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利用TPR方法研究WO_3/TIO_2-Al_2O_3催化剂的还原过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TPR(程序升温还原)方法研究了WO3/γ-Al2O3及WO3/TiO2-Al2O3催化剂的还原过程。结果发现,随着WO3负载量的增加,WO3/γ-Al2O3样品的WO3还原温度逐渐降低。对于WO3/TiO2-Al2O3作品,当WO3负载量较低时,具有同样的变化规律,并且比相应负载量的WO3/γ-Al2O3样品的还原温度低得多;而当WO3的负载量超过17.7%(W)后,表面WO3的还原温度反而随着WO3负载量的增加而逐渐升高。其原因在于经TiO2调变的TiO3-Al2O3载体,Al2O3表面的强相互作用中心已优先被TiO2占据,从而使低负载量的WO3/TiO2-Al2O3样品WO3的还原温度明显降低;但在高温还原时TiO2在由锐钛矿晶型向金红石晶型转化过程中,会对WO3/TiO2Al2O3样品表面的WO3产生很强的包裹作用,从而高负载量的WO3/TiO2-Al2O3样品还原温度反而提高。TiO2的调变作用存在一个受WO3负载量制约的最佳范围。  相似文献   

2.
Pt、Pd及其双金属催化剂表面氧性能与催化活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TPD-MS及CO氧化活性测定等方法研究了Pt/Al_2O_3、pd/Al_2O_3及Pt-Pd/Al_2O_3催化剂上表面氧的脱出-恢复性能及催化活性。结果表明,Pt、Pd单金属催化剂上的表面氧随金属负载量增加,氧脱附峰面积增大,起脱温度降低,催化氧化活性提高。双金属催化剂上的表面氧性质与单金属催化剂的不同,两种金属间可能发生相互作用,促进各自的氧化还原性能:随Pd/Pt比增加,脱附峰面积明显增大,催化活性也提高,催化活性与催化剂表面氧吸脱附性能有密切的联系。  相似文献   

3.
超细Pd/Al_2O_3催化剂及其对乙炔选择加氢催化性能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用超临界干燥方法制备超细Pd/Al2O3催化剂,研究了制备方法、表面物性、活性组分的化学态及乙炔选择加氢反应催化活性。表明超细Al2O3担体为短纤维状,Pd/Al2O3催化剂的结构特征是高比表面、大孔径和低表面酸性。Pd与担体有强相互作用,呈Pd4+态。与工业催化剂(C31-A)相比它具有更高的乙炔加氢催化活性和选择性  相似文献   

4.
采用原位气氛处理及其反应技术,对CuO/γ-Al2O3催化剂在经过不同气氛条件处理后,对活性组份在CO氧化反应过程中氧含量及活性进行了研究,并用TG和DSC进行了TPR考察。研究结果表明,CuO催化剂经H2还原或H2还原再氧化后的样品不仅CO氧化活性高,而且氧化过程中形成的铜氧键性质不同于未经还原性气氛处理的催化剂。这种处理的CuO催化剂活性高的原因是CO氧化催化机理为O2优先吸附反应机理,以及表面上形成的反应性活泼的与铜成键强度弱的晶格氧[O2-]。  相似文献   

5.
以一系列不同F含量的双功能催化剂为研究对象,采用TPD、BET、DTA及孔径分布测定等方法,对催化剂的物化性质进行了表征,采用色谱-微反联合装置考查了F对该催化剂加氢裂化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F的引入可以有效地调节催化剂的宏观结构,致使催化剂内微孔聚并,引起催化剂比表面积下降;同时,F的引入还引起催化剂总酸度下降。并对可能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另外,当F离子含量为1.51%和2.36%时,催化剂的裂化活性及加氢活性分别有极大值  相似文献   

6.
采用水合肼还原Pd/Al_2O_3催化剂增强Pd壳层与载体间的对比度后,使用光学显微镜即可简单地表征催化剂的Pd壳层厚度。利用超薄切片技术与TEM联用的方法测定了催化剂的Pd分散度,并与传统氢氧滴定法进行了对比。表征结果显示,该方法克服了化学吸附法及普通TEM表征贵金属分散度的不足,可获得幅面更大且厚度可控的试样薄区;Pd/Al_2O_3催化剂切片厚度选择10 nm较适宜;可选择统计600~900个纳米颗粒的样本作为计算分散度的依据。超薄切片与TEM联用及定量方法不仅可得到贵金属原子表面分散度,同时可更直观和全面地评价贵金属在载体上的分散性质。尤其对于不适合使用氢氧滴定法及常规TEM衬度成像难以区分的金属纳米粒子和载体的体系,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采用氢电弧等离子体法制备的纳米钯粉制备了纳米Pd/Al2O3催化剂,并在重整后加氢反应中研究了其催化活性和选择性。扫描电镜(SEM)和透射电镜(TEM)显示,纳米Pd/Al2O3催化剂的其表面排列有序、呈蜂窝状,其载体的内部没有钯存在,而浸渍法所得的壳型Pd/Al2O3催化剂载体内部有钯的存在。在重整后加氢反应中,纳米Pd/Al2O3催化剂显示出较高的催化活性和优异的选择性能。  相似文献   

8.
采用溶胶凝胶-超临界干燥法制备的NiO/SiO2-Al2O3催化剂对CO氧化显示出可与贵金属催化剂相类比的优良活性。以CO氧化的最低完全转化温度为基准,研究了不同制备参数对反应行为的影响规律,并结合程序升温还原(TPR)结果对其活性位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在NiO/SiO2-Al2O3系催化剂上CO氧化反应具有两类不同的活性位:NiO及八面体配位的镍;制备参数通过影响活性位从而影响反应行为;优化制备参数为NiCl2前驱物、SiO2载体、3%含量及制载体浸渍  相似文献   

9.
NiO/SiO_2-Al_2O_3超细催化剂上CO氧化反应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溶胶凝胶-超临界干燥法制备的NiO/SiO2-Al2O3催化剂对CO氧化显示出可与贵金属催化剂相类比的优良活性。以CO氧化的最低完全转化温度为基准,研究了不同制备参数对反应行为的影响规律,并结合程序升温还原(TPR)结果对其活性位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在NiO/SiO2-Al2O3系催化剂上CO氧化反应具有两类不同的活性位:NiO及八面体配位的镍;制备参数通过影响活性位从而影响反应行为;优化制备参数为NiCl2前驱物、SiO2载体、3%含量及制载体浸渍  相似文献   

10.
:分析论述了Cu-ZnO/A12O3合成甲醇催化剂的活性中心的四种观点:反应活性位是零价金属铜表面,溶解在氧化锌中的一价铜离子是活性中心,CU+一CU°对可构成活性中心和氧空穴活性中心理论。  相似文献   

11.
Pt/Al_2O_3催化合成2,3,5-三甲基氢醌连续工艺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利用Pt/Al2O3催化剂,采用固定床连续工艺催化合成得到高纯度、高产率的2,3,5-三甲基氢醌,考察了反应温度、氢气分压、空速等因素对反应的影响,并通过条件试验确定了比较理想的加氢工艺条件。  相似文献   

12.
采用拟薄水铝石粉与扩孔剂按一定的比例混合,并对各成分的加入量、焙烧温度及载体表面的酸强度等N素进行了考察。催化剂评价结果表明,Pd/Al2O3-MO能够符合重整后加氢反应的要求。  相似文献   

13.
用原位红外技术研究了Pd/Al2O3催化CO氧化反应,对CO吸附态的特征以及CO氧化反应中CO和O2的配比进行了试验,获得Pd/Al2O3吸附多重谱带和它在285~373K温区范围内的变化情况。由此证明,Pd与Al2O3发生了相互作用。根据桥型谱带在CO和O2共吸附于不同温度时的变化,确定了转化反应较快的CO和O2配比为2:1。  相似文献   

14.
焙烧温度对Al2O3载体及Pd/Al2O3催化剂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CO2气体成胶制备了Al2O3载体,考察了载体焙烧温度对载体和相应Pd/Al2O3催化剂物理化学性质及催化性能的影响,并采用X射线衍射、BET等技术对载体及催化剂性能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随焙烧温度的升高,载体的比表面积、孔容减小,平均孔径逐渐增大,孔分布较集中。所制得的拟薄水铝石较纯净。400—800℃焙烧时,Al2O3载体只有γ—Al2O3晶型;1050℃时,主要以θ-Al2O3为主;到1250℃已完全转变为α—Al2O3。Pd/Al2O3催化剂均具有较高的双烯加氢活性和选择性,其中以970℃和1050℃焙烧载体制备的催化剂为最优。  相似文献   

15.
CO_2与CO在Ni/Al_2O_3催化剂上的吸附行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比研究了不同还原温度下CO2与CO在Ni/Al2O3催化剂上的吸附行为。结果表明,在523K、573K、673K和723K还原后形成的Ni物种均是良好的CO吸附中心,且随着还原温度的升高,CO吸附量增大。但当还原温度升高至773K时,催化剂对CO的吸附能力急剧下降。对CO2而言,仅当催化剂经573K还原时可获得良好的CO2活化吸附中心,773K还原时则与CO的吸附相似,催化剂几乎丧失对CO2的吸附能力。不同的还原温度,不仅造成催化剂上吸附中心数目的改变,同时催化剂上吸附中心的性质也要发生变化。对CO2的活化吸附需要与CO不同的吸附中心。  相似文献   

16.
氧化钾在K_2O-Cr_2O_3/Al_2O_3脱氢催化剂中的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了在Cr2O3/Al2O3中添加K2O对异丁烷催化脱氢反应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K2O的加入可使催化剂活性和选择性得到明显提高。K2O的作用除了增加脱氢中心Cr3+的浓度外,还使反应历程发生了改变,从而抑制了裂解和芳构化副反应的发生,提高了异丁烯的选择性。  相似文献   

17.
研究了在Cr2O3/Al2O3中添加K2O对异丁烷催化脱氢反应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K2O的加入可使催化剂活性和选择性得到明显提高。K2O的作用除了增加脱氢中心Cr3+的浓度外,还使反应历程发生了改变,从而抑制了裂解和芳构化副反应的发生,提高了异丁烯的选择性。  相似文献   

18.
XRD和脉冲化学吸附法测定苯和甲苯在Cr_2O_3/Al_2O_3催化剂的化学数据表明,随着催化剂中Cr_2O_3含量的增加,Cr_2O_3在Al_2O_3表面上的晶粒度逐渐变大,苯和甲苯在催化剂上的吸附强度相对也逐渐减弱,而吸附中心的数目呈上升趋势。该法在催化剂的研制和开发工作中可用于比较氧化物催化剂对反应物或产物的相对吸附强度和吸附中心数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