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喷淋塔是湿法烟气脱硫系统中的核心设备,脱硫反应主要在塔内进行,复杂的速度场和温度场是影响脱硫效率的关键因素.本文利用Fluent软件对脱硫塔内速度场和温度场进行三维数值模拟,并对模拟结果进行较全面的分析.在计算中选择k-ε模型作为计算模型,用SIMPLE算法进行计算.计算结果表明脱硫塔形状及喷淋层高度对流场与温场有很大的影响,实际运行中应当低位喷淋与高位喷淋相互结合,从而获得更好的脱硫效果.  相似文献   

2.
脱硫塔是湿法烟气脱硫系统中的核心设备,脱硫的气、液反应主要在塔内进行,而复杂的温度场是影响脱硫效率的重要因素.内构件的合理布置可使塔内温度场更稳定,温度分布均匀,有利于提高脱硫效率.利用Fluent软件对脱硫塔内的温度场进行了三维数值模拟,并对得出的结果进行分析,在计算过程中选用RNG模型作为计算模型.通过计算分析表明,实际运行中应以小构件交叉布置后再与大构件配合布置才能获得更好的脱硫效果.  相似文献   

3.
为了研究喷雾条件对船舶尾气脱硫塔内三维流场的影响规律,建立了有效的脱硫塔三维仿真模型。对洗涤塔内液滴的蒸发和流动特性进行模拟,重点研究了喷雾的锥角、喷雾温度和喷嘴的分布位置对雾化液滴粒径、塔内流场、温度场以及液滴雾化蒸发的影响。结果表明:喷雾的锥角较大时,喷雾区较薄,烟气穿透喷淋层的阻力较小,容易穿透喷雾区。喷淋温度高时液滴在塔内蒸发加快,液滴在洗涤塔内分布变差。较高的喷淋温度使洗涤塔内反应温度升高,会抑制SO_2的物理吸收。改进喷嘴布置和喷嘴位置,使流场尽量均匀,保持塔内单位体积内的持液量,可以使脱硫率提高。  相似文献   

4.
用数值模拟方法进行脱硫塔的优化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多相流数值模拟,进行了湿法脱硫喷淋塔的优化设计研究,气相湍流由标准模型描述,喷淋液滴由确定颗粒轨道模型描述,通过对流场和温度场模拟计算得到优化设计结果是烟气入口向下倾斜15°,喷嘴采用高低位布置,在喷雾区加装环形导流分布器,可使脱硫塔流场右侧湍流强度明显增加,左侧烟气贴壁流动有所改善,脱硫塔内流场分布更加合理,塔出口温度低于优化前温度,增加气液传质、传热,提高脱硫效率。  相似文献   

5.
采用数值计算方法,对900MW机组湿法烟气脱硫系统的喷淋塔内流场进行了数值模拟,着重考察了不同喷淋层的投运方式对塔内流场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烟气量为4.45566×10^6m^3/h,塔径为18.5m,3层喷淋,层间距2m时,90MW机组的湿法烟气脱硫系统的喷淋塔内阻力约为1.1KPa,与现场运行数据较为吻合.模拟结果表明,不同喷淋层的投运方式对流场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6.
湿式脱硫塔流场数值计算   总被引:29,自引:0,他引:29  
对一种简易脱硫塔顺流、逆流及混流喷淋的流场进行三维数值模拟。喷淋液和烟气可以认为是湍流两相流,在计算中选择k-ε模型及颗粒轨道模型为理论模型,用SIMPLE及PSIC算法进行编程计算。计算结果表明,喷嘴布置方向不同对流场有很大的影响,此结果对现场运行以及脱硫塔的设计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7.
液柱塔内流场和SO2吸收的CFD模拟和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提高湿法烟气脱硫液柱冲击塔的脱硫效率,研究了塔内流场分布情况及其对SO2 .吸收的影响.塔内烟气流场分布的数值模拟以雷诺时均的纳维 斯托克斯方程为基础,采用拉格朗日离散相模型,计算了石灰石浆液液滴的运动轨迹以及气液两相之间的相间作用.分析了液柱冲击塔的烟气流速、液气比以及入口几何结构对塔内流场分布的影响,并研究了流场分布对SO2 吸收的影响. 数值结果表明,浆液的喷淋对于烟气的流动具有整流作用.浆液喷淋量一定时,随烟气流速增大,塔内烟气迹线分布情况趋于均匀.塔内流场的分布可以通过采用倾斜的入口来改善,当入口倾角为4°时,塔内流场分布相对比较均匀.  相似文献   

8.
除尘脱硫塔内气固两相流动数值模拟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对除尘脱硫塔内的气固两相流动进行数值模拟,在计算中采用X—ε模型和颗粒轨道模型为理论模型,用SIMPLER及PSIC算法进行编程计算。计算结果表明,加装整流板后能有效的改善塔内的流场分布,从而改善了射流偏斜。  相似文献   

9.
基于CFD软件Fluent和传热传质理论,建立了自然通风逆流湿式冷却塔空气三维运动控制方程、液相冷却水运动控制方程以及气水两相间传热传质的理论模型.采用标准κ-ε湍流模型进行应力封闭,对塔内传热传质过程进行了三维数值计算.计算分析了塔内外空气的速度场、温度场和含湿量场,给出了塔内冷却水温度分布场,指出塔内雨区外侧部分区域空气和冷却水温度均低于环境干球温度,并指出进风口上沿存在纵向漩涡影响气水两相间的局部传热传质强度.计算了塔内各区冷却水蒸发量,给出塔内不同高度处淋水密度的径向分布曲线和塔内传热传质区的气水比分布场,指出传热传质主要发生在填料区.  相似文献   

10.
基于CFD软件Fluent和传热传质理论,建立了自然通风逆流湿式冷却塔空气三维运动控制方程、液相冷却水运动控制方程以及气水两相间传热传质的理论模型.采用标准k-ε湍流模型进行应力封闭,对塔内传热传质过程进行了三维数值计算.计算分析了塔内外空气的速度场、温度场和含湿量场,给出了塔内冷却水温度分布场,指出塔内雨区外侧部分区域空气和冷却水温度均低于环境干球温度,并指出进风口上沿存在纵向漩涡影响气水两相间的局部传热传质强度.计算了塔内各区冷却水蒸发量,给出塔内不同高度处淋水密度的径向分布曲线和塔内传热传质区的气水比分布场,指出传热传质主要发生在填料区.  相似文献   

11.
齿轮—五杆机构的轨迹特性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计算机机构动画仿真的方法,对齿轮五杆机构的轨迹特性进行了研究。分析了该机构双曲柄存在的条件,两连杆铰接点C的轨迹曲线可到达的区域及该轨迹曲线形状随机构结构参数的不同而变化的规律,从而为齿轮五杆机构的轨迹综合提供了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2.
自相交易是指董事代表公司的利益与自己或者与自己有利益关系的其他公司或者企业进行的交易,是忠实义务的核心问题。因此,董事的自相交易是董事信义义务所要规制的主要方面。比较了英美法系和大陆法系的交易互相规则;结合自我交易的具体内容,分析了我国公司法关于自相交易的相关规定。  相似文献   

13.
扬声器的自滤波特性与D类功放失真的改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动圈式扬声器的电—力—声类比等效线路对动圈式扬声器的频率特性进行了初步的研究,提出了利用扬声器的自滤波性能改善因D类功放移相网络引起信号相位失真的方法。同时,采用比较、反馈的方法对音频信号的谐波加以抑制,使得数字功放的总体失真指数下降。  相似文献   

14.
红土颗粒粒度的分维变化特征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借助分形几何理论,探讨红土在不同处理方法下其颗粒粒度的分维变化特征结果表明:红土的颗粒粒度具有线性分形结构的特点是客观存在的事实,其分维值的大小反映了土中颗粒粒度的分布情况,并与土的物理力学性之间存在一定的关系分维是描述土的颗粒粒度的一个新的特征参数  相似文献   

15.
数学优化方法在新安江模型参数率定中的应用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3种数学优化方法及新安江(三水源)模型的理论为依据,介绍了优化方法在新安江三水源模型参数率定中的应用.将率定成果与API模型进行了对比,说明这3种优化方法在大宁河流域参数率定中应用效果良好,具有很好的参考和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6.
采用L9(34)正交实验对黄蘑多糖(Polysaccharide of Huangmo,简称HMP)的提取条件进行了优化,对黄蘑多糖除蛋白的方法及条件进行了实验研究。实验结果确定热水提取多糖的最佳条件为:料液比1∶20,提取温度90℃,提取时间3h,多糖产率达21.32%;使用三氯乙酸法去除多糖的蛋白,当m(黄蘑粗多糖)∶m(三氯乙酸)=1∶6时,多糖质量分数达到83.7%。  相似文献   

17.
物联网演进路线的探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分析研究物联网的起源及发展路线,并从人和物二个角度探讨网络的技术特征,给出物联网的演进模型。分析结果显示,虚拟世界与物理世界对信息通信的探索将会融合,物联网发展的终极目标是网络的泛在化。据此结论,从公共物联网和系统应用角度对我国物联网的发展与研究提出两点建议。  相似文献   

18.
会计制度规定企业定期或者至少于每年年度终了,对各项资产进行全面检查,合理地预计各项资产可能发生的损失,并计提资产减值准备,既不高估资产或收益,也不少计负债或费用,从而避免虚增企业利润。但在实务中,一些企业却利用会计法规准则中的原则性,通过资产减值准备达到操纵会计利润的目的,本文即是从企业滥用资产减值入手,以实例来揭示企业计提秘密准备的意图,以引起业内人士的重视。  相似文献   

19.
"通信原理"课程教改探索与实践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为了提高教学质量,提升教学效果,针对信息与通信学院精品课程"通信原理"实施了一系列教改探索与实践,其中包括课程体系与内容、课堂教学、实验教学、设计与应用环节、教学手段,考核方式及以科研提升教师科研水平和能力等方面的改革.通过改革,提高了教学质量,激发了学生的研究兴趣和创新能力,培养了学生科学思维方式和研究方法,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和实践成效,具有良好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0.
介绍了变截面梁变形计算的初参数法,运用该方法求密炼机转子的变形,并得到了精确的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