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辣椒素是辣椒的主要辛辣成分,在各行业应用广泛。本文主要通过对辣椒素椒素热行为的动力学进行了研究,并在热环境中对辣椒素凝聚相的分子结构变化进行了红外研究,获得了辣椒素热稳定性的机理。  相似文献   

2.
一种提取辣椒素新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提出一种提取辣椒素的新方法,对利用纤维素酶提取干红辣椒中辣椒素进行了酶解最佳条件的探讨。结果表明,在优化的酶解条件下(酶解温度为40℃,酶解液初始pH=5,酶解时间为3h,酶量为5mg/g辣椒),该提取方法较传统溶剂提取产量提高30%,具有萃取速度快、萃取效率高的优点,取得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3.
<正>辣椒素类物质是一类天然植物碱,是从茄科植物辣椒的成熟果实中提取分离得到的有效成分,其由一系列同系物组成,至今已经发现20多种,主要成分是辣椒素和二氢辣椒素。辣椒素能防污,具有独特的理化性质,未来或将成为船舶防污涂料的重要发展方向。与其他多种防污助剂相比,其主要作  相似文献   

4.
《中国测试》2016,(12):60-63
建立液相色谱-串联质谱联用仪测定辣椒中辣椒素、二氢辣椒素和降二氢辣椒素3种辣椒素类物质的方法。样品用无水乙醇超声提取,经SB-C18色谱柱分离,以0.1%甲酸水溶液-甲醇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多重反应监测(MRM),外标法定量。结果表明:降二氢辣椒素和辣椒素质量浓度在1.0~10 000.0 ng/m L范围内与峰面积呈现良好线性关系,二氢辣椒素质量浓度在0.5~10 000.0 ng/m L范围内与峰面积呈现良好线性关系。方法的加标回收率为96.8%~104.0%,相对标准偏差均小于5%,检出限为0.075~0.15 mg/kg,定量限为0.25~0.5 mg/kg,具有操作简单、灵敏度高、准确性好、线性范围宽、所用试剂毒性小等优势,可很好地满足辣椒中辣椒素、二氢辣椒素和降二氢辣椒素3种辣椒素类物质的测定。  相似文献   

5.
本文阐述了从辣椒中果实中提取辣椒碱的适宜工艺条件、方法及对提高产品纯度的处理方法进行了比较,为辣椒碱的提取方案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通过实验比较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和超高压液相色谱法(UPLC)对麻辣火锅底料中辣椒素含量的测定,发现UPLC分析方法较优,辣椒素在UPLC色谱条件下的分离时间仅为HPLC分离时间的1/4.实验结果表明,UPLC测得的辣椒碱和二氢辣椒碱在一定范围内线性良好,回收率为91.28%~102.36%,精密度为1.11%~3.41%.对15种麻辣火锅底料辣椒素含量的测定结果表明,麻辣火锅底料中辣椒碱含量平均约为79.0 mg/kg,二氢辣椒碱含量平均约为34.01mg/kg.  相似文献   

7.
以天然辣椒素和硅胶为原料和辅料,采用球磨法制备天然辣椒素粉体,采用正交实验法,对球料质量比、天然辣椒素与硅胶的质量比、球磨时间、球磨机转速等参数进行4因素3水平的正交实验设计,研究这些工艺参数对球磨法制备天然辣椒素粉体的影响。结果表明,制备天然辣椒素粉体的最佳工艺为球料质量比为5∶1,天然辣椒素与硅胶的质量比为4∶6,球磨时间为20 min,转速为300 r/min,在此条件下,制备的天然辣椒素粉体中粒径小于10μm的颗粒的体积分数为94.98%。  相似文献   

8.
目的优选丹参中脂溶性成分丹参酮ⅡA的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丹参中丹参酮ⅡA是丹参制剂的重要活性成分,也是丹参成品制剂的主要检测指标,通过对丹参酮ⅡA提取方法的研究,对丹参制剂提取工艺的优化具有重要意义。方法采用单因素实验法,根据当前丹参制剂的生产工艺,在提取时间、溶媒倍数、提取温度、溶媒浓度等方面进行试验,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进行含量测定。结果丹参酮ⅡA的最佳提取条件为,4倍体积量70%的乙醇,70℃温浸回流1小时,通过实验证明采用上述的提取方法,丹参提取物中丹参酮ⅡA转移率超过50%。结论优选工艺得到的丹参酮1IA含量较高,工艺简单,快速,适用于丹参中丹参酮nA的提取,对于丹参制剂的生产工艺优化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
苹果渣中包含丰富的多酚类物质,具有营养、药用、美容等多种价值,以苹果渣为原料提取其中的多酚类物质,可以为苹果渣的利用提供一条新的途径,从而促进苹果渣加工业的发展,因此系统研究有效的多酚提取工艺是非常必要的。用超声波辅助乙醇的方法提取苹果渣中的多酚类物质,以苹果多酚得率为指标,在此基础上进行正交试验,筛选苹果多酚的最优提取工艺。通过试验,最终确定其优化工艺条件是:乙醇浓度90%,超声波功率350w,提取时间25min,料液比1∶7。  相似文献   

10.
纪红艳  席女彦 《硅谷》2014,(3):81-81,84
滑枕是重大型机床非常关键的部件,在机床的加工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文章主要以重大型机床滑枕的加工工艺作为研究的对象,分别从滑枕的定义、滑枕加工工艺的论述与分析、滑枕深腔孔加工的技术方法三方面对其进行探讨和研究,有利于进一步提高重大型机床滑枕加工工艺的技术水平。  相似文献   

11.
工业生产柠檬酸主要以微生物发酵为主,发酵过程中不同条件下微生物代谢会产生草酸、葡萄糖酸等杂酸,影响柠檬酸及其盐的质量。研究发现,在一定的工艺条件下可以从柠檬酸发酵液中提取草酸,并获得相应的草酸产品,对提取工艺条件进行实验,确定了最佳的提取工艺条件,从而提升了产品质量,提高了经济效益,减少了柠檬酸生产中的损失。  相似文献   

12.
辣椒作为我国的主要作物之一,在种植辣椒的过程中采用科学的栽培技术是至关重要的,本文就辣椒高产栽培技术进行了简要的论述,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硅表面工艺是微型机械制造的重要工艺。而多晶硅是表面工艺中的主要结构层,它的机械特性直接关系到微型机电系统的可靠性和使用寿命,因此对其破坏特性的研究是非常必要的。本文在描述了国外对体硅工艺和表面工艺形成的材料破坏特性研究情况的基础上,提出了利用旋转台对表面工艺形成的多晶硅微粱进行拉伸破坏实验的方法。  相似文献   

14.
蔡雯 《中国科技博览》2013,(17):267-267
目的丹参中脂溶性成分丹参酮IIA是丹参制剂中重要的活性成分,也是成品的主要检测指标,通过对丹参酮IIA提取方法的研究,对丹参制剂提取工艺的优化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方法根据当前丹参制剂的生产工艺出发,在提取时间、溶媒倍数、提取温度、溶媒浓度等方面进行筛选试验,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进行含量测定。结果丹参的最佳提取重要条件为,4倍量90%的乙醇,70"C温浸1.5小时,通过实验证明采用以上所述的丹参提取方法,干燥过程同样采用低温减压浓缩的丹参提取物中丹参酮IIA转移率超过50%。结论本方法简便,快速,利于有效成分保留,适用于丹参中脂溶性成分的提取,对于丹参制剂的生产工艺优化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5.
目的优选研究舒督丸的提取溶剂和提取工艺条件。方法用小鼠醋酸扭体法比较方剂水提物、乙醇提物的镇痛作用强度,优选提取溶剂;以柚皮苷提取率和水总浸出物提取率为评价指标,对提取工艺进行正交试验,优选合理的提取工艺参数。结果以水为提取溶剂其镇痛作用最显著。最佳提取工艺条件是提取4次,每次提取时间分别为3,2,1,1h,每次加水量分别为6,4,4,2倍。结论确定的提取工艺条件能使有效成分被充分提取,保证药效与制剂质量。  相似文献   

16.
田汶鑫 《硅谷》2012,(15):22-23
城市的植被是我们整个地球植被非常重要的一部分,是城市生态系统重要的组成因素,在城市生态环境的保护中有着很大的作用。主要针对城市植被信息的提取,分析城市遥感的数据源,城市植被信息的提取方法,从人机交互的方式和计算机自动的方法两大方面进行方法的综述,并讨论这些研究的特点和各自存在的一些不足。  相似文献   

17.
优化板蓝根提取的最佳工艺的研究。以靛玉红及总氮含量为板蓝根中的有效成分测定指标,采用正交试验对醇提浓度、回流次数、回流时间,加醇倍数等因素进行考察,从而确定最佳工艺;最佳工艺为:用9倍量的60%的乙醇回流提取两次,每次2h。结论:⑴采用此种提取方法不仅能够充分提取板蓝根中的有效成分,减少提取过程中有效成分的破坏,而且工艺稳定性好。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川芎中阿魏酸的提取工艺。方法:单因素实验确定川芎中阿魏酸的提取方法及溶剂,L9(33)正交试验表就溶剂浓度、溶剂加量和提取时间为考察因素进行三因素三水平正交试验,对阿魏酸提取率进行优化。结果:影响提取率的因素是:乙醇浓度>提取时间>溶剂用量。最佳水平组合是:80%乙醇,15倍量,回流3h。结论:川芎粉碎品用15倍量、80%乙醇微沸腾回流3h提取阿魏酸,工艺最佳。  相似文献   

19.
目的 以枸杞为原料,比较不同提取工艺对枸杞色素吸光值的影响,以确定枸杞色素的最佳提取工艺.方法 通过单因素试验和响应面法对枸杞色素的闪式提取和超声-微波协同提取工艺进行研究.结果 闪式提取枸杞色素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料液比(g/mL)1︰13,提取电压113 V,提取时间112 s,该条件下枸杞色素吸光度为0.457;超声-微波协同提取枸杞色素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料液比(g/mL)1︰16,微波功率613 W,提取温度55℃,提取时间32 min,该条件下枸杞色素吸光度为0.502.结论 对2种提取方法在最佳工艺条件下进行比较,超声-微波协同提取法提取枸杞色素的效果优于闪式提取法.  相似文献   

20.
硅表面工艺是微型机械制造的重要工艺,而多晶硅是表面工艺中的主要结构层,它的机械 型机电系统的可靠性和使用寿命,因此对其破坏特性的研究是非常必要的。本文在离国外对体硅工艺和表面工艺形成的材料破坏特性研究情况的基础上,提出了利用旋转台对表面工艺形成的多晶硅微梁进行拉伸破坏实验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