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Mindon 《电脑自做》2005,(8):74-78
尽管桌面级硬盘的容量已经高达500GB,但随着家庭数字娱乐的蓬勃发展,人们对硬盘的容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过硬盘厂商在提升硬盘总容量的时候遇到了“拦路虎”——硬盘的单碟容量几乎到了传统磁盘记录技术的极限,而硬盘磁盘的数量也是有限的。  相似文献   

2.
黄浩 《中国信息化》2008,(12):88-89
从硬盘诞生的那一天起,硬盘的容量问题就一直被人们所关注。此前因为垂直磁记录技术的出现,让硬盘有了更大的发展空间。在硬盘小型化的今天,单碟容量决定了硬盘的最终容量,因为无法将碟片的尺寸扩大,而目前3.5英寸硬盘最多采用五张碟片,也就是说在使用纵向记录技术(LMR)可实现的最大容量也不过可以实现800GB左右(纵向记录技术最大容量为单碟166GB)。垂直磁记录的出现,让单碟容量突破了这个限制,单碟容量已经向500GB开始冲击。但是垂直磁记录技术并非万能,  相似文献   

3.
吴敌 《个人电脑》2009,15(5):22-23
近年来,垂直记录技术的发展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加速阶段,这一点从硬盘极限容量的不断刷新就可以看出。现在,借助垂直记录技术,3.5英寸硬盘的单碟容量已经达到了500GB。也就是说,500GB容量的硬盘只能算是起步级的产品;而1TB、2TB的产品会逐渐成为市场的主流产品。  相似文献   

4.
柴涛 《电脑爱好者》2010,(9):112-112
西部数据近日宣布供货750GB容量的标准25英寸笔记本硬盘。WD Scorpio Blue 750GB容量的硬盘型号为WD7500BPVT,采用单碟375GB和高级格式化技术,专为主流笔记本电脑而设计,能更有效地利用磁盘盘片上宝贵的存储面积,大大提升硬盘的可用容量。  相似文献   

5.
小方 《大众硬件》2004,(3):109-112
在昆腾倒下、IBM易帜、富士通退出后,桌面硬盘市场变得前所未有的萧条。然而这并不意味着技术发展的停滞, 继硬盘在单碟容量、转速、外部接口方面取得突破后,软件优化成为用户值得关注的问题。为此,在业界握有大量市场份额的Maxtor为其硬盘开发了专用的MaxBoost磁盘加速软件,据称可提升60%的磁盘性能。天下竞有免费的午餐?下面让我们来看个真切!  相似文献   

6.
随着单碟容量的不断提升,如今单碟320GB硬盘产品已经全面上市,单碟容量的提升不仅使硬盘容量得以增加,而且还会带来硬盘性能的相应提升。因此,近日在卖场中大容量单碟产品备受玩家青睐,在整体性能上相比旧款获得了不小的提升。  相似文献   

7.
《电脑爱好者》2010,(13):89-89
体验感受:总容量高达2TB的WD Caviar Block硬盘采用单碟500GB盘片,共有四个碟片八个磁头。与众不同的时,该硬盘使用了两颗处理器,因此磁盘的传输性能进一步提升。  相似文献   

8.
LD 《现代计算机》2007,(10):47-47
硬盘的单碟容量也就是指单片碟所能存储数据的大小,单碟容量的提升就是存储密度的提高。一块大容量的硬盘往往都是有几张碟片所组成的,在碟片一定的情况下,单碟容量越大硬盘的容量也越大。  相似文献   

9.
1999年对硬盘来说,虽没有像CPU的更新换代那么迅速,也不遵循什么“摩尔定律”,但也经历了一个飞速的发展过程。第一,在磁头技术上,从第一代GMR(巨磁阻磁头)发展到了第三代GMR磁头技术,磁盘的存储密度大幅度提高,随之当然就是硬盘单碟容量的巨增,现在最高的单碟容量高达10.2GB,呵呵,想当初我用的硬盘总容量才IGB呀!随着单碟容量的巨增,硬盘的总容量也成倍地增长,而其价格却在不断降低。第M,在硬盘的接口技术上,去年由Quantum、Intel等几家公司共同提出了L’lt,aATA/66的接口…  相似文献   

10.
《数码世界》2008,7(6):63-63
所谓的“超密”是一个全新的技术概念,最直接的体现是硬盘的单碟容量更大。三星金宝超密硬盘。创新使用了第三代垂直磁记录技术的应用,大大提高了单碟硬盘的存储容量.使三星金宝硬盘单碟就达到7334GB,从而3碟并用就率先实现1TB的全新跨越.同时配合使用三星独有的超晶磁粉阵列(SMPA)技术.  相似文献   

11.
《网友世界》2009,(17):62-63
自硬盘存储技术由横向(Horizontal)转为垂直(Perpendicular)方式后,硬盘密度的提升速度便一日千里.由最初188GB单碟提升到250GB、333GB、375GB.一直到目前最新的500GB单碟技术。与上代375GB单碟技术相比,  相似文献   

12.
硬盘技术飞速发展。无论是转速、缓存,还是单碟容量与总容量都有了很大的提高。因此其装载的重要资料自然也越来越多了,这时就需要硬盘具有更高的可靠性和安全性。本文要叙述的是会造成硬盘毁灭性故障的错误及操作,而不是一般的磁盘和系统  相似文献   

13.
CFan新视野     
《电脑爱好者》2014,(9):86-87
正机械硬盘的反击机械硬盘速度比不上SSD,面对SSD咄咄逼人的降价攻势,唯有进一步提升容量这条出路。继西数旗下6TB的充氦硬盘后,希捷于近期也推出了全球首款6TB"传统"机械硬盘:Enterprise Capacity 3.5 HDD v4。该硬盘内置6×单碟1TB的磁盘,重量780克,传输速度最高可达226MB/s,  相似文献   

14.
硬盘领域的发展趋势很简单:容量越来越大,价格越来越低。每一次单碟容量的大幅提升.都伴随着主流容量的提升和硬盘价格的下降。在320GB,334GB甚至375GB容量的单碟被普遍采用后.硬盘市场再次迎来了好时光。  相似文献   

15.
近日,三星金宝硬盘中国区总代金捷诺公司宣布三星金宝1.5TB超密硬盘即将上市。三星金宝1.5TB硬盘采用4碟封装,单碟容量达到375GB,在技术上把第三代垂直磁记录技术与三星独有的超晶磁粉阵列技术相结合,使单碟334GB的容  相似文献   

16.
长期以来.用户对三星硬盘的印象都是静音、功耗低.但性能不佳,现在这种情况将彻底改变。去年10月,三星率先发布了全球首款采用第三代垂直磁记录技术的3.5英寸硬盘——三星SpinPoint F1。众所周知.垂直磁记录技术的升级意味着单碟容量的提升.性能也会水涨船高,因此许多电脑玩家对该硬盘非常期待。  相似文献   

17.
存储设备     
2.5英寸笔记本硬盘的容量突破一直备受期待。本月,西数发布了采用垂直磁化技术的Scorpio 2.5英寸硬盘,单碟容量达80GB。此外,斜坡加载(Ramp Load)技术也将在西数2.5英寸硬盘中普及应用,可以明显改善硬盘的抗冲击能力和能耗。  相似文献   

18.
颜丹 《大众硬件》2002,(10):22-26
硬盘是最常见的存储介质。由于其存储密度大、对数据的访问速度快及其高可靠、易用性等优点,得到大多数用户的认可。世界上第一台硬盘驱动器容量为5MB,由50个直径为24”的磁盘组成,在那个以字节数量为单位的年代堪称“海量”!经过近50年的发展后,硬盘已可以做到5mm厚16g重,而单碟容量则提升到60GB(2.5″产品为30GB),IDE接口磁盘容量则达到了160GB(SCSI硬盘中甚至有360GB容量产品)。  相似文献   

19.
《电脑爱好者》2008,(12):107-107
TB?!笔者拿着这块硬盘的时候,很多人发出如此的惊叹,是的我们进入了TB时代,不用怀疑,这不是做梦。HD1030UJ是Spinpoint F1里最高端的型号,容量高达1TB。因为采用了垂直记录技术,单碟容量高达334GB。仅需3碟即可达到1TB,相比4/5碟产品,碟片的减少可以提高硬盘的可靠性。虽只有3碟,但HD1030UJ的高度也达到了  相似文献   

20.
自上次本刊硬盘专题发表以来已过去了一年时间。在这一年里硬盘技术又有了长足进展。单碟容量80GB 的硬盘已有上市;GMR 磁头的记录密度已从当初的60~80Gbits/英寸~2发展到现在的100Gbits/英寸~2,接近 GMR 磁头的极限,日本富士通的改进型 GMR 磁头记录密度达到了300Gbits/英寸~2,而下一代记录密度更高的TMR 磁头也正在开发之中,主轴马达方面,流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