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一种跨OLT的PON保护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杨柳  汪骏飞 《光通信研究》2011,(4):17-18,22
目前已经实现的无源光网络(PON)保护方案通常保护的是光线路终端(OLT)的PON媒体接入控制器(MAC)到光网络单元(ONU)的PON MAC之间的光路,无法对OLT整体设备进行保护.文章介绍了一种跨OLT的PON保护方案:ONU同时在两台OLT上注册,两台OLT之间通过传输控制协议(TCP)方式使配置和状态等信息周...  相似文献   

2.
EPON宽带接入技术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欧振猛 《通信世界》2002,(21):42-43
EPON(Ethernet Passive Optical Network)是PON技术中最新的一种,由IEEE802.3 EFM(Ethernet for the First Mile)提出,EPON是一种采用点到多点网络结构、无源光纤传输方式、基于高速以太网平台和TDM时分MAC(Media Access Control)媒体访问控制方式、提供多种综合业务的宽带接入技术。  相似文献   

3.
一种PON系统光缆监测新方案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无源光网络(PON)是一种点到多点的光接入技术,采用传统的光时域反射仪(OTDR)技术对PON的各分支光路进行监测出现了技术瓶颈.针对这一问题,文章分析了现有几种解决方案的不足之处,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种以光供能方式驱动光开关测试的新方案,并详细描述了该方案的实现过程.  相似文献   

4.
谢和平 《现代通信》2006,(12):38-40
PON技术分析PON技术已经成为业界公认的实现FTTH的首选方案。PON系统由局端设备(OLT)、用户端设备(ONU/ONT)和光分配网(ODN)组成。所谓“无源”,是指ODN全部由无源光分路器和光纤等无源光器件组成,不包括任何有源器件。PON技术采用点到多点拓扑结构,下行和上行分别通过TDM和TDMA方式传输数据。  相似文献   

5.
基于以太网的无源光网络(EPON)是种一个点到多点的系统,其面临着许多安全隐患.主要针对EPON的MAC层安全协议开展研究,在此协议的基础上加以改进,提出了一种较为合理的解决安全隐患的方案.  相似文献   

6.
一种PON系统线路保护装置的研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无源光网络(PON)系统普遍采用点到多点的树形拓扑结构,它的主干光纤的生存性问题关系到整个PON系统的可靠性,因此对主干光纤进行保护是非常必要的.文章介绍一种低成本并可自动切换的PON系统主干光线路保护装置(OLP-P),并用两个实验来验证OLP-P的自动倒换功能和倒换时间以及在PON系统中的自动倒换功能和倒换恢复时间.  相似文献   

7.
一、xPON接入技术介绍 无源光网络(PON)技术是一种点到多点的光纤接入技术,它由局侧的OLT(光线路终端)、用户侧的ONU(光网络单元)以及ODN(光分配网络)组成.  相似文献   

8.
对于无源光网络(PON)而言,采用传统的光时域反射仪(OTDR)技术已无法完成对PON的整体监测.针对这一问题,分析了现有几种监测方案的不足之处,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新的PON监测方案,并详细描述了各组成部分的功能和实现流程.  相似文献   

9.
基于EPON MAC层协议的无线接入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柳林锋  朱娜 《通信技术》2010,43(6):157-159
光通信与无线通信的融合实现宽带无线接入是将来网络接入最具竞争优势的解决方案之一。为了能应用PON结构的技术优势和实现基于PON的无线接入,提出在EPON MAC层中适当增加WiFi无线接入控制有关的协议帧的技术方案,实现了EPON的宽带无线接入。建立基于该方案的网络模型。通过仿真实验,表明适当修改EPON MAC层协议,可实现EPON与WiFi的无线接入。  相似文献   

10.
无源光网络(PON)技术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PON是一种单纤双向的点到多点(P2MP)结构的无源光网络,EPON具备了以太网和PON的优点,由光线路终端OLT(Optical Line Terminal)、光网络单元ONU(Optical Network Unit)和无源分光器POS(Passive Optical Splitter)组成。介绍了EPON技术的主要优缺点,并与其他通信技术进行了比较,概述了EPON的系统结构,以及EPON技术在青海电力网中的应用,展示了EPON技术广泛应用的美好前景。  相似文献   

11.
PON网络相对于传统网络组网简单,无源传输,提供可观接入速率和多业务应用,得到了蓬勃发展。通过对PON网络组网结构以及业务特征的定性研究,分析了PON网络中不同保护方式对应的应用场景。并对在网络设计中考虑保护以及在组网各个节点进行冗余保护以及提升网络运行稳定性,提高用户体验感知的有效方法进行了总结。并对特殊应用下的PON网络结合和冗余保护实现进行分析总结。  相似文献   

12.
宽带光纤接入网及其发展展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指出各种宽带光纤接入网都有其最佳使用场合和时机,宽带点到点有源光纤系统最适合企事业用户;宽带点到点有源以太网光纤系统适合在低密度用户分散地区应用;宽带点到多点无源光纤系统最适合新建或改建的密集用户区应用.文章认为中国宽带光纤接入网的发展将可能跨越ATM无源光网络(APON)、宽带无源光网络(BPON)和以太网无源光网络(EPON)阶段,从宽带点到点以太网光纤系统和千兆比特以太网无源光网络(GEPON)开始,较快地过渡到千兆比特无源光网络(GPON).  相似文献   

13.
李维 《电视技术》2017,41(2):44-49
根据广电运营商业务发展的需要,结合天威视讯网络现状,提出了适合广电行业的多业务融合无源光网络架构.由于PON技术在广电接入网方面具有突出的优势,在现有网络上构建满足多业务要求的融合PON网络将影响深远.介绍了多接入方式并存的PON融合网络架构.最后,分析如何在融合PON网络平台开展基础业务、增值业务和ICT业务.为广大广电运营商推进光网的双向改造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4.
宽带接入网络中引入PON接入方式后,传统测试系统已经无法支撑PON用户线路的故障定位。本文描述了一种在现有PONEMS系统之上的综合测试系统的研究与应用,在不改变现有维护模式的前提下,实现PON网络状态查询及自动故障诊断,PON网络进行例行的主动监测,PON网络业务开通竣工测试和告警信息收集处理功能,显著解决了末端维护人员在PON线路维护方面手段缺乏的问题,提高了工作效率,提升了客户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15.
徐荣 《电信科学》2006,22(10):37-41
光接入是宽带接入的发展方向,无源光网络(PON)是实现光纤到户(FTTH)的首选方案.本文首先分析了城域网概念的引入对接入网发展的影响和PON接入网的原理特点,指出PON拓扑结构完全符合城域网边缘的业务汇聚和接入模式,符合城域网概念引入后的用户业务引入段和接入层的结构特点,最后给出了PON技术与MSTP(多业务传送平台)结合构建多业务城域网的策略和PON技术在移动网络中的应用定位.  相似文献   

16.
高敬 《通信技术》2012,(9):61-62,66
无源光网络(PON,Passive Optical Network)采用无源光分/合路器或光耦合器分配/汇聚各光网络单元(ONU,Optical Network Unit)信号的光接入网。PON系统系由光线路终端(OLT,Optical Line Terminal)、光分配网(ODN,Optical Distribution Network)、光网络单元(ONU)组成的信号传输系统,简称PON系统。目前主流PON综合接入系统根据采用的技术分为以太网无源光网络(EPON,Ethernet Passive Optical Network)和吉比特无源光网络(GPON,Gigabit-capable Passive Optical Networks)。  相似文献   

17.
基于PON技术光接入网的运行、管理和维护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无源光网络是当今宽带接入网领域中最为热门的技术之一。在使用PON进行大规模宽带接入网建设和改造的同时,如何提高接入网的运行维护效率已经成为运营商必须解决的问题。本文介绍了在基于PON技术宽带接入网的运行和维护过程中,运营商所面临的一些问题:如何实现快速业务开通,如何进行接入网的故障诊断等。  相似文献   

18.
In this paper, we propose a novel 10 Gb/s-based passive optical network (PON) over optical 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 (OCDMA) system to realize the new generation full capacity optical access network which is easily upgraded from existing time division multiplexing PON (TDM-PON) without sacrificing the currently uplink bandwidth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user. 16-ONU (4-OCDMA x 4-packet) uplink burst transmission, an upgrade scenario by a factor of four of conventional 10 Gb/s-based PON, is experimentally demonstrated by using multi-level phase-shift-keying (PSK) super-structured fiber Bragg grating (SSFBG) encoder/multi-port decoder and burst-mode receiver. In the discussions, it will be shown that 32 users can be accommodated in 10 Gb/s-based PON over OCDMA system, and a key is newly introduced multi-level phase-shifted en/decoding, of which auto-correlation waveform can be preferably adopted in the burst-mode reception at 10 Gb/s.   相似文献   

19.
We present a new passive optical network (PON) architecture for broad-band access and local customer networking. It provides high bandwidth efficiency for delivering both PON and customer internetworking services. The architecture separates the local optical network from the PON system, thereby enhancing security, flexibility, and allowing the use of any media access control protocol. The local customer internetworking feature is demonstrated with insignificant penalty to the overall PON system performance.  相似文献   

20.
林银  覃晓霞  王国栋  韦书田 《电信科学》2021,37(12):133-143
当前千兆用户和千兆应用迅猛发展,各运营商都开始加快千兆光网建设,但在10G PON口升级过程中存在设备造价高及网络建设复杂性高两个难点,通过建立“GPON千兆承载能力测算模型”“千兆投资效益分析模型”和“千兆价值小区识别模型” 3个模型,模拟测算某移动网络演进时最佳的10G PON口部署场景,实现10G PON口精准部署,高效支撑千兆业务发展。3个模型适用于任何地区任意运营商,只需要输入对应PON现状数据及小区现状数据,即可模拟输出相应的10G PON部署场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