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通过银粉的不同形貌、粒径以及级配研究其对无铅导电银浆烧结后膜层的电阻率和附着力的影响。选取了平均粒径为0.50,0.91,2.09,3.36μm的球形银粉和4.3μm的片状银粉,首先将5种银粉各自制备成无铅导电银浆,选出银浆性能最优的银粉,再将此银粉搭配纳米级银粉和片状银粉制备无铅导电银浆。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观察浆料烧结银膜的形貌,用四探针测试仪测量烧结银膜的电阻率,通过拉伸试验测试烧结银膜的附着力,讨论了银粉形貌及粒径对无铅导电银浆烧结膜附着力和电阻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当为纯球形银粉或片状银粉时,球形银粉制备的银浆电阻率和附着力最优,且球形银粉粒径为0.91μm时最优,电阻率为33.3μΩ·cm,附着力为3.193 N;添加纳米级银粉能改善银浆的电性能,在添加量为4%时最优,电阻率为30.9μΩ·cm,附着力为3.253 N;添加片状银粉的含量在8%时最优,电阻率为27.7μΩ·cm,附着力为3.478 N。  相似文献   

2.
在光诱导下,以抗坏血酸(VC)和乙醇为还原体系,PVP与PVA为混合保护剂还原制备了片状银粉。研究表明,反应温度过高或过低均不利于控制银粉的粒径大小。50~60℃的反应温度既可以提高反应速率又能增加银晶核的形成;混合保护剂的使用比单独一种保护剂能使银粉具有更好的分散性能;而光源的入射波长、入射强度以及光辐照时间可以改变银粉的形貌;光照时间小于15 h制备的银粉呈球形或类球形且颗粒大小粗细不一;光照时间为15~45 h时银粉呈球形,颗粒大小均匀统一;光照时间45 h以上有利于片状银粉的形成。通过对反应温度的调整、表面保护剂的选择和光辐照时间的控制获得了制备片状银粉的较优工艺。在反应温度55℃,nNH3·H2O/nAg+=6,nVC/nAg+=9.5,nPVP∶nPVA∶nAg+=0.5∶1.0∶1.0(摩尔比),50 W高压汞灯(波长352 nm)辐照45 h,Ag NO3浓度为0.2 mol·L-1的条件下,得到粒度分布均匀,结晶度高,分散性良好的片状银粉。  相似文献   

3.
采用粘度测试仪对不同浆料配比影响浆料的流动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当溶剂含量在30%~35%时,浆料比较均匀,沉积现象不明显,流延后的浆料厚度比较好控制,并且表面均匀完整;分散剂的含量为1%时,浆料具有较好的流变学性能;当分散剂在p H为8的环境中,达到较好的分散性能,同时浆料的沉降现象不明显;浆料的粘性在混磨24小时左右趋于缓和;当R值(增塑剂与粘结剂质量比)为1时具有较好的流变学性能。从而确定水机流延配方及球磨环境和球磨时间。  相似文献   

4.
研究了以抗坏血酸为还原剂制备球形银粉的工艺过程及球形银粉的形成和长大机制.发现混合方式和速度对银粉的尺寸和形貌影响很大.将抗坏血酸以倾倒方式加入硝酸银溶液中,有利于获得球形的银粉.体系的pH值对银粉的形状影响显著,pH值过小(<1)时,抗环血酸的还原能力较弱,获得片状或枝晶状银粉.pH值过大(>8),远离等电点,颗粒之间排斥力大,颗粒尺寸细小.pH值在4左右时,制得的银粉颗粒呈球型,表面光滑,分散性好,平均粒径为1μm左右,松装密度为2.1 g/cm3,振实密度为4.3 g/cm3,收率为99.49%.  相似文献   

5.
在酸性条件下,Cr(Ⅵ)能将二苯碳酰二肼(DPC)氧化成二苯偶氮碳酰(紫红色),而二苯偶氮碳酰能与还原态Cr(Ⅲ)生成阳离子型颜色更深(深紫红色)的配位化合物,用200目732#阳离子交换树脂交换吸附Cr(Ⅲ)-二苯偶氮碳酰配位化合物,形成树脂(R-)-Cr(Ⅲ)—二苯偶氮碳酰三元配位缔合体系,用薄层树脂相光度法测定Cr(Ⅵ)含量。用KMnO4氧化溶液中Cr(Ⅲ)为Cr(Ⅵ),同法测定总铬(∑Cr),通过差减法计算Cr(Ⅲ)含量。由于配位及与树脂离子交换缔合的选择性,使本法选择性极好,除Fe3+外,其余共  相似文献   

6.
在酸性介质中,阴离子交换树脂定量交换缔合,形成阴离子交换树脂(R+)-金属离子(Mn+)-硫氰酸盐(SCN-)三元缔合体系,该三元缔合体系最大吸收波长为630nm,与二元水相最大吸收波长相同,通过制作薄层测定了水中Co(Ⅱ)含量。本文讨论了树脂粒度及用量、交换时间、显色剂用量、酸度等因素的影响,研究了最佳反应条件。结果表明:体系的表观摩尔吸光系数为ε630=2.1×105L.mol-1.cm-1,Co(Ⅱ)的质量浓度在0~640μg/L范围内服从比尔定律,方法的检出限为8.8μg/L,灵敏度比水相光度法提  相似文献   

7.
钢渣和粉煤灰等资源的高效利用是目前中国资源利用领域的研究焦点。用废弃物制备多孔吸声材料是一种具有高附加值的利用途径。以钢渣和高铝粉煤灰为原料,采用有机泡沫浸渍法制备多孔吸声材料。通过内柱体旋转法研究固相含量和增稠剂与浆料黏度的关系,以及对烧结后样品的显微形貌、吸声性能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低剪切速率下,随着固相含量和增稠剂含量增加,浆料的黏度逐渐上升;随着剪切速率增加,浆料黏度逐渐降低,并在达到一定剪切速率后保持稳定,但剪切应力逐渐增大。随着固相含量的增加,样品的抗压强度和抗折强度呈现上升的趋势,孔径和孔隙率则逐渐下降,且吸声性能呈现出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通过制备黏度低且固相含量高的浆料,可以提升样品的吸声性能和力学性能。通过制备样品的最优工艺(经1 160℃烧结1 h)制得样品的主晶相为钙长石,样品的体积密度为573.98 kg/m3、抗压强度为1.0 MPa、平均吸声系数为0.47。  相似文献   

8.
混合体系盐湖锂萃取性能及机理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深入探究混合体系对盐湖卤水中锂离子的萃取性能及机理,重点考察了萃取相比、铁锂摩尔比对40%TBP-20%BA-40%磺化煤油体系的影响。选取O/A=1.5、n(Fe~(3+)/Li~+)=1.5作为优化条件,得到单级锂萃取率为87.34%、镁萃取率为3.89%,该结果有利于后续串级试验及进行工业设计。另运用氯桥理论分析了Li[FeCl_4]中Fe~(3+)、Cl~-、Li~+以离域π键相结合的共萃取现象。根据萃取前后核磁共振图谱初步推测水相中Li~+配位水分子与TBP及BA分子中P=O、C=O极性官能团以氢键缔合。另根据离子缔合理论提出了修正的静电模型,讨论了萃取过程中Li~+、Mg~(2+)等杂质离子间的竞争关系。  相似文献   

9.
采用溶剂萃取法从盐湖卤水中提取锂,筛选出萃取剂为TBP,协萃剂为MIBK,共萃剂为FeCl_3,稀释剂为磺化煤油。优化萃取条件如下:40%TBP+20%MIBK+40%磺化煤油、O/A=2.5、n(Fe~(3+)/Li~+)=2.5、初始水相H+0.04mol/L。结果表明,单级锂萃取率为91.21%,镁萃取率为2.10%,锂镁分离系数为483.05。经化学法、红外吸收光谱法证实了新萃合物的生成,并通过斜率法初步推断其组成为LiFeCl_4·4TBP·MIBK。根据离子缔合萃取理论讨论了萃取过程,证实了该混合体系适合从高Mg/Li、低酸度的氯化物型盐湖中萃取锂。  相似文献   

10.
选用自制银包铜粉(含银60%)作为导电相,聚酯与聚丙烯酸酯(1∶1)组成有机载体,制备导电相含量为60%聚合物复合导体浆料,其性能指标达到银含量为50%银浆的性能指标。该复合导体浆料与相同性能银浆对比,节约银14%,实现了银包铜粉最优化使用和导电浆料成本的最低化,经济效益十分可观。  相似文献   

11.
从标准角度简述了国内外桥梁钢的发展概况,桥梁钢经历了“碳钢-低合金钢-低碳微合金钢-低碳贝氏体钢”的发展阶段,并提出国内桥梁钢标准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2.
在锰电解生产的自然条件下,通过实验及数据对一种全湿法浸出低品位氧化锰矿浸出过程的主要影响因素作出分析和讨论,寻求一条运行成本低、环境友好、生产实际可行的浸出路径。  相似文献   

13.
董颖  叶云峰 《铁合金》2001,32(2):1-4
论述了在9-20MVA电炉试生产Si>28%锰硅合金的生产工艺。通过选择高锰/铁比、低磷/锰比的锰矿和合适的焦炭粒度、采用不同的渣型,保证了矿热炉内高硅锰硅合金的生产,为进一步降低杂质元素的含量,将Si>25%的硅锰合金与碱性渣反应,可使硅锰合金的P、C含量降至0.05%以下,S降至0.005%以下。  相似文献   

14.
低碳低硅钢连铸过程的非金属夹杂物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振兴  周应其  陈荣奎 《炼钢》2002,18(6):30-32,50
采用扫描电镜,金相法对湘钢连铸坯生产过程中非金属夹杂物的数量,类型,组成与分布等进行了研究,为降低连铸坯中夹杂物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5.
钢铁工业低成本CIMS的构成和发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将钢铁企业六级自动化系统全部集成可实现全局CIMS,而低成本自动化进一步发展后可以实现低成本CIMS,即将企业关键部分集成的局部CIMS。实现低成本CIMS三级控制部分的优选系统为现场总线系统,实现三级管理部分的优选系统为客户机/服务器系统,可以通过二层计算机网络系统的集成构成企业的低成本CIMS。同时还对我国钢铁工业发展CIMS提出了看法。  相似文献   

16.
LS08拉丝用钢盘条的研制与开发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孙永乐  黄肇信 《炼钢》2002,18(1):19-22
LS0 8拉丝用钢盘 (6 .5mm)系低碳低硅镇静钢 ,采用氧气顶吹转炉冶炼—钢包底吹氩—小方坯连铸 (110mm× 110mm)—轧后堆冷工艺生产。通过对化学成分科学合理设计及采取冶炼、连铸技术和轧制等工艺措施 ,使得盘条具有强度低、塑性高、易拉拔等特点 ,其极限总缩面率可达到 99.91% ,拉拔性能达到了沸腾钢盘条的水平 ,产品质量稳定可靠 ,深受用户的欢迎  相似文献   

17.
本文论述了优化电炉配料、选用优质石灰、精选萤石、电炉出钢换渣工艺;电渣重熔采用四元渣系,选用提纯萤石,重熔过程全程氩气保护铝粒脱氧等工艺措施,生产出低碳、低硅、低氮及残余、五害元素符合要求的自耗电极及电渣锭,经轧制成材检验低倍组织及非金属夹杂物符合技术协议要求。  相似文献   

18.
介绍了低碳低硅钢的典型钢种-H08采用转炉、连铸和高线工艺的生产情况及工艺控制。  相似文献   

19.
介绍承钢炼铁厂实行低[Si+Ti]冶炼的一些措施。通过这些措施,初步实现了低[Si+Ti]冶炼,取得了比较好的经济指标。  相似文献   

20.
低碳低硅钢(EGSI)小方坯连铸的生产实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程国虎  董守久 《炼钢》1998,14(6):10-12
总结了鄂钢二炼钢低碳低硅钢小方坯连铸的生产情况,并就其连铸生产难点进行了研究分析,初步认为钢中含氧量是造成小方坯产生皮下气泡的主要原因,在实际生产过程中,通过采用合适的脱氧制度及严格控制转炉终点成份和出钢温度等措施,可防止该钢种连铸坯所产生的皮下气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