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 毫秒
1.
蔡铁山 《人民黄河》2001,23(5):43-44
民国治黄历史很重要,这一时期,传统治河技术虽仍占统治地位,但近代治河技术已逐步传入中国,并开始在中国扎根,运用近代技术治河已成为历史潮流;李仪Zhi、张含英提出了上中下游综合治理、除害兴利并举的治黄思想,这是一个迥异于历代方略的新的治河方略,极大地推动了治黄事业的发展;治河机构实现了由分散到统一的转折。治河主体完成了由旧政权治河到人民治河的转变,但是由于种种原因,目前对这一段历史的研究还很不系统,几乎是个空白。新时期开展民国治黄史研究,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需要,是总结民国治黄经验的需要,是弘扬黄河精神的需要,是探讨当代治河方略的需要,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
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摇篮,黄河文化是中华民族的骄傲。本刊将连续介绍有史以来我国人民开发治理黄河的宏图大略,以飨读者。大体依历史时期划分,约计20条。  相似文献   

3.
略论王化云治河方略的发展轨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蔡铁山 《人民黄河》1998,20(2):39-40
王化云的治河方略了由宽河固堤到的“拦排用调”综合措施治黄这样一个由局部到整体、由简单到比较的发展过程。这个发展过程按照方略的实践可以分为打基础时期、发展时期、飞跃时期、成熟时期,它们之间并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是既相互区别又有着内在科学逻辑的有机整体。  相似文献   

4.
简要回顾总结了1999年治黄工作完成情况,着重审视和分析了黄河所面临的发展机遇和挑战,提出了2000年治黄工作思路。面临的机遇是:社会各界关注黄河(中央关注、舆论关注、国内外关注),良好的投资机遇,中国西部大开发战略,面临的挑战是:黄河存在三大突出问题与国家经济发展对治黄的高要求「之间的矛盾,黄委长期存在的基础工作薄弱,人才结构层次失稳,思想观念迟滞在新形势下表现得更加突出,黄河出现了一些新情况,  相似文献   

5.
从当前黄河的实际情况出发,提出应深入研究黄河水沙变化与降雨和下垫面之间的关系,以较准确地预估今后一段时间进入黄河各河段的水沙量及其过程,作为编制和修订治黄规划和工程设计、运用的依据。不必再把"宽河固堤"作为治河方略的内容,黄河下游的治理要强调稳定流路和平衡输沙。通过暴雨洪水预报和水库群联合调控等措施,减小花园口各级频率的洪峰流量;黄河下游滩区可修筑一定高度的生产堤,以改善滩区和滞洪区人民的生产生活条件。分析认为,挖过渡段浅滩难以改变弯曲型河道起伏不平的纵剖面,"二级悬河"的治理可研究局部将流路改走河床最低位置等。  相似文献   

6.
7.
孙中山是中国近代较早研究治黄方略的人,早在1918年-1919年,就在其《建国方略·实业计划》中,提出了他的治黄计划。主张运用近代科学技术,借鉴世界其他大河的治理经验,根治黄河水患,发展流域经济,确立黄河长治久安之策。 一、一个主张运用近代科技治黄的计划 孙中山的治黄计划集中见于《建国方略·实业计划》篇首及第一计划中。并在第三计划论述了黄河港的建设,在第四计划论述了黄河流域铁路网的建设,是《建国方略》的有机组成部分。 孙中山主张运用近代科学技术来治黄。《实业计划》是孙中山绘制的实现中国近代化的宏伟…  相似文献   

8.
蔡铁山 《人民黄河》1998,20(7):41-42
1判断治河思想科学性的标准判断一个治河思想科学与否,是看它有没有科学的理论基础,有没有科学的治理方法,有没有治理效果,有没有回答治河依靠谁的问题。这四个方面构成完整的治河思想的基本内容,是一切科学的治河思想都必须认真回答的问题。比如明代治河名家潘季驯,总结了以往治河经验,深刻分析了黄河的泥沙症结,提出了“筑堤束水,以水攻沙”的治河方略,创造性地运用遥、缕、格、月四堤,在两岸周密布置,御水攻沙,取得了显著的治理效果。时人赞曰:“河尝秋涨而涯畛屹然,淮尝夏溢而消耗甚速。贡赋舳舻,若履枕席,转徙遗,寝…  相似文献   

9.
王化云主持黄河水利委员会工作期间,注意研究历代治河方略,开展调查研究,从实践中认识黄河,从而在不同时期提出了不同的治河方案。从“确保临黄,固守金提”到“宽河固提”,采取一系列宽河与巩固堤防的措施,保证了40多年的防洪安全。在黄河全面治理方面,从“蓄水拦沙”到“滞洪排沙”、“蓄清排浑”,以至“上拦下排,两岸分滞”;还研究了调水调沙、河口治理、南水北调等方案。他赞成水土保持,主张河道整治,但不宜束水攻沙,反对改道和分流,对疏浚河道、河口挖沙、大放淤等也不赞成。我们应学习他以辩证唯物主义观点认识黄河,重视调查研究,实事求是地总结经验,重视科技,善于听取不同意见等等。  相似文献   

10.
刘成  王兆印  何耘  肖祺 《泥沙研究》2020,45(6):67-73
黄河治理是中国历代事关安民兴邦的大事。在中华民族治理黄河4 000多年的历史进程中,中国人民在实践中不断提高治河技术,提出过各种治黄方略,形成了一系列卓越的治河思想。基于广泛的文献调研和综述,按历史时期顺序回顾了中国历代黄河下游治理的主要方略。从简单的水来土挡到筑堤分流;从单纯的治水防洪到治水与治沙相结合;从下游防洪走向了全河流治理。治理方略不断继承与发展。长期实践探索形成的黄河下游治理方略是中国历代水利工作者智慧的结晶,对现代黄河的治理和开发具有十分重要的传承与启示价值。  相似文献   

11.
黄河河道格局的历史演变及其对现代治黄思路的启示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在学习、整理有关黄河形成发育过程和黄河下游大改道变迁分期研究成果的基础上 ,结合当前黄河治理中的重大问题 ,对黄河决溢、改道的变化进行了分析归类 .按照黄河下游河道演变的成因、影响及其与相邻河系的关系等 ,将黄河发育进化分成 9个历史阶段 .把黄河改道纳入黄淮海平原发育的整体格局的演变中综合全面研究 ,以弥补只视改道为各个孤立、偶发事件的研究方法局限 .由此认为 ,2 0世纪后期是黄河和黄淮海平原完全发育成熟的阶段 ,而 2 1世纪开始了黄河的新纪元 .在此转折点时期提出供考虑研究的若干治河意见方案  相似文献   

12.
简述了明代治河专家潘季驯主持治理黄河的背景、思想体系和实施方略及献身精神  相似文献   

13.
张骅 《人民黄河》1999,21(11):23-27
李仪祉是我国近代治黄和水土保持工作的先驱,黄河水利委员会第一任主任(民国时期称委员长)。他在深入研究治黄工作的过程中,提出了许多科学可行的治理方案,概括起来有以下几个方面。1 对水土流失和治黄之本的卓越见解1.1 泥沙未减,本病未除先生纵观古今,博览中外,总结了我国治黄的历史经验教训:“溯之史乘,以治河著称者得三人。汉之王景,明之潘季驯,清之靳辅而已。王景治河筑堤,疏汴渠,工程最艰巨,功亦显著,自汉迄唐河不为患。潘季驯蓄清御黄,借清刷深及以堤束其水,以水攻沙诸策,俱能深得水理,卒使海口深畅,挽既…  相似文献   

14.
东汉王景治河,历时一年,而后黄河相对安澜800年,有900多年未发生大改道(黄河自周定王五年第一次改道后,平均每100年发生一次大改道),这是一项了不起的成就。自周定王之后至今,可称得上是空前绝后;其中既有偶然性,也有必然性,很值得深思借鉴。笔者仅就已有的材料做了一些整理,归纳如下:  相似文献   

15.
新中国成立后,万里黄河上修建的一座大型水利枢纽工程--三门峡水利枢纽,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人民治黄事业的一次原实践,也是为根治黄河进行探索和作出不懈的缩影响,黄河,从此进入综合治理全面开发的新阶段。  相似文献   

16.
黄河治理方略的若干思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充分肯定了新中国50年治黄的成就,对黄河进一步治理以及针对黄河存在的断流,泥沙淤泥、河水污染等重大问题提出了建议和对策。指出黄河流域水资源紧缺,洪水以及水质污染仍是制约黄河两岸经济发展的关键,需要在建设节水型社会以缓解水资源紧缺的同时,坚持水少兼治的综合道理、通过水土保持这一治黄之本,将工程措施和生态措施相结合,因地制宜,综合治理,争取达到黄河冲淤基本平衡。并就黄河的水污染问题,黄河下游的防洪、黄  相似文献   

17.
王化云在黄河治理方略上的探索与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炜 《中国水利》2009,(15):4-7
新中国成立后的60年,伴随人们对黄河内在规律认识的逐步加深,先后提出了“宽河固堤”“蓄水拦沙”、“上拦下排,两岸分滞”和…上拦下排、两岸分滞’控制洪水;‘拦、排、放、调、挖处理和利用泥沙”等多个黄河治理方略。通过对文献资料的分析研究,揭示了黄河治理方略的演变与发展,重点阐述了王化云为此作出的贡献。  相似文献   

18.
考虑到黄河床沙的松动、处理和输移,有与砂矿开采类同之处,拟将砂矿开采中所使用的水枪、砂泵等可以高浓度长距离输沙的器具,移植应用于黄河,制成潜水铲砂器、冲砂器、并配以动力控制船,组成机械驱沙系统,非汛期在黄河下游全程作业,挖掘主槽断面,使形成高含沙水流,每年输送约12亿t泥沙入海,下游河床相应降低0.2m,逐渐实现黄河成为地下河的理想。  相似文献   

19.
在深入分析治黄工作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2001-2005年各项治黄工作的基本思路,为编制改革发展五年计划提供了基础条件。  相似文献   

20.
罗升庚 《水电站设计》2006,22(3):73-74,86
从水资源、能源、运行、管理等方面论述了由笔者提出的治黄新方案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