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刘克铭  马壮  张连勇  刘波 《热加工工艺》2012,41(12):196-198
在MM7132平面磨床上对正火态的42CrMo钢进行了磨削淬火试验,研究了砂轮粒度及砂轮转速对淬硬层深度及组织的影响。结果表明:磨削深度在0.1~0.6 mm变化时,砂轮粒度对淬硬层深度影响不明显,砂轮转速由1500 r/min增加至3000 r/min过程中,磨削淬火的工艺稳定性得到提高。磨削淬火后,42CrMo钢的完全淬硬区显微硬度为510~850 HV,完全淬硬区由细小的板条状马氏体组成,过渡区由马氏体、铁素体、珠光体以及回火索氏体组织组成。  相似文献   

2.
在MM7132平面磨床采用单程、往复磨削对调质态42CrMo钢进行磨削淬硬试验.结果表明:0.2 mm 三次往复磨削、0.3 mm两次往复磨削、单程0.6 mm磨削条件下淬硬层均获得了马氏体组织.0.2 mm 三次往复磨削淬硬层为细小的针状马氏体组织,其显微硬度最高值为824.2 HV;0.3 mm两次往复磨削淬硬层为板条状马氏体组织,其显微硬度最高值为752.2 HV,单程0.6 mm磨削淬硬层为体积略大的板条状马氏体组织,淬硬层的硬度最高值为724.4 HV.  相似文献   

3.
在MM7132平面磨床上对曲轴用材料-42CrMo钢进行了磨削淬火实验、在ML-100磨粒磨损试验机上进行了磨损试验,提高了农用柴油发动机的曲轴强度及耐磨性,42CrMo钢淬硬层的最高硬度达到了860HV,淬硬层的厚度达到了1.5mm;淬硬层由条状马氏体组成,过渡区由少量马氏体及回火索氏体组成;磨削淬火后试件的耐磨性提高了3倍。  相似文献   

4.
刘克铭  马壮  张连勇  刘波 《热加工工艺》2012,41(14):215-217
在MM7132平面磨床上对42CrMo钢进行了磨削淬火试验,研究了冷却方式及试样尺寸对淬硬层厚度及淬硬区组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湿磨条件下,随磨削深度的增加,淬硬层厚度总体呈增加趋势,淬硬层厚度均达到1.5 mm。磨削深度为0.2 mm、试件高度为100 mm干磨时,淬硬层厚度为0.75 mm,淬硬层显微硬度最高为771.8 HV;试件高度为150 mm时淬硬层厚度为0.5 mm,淬硬层显微硬度最高为605.4 HV。干磨时马氏体组织更细小。  相似文献   

5.
在MKL7132X6/12数控强力成形磨床上对42CrMo钢进行磨削淬硬加工试验,通过光学显微镜、扫描电镜、显微硬度计等测试仪器测量和分析磨削淬硬层的宏观组织、显微组织、硬度以及淬硬层深度,研究原始组织对42CrMo钢磨削淬硬层组织和硬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完全淬硬层表层由针状马氏体和少量未溶碳化物组成;中间层由略粗针状马氏体和少量未溶碳化物组成;过渡层组织因原始组织而异。原始组织对完全淬硬区组织和硬度无明显影响,显微硬度620~700 HV。但随着工件材料原始组织均匀性的提高,略粗马氏体组织距工件表面的距离变大,且磨削淬硬层深度变大。  相似文献   

6.
40Cr钢磨削淬硬层的磨损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平面磨床上对40Cr钢进行了磨削淬硬处理,研究了磨削淬硬层的组织、耐磨性和磨损机理.结果表明,40Cr钢磨削淬硬层主要由板条马氏体和孪晶马氏体组成,位错密度较高;淬硬层显微硬度高达670 HV0.5,且存在残余压应力.与调质态基体相比,磨削淬硬层的耐磨性提高6~11倍;在干摩擦条件下,磨削淬硬层的磨损机理主要为磨粒磨损和氧化磨损.  相似文献   

7.
利用GCK10150感应淬火机床(KGPS250/8000电源)和自主研发设计的感应器对某型号大轮拖拉机(≥160马力)42CrMo钢驱动轮轴进行表面淬火工艺试验,借助磁粉探伤仪、洛氏硬度计、金相显微镜和静扭试验机对感应淬火后的42CrMo钢驱动轮轴的组织与性能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42CrMo钢驱动轮轴感应淬火后的淬硬层深满足花键根部3.25~8.25 mm、光轴表面7~12 mm、键槽≥2 mm,硬度满足淬火硬度52~57 HRC、调质硬度262~302 HBW,并且淬硬层连续,同时零件表面不存在烧伤、裂纹等缺陷。42CrMo钢经基体调质+感应淬火+200 ℃×2 h回火后的抗扭性能最高。  相似文献   

8.
对42CrMo钢进行磨削淬火和高频感应淬火,对比研究了两种强化层的显微组织、硬度和厚度。结果表明:高频感应淬火强化层的厚度、组织及截面显微硬度分布都较为均匀,组织为细针状的马氏体组织;磨削淬火强化层的厚度不均匀,组织以板条状马氏体为主,由表及里呈现"细→略粗→细"的变化规律,显微硬度高于高频感应淬火强化层。  相似文献   

9.
采用OM、SEM、X射线应力分析、力学性能测试等手段,分析了感应淬火处理对42CrMo钢曲轴连杆轴颈截面组织和残余应力的影响,探讨了不同淬火功率对淬硬层形貌、显微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42CrMo钢曲轴连杆轴颈截面由淬硬层、过渡层和基体3部分组成,淬硬层组织为均匀细小的马氏体,过渡层组织为马氏体和回火索氏体的混合组织,基体组织为回火索氏体。经感应淬火处理,42CrMo钢曲轴连杆轴颈表面残余应力由拉应力变为压应力,随着感应淬火功率的增加,淬硬层深度增加,组织不断细化,当感应淬火功率为2500 W,组织最为均匀细小,表面硬度达到了751.3 HV0.1,耐磨性大幅提升;但是淬火功率过高会导致组织粗化,当感应淬火功率为2600 W时,组织有所粗化,硬度也有所降低。  相似文献   

10.
在平面磨床上采用白刚玉砂轮对灰铸铁HT250进行磨削淬硬试验,研究磨削用量对灰铸铁HT250磨削淬硬层的影响。结果表明:灰铸铁HT250磨削后淬硬层由表及里依次是熔化层、完全淬硬层、过渡层和基体。熔化层由二次渗碳体、残留奥氏体和碳化物组成;完全淬硬层由马氏体、残留奥氏体和条状石墨组成;过渡层由马氏体、珠光体、残留奥氏体和条状石墨组成。改变磨削用量对淬硬层高硬度区显微硬度值没有显著影响,其硬度在800~900 HV0.2之间。磨削深度增加或者工件进给速度减小,都会使淬硬层深度增大。磨削深度和工件进给速度会对淬硬层的均匀性产生影响,致使切入端、中间端、切出端淬硬层深度不同,在本试验条件下当进给速度vw=0.4 m/min时淬硬层的均匀性较好。  相似文献   

11.
磨削硬化是利用磨削过程中产生的热、机械复合作用直接对工件进行表面淬火的新工艺。通过建立磨削温度三维分析模型和热金属效应分析,实现磨削硬化加工工件硬度的预测。基于瞬时温度分布和运动非稳定三维热传导微分方程,并考虑砂轮与工件及冷却液与工件交互作用时热传导情况和材料本身的热扩散,建立了磨削温度三维分析预测模型,结合对加工过程奥氏体相位比例的计算及珍珠岩、残余奥氏体和马氏体的转变等热冶金效应分析,得出磨削硬化加工后硬化深度,实现随加工参数变化的硬化深度分布预测。将此模型与有限元模型进行对比,并通过实验进行了验证。  相似文献   

12.
对磨削淬硬技术的研究现状进行了回顾和总结,对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了分析,并对磨削淬硬技术的研究内容与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3.
磨煤机属于高炉炼铁辅料备料加工专业设备,为高炉提供合适煤粉、降低焦比提供有力保障。文章在介绍新型磨煤机MPF1713型中速磨结构特点及工作原理的基础上,叙述了MPF1713型中速磨应用于安钢380m3高炉喷煤制粉系统,在生产过程中出现的故障,通过对磨煤机分离器、润滑油站以及石子煤的分析和研究,针对设备的故障隐患进行了详细的比较分析,提出相应的技术改进措施,彻底消除了分离器卡死故障,解决了油温过高的现象,并且使石子煤量大大减少,降低了职工的劳动强度,增加了磨机运行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14.
硬质合金刀具刃磨工艺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硬质合金刀具刃磨工艺是决定其使用寿命与加工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通过对磨削方法、砂轮的选择和性能、磨削参数等工艺措施的研究与改进,可以有效的减少或避免刃磨裂纹的产生。  相似文献   

15.
设计一种改进型的螺杆挤出磨料成形机.在螺杆机的挤出端,设置同样截面形状和尺寸的双出口模具,增设一组切断气缸及相应的行程开关,配合电气控制系统,实现加工要求的逻辑关系,使工作效率提高一倍.  相似文献   

16.
介绍了有色合金棒料拉拔辗头工序的辗头机.该机采用两级减速传动,传动部分与机身分体设置,设置了飞轮,支承辗辊的两侧支撑板直接固定于整体铸造的机身上,结构简单,实际生产使用效果良好,满足了辗头工艺要求.  相似文献   

17.
介绍了汽车覆盖件拉伸模具的研合技术,包括研合过程中的难点和注意事项,并指出研合工序的质量直接决定了制件的表面品质,是模具制造过程中的一项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18.
在汽车覆盖件冲压生产过程中,经常出现表面质量差和尺寸不稳定的现象。表面质量差,会导致返修率和报废率的增加;不稳定的冲压件,直接影响后序焊接过程,甚至影响整车制造精度。高品质和高稳定性的冲压件,是冲压模具行业的追求目标。本文通过分析模具研合率对冲压件的表面质量和尺寸精度的影响因素,并且提出在模具制造过程中部分控制方法。  相似文献   

19.
研究了湿磨铜锌合金粉退火过程的再结晶行为 ,实验结果表明 :湿磨铜锌合金粉具有再结晶温度低、相同温度再结晶时间短的特性。通过雾化法制得的原始粉末的微晶结构和大量变形是促进再结晶的主要原因。再结晶开始温度为 2 5 0℃ ,经 35 0℃× 2 h或 40 0℃× 1h退火可完成再结晶。温度的降低对防氧化、防脱锌有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