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2 毫秒
1.
按我吃过的满汉席顺序,我把重庆的满汉席放在了前面来写。 改革开放初期,中国烹饪界有不少人对饮食烹饪的一项重要文化遗产满汉席进行研究,陆续出版了《满汉全席》、《满汉全席源流》、《天下第一家衍圣公府食单(附:衍圣公府满汉席研究)》、《四川满汉席》等书。烹饪专业杂志亦陆续刊载了北京、沈阳、广州、济南、成都、太原等地的满汉席资料,  相似文献   

2.
关于满汉全席是广大读者十分关心的一个热门话题。有关业内人士论证满汉全席始于清代,是集山珍海味于一席,兼用满汉两族风味菜肴的盛大筵席,最初称之满汉席。1984年由中国旅游出版社出版的《满汉全席源流》一书的著作者、中国食品专家、研究员王仁兴曾向记者介绍,满汉全席不是宫廷宴,也不是皇帝餐,而是都市商业酒楼宴,属都市商业最豪华的顶级  相似文献   

3.
满汉全席亦称“满汉席”、“满汉筵”、“满汉大席“、“满汉酒席”、“八大件席”、“大烧烤席”或“满汉燕翅绕全席”;是清代中叶兴起的一种气势恢宏、仪典隆重、广集各民族各地区肴馔精华的煌煌大宴。两百多年来,这种以燕窝、鱼翅、烧猪、烤鸭四大件为龙头,以满族烧烤和茶点以及汉族京朝菜和江南菜为主体的特色风味酒筵,流传到南北都会和海外,各式席谱近百种,不少席面的菜式均在100道以上,历来被美食家誉称为“中国古典名席之冠”。 满汉全席的史料,散见于李  相似文献   

4.
三、乾隆是“满汉席”的倡导者 如果说,努尔哈赤在前清时期开肇了“满汉合食”(或“满汉通吃”)的先例,那么清入关后,光禄寺宴制的确立,可说是为“满汉全席”的产生做了“分娩”前的“孕育”;到了乾隆中期,乾隆则扮演着“接生婆”的角色。  相似文献   

5.
“满汉全席”在流传的过程中,又不断吸取各地民间筵宴和饮食中的精华,以致又有“小满汉席”、“新满汉席”等之分,形成了各地不同风格的满汉全席完整体系,实为中华烹饪之瑰宝。清代的满族肴馔,是伴随满汉全席而风行全的,在中原和江南一些地区的满汉全席中,尽管席中的风味具有本地特色,但作为“满”的部分,依然占有重要的位置。  在清宫的御膳房里,除设有饭局、点心局、荤局、素局外,还设有一个包哈局(满语,即挂炉局),是专门为皇帝做烧烤菜的地方。宫廷宴会上必有烧烤菜,多为“双烤”,如“挂炉猪”、“挂炉鸭”等,因为以…  相似文献   

6.
满汉全席是满汉两族风味佳肴兼有的盛大宴席。清朝满族人入主中原,满汉两族的饮食开始融合,在皇宫的国宴中出现了满汉珍奇莱看并用的局面。满汉全席基本上是满族皇室、贵族等举行的豪华宴会,民间很少见。其规模盛大高贵,程式复杂,集中了满汉菜肴中之精品,南北风味兼有,菜肴多达300余种,是所有古代宴席中最高级的。  相似文献   

7.
公元一九八三年二月某一天,记者有幸一睹寿膳房杰作——满汉全席的盛况.这一天下午,美国海湾石油公司设“满汉席宴”答谢中国化工进出口总公司的朋友.夜幕拉开,座落在万寿山南麓、昆明湖岸畔的听鹏馆“寿膳厅”灯火辉煌.宾客们踏着古老悠扬的宫廷  相似文献   

8.
清中叶时,官场满汉席的办所多在公署、府邸或亭园,适随而举,故而尚欠食境的定格.席中,尽管时尚之馔胪列有加,通常也只是一席食毕.又因是满、汉官员的互酬,大家都较看重两族馔式,故那时的满汉席在席式和礼式方面并未形成明显的特征.然而清末的满汉全席就不同了,一是其办所已经习置大饭庄和大酒楼,有了宫式场境的固定氛围;二是其席一开数度,接续承供,这就势必要对全席的总体席式型格有所统筹;三是餐饮经营,竞争于肴馔优否,服务又当为首,尤其是这种华奢之宴,经营者、服侍者和践俎者们都是要付出真精血、大功率的.因此,这个时期的满汉全席于席式型格和酬待礼习方面,便在"宾至如归、营有所值"的经商圭臬中得到了空前的演进和隆升.  相似文献   

9.
满汉席是清代中叶在江南官府中兴起的规模盛大、程序繁杂、品种繁多的豪华筵席,在其向全国各地流传的过程中又形成了同中有异的各式满汉席。四川满汉席就是在清末传入四川的满汉席基础上,受到四川饮馔重经济实惠及其他一些因素影响而形成的。  相似文献   

10.
《美食》2017,(9)
<正>冶春意为陶冶春色,是古城扬州的一家百年老店,店内菜、点、茶合一,一直为淮扬饮食文化的代表。它已经有300多年的文化历史(著名戏剧家孔尚任于1684年至1718年在扬州,并题写"冶春社"),200多年的成名史(1765年乾隆第四次南巡曾在此品茗尝点,并在冶春丰市层楼首设满汉全席),100多年建店史的百年老店(1877年在现址建店)。冶春从花社、诗社到茶社的演变,绵绵300多年,使得冶春以美景、美文和美食而闻名。  相似文献   

11.
朱兆龙 《美食》2004,(1):46-47
长沙四星级的鑫都大酒店前阶段推出满汉全席,价格从3880元一席到49880元一席不等,高薪聘请宫廷名厨再传弟子掌勺,已接待了数批顾客:然而其价格、排场以及“吃满汉全席,享九五之尊”的宣传,却在星城引起震动,如同其他城市的满汉全席一样,遭到批评  相似文献   

12.
江南 《中国食品》2009,(11):52-53
清乾隆南巡曾六驻扬州锦春园,并亲题“锦春”,时为江洲一景。扬州锦春大酒店有限公司傍依东关古渡兴建锦春大酒店,并注册“锦春”商标,让数百年“锦春”焕发神采。  相似文献   

13.
满汉全席     
满汉全席兴起于清代,是集满族与汉族菜点之精华而形成的历史上最著名的中华大宴。乾隆甲申年间李斗所著《扬州书舫录》中记有—份满汉全席食单,是关于满汉全席的最早记载。  相似文献   

14.
新年中我难得有5天的假期,想好好犒劳一下自己。除去了在年头和亲戚的例行聚会,决定和朋友二人一同相约去附近的地方走走。综合了各种因素,尤其是考虑到,该如何让不讲究吃的他也能在这几天开始学会享受美食,我决定把站点停靠在“淮左名都”、“富甲天下”的扬州城。 扬州城虽小,却别有一番风味,更何况清代乾隆皇帝六次南巡,都在扬州经停。扬州的地方官和盐商们便不惜挥洒黄金,集天下名工巧匠,大兴土木,挖池堆山,在瘦西湖两岸  相似文献   

15.
侯广江 《餐饮世界》2009,(12):54-57
兴起于清代乾隆年间的满汉全席,以其肴馔之繁多、技艺之高超、器皿之精致、场面之豪华、礼仪之讲究、耗资之巨大,而成为中国饮馔史上最著名的宏宴巨席。承德的满汉全席则无疑是其中的一颗璀璨的明珠。  相似文献   

16.
“满汉全席”是满汉各民族文化的结晶.其产生和形成是与清太祖努尔哈赤的满、汉和睦相处的政策分不开的.到了乾隆时期,“满汉全席”已趋于完善.《啸亭继录.本朝富民》中有这样一段记载:“怀柔郝氏,膏腴万顷,纯庙(指乾隆——笔者注)曾驻跸其家,进奉上方水  相似文献   

17.
邱庞同 《美食》2005,(1):13-14
清高宗弘历(即乾隆)在位六十年。其间,曾于乾隆十六年(1751)、乾隆二十二年(1757)、乾隆二十七年(1762)、乾隆三十年(1765)、乾隆四十五年(1780)、乾隆四十九年(1784)六次南巡。到过淮安、扬州、苏州、杭州、江宁等许多地方。  相似文献   

18.
<正> 一席菜肴吃上3天3夜才能吃完,要吃掉独道风味的324道绝妙菜肴,有滋有味地品尝出每道菜肴的色、香、味、美,吃出宫廷御膳的奥妙和中外食客的有口皆碑。它就是中国饮食文化的国粹、烹饪技艺的瑰宝、传奇菜肴的集大成者——满汉全席。 满汉全席的重新挖掘 满汉全席随着满清王朝的衰败而衰落、灭亡而消失。在封建王朝的末期到半封建、半殖民地的旧中国,满汉全席从逐渐衰落,到解放前夕已销声匿迹。它的制作厨艺、技术、配方、作料以及调味品配置已全都失传。满汉全席的重新挖掘、  相似文献   

19.
中华饮食文化史中有一个有趣的现象:在宫廷显贵的宴席菜单上,极少有肠类肴馔。商代成汤的美食中未列此物,《周礼》八珍亦不载;楚宫食单不见兽肠,西汉(车大)侄家食遗策百种美食无肠馔,隋谢讽《食经》、唐韦巨源《食帐》、宋司膳内人《玉食批》,明刘若愚《明宫史》、清李斗《扬州画舫录》载满汉席中均无肠类肴馔。  相似文献   

20.
“满汉全席”始于清代乾隆年间,是中国最著名、规模最大的古典宴席。自满人入关,统一中原,建立清王朝后,不仅发扬了满族的饮食习俗,而且也继承了元、明宫廷菜肴的汉族风味特色,融汇贯通,自成一格。 “满族全席”是孕育于满族入关,定鼎北京这个政治历史的背景中。自顺治入关至乾隆初期的清宫御膳,由于满汉食制并存,经过食俗礼仪和烹饪技艺上的相互影响和渗透,导引了乾隆后期满汉全席的产生。 据《大清会典光禄寺则例》记载:当时光禄寺举办的各类筵宴中,已分为“满席”和“汉席”,但满汉共筵的情况是没有的。乾隆甲申年间(公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