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煤矿机械》2017,(11):37-39
深部软岩巷道、硐室大变形与破坏问题越来越突出,一直没有彻底解决。对平煤四矿-350 m高低压水转换装备的硐室变形破坏问题展开研究,通过现场观测、理论分析等方法,提出注浆+高强预应力锚杆+锚索+钢筋网协同支护方案,通过工程实践验证,该支护方案能够有效地控制硐室变形破坏问题,解决了原支护条件下多次扩帮、卧底修复等复杂工序问题,保证了硐室内的设备稳定运行和人员安全。  相似文献   

2.
随着矿井采深不断加大,巷道逐渐向深部延伸,地应力越来越大,深部软岩大断面硐室变形破坏问题将日益严重,传统的硐室巷道支护手段已不适用.在鹤壁中泰矿业三水平泵房及变电所大断面硐室施工采用锚网喷、锚索和网壳联合支护,有效地控制了硐室的变形量,取得了良好的支护效果.这种联合支护技术能够大大提高巷道支护强度,为类似条件硐室支护设计、施工工艺改进提供了先进经验,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刘来军 《煤》2011,20(6)
随着矿井采深不断加大,巷道逐渐向深部延伸,而地应力也越来越大,深部软岩大断面硐室变形破坏问题日趋严重,传统的巷道硐室支护技术已不适应。在石桥煤矿四采区-680 m水平配电所泵房及大断面硐室施工采用锚网喷、U型钢棚喷联合支护形成复合支护结构体,有效地控制了硐室的变形量,取得了良好的支护效果。  相似文献   

4.
由于六采下山区位于井田西北角的矿井边界,硐室群位于巨厚红层软岩内,位置难以重新选择。国内煤矿红土巷道支护进行的研究相对较少,在红土地层布置硐室群基本都出现了破坏复修,因此需要对红土软岩的围岩变形机理与控制技术进行深入研究,确保巷道在服务期间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5.
底鼓一直是软岩巷道围岩控制的一大难题,尤其在矿井生产水平的核心硐室对底板维护状况要求很高,基于高应力软岩硐室围岩条件,总结分析了巷道底鼓破坏失效形式,针对性地提出合理的支护技术方案,并成功应用于工程实践.  相似文献   

6.
以桃园煤矿二水平泵房地质条件为基础,通过对大断面硐室现场调查分析,总结泵房变形破坏特征,采用理论分析研究方法,分析大断面软岩硐室巷道变形破坏原因,提出高强度稳定型锚网支护技术方案。现场工业试验和试验效果表明该项支护技术能够有效控制大断面软岩硐室围岩变形,对此类条件下的硐室具有推广意义。  相似文献   

7.
本文针对五矿软岩巷道稳定性差的特点,对巷道掘进围岩变形破坏情况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进行锚杆、锚索支护参数的优化设计并对巷道表面进行了喷浆加固。对优化后支护效果进行了现场数据监测,监测结果表明:软岩硐室通道两帮围岩移近量和顶底板围岩移近量均大幅度降低,成功实现了对中央轨道大巷硐室通道掘进围岩变形的控制。  相似文献   

8.
介绍了鹤壁中泰矿业公司软岩巷道掘进与支护现状,阐述了软岩巷道支护理论研究现状。根据矿井软岩巷道工程地质情况及变形破坏特征,经过实践和摸索,采用锚网喷复合支护、架棚支护和锚网喷架棚支护形式,解决了软岩巷道支护和失修巷道整修难题,保证了矿井正常和安全生产。  相似文献   

9.
当前我国煤矿深井软岩巷道普遍存在所处地应力水平高、围岩强度低的问题,矿井基建过程中以往大断面硐室采用的混凝土碹、棚式支架及普通锚网支护方式已难以控制围岩的强烈变形,在分析软岩巷道变形特征和以往支护失效机理基础上,针对大断面软岩硐室特点,提出二次锚网索耦合支护技术方案,并成功应用于工程.  相似文献   

10.
介绍频繁采动影响下巷道和硐室,因支护方式和参数选择不尽合理,在施工修复和使用过程中时有破坏。采用近年来推广的锚、网、喷、梁、索、注支护技术进行修复巷道,为巷道、硐室的支护与修复开辟了一条新的途径。它的推广应用,有效地控制了围岩变形,保证了巷道、硐室支护的稳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