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利用批量控制器、质量流量计、多段控制阀、液位控制仪表及静电溢油保护器等连接通信至上位机系统,结合现场卸车泵、卸车缓冲罐、取样罐及卸车鹤管等设备组成自动定量液体化工品卸车系统。实现了刷卡自动计量、自动停泵,在线密度检测,在线取样、电子汽车衡比对、防止作弊,无人值守功能。  相似文献   

2.
一、液氨卸车系统安全问题的提出 中石化巴陵分公司己内酰胺事业部年产14万t己内酰胺大型石油化工装置,年需外购液氨约6~10万t;液氨主要采用汽车(火车)槽车运输供应,经卸车系统卸人液氨贮罐。卸车系统设计为常温氨制冷气相压缩增压卸车,卸车能力为12—20m^3/h,经管道输送至低温4×400m^3或1000m^3球罐内,汽车卸车系统运行过程中,暴露出卸车鹤管突然爆裂和与其管道相连密封容易发生泄漏,以及汽车槽车危险品贮存设施缺陷,收料过程容易对贮罐界面产生冲击,且泄漏易造成现场严重的环境污染和中毒事件。  相似文献   

3.
简述了在低温乙烯卸车装置中立式筒袋泵的选型原则,对立式筒袋泵在低温乙烯卸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了分析与探讨,并结合实际情况,提出了改进的措施,确保了装置的稳定运行。  相似文献   

4.
《小氮肥》2017,(4)
分析了甲醇制汽油装置甲醇卸车系统在运行过程中存在抽空烧毁卸车泵、甲醇罐车卸不净、甲醇不能精准计量、甲醇质量不合格等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了相应的改造措施。改造完成后,实现了卸车过程中自动控制停泵,极大减少了因断液烧泵造成的经济损失;在卸车过程中可对原料质量进行连续取样并检测,避免了劣质原料进入生产装置而影响产品质量,实现了卸车系统的智能化管理。  相似文献   

5.
近20几年来火车轻油装卸新工艺不断的推出,使原来难以实现的卸车变的简单。这归功于新型流体装卸设备的不断开发和应用。火车的卸车形式有:下卸和上卸两种,下卸工艺一般用于原油、重质油品的卸车,上卸工艺一般用于轻质油卸车。火车卸车的上卸工艺有真空虹吸式卸车、潜油泵卸车、容积式泵强制卸车。下面将近三十年来常用的火车轻油卸车工艺加以叙述,希望对新入行的设计工作者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6.
简要介绍了车用乙醇汽油调合、储存以及通过工程实例说明如何确定车用乙醇汽油工艺采用双泵单鹤管双泵或多鹤管流程。  相似文献   

7.
浅谈车用乙醇汽油调合和储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慧萍 《化工之友》2007,(15):33-34
简要介绍了车用乙醇汽油调合、储存以及通过工程实例说明如何确定车用乙醇汽油工艺采用双泵单鹤管双泵或多鹤管流程。  相似文献   

8.
长期以来,鹤管气阻与泵汽蚀一直困扰着油料储运界,尽管人们在实践中找到一些行之有效的解决办法,但仍有不少同志对这两个问题认识不清。因此,很有必要对两者进行对比分析,以利于澄清错误认识,更好解决鹤管气阻与泵汽蚀问题。本文阐述了鹤管气阻与泵汽蚀发生的机理及解决措施;从发生部位、形成机理、产生危害及防治措施四个方面对鹤管气阻与泵汽蚀进行了对比分析。  相似文献   

9.
《中氮肥》2016,(2)
结合100 kt/a甲胺/DMF装置屏蔽泵的结构及各泵的选型情况,针对屏蔽泵出口没有最小流量管路、排气管路和放空管路,泵电流显示不全以及系统初开车时泵前贮罐压力偏低等问题,实施了一系列改进措施,并对其运行维护方面的注意事项进行总结,以实现屏蔽泵的安全、稳定、长周期运行。  相似文献   

10.
《现代橡塑》2005,17(3):41-42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注塑机的改进型供油系统,包括高压小流量泵、低压大流量泵、压力掣、单向阀、顺序阀和换向阀。其中高压小流量泵与低压大流量泵以并联的方式连接至换向阀的管路上,换向阀连接至注塑机的工作系统,压力掣串联在高压小流量泵与换向阀的管路上,单向阀串联在低压大流量泵与换向阀的管路上,顺序阀以并联的方式连接在低压小流量泵与单向阀的管路上。本实用新型具有省电、安全、功率损失小、工作效率高、  相似文献   

11.
从本质安全的角度出发,探讨改进干式真空泵分液罐排液操作,是防止干式真空泵进入液体而造成联锁停车和损坏机械部件的重要课题。研究表明,根据现场管线布局测量数据,通过体静力学基本方程式推算,利用原蒸汽喷射泵的0#分液罐可以实现干式真空泵分液罐排液操作由间歇排液操作更改为连续排液操作。最后,编写了干式真空泵分液罐连续排液的实施过程,同时,列举了机械抽真空系统连续排液分液罐的优点。这项改进增加了机械抽真空系统的安全稳定性,最终从本质安全的角度达到了保护干式真空泵的目的。  相似文献   

12.
王纪新  于浩  徐玉朋 《广东化工》2014,(1):136-137,121
在我国油品运输中铁路油罐车卸油工艺仍然存在,而由于种种原因,我国目前为止,还在使用上部卸油工艺。轻油存在密度低,易挥发的特点,鹤管虹吸管路通常处于负压工作状态,当管路某一点的剩余压力小于油品操作温度下的饱和蒸气压时,油品便大量汽化,造成不连续流或断流现象,这就是气阻。故此工艺在夏季高温或地处高原低气压地区卸油时,易有气阻及气蚀情况出现。气阻产生后,不仅延长接卸时间,增大油品挥发损耗,严重时导致断流而无法卸油。而气蚀会对仪器造成一定程度的损坏。目前国内油库大多数火车卸油系统采用转子泵卸油、气动潜油泵输送、液动潜油泵输送,电动潜油泵输送。现在对几种卸油工艺进行优缺点的比较和分析,讨论较为合适的卸油工艺。  相似文献   

13.
段志善  王正 《中国氯碱》2011,(12):35-37
分析了氯碱工业生产中废氯气(尾气)的产生原因和流量,介绍了山东铝业公司氯碱厂新建二期项目扩产后抽空泵的设计及改进,提出了优化抽空设备和管道运行维保的措施。  相似文献   

14.
李国栋  朱进 《聚氯乙烯》2020,48(1):23-25
针对电石卸料、预破过程中存在的粉尘污染、管道积灰、安全性差等问题,开发了电石汽车卸料预破除尘一体系统,对其工艺流程、系统组成、应用效果进行了介绍。  相似文献   

15.
石油化工仓储区的工艺设计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王长明 《广州化工》2005,33(4):68-70
根据液态石油化工品的仓储特点,从储罐系统、码头装卸设施、汽车装卸设施及装卸船管道设置等方面介绍了石油化工仓储区工艺系统设计中所采用的工艺技术和安全措施。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水喷射真空冷凝泵系统工作原理进行分析。推导了水喷射真空冷凝泵各工作状态参数与设备真空度的关系式,研究了水泵的流量与压力及水喷射真空冷凝泵对真空低温连续干燥系统真空度的影响。指出水泵的额定流量与水喷射真空冷凝泵的水流量相匹配及低住安装有利于提高水喷射真空冷凝泵系统的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17.
常减压装置原油经过减压炉加热后经过减压转油线输送至减压塔。减压转油线是包括主管段、分支段、过渡段和末端炉管在内的一个管系整体。减压转油管道的布置和安装需要综合考虑管道的压降、温降和流速等多方面因素影响,是常减压装置设计安装的难点和关键点。减压转油线的优化设计对提高减压炉油品拔出率和降低炉管油气出口温度提供了切实有效的方法,而且大幅度改善了油品质量、切实提高了油品稳定性,并有效避免了油品的超温裂解。锦州石化公司一套常减压装置改造设计中转油线主管段采用低速转油线,最大限度的降低了转油线的温降、压降;提高了减压塔的真空度,减压塔侧线拔出率大大提高,装置运行平稳,为锦州石化公司创造了相当可观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8.
冯文欣  任国庆 《广州化工》2014,(23):174-176
因具有节能环保的优势,液环泵抽真空系统替代末级蒸汽抽空器系统已在常减压蒸馏装置减压抽真空系统中获得了成功应用,但部分液环泵系统存在性能不稳定的现象。以减压塔顶液环泵抽真空系统的流程构成为基础,分析了各组成部分对液环泵抽真空系统的影响,归纳总结了有利于液环泵抽真空系统平稳运行的措施。  相似文献   

19.
针对磷酸二铵装置磷酸泵及其管道输送系统中存在的问题,对磷酸泵进行变频调速改造.改造后磷酸泵及其管道系统故障率下降,节电效果明显,年节电费达到21.97万元.  相似文献   

20.
水环真空泵组在常减压装置抽真空系统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晓中 《安徽化工》2010,36(Z1):28-30
通过某常减压装置抽真空系统改造的实例,介绍了水环真空泵的工作原理、改造设计方案和应用情况。应用结果表明,采用蒸汽喷射泵+水环真空泵组合抽真空工艺,能在达到同样抽真空效果的前提下,较常规全蒸汽抽真空工艺操作费用降低,节能效果明显,在环保方面也有较好的收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