持率,更小的特性粘度降低,更小的表面裂纹和破坏程度,由此证明,PCUU和Chro比Pe有更好的耐水解性和耐氧化性。  相似文献   

2.
采用聚天冬氨酸酯(PAEs)与异氟尔酮二异氰酸酯(IPDI)反应制备了氨基封端的聚天冬氨酸酯型聚脲(PUA),将其与三乙烯四胺(TETA)共混并对环氧树脂(EP)进行增韧改性。通过红外光谱仪对合成的PUA结构进行了分析,并利用万能电子试验机、悬臂梁冲击试验仪、差示扫描量热仪(DSC)、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等对PUA增韧改性EP的力学性能、热性能和断面微观形貌进行了表征和分析。结果表明,成功合成了PUA,且当PUA添加量为55份时,材料的拉伸强度为25.8 MPa,同时,其断裂伸长率为22.6%,剪切强度为17.1 MPa,冲击强度为29.1 kJ/m~2,较纯EP分别提高了约4倍、2.6倍、3.3倍。当PUA添加量为60份时,PUA/EP呈现出明显的相分离"海-岛"结构。  相似文献   

3.
以三亚甲基碳酸酯(TMC)为单体,辛酸亚锡为催化剂,通过开环聚合反应制备了聚三亚甲基碳酸酯(PTMC)。利用核磁共振分析(1H-NMR)对PTMC的结构进行了验证;利用差示扫描量热(DSC)和热重分析(TG)对PTMC的热性能进行了测试;利用乌氏黏度计测定了PTMC的特性黏度,并研究了PTMC的特性黏度与数均分子量M-n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PTMC是一种在室温下呈橡胶态的无定型聚合物,其开始失重的温度在280℃以上,并且受分子量影响较小;可以通过改变单体与催化剂的摩尔比例([M]/[C])来调整PTMC的-Mn,随着[M]/[C]比值的增大,-Mn在增大。  相似文献   

4.
通过反应挤出制备马来酸酐接枝聚甲基乙撑碳酸酯(PPC-g-MA),采用红外光谱分析、滴定法、溶液黏度测试等方法表征了PPC-g-MA的结构,通过热重分析和稳态粘弹流变性能测试,研究了接枝物的热性能,分析了PPC-g-MA结构与热性能的关系。PPC-g-MA的红外谱图显示在1640cm-1处出现碳碳双键伸缩振动吸收峰,说明MA成功接枝到PPC主链上。MA添加量由0.5phr增加至5phr,PPC-g-MA的接枝率、特性黏度和热稳定性先提高后降低。当MA添加量为0.5phr时,PPC-g-MA的接枝率为0.224%,此时产物的初始分解温度(T-5%)比纯PPC升高了8.2℃,特性黏度提高了1.22,复数黏度降低10%所消耗的时间延长了1875s;当MA添加量增加到1phr时,PPC-g-MA的接枝率和T-5%同时达到最大值,分别为0.284%和264.8℃。研究表明当MA添加量低于1phr时,产物的接枝率和特性黏度高,可提高PPC热性能。  相似文献   

5.
利用熔融共混制备了可以完全生物降解的聚甲基乙撑碳酸酯/聚乳酸共混复合材料(PPC/PLA),通过万能试验机、差示扫描量热分析仪(DSC)、热重分析仪(TG)以及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分别研究了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相容性、结晶性、热稳定性及微观形态。结果表明,PLA的引入提高了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和热稳定性,复合材料是相容性较好的两相体系,二组分的比例对复合材料的熔点和结晶度有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以聚丙二醇二缩水甘油醚(PPGDGE)为增韧剂改性环氧树脂E-51/甲基四氢邻苯二甲酸酐固化体系,研究了PPGDGE用量对环氧树脂的力学性能和形状记忆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PPGDGE的加入提高了环氧树脂体系的力学性能,当含量为15%时,韧性提高了65%;同时较大幅度提高环氧树脂的形状记忆性能,当PPGDGE含量为10%时,最大形变量增加了约43%,形状回复速率提升了75%;当PPGDGE含量为15%时,固定率提高了2.2%,回复率提高了4.5%,且形状重复性也有较大提高。  相似文献   

7.
以液体聚硫聚脲齐聚物来增韧环氧-聚酰胺体系,用DMTA和SEM研究了固化后环氧树脂的形态结构、相分离程度和增韧效果.结果表明,液体聚硫聚脲齐聚物的用量、齐聚物中聚脲含量对固化后的环氧树脂玻璃化温度、模量及形态有较大影响。随增韧剂中聚脲含量的提高,固化物的玻璃化温度、相分离程度及模量增加,同时固化物韧性增加。  相似文献   

8.
9.
聚1,2-亚丙基碳酸酯/天然橡胶共混弹性体Ⅲ. 结构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聚1,2-亚丙基碳酸酯(PPC)/天然橡胶(NR)共混弹性体的结构与热稳定性进行了讨论。TEM照片表明PPC/NR是不相容的两相结构。凝胶含量数据表明PPC参与了交联网络的构筑,从而提高了力学性能。热失重数据表明,由于共混PPC参与了交联网络,共混提高了PPC相的热稳定性。  相似文献   

10.
在聚甲基乙撑碳酸酯(PPC)/聚丁二酸丁二醇酯(PBS)共混体系中加入4,4′,4″-三苯基甲烷三异氰酸酯(TTI)作为增容剂,与PPC和PBS的端羟基反应形成扩链产物,原位生成PPC和PBS的相容剂,从而提高材料的相容性。文中采用熔体流动速率分析、微卡软化温度测定、拉伸性能和冲击强度测试来表征材料的性能。共混物制备过程扭矩的提高和共混物熔体流动速率的降低表明了扩链反应的进行,材料断裂伸长率和冲击强度的提高表明,TTI的加入能促进两组分相容性的明显改善,扩链反应的进行和体系相容性的提高也使共混材料的热性能得到显著提高。当TTI加入量由0 phr增加到0.36 phr时,共混物的断裂伸长率由46.3%增加到了212.0%,缺口冲击强度由4.5kJ/m2增加至9.0 kJ/m2,维卡软化点由57.6℃提高到了68.7℃。  相似文献   

11.
用扫描隧道显微镜,扫描电子显微镜,透射电子显微镜,差示扫描量热分析等研究了环氧树奚(EP)/聚六亚甲基碳酸酯二醇(PHMCD)增韧体系(EP/PHMCD)的粒径分布与冲击强度的关系。结果表明,一步加料法得到的固化物中的PHMCD的粒径呈单峰分布;予反应法得到的固化物中PHMCD的粒径呈双峰分布,而且固化物的冲击强度较高。  相似文献   

12.
反应性聚碳酸酯/环氧树脂体系的反应活性与性能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采用DSC和TGA等方法研究了反应性聚碳酸酯/环氧树脂体系的固化特性,热性能和力学性能。结果表明,α-PC的加入,增加了体系的反应活性,固化体系的相容性也良好,形成一个均相网络结构。固化体系在350℃无任何分解,具有较好的耐热性,且体系的韧性也有所提高。  相似文献   

13.
对环氧树脂/胺化聚碳酸酯体系的固化反应动力学进行了研究,借助Ozawa t ASTME698动力学方法,利用差示扫描量热仪对该体系的固化动力学参数,包括活化能E,指数前因子A,速率常数k和60min的半周期温度进行了分析,并对不同胺化聚碳酸酯含量时的固化行为,放热峰和动力学参数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4.
聚酰胺-胺树形分子对环氧树脂力学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聚酰胺-胺(PAM AM)树形分子改性环氧树脂。用超声波分散工艺、浇铸工艺和试样加工手段,制备了聚酰胺-胺树形分子改性环氧树脂浇铸体。利用Instron试验机测试其性能,用电子扫描显微镜(SEM)分析了改性体系的断口形貌。结果表明,聚酰胺-胺树形分子能同时提高环氧树脂的力学性能。拉伸强度和冲击强度提高幅度分别为18%(改性2.5G)和96%(树形2.5G),聚酰胺-胺树形分子(2.5G)优于液体丁腈橡胶(CBTN)改性环氧树脂;改性后的材料的冲击断口为塑性断裂。  相似文献   

15.
环氧树脂的增韧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本文综述了目前较为常用的几种环氧树脂的增韧方法 ,增韧机理 ,以及增韧树脂固化物的性能。  相似文献   

16.
含三嗪结构环氧组成物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合成了一种新型环氧树脂固化剂———三 ( 2 羟乙基 )异氰尿酸酯 (THEIC) ,改性桐油酸酐 (TTOA) ,通过IR光谱确认了其结构及其环氧固化物的结构。结果表明 ,三嗪环结构被成功引入环氧组成物中 ,高聚物具有较好的热性能  相似文献   

17.
用傅立叶转换红外光谱(FT-IR)对溴代苯基缩水甘油醚(G-48)与甲基四氢苯酐(THPA)的反应速度进行了测定,并和双酚A环氧树脂(E-39)与THPA的反应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两个反应体系的反应速度随温区不同差别甚大,表观反应活化能的测定值基本相近。变温跟踪G-48/E-39混合体系与THPA固化反应的结果表明其共固化行为大致是G-48/THPA和E-39/THPA两体系反应行为的迭合。讨论了G-48/E-39混合体系的共固化反应机理和共固化条件。  相似文献   

18.
反应型液晶化合物改性环氧树脂的性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自行合成的端基含有活性基团的热致性液晶化合物(LCEU)改性环氧树脂CYD-128/4,4’-二氨基二苯砜(DDS)固化体系,用DMA测试了共混物的动态力学性能并研究其结构与性能的关系,对改性体系的冲击强度、拉伸强度、弯曲强度、弹性模量、断裂伸长率、热失重温度(TG)与LCEU含量的关系进行了探讨,用扫描电镜(SEM)对材料断面的形态结构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经LCEU改性的共混物的α、β转变温度提高,橡胶态模量提高,材料的力学性能和热稳定性提高,改性后材料断裂面的形态逐渐呈现韧性断裂特征。  相似文献   

19.
用乳液接枝聚合方法制备环氧树脂/丙烯酸树脂的复合胶乳水分散体系,考察了不同引发剂用量、乳化剂用量、单体浓度对复合胶乳粒径、接枝率、分子量的影响,并对这类复合胶乳体系的接枝机理进行了探讨。实验结果表明,引发剂浓度增大,粒径增大,分子量减小,接枝率增大;乳化剂浓度增大,分子量和接枝率变化不大,粒径则有下降趋势;环氧树脂浓度增大,粒径倾向于增大,分子量和接枝率则显著降低。说明缩聚物/加聚物接枝乳液聚合与一般乳液聚合规律有所不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