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苏州中海世家,临金鸡湖而建,与人文底蕴丰厚的李公堤一路之隔,民田滋润,湖水潋滟,整体建筑风格秉承自然主义精神,与周围景色完美融合,古语说上善若水,此处正是临水独居,在水一方的诗意栖居之地。在楼盘的空间设计和内装修中,设计者在大尺度的空间中运用收放自如的设计手法,丰富的设计语汇,精彩多变的视觉感受准确传达了建筑自身的内涵和深沉的寂静之美。  相似文献   

2.
《城市环境设计》2013,(3):272-272
建筑突出有机生长设计理念,使建筑与环境有机融合,两者结合的相得益彰更突出了其完整统一的空间形态,进而形成药检所项目的整体形象。这一理念的贯彻使得设计在与周边环境和谐相融的同时具备自身改扩建的灵活性。设计者以设计现代化药理检测实验室为目标,突出平面设计的模块化,将复杂的实验流程以实验单元的形式组织在建筑之内,  相似文献   

3.
《门窗》2016,(4)
城市建筑空间,是给人们提供舒适居住环境的重要条件,建筑空间的设计直接关系到城市规划的合理性和城市宜居程度,因此,设计者应当高度重视,本文从城市建筑空间的基本概念出发,对城市建筑空间与建筑管理的设计要素进行探讨分析。  相似文献   

4.
有室之用--湖南大学建筑系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魏春雨 《时代建筑》2004,(5):118-125
建筑系馆是未来设计师建筑之梦的摇篮.文章通过对湖南大学建筑系馆设计过程中方方面面心得的介绍,表达了在湖南·岳麓山这一特定环境下设计者对建筑内涵、材料、功能,尤其是空间本质的关注.  相似文献   

5.
《城市环境设计》2012,(11):54-57
设计者希望在这个小学的设计中着眼于“教”与“学”这种生活方式对空间的需求,尝试为学生与老师、学生与学生之间提供充分而富有层次的交流机会和场所。在设计者看来,这是当前国内教育建筑的模式化设计中所缺失的要点。  相似文献   

6.
陆宇  黄旭升 《山西建筑》2009,35(16):32-33
通过从环境设计、形态以及中介空间等方面,分析了设计者如何将“智慧之树”这一核心理念贯穿于新南威尔士大学科学馆设计之中,并揭示出建筑与校园精神相结合的设计方法,希望对当代中国的校园建设有所启发。  相似文献   

7.
本文对建筑环境模型制作课程教学体系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梳理及思考,阐述了模型制作通过对学生的动手能力、空间思考能力的培养,是提高设计者设计能力的有效途径,其最终目的在于设计者对建筑本身的理解及对建筑本质研究来创造设计更好的建筑作品。  相似文献   

8.
《Planning》2019,(10)
<正>《建筑、空间与流动性》一书由[日]伊东丰雄编著,盛详译著,全书共分为九章。作者通过讲述自身的设计经历、实践经历及建筑设计理念,科学合理地将日本文化运用到了自己的设计中,从而创造出风格显著的建筑作品。作者在书中主张:建筑不仅是为了满足人们日常需求的一种附属品,更是一种自然存在。作者提出用扎根于场所和土地之上的"流动性的建筑"帮助人类回归自由,这对于现代设计者、建筑师及建筑工程相关从业者都有着宝贵的参考价值。本文主要以《建筑、空间与流动性》一书为研究  相似文献   

9.
欧阳露  黄越 《华中建筑》2010,28(5):173-176
美术馆和博物馆一样,是以展陈艺术品为主的博览型公共建筑。由于其自身特有的对艺术方面的要求,使得美术馆建筑本身就与艺术品划上了等号。在设计美术馆的建筑空间以及对场所、环境的营造时,设计者会充分考虑环境与参观者行为之间的相互关系。该文从人与环境的相互作用入手,对美秀美术馆的建筑设计手法进行了环境-行为的分析。  相似文献   

10.
再思酷茶会     
何宛余 《城市建筑》2012,(10):30-30
赫尔曼·赫兹伯格(Herman Hertzberger)曾说过“Architecture is about thinking”。设计者在从事建筑及城市研究与设计的时候.思考是整个过程中最关键的。思考建立在设计者自身的阅历以及与他人思想交流之上。因此.可以说建筑的发展离不开“阅历”与”交流”。  相似文献   

11.
郊野尘梦     
《新建筑》2019,(Z1)
正基于对城市青年居住问题的关注,设计旨在创造一个有温度的社区。本次设计的建筑有一定程度的标准化,又有极强的个性特征,展现材料本源之美。设计者将共享空间以阶梯的形式完全贯通在整个建筑之中,打通视野的同时也增强了纵向空间的交流。居住模块之间也融入了共享空间,让居住空间不仅仅是居住空间,更是一个共享的微型社区,年轻人在这里可以充分表达和交流,缓解工作和学习上的压力,融入梦想的生活中。  相似文献   

12.
蔡卓 《四川建材》2011,37(2):52-54
建筑与环境的共生性正日益成为建筑设计者关心和探讨的课题,本文结合项目设计实例,围绕住宅小区建筑与环境的共生性,从总平面设计、建筑设计、园林景观设计等方面详细阐述了现代生态型住宅建筑设计中户内空间环境、户外空间、小区环境的互借与营造手法,从而实现绿色、生态、健康的高品质居住环境。  相似文献   

13.
邓孟仁  倪阳 《华中建筑》2011,29(12):56-58
广州万菱汇广场是广州天河路上最大的停建续建项目,该文围绕"流动之美"的设计理念,介绍了设计者如何通过改造建筑的公共空间,利用led灯与幕墙系统结合形成的新型外墙维护系统,构建出当今具有时代特色的商业综合体建筑典范,并赋予建筑以新的生命与活力。  相似文献   

14.
张初夏 《中国园林》2009,25(11):89-92
在现代城市高密度地区,城市公园往往被限制在极为有限的空间内,此类地区公园用地功能多样,与周边建筑、交通关系密切,人流车流复杂,需要设计者综合各项因素,将土地扩展到空间层面,使得公园景观与建筑及周边硬质景观融为一体,塑造城市高密度地区特有的景观效果.试图通过对西方城市公园中立体系统成功实例的总结及作者自身的设计探索,对城市高密度地区公园立体系统的景观特点、设计方法、理念冲突等问题进行分析总结.  相似文献   

15.
该设计为一个兼具实用性与美观性的建构.该建构选择轻质的瓦楞纸板为材料,通过纸板的折叠塑造单体形态,利用丁卯等节点构件连接成一个长拱形.设计者把该设计置于城市环境中,组建城市新景观,意在改善人们每天都要面对和体验的城市公共空间,设法改变现今城市中毫无生气、缺乏景观的城市消极空间.该设计既扩展了城市公共空间的使用功能,又使公共空间变得更具视觉吸引力.该设计更重要的意义在于,设计者希望通过它传达出自己作为一个建筑学子对城市空间的思考,即利用自己的双手,主动地、积极地改变城市人共同的家园——公共空间,使之不再是冰冷的、无人情味的"灰色地带",而变成人人爱护、爱护人人的城市乐园,让城市人的生活更添一抹亮色,更享一寸阳光.借上海世博的话来讲,"城市,让生活更美好"——设计者也希望,在城市更美好的过程中,建筑,能够尽上最大的一份力!  相似文献   

16.
程贺章 《门窗》2013,(8):205-206
光在建筑中所发挥的作用是不可替代的,对于专业的设计者来说,设计空间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就是光,光影技术与其他设计的元素相同,可以形成建筑的空间,并且将其进行很好地改变、塑造和诠释,对光影这一重要的元素的忽视就说明设计出来的建筑体现不出光影的重要价值,在建筑设计中充分运用光影材料,通过各种创作和设计手法,在艺术创意的效果上是非凡的。  相似文献   

17.
寸土寸金的城市中心局促的异形用地,给设计者提出了一定的约束条件,这同时也增加了设计难度,给设计者提出了更大的挑战。本文结合人民银行办公大楼的方案设计,从功能布局、交通组织、立面形态三方面探索在局促的异形地段,如何综合利用土地,使之发挥最大的效益,同时满足建筑的功能需要,创造宜人的空间与良好的立面形式。  相似文献   

18.
中国科学院南京分院古生物博物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齐康  齐昉 《建筑学报》2006,(3):52-54
文章对南京古生物博物馆项目从选址、功能布局、建筑造型等几方面进行介绍,并提出设计者在建筑与环境、新旧建筑处理方面的体会以及“留出空间、组织空间”的设计创意。  相似文献   

19.
李保峰 《新建筑》2000,(2):72-72
近些年来国内兴建广场之风大盛 ,看得多了 ,似乎有些麻木。去年冬天 ,笔者出差吉林 ,偶去世纪广场 ,印象颇深,冰天雪地中不知不觉绕场数周。作为一个有专业背景的使用者 ,我理出了下述线索 :城市设计的理念设计者不仅注意广场之内建筑及界面的经营 ,而且将更大范围的城市空间纳入其构思之中。这具体体现在 :其一 ,以松花江北岸与广场隔江相望的小教堂作为广场主轴线的结束 ,使江南江北立即建立了一种空间秩序。其二 ,广场西南角的博物馆系由另一单位设计 ,原定为南北向组合的两个单体建筑 ,就其自身而言 ,不乏完整与和谐 ,但若作为世纪广场…  相似文献   

20.
在商业综合体项目遍地开花的今天,如何更多的从使用者的角度进行针对性的设计,营造人性化的商业综合体建筑空间,是设计者一直在探讨的问题。本文从方案设计的角度,以枣庄赛娜斯广场商业综合体为例,分析建筑的空间特点,提取设计中考虑的人性化设计环节,以期能够抛砖引玉,探索商业综合体建筑人性化设计的方法与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