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梅山焦炭质量预测模型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结合炼焦配煤生产数据,从单种煤指标的加和性分析开始,利用回归方法建立适合梅山自身特点的焦炭灰分、硫分、M_(40)、M_(10)、CRI和CSR的预测模型,并对模型进行了检验。结果表明,所建立焦炭质量预测模型能够预测焦炭质量,优化炼焦配煤配比,满足生产需要,为稳定焦炭质量和降低配煤成本创造了条件。  相似文献   

2.
邯钢焦化厂通过煤岩显微组分分析和焦炭光学组织含量分析的研究和应用,和小焦炉试验有机结合,建立了焦炭热强度和焦炭光学组织、焦炭光学组织和煤岩显微组分之间的模型,能够根据煤的显微组分判断所产焦炭的质量,科学地指导配煤炼焦生产,从而达到准确预测焦炭质量,优选炼焦煤种,最大限度地降低配煤炼焦成本的目标。  相似文献   

3.
煤中加入负催化剂对焦炭热强度作用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杨俊和  吴信慈  张群  房永征 《煤炭转化》2004,27(4):69-76,82
通过添加负催化剂的无机酸(A)、氧化物(B)和单质(C)到配煤中炼焦的方式把负催化剂负载到焦炭中,研究了它们对所得焦炭热性质的作用.结果表明,无机酸(A)和氧化物(B)使焦炭冷热强度均下降,单质(C)加入煤中炼焦,无论对单种煤或是配煤,均能明显改善焦炭热性质,且在所研究的范围内,随着加入量的增大,热性质改善增大;对焦炭热性质越差的焦炭。单质(C)对其改善的程度越大.  相似文献   

4.
利用不同炼焦用煤对捣固焦炉炼焦配煤进行研究.探讨了根据冶金焦炭要求选择合理的配煤方案,得到符合灰分、硫分、抗碎强度、耐磨强度、反应性及反应后强度要求的焦炭.研究表明,可以利用修正公式预测焦炭灰分;根据原料及配合煤硫分的经验值预测焦炭硫分;根据对焦炭灰分、硫分以及冷、热态的要求选择合理的配合煤挥发分进行配煤,用配合煤胶质层厚度预测捣固焦炉焦炭强度更具有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5.
通过配煤炼焦试验,研究了捣固炼焦相对于常规炼焦其焦炭质量改善效果与入炉煤性质的关系,进而建立了捣固焦炭质量改善效果与入炉煤性质参数的数学关系;在此数学关系的基础上,探讨了捣固炼焦改善焦炭质量的入炉煤性质范围。  相似文献   

6.
探讨了影响焦炭质量的因素,其中原料煤性质是主要因素,此外炼焦条件也起了很重要的作用,并分析了焦炭热态性能。结合经验理论和生产实际,提出要优化炼焦条件和配煤质量控制,尤其要重视灰分及矿物质组成检测。  相似文献   

7.
基于南钢产业发展有限公司配煤炼焦实际生产数据,借助逐步回归法进行数据的分析与处理,建立了适合其自身特点的焦炭质量预测模型,经显著性检验以及预测结果分析,所建立的焦炭质量预测模型能够预测和控制焦炭质量,为优化配煤结构、降低生产成本奠定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8.
为研究炼焦强黏煤对焦炭热性质的影响,利用试验焦炉(SCO)对梅山常用11种单种强黏煤进行了炼焦实验及焦炭反应性实验.结果表明,炼焦强黏结煤的黏结性、变质程度和碱度指数是对焦炭热强度的关键影响因素,使用黏结性适中、变质程度适中或碱度指数较低的强黏煤都可以得到热性质较好的焦炭,控制焦炭热强度的关键在于单种煤质量.  相似文献   

9.
对国内外改善焦炭热性能的配煤添加剂研究现状进行了综述,总结出不同配煤添加剂的性质及其改善焦炭热性能的效果,探讨了其作用机理。指出配煤添加剂可扩大炼焦煤资源,降低炼焦成本,是解决我国优质炼焦煤资源不足的一种有效手段。并提出在配合煤中加入钝化剂具有一定的工业化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0.
焦炭热性能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合相关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综述近几年关于焦炭热性能影响因素的研究,指出主要影响因素包括原料煤的性质、炼焦工艺、焦炭自身性质、矿物质及添加剂等。其中,原料煤性质是最主要的影响因素,其他因素同样不可忽略。综合考虑各影响因素的影响机理,合理组织配煤,可炼制出符合要求的焦炭。  相似文献   

11.
利用图像分析系统,测定煤焦岩相分析中的煤焦显微组分、煤镜质组反射率和焦炭气孔结构等。借助图像分析系统还可以开展煤焦显微性质的研究,从而为研究优化配煤及改善焦炭热性质提高焦炭质量等方面提供了较好的工具。该系统的应用还需在硬件配置及软件开发方面进一步提高和完善。  相似文献   

12.
介绍了优化配煤结构和保证焦炭质量的条件和主要方法,通过稳定煤矿资源供应、引进高性价比进口煤、严格监测焦炭质量、科学制定配煤比例等措施优化配煤结构后改善了焦炭质量,降低配煤成本9 715.4万元。  相似文献   

13.
配入粘结剂生产优质焦炭的研究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配煤炼焦原理、煤的成焦特性及粘结剂的性质,结合宣钢煤源情况,进行了在单种煤、配合煤中配入粘结剂的炼焦实验室研究、半工业生产试验研究,并成功应用于工业生产。与配粘结剂前相比,冶金焦冷强度、热性能指标得到大幅改善,取得了提高焦炭质量、大幅度降低成本的效果。  相似文献   

14.
以企业生产实践为背景,研究在配合煤中增配肥煤和1/3焦煤对焦炭综合热性质的影响。对不同配比配合煤的性质指标进行检测,采用40 kg焦炉实施炼焦试验,并对炼制焦炭的传统国家标准热性质指标和利用自主研制装置测得的综合热性质指标进行测定。结果表明:增配肥煤和1/3焦煤,均会使配合煤的变质程度降低,挥发分含量升高,胶质体的黏结能力下降,但胶质体的量保持不变。配比变化引起的配合煤性质指标的变化没有显现在焦炭的传统国家标准热性质指标反应性CRI和反应后强度CSR上。以往的研究都是以CRI和CSR指标为目标量判断配合煤的配比是否合适,本研究除此之外还采用了自主提出的焦炭综合热性质指标。配合煤配比变化引起的焦炭的综合热性质指标变化比国家标准热性质CRI和CSR指标变化敏感,这可能与其反映了焦炭某些新的特征有关。基于焦炭综合热性质指标的变化规律,考虑到1/3焦煤具有经济性,生产上增配某些特定的1/3焦煤,可以同时达到提高焦炭质量和降低配煤成本的目的。  相似文献   

15.
采用正交设计法进行配煤试验,研究各类煤的配比与焦炭强度的相关性。用正交设计法可以大大减少试验次数。根据试验得出的M40、M10、大于40mm和大于25mm粒度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选择出最佳配煤比为:弱黏结煤0,瘦煤25%,肥煤18%,焦粉3%,焦煤54%。  相似文献   

16.
改善焦炭质量的可能性和局限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国内外配煤及焦炭质量的对比分析和配煤技术进步的回顾,经过多次实验室试验和工业试验.指出鞍钢目前改善焦炭质量的途径是优化配煤结构。结合东北煤炭资源特点,分析了优化配煤结构改善焦炭质量的局限性。  相似文献   

17.
阐述了理论计算法确定炼焦配煤方案所遵循的原则、配煤炼焦质量指标的理论计算依据和方法。应用分析表明,理论计算确定配煤方案对于确定煤源、预测焦炭质量及产量、估算成本等方面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8.
许丽君 《燃料与化工》2013,(5):18-19,38
为适应高炉大型化对焦炭质量提出的更高要求,通过开展煤岩分析、优化配煤结构、加大省内主焦煤用量、应用低质低价煤资源、开发利用非炼焦煤资源等措施,稳定了焦炭质量,降低了配煤成本,实现了资源的充分利用。  相似文献   

19.
在配煤中添加石油焦对焦炭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在配煤中添加石油焦对焦炭质量的影响。采取配比为5%的不同粒度的添加方案进行配煤炼焦实验,最佳配煤方案与武钢生产配煤焦炭相比,灰分降低0.57%,硫分增加0.02%,抗碎强度基本不变,耐磨强度M10下降0.95%,反应性降低3.12%,反应后强度提高6.59%。焦炭的X-射线衍射对比测试表明,在配煤中加入石油焦能促进焦炭各向异性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