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2.
张永爱  曾祥耀  周雄图  郑灼勇  郭太良 《功能材料》2012,43(23):3201-3203,3207
以联苯四酸二酐(BPDA)和4,4’-二氨基二苯醚(ODA)为单体原料,利用溶液缩聚法制备聚酰亚胺(PI)绝缘膜,采用XRD、SEM、FT-IR对不同热亚胺化温度合成的PI薄膜结构和表面形貌进行了表征,利用超高阻微电流测试仪测试了热亚胺化温度和粉体含量对PI绝缘膜击穿场强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真空度为1.0×10-2Pa条件下,300℃热亚胺化1h,聚酰亚胺酸(PAA)薄膜完全被热亚胺化,制备的PI绝缘膜内部结构致密;当BPDA和ODA的粉体含量为5%时,PI绝缘膜击穿场强高达2.15MV/cm,表明PI薄膜具有良好的电学性能。  相似文献   

3.
稀有气体通常利用沸点的差异进行深冷分离,相对于这种传统方法,膜技术具有高效、低耗和环保等优异性能.在膜技术中,膜材料的选择及其后处理是影响气体分离效果的重要因素.选择两种不同聚酰亚胺,PI-1 (BTDA-MDA/TDA)和PI-2 (PMDA/BTDA-TDA),研究了其单体结构对于稀有气体分离性能的影响.在此基础上选择性能较为优异的PI-2膜进行不同条件的热处理,研究热处理温度对其气体分离性能的影响.研究发现,通过改变聚酰亚胺的共聚组成,可以调节分离膜的气体选择性与渗透性.热处理会改变膜内分子链堆积、部分膜结构的生成或消失以及去除残余溶剂的塑化作用,进而改变膜的渗透分离性能.通过控制热处理条件,可以使膜的渗透性与选择性同时提升,He渗透系数增加至19.1 Barrer, He/CH4选择性提高了54%,O2/Xe选择性提升99%.  相似文献   

4.
李玲珍 《真空》2000,(6):8-11
本文介绍了可熔性聚酰亚胺胶粘剂与其他二种胶粘剂的结构及使用特点,并运用四极质谱计对它们进行真;空放气性能和放气成分的分析,通过分析比较可以看出可熔性聚酰亚胺不仅具有优良的耐高温特,而且还具有良好的真空性能,因此,它完全可能作为真空中使用的耐高温胶粘剂材料。  相似文献   

5.
6.
聚酰亚胺固体润滑膜的摩擦学研究概况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本文综述了聚酰亚胺固体润滑膜的摩擦学特性和磨损机理,探讨了影响聚酰亚胺固体润滑膜摩擦学性的各种固素,  相似文献   

7.
电真空器件内的残气压强是制管和管子工作过程中管内吸气剂材料吸气后形成的平衡压强,器件击破后质谱分析室本底气体会被吸气剂吸收。因质谱分析室放出的本底气体量一般远小于吸气剂在器件内原吸收的气体量,故器件内的残气压强的新平衡值增量可以忽略,分析室本底不会影响正确的分析结果;大气漏入管内后只表现出该管内惰性气体氩的积累;据此,我们提出了充氩法贮存寿命的快速测试方法。只有吸气剂失效或吸气饱和后管内残气质谱图才反映出漏入的大气成份或分析室本底气体干扰的特征。  相似文献   

8.
聚酰亚胺膜的应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近几年聚酰亚胺(PI)膜的应用研究情况进行了综述.重点介绍了PI膜在分离膜和质子交换膜方面的应用.并对未来PI膜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9.
采用静电纺丝技术制备了氧化石墨烯(GO)不同含量的聚酰亚胺/氧化石墨烯(PI/GO)复合纳米纤维膜,并研究其结构、表面润湿性、热氧化特性、力学性能和过滤性能。结果表明,添加GO有利于纳米纤维的直径分布趋于均匀,在GO用量为0.5%(wt,质量分数)条件下,PI/GO复合纳米纤维膜平均纤维直径最小为(231±36)nm,孔隙率高达89.61%,拉伸强度为14.43MPa,杨氏模量为1.36GPa,断裂伸长率为10.84%,热氧化稳定性较纯PI纳米纤维膜提高了15℃,过滤效率最高达到96.5%,较纯PI纳米纤维膜提高了8%。添加GO能有效提高PI/GO复合纳米纤维膜的疏水性、力学性能及热氧化稳定性。  相似文献   

10.
聚酰亚胺固体润滑膜的摩擦学研究概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综述了聚酰亚胺固体润滑膜的摩擦学特性和磨损机理,讨论了影响聚酰亚胺固体润滑膜摩擦学特性的各种因素,例如填料、负荷、温度、环境气氛等,并且结合国内实际情况,对这个领域今后如何开展研究工作提出一些看法和建议。  相似文献   

11.
聚酰亚胺泡沫材料在舰船上的应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概述了聚酰亚胺泡沫材料在国外舰船上应用的情况 ,把聚酰亚胺泡沫材料的性能与双马来酰亚胺泡沫及改性酚醛泡沫等船用隔热隔声材料的性能进行比较 ,分析了在我国开发船用聚酰亚胺的必要性和可能性。  相似文献   

12.
采用带柔性基团的4,4’-二氨基二苯醚(ODA)和均苯四甲酸二酐(PMDA)为单体用两步法合成聚酰亚胺(PI)。合成过程中,在中间产物聚酰胺酸中加入离子液体(IL)将高分子链阻隔开来,然后再对其进行酰亚胺化得到PI/IL杂化材料.对杂化材料进行热拉伸,然后水洗除去IL,再进行热拉伸致密化处理得到最终的PI。利用动态力学分析(DMA)、红外(IR)、拉伸、和x衍射(XRD)等时材料的微观结构和力学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经离子液体增塑后,PI的拉伸强度提高了3倍,取向度由无取向提高到60%。  相似文献   

13.
聚酰亚胺的研发途径及应用新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介绍了当今世界上聚酰亚胺及其薄膜产品的研发趋势,以及在信息记录与影像技术材料、新能源及其它工业与生活领域中应用的新进展。阐述了我国进行聚酰亚胺自主研发和技术创新的客观条件与研发途径。简述了作者的技术观点,阐明中华影像技术业界挺进聚酰亚胺领域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纳米二氧化硅及氧化铝溶胶,将溶胶混合后掺入正在反应的聚酰胺酸中,制得聚酰亚胺/二氧化硅-氧化铝杂化薄膜。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对杂化薄膜的微观形貌进行了表征,并测试了无机组分含量不同的杂化薄膜的力学性能、热稳定性及介电性能。试验结果表明,杂化薄膜材料中无机相呈现纤维结构和颗粒结构,有效地提高了薄膜的力学性能。杂化薄膜与纯膜相比,热分解温度有较大提高,且随着无机组分含量增大,热分解温度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介电性能分析表明,杂化薄膜的介电常数和介电损耗与频率的关系符合德拜松弛极化机理。  相似文献   

15.
在含有烷基改性聚硅氧烷的丙酮与甲苯的混合溶媒中,使用均苯四甲酸酐(PMDA)和4,4’-二氨基二苯醚(ODA)合成聚酰胺酸/烷基改性聚硅氧烷高分子共混物,该高分子共混物与溶媒分离后再在250℃经高温热环化得到聚酰亚胺/烷基改性聚硅氧烷复合微粒子。该复合微粒子的粒径主要分布在2-6μm的狭窄范围内,其热分解温度为384.6℃,并直具有极好的疏水化度。  相似文献   

16.
从薄膜光学理论出发,阐述了利用光学反射比实时测量特种器件中光学薄膜厚度的原理,介绍了测试仪器,分析了测试结果。在已知基底的折射率、光学薄膜的折射率、消光系数及入射光波长的情况下,可计算出光学薄膜的反射比随厚度变化的理论曲线,实验曲线与理论曲线相比较,可实时获得薄膜的厚度信息,这对控制薄膜工艺很有益处。  相似文献   

17.
真空隔热板作为一种新型的7亩科技隔热材料,具有质量小、隔热性能极佳等优点。文章对真空隔热板应用于冷库隔热层进行了技术经济分析。结果表明,在冷库内外温差为55℃时,以真空隔热板和聚氨酯复合结构代替常规聚氨酯,每平米传热面积的隔热材料价格约增加56元人民币。以2000吨冻肉冷藏库为例,此时初投资费用约增加12.3万元。同时,冷库储藏容积可增加205m^3。随着真空隔热板价格的下降,其复合隔热对冷库的效益将逐渐显现。  相似文献   

18.
芳香族聚酰亚胺泡沫的隔热性能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DMTA和自制热导测试仪测试了4种自制芳香族聚酰亚胺泡沫的玻璃化转变温度(Tg )、静态温度下的热导率(λ)和动态温度作用下的隔热性能;分析了一定厚度的聚酰亚胺泡沫的密度和温度影响热导率的规律;考察了聚酰亚胺泡沫在动态温度下的隔热性能.结果表明:单体(尤其是二胺)刚性越大,聚酰亚胺泡沫的玻璃化转变温度越高;在密度为50~140kg/m3范围内,聚酰亚胺泡沫的密度对热导率的影响较小;在温度为50~350℃范围内,温度的升高使聚酰亚胺泡沫的热导率增加;在动态温度下,聚酰亚胺泡沫表现出明显的热滞后性.  相似文献   

19.
目的 开发具有优异屏蔽效率、轻质且热稳定性良好的电磁屏蔽材料。方法 以聚酰亚胺(PI)为聚合物基体,聚吡咯(PPy)为添加相,采用静电纺丝-低温原位聚合技术制备PPy/PI电磁屏蔽复合膜。通过在薄膜内部的多孔结构中构建致密的导电网络,赋予复合膜优异的导电性和高效的电磁屏蔽效能。结果 在聚合PPy浓度为0.1 mol/L时,复合膜的电导率和电磁屏蔽效能分别为2.23 S/cm和26.04 dB,且其单位厚度电磁屏蔽效能可达到110.81 dB/mm,展现出优异的电磁屏蔽性能。结论 PPy/PI复合纤维膜表现出良好的力学性能(拉伸强度为11.73 MPa)、优异的热稳定性(>400 ℃)和力学传感性能,具备在恶劣环境下广泛应用的潜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