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纳米碳酸钙湿式复合改性工艺探索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本文采用硬脂酸钠与水溶性磷铝酸脂对纳米碳酸钙进行湿式复合包覆,以改善纳米碳酸钙的表面性能。实验结果表明:采用固含率为18%(w/v)的纳米碳酸钙悬浮液为原料,当硬脂酸钠与水溶性磷铝酸脂的加入量均为3.0g/100gCaCO3,在70℃处理20min后,纳米碳酸钙的吸油值可降至67ml/100g,而活化度增至98%。复合改性后碳酸钙在四氯化碳介质中的分散性得到明显改善,其团聚粒径由350-550цm降至150цm以下。 相似文献
2.
复合改性剂对纳米碳酸钙的表面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引入自制的复合改性剂通过碳化法制备改性纳米碳酸钙,考察了改性剂种类、配比、用量等参数对纳米碳酸钙改性效果的影响,利用活化度、吸油值、热重分析、红外光谱、透射电镜等测试技术对产物进行表征。优化后的改性条件为:复合改性剂是月桂酸与二辛/癸酸甘油酯聚氧乙烯醚的混合物(质量比为1∶1),用量为1.5%(占碳酸钙干基的质量分数)。制备出的活性纳米碳酸钙活化度为100%,吸油值为31.5,平均粒径为70nm,疏水性极强。 相似文献
3.
4.
采用活性纳米CaCO3在单组份环氧树脂基础上对其进行改性,研究纳米CaCO3添加量对环氧树脂固化物的力学性能、粘接性能以及热性能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在纳米CaCO3添加量为20%时,对环氧树脂固化物的各方面性能改善最佳;能完全取代昂贵的白炭黑对环氧树脂的补强作用,降低成本。 相似文献
5.
用硬脂酸作改性剂,对其改性纳米氧化锌的工艺条件进行了研究,并给出了适合工业化生产的最佳工艺条件。 相似文献
6.
在水和正丁醇的混合溶剂体系下,以铝酸酯偶联剂和硬脂酸作为复合改性剂对碳酸钙表面改性,通过正交实验考察了铝酸酯用量、硬脂酸用量、反应温度和搅拌速度对碳酸钙改性效果的影响。在最佳条件下得到的改性碳酸钙与水的接触角可达136.5°,表明改性碳酸钙表面由亲水性变成了疏水性。红外(IR)分析结果显示碳酸钙与改性剂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化学吸附作用。力学性能测试结果表明在聚乙烯中加入20wt%的改性碳酸钙时材料仍具有良好的力学性能。 相似文献
7.
8.
针形纳米碳酸钙的表面改性及在PVC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自制直径为30 nm~40 nm,长径比10~15的针形纳米碳酸钙进行表面改性后,将其应用于聚氯乙烯(PVC)的改性研究中,考察了改性针形纳米碳酸钙/PVC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与未填充的PVC相比,纳米碳酸钙填充量为2.69%(体积分数)时,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冲击强度和断裂伸长率分别提高了5.7%、11.3%和33.7%。改性后的纳米碳酸钙与PVC之间的界面作用与未改性碳酸钙相比有所减弱。扫描电镜照片(SEM)显示,添加了改性针形碳酸钙的聚氯乙烯断裂为韧性断裂,冲击断面呈现明显的拉丝现象。 相似文献
9.
纳米碳酸钙浸渍改性工艺对竹塑复合材料拉伸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寻竹纤维表面改性技术应用于植物纤维增强热塑性聚合物复合材料中的理论依据,用硫酸盐法制取竹纤维,以聚丙烯(PP)为基体,竹纤维为增强相,采用平压成型工艺制备竹纤维/PP复合材料,探索了纳米碳酸钙(CaCO_3)浸渍改性工艺对复合材料拉伸性能的影响,并利用场发射环境扫描电镜、力学测试机对其断口形貌和力学性能进行表征。结果表明:在温度25℃,搅拌速度500r/min的条件下,当纳米CaCO_3添加量为1.00×10-2 g/mL,分散剂EDTA-2Na添加量为8.50×10-4 g/mL,浸渍混合时间为25min时,竹纤维/PP复合材料的拉伸性能较优。 相似文献
10.
二核铝酸酯对碳酸钙的改性作用及应用研究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用经二核铝酸酯处理过的L-CaCO_2与聚丙烯(PP)共混,共混物的力学性能和扫描电镜观察均说明这些铝酸酯有显著的隅联作用。以2DH-306作偶联剂,当共混物的L-CaCO_2/PP<25/75时,共混物的冲击强度比PP平均高出10kJ/m~2,比未改性的L-CaCO_2的共混物高出近30kJ/m~2。所用的L-CaCO_3对PP的β-晶有成核作用,二核铝酸酯对此作用有增强的协同效应。共混物PP结晶中的β-晶含量对共混物的断裂伸长率有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11.
纳米CaCO3改性及其在环氧改性丙烯酸底漆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复合改性剂对纳米CaCO3进行改性,探讨了改性剂用量、乳化温度、乳化时间和保温时间等因素对纳米CaCO3改性的影响,并优化了最佳操作工艺条件:改性剂用量为4.83%(质量分数)纳米CaCO3、乳化温度为80℃、乳化时间为40min和保温时间为60min.测定了改性和未改性纳米CaCO3的活化指数、吸油量、沉降体积及其在邻苯二甲酸二辛酯(DOP)中的糊粘度,并用红外光谱对改性和未改性纳米CaCO3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改性纳米CaCO3的亲油性显著提高.制备了纳米CaCO3复合环氧改性丙烯酸底漆,与传统底漆相比其耐水性、耐盐水性和耐盐雾性显著改善. 相似文献
12.
通过乳液聚合反应,在经γ-甲基丙烯酰氧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MPTMS)预处理的纳米CaCO3表面实现聚合物包覆,讨论了乳化剂用量、投料方式、CaCO3与单体投加比、乳液体系pH值等因素对聚合过程的影响。IR分析发现,产物经甲苯抽提后,CaCO3表面仍有聚合物存在,说明除物理吸附外,部分聚合物以化学键合方式包覆在CaCO3表面,形成复合粒子;接触角测定和沉降体积方法研究表明,较之未处理CaCO3,复合粒子表面极性和表面张力得到显著降低,在非极性溶剂中的润湿性有所提高。 相似文献
13.
利用硅烷偶联剂"分子桥"作用对云母粉进行表面处理,通过自乳化改性的环氧树脂和聚丙烯酰胺,使云母粉表面桥联的环氧基团发生交联反应,显著提高云母纸拉伸强度。结果表明:当硅烷偶联剂、改性环氧树脂、聚丙烯酸胺的质量分数分别为0.5%、1.0%、0.5%时,云母纸拉伸强度由72.17 N/m提高到151.3 N/m。硅烷偶联剂水解产生的硅羟基与云母表面的羟基发生化学键的结合,另一端的氨基与改性环氧树脂中的环氧基团反应,增强了改性环氧树脂对云母表面的结合力。 相似文献
14.
15.
硅烷偶联剂KH-570表面改性纳米SiO2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硅烷偶联剂KH-570在酸性条件下对纳米SiO2表面进行改性,并对改性前后的纳米SiO2采用粒径分析仪、傅里叶红外变换光谱仪、紫外-可见光光谱仪、扫描电镜等仪器进行了分析和表征。结果表明,硅烷偶联剂KH-570能成功地对纳米SiO2表面进行改性,使其表面化学键合了硅烷偶联剂的有机官能团,降低了颗粒团聚程度,提高了纳米SiO2在有机介质中的分散程度 相似文献
16.
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