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06 毫秒
1.
正第1章釉下绿彩概述1.1概念界定釉下绿彩瓷是指用单一绿彩颜料来装饰的釉下彩瓷,也可以把以绿彩颜料为主的装饰釉下彩叫做釉下绿彩。釉下绿彩是醴陵釉下五彩瓷装饰形式之一,在清末民初时期是醴陵釉下彩瓷的一种普遍装饰。~((1))  相似文献   

2.
<正>釉下绿彩瓷是指用单一绿彩颜料来装饰的釉下彩瓷,也可以把以绿彩颜料作为主要装饰的釉下彩叫釉下绿彩。釉下绿彩是醴陵釉下五彩瓷装饰形式之一,在清末明初时期是醴陵釉下彩瓷的一种普遍装饰,虽然自上世纪六十年代后这一传统装饰工艺开始消失,但釉下绿彩瓷的独特工艺和广为人们喜爱的艺术效果,值得我们今天继续研究、传承与发展。  相似文献   

3.
釉下绿彩瓷是指用单一绿彩颜料来装饰的釉下彩瓷,也可以把以绿彩颜料作为主要装饰的釉下彩叫釉下绿彩。釉下绿彩是醴陵釉下五彩瓷装饰形式之一,在清末明初时期是醴陵釉下彩瓷的一种普遍装饰,虽然自上世纪六十年代后这一传统装饰工艺开始消失,但釉下绿彩瓷的独特工艺和广为人们喜爱的艺术效果,值得我们今天继续研究、传承与发展。  相似文献   

4.
陶瓷装饰艺术中,分为色釉装饰和图案装饰。色釉装饰就是利用各种材料,通过预置的烧成气氛和烧成温度达到预置目标的色彩效果和肌理效果。图案装饰有其独特的审美特性,图案装饰分为釉上彩和釉下彩两大类。釉上彩主要是指粉彩、新彩、古彩、珐琅彩等。青花是釉下装饰的主流,采用含钴较高的着色剂为原料绘制图案于坯胎上,然后施以透明釉,高温一次性烧成。而综合装饰是将任意几种手法进行组合的装饰工艺,在一个器物上可以同时有釉上和釉下的手法,如颜色釉、雕刻、镂  相似文献   

5.
<正>一、釉下意象花鸟1、釉下彩定义釉下彩是瓷器釉下装饰的一种,又可以称做"窑彩"。釉下彩的出现很早,在汉末三国时期就已经出现,不过当时只是以赫色颜料简单地点彩来装饰瓷器,还没有刻意地绘制纹饰。直到唐代,釉下彩绘瓷才真正登上历史舞台。当时湖南长沙窑的工匠们以氧化铁,氧化铜为彩料在素坯上绘出不同的图案,然后蘸上釉经1220℃~1270℃高温烧制。釉下彩包括青  相似文献   

6.
一、釉中彩的特点釉中彩是七十年代发展起来的新型陶瓷装饰。它是在瓷胎釉面上绘制花纹后,经高温一千二百四十度左右快速彩烧而成的。彩烧后,颜料沉入釉中,使画面呈现出晶莹润泽、柔和雅丽之感,有近似釉下彩的效果,故得名釉中彩。又因釉中彩必须在高温快烧的条件下彩烧,所以又名高温快烧颜料装饰。  相似文献   

7.
陶瓷装饰"釉中彩"是一种新工艺,其装饰方法与釉上贴花、釉上彩绘相似,是装饰在带釉的瓷胎上,它需用一种快烧窑炉,彩烧时间90~100分钟,温度为1100~1250℃.根据釉面温度适用于精陶和细瓷,此种颜料的彩烧温度取决于釉的软化熔融温度,因釉熔融颜粒颗粒而渗入釉内,冷却后釉面封闭,花色被沉浸在釉中,而显现出近似釉下效果,故称为"釉中彩"."釉中彩"具有独特的风格,鉴于它有釉上彩和釉下彩的特点,色彩丰富,呈色稳定.可解决陶瓷饮食器皿铅镉毒性的危害,提高制品抗腐蚀和耐磨损性能.现将试验情况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8.
正一、何谓"青花五彩"明嘉靖、万历时期出现了盛极一时的"青花五彩"。"青花五彩"是指釉下青花与釉上多种彩色相结合的陶瓷彩绘方式,以红、黄、绿、紫及釉下青花所组成的色调。首先在未烧成的泥坯上用青花料绘出蓝色部分的图案,罩上透明釉后入窑经1 3 0 0℃左右的高温烧成瓷器,然后在已经烧成后的釉面上用釉上彩颜料进行绘制,最后入烤花炉经8 0 0℃左右的低温烘烤而成。"青花五彩"的成熟基于前代斗彩的成功烧制,斗彩创烧于明宣德时期,在成化时臻于成熟。"成化斗彩"这一名词  相似文献   

9.
正彩瓷属于陶瓷的外观装饰,是在已成型的陶瓷胎件上所进行的手彩、贴花、喷彩等装饰作业。陶瓷生产的常规环节包括:成型、修坯、施釉、烧制(素烧或烧成)、彩绘。彩绘可以在泥质胎件、素烧胎件和釉烧(烧成)胎件上进行。由于彩绘的花面处于釉的上面或下面,因而有了釉上彩、釉下彩和釉中彩的区分。彩瓷是一种精细技艺,也是一种艺术创作和装饰。由于彩瓷是以图案、文字和色彩作为表现,并且注入了大量的文化信息,产生了艺术化效果,因而,彩瓷  相似文献   

10.
<正>釉下五彩瓷之始釉下彩是彩绘瓷的一种独特的工艺,有着悠久的历史。先用颜色在素坯上绘制纹样,然后罩以透明釉经高温烧成,纹饰隐于釉下,色彩经久不变。景德镇的青花、釉里红和醴陵釉下五彩等都属于釉下彩系列。釉下彩的出现最早可以追溯到汉末三国时期,最初只是简单地褐色点彩,并没有刻意绘饰。真正的釉下彩最早出现在唐代的长沙窑,长沙窑创烧于唐代,因为是在长沙郊区铜官镇首次发现,所以又名"铜官窑"。它代表着中国陶瓷釉下彩装饰的起点,在我国陶瓷发展史上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宋代吉州窑是中国古代生产黑瓷的典型窑口,有着1 200多年的历史,其中最具代表性的黑瓷就是吉州窑生产的木叶天目瓷。木叶天目瓷是指在黑釉上贴饰天然木叶,在烧成过程中通过木叶灰与釉层反应形成茎叶分明的叶片纹饰。目前对木叶天目瓷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组成测试分析和仿制方向,对整体的技术和发展缺少相关综述。本文从木叶天目瓷的化学组分、叶子种类、制瓷工艺及成色机理等方面进行了综述与分析,这对解析吉州窑木叶天目瓷及其传承发展具有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研制一种适用于镁质强化瓷装饰用大红釉。该釉以包裹型镉硒为色料,以长石一石灰为基釉混合生料釉,氧化气氛烧成,烧成温度为1150-1270℃,釉料无铅镉溶出。同时研究了基釉的组成、升温速率、保温时间和燃烧气氛对呈色效果的影响,并获得了制备镁质强化瓷装饰用无铅无镉溶出大红釉制备技术。  相似文献   

13.
刘颖睿 《中国陶瓷》2002,38(4):36-38
宋瓷刻花是我国陶瓷装饰史上的典范 ,它把装饰与材质完美结合 ,充分体现了瓷的材质美  相似文献   

14.
无釉瓷质仿古砖的研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介绍了无釉瓷质仿古砖的性能、工艺原理及其特殊的生产技术要求 ,着重探讨了以坯浆替代釉料等应用于制品表面装饰的工艺关键 ,并指出 ,与有釉炻 (瓷 )质仿古砖相比 ,本产品具有更优的技术经济特性  相似文献   

15.
无釉瓷质仿古砖的研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杨君之 《中国陶瓷》2002,38(4):18-20,38
本文介绍了无釉瓷质仿古砖的性能、工艺原理与其特殊的生产技术,探讨了以坯浆替代釉料等应用于制品表面装饰的工艺关键,并指出,与土釉炻(瓷)质仿古砖相比,本研制产品具有更高的技术经济特性。  相似文献   

16.
以硅酸锆包裹硫硒化镉[ZrSiO4@Cd(SxSe1-x)]为色料,长石-石灰混合生料为基釉,研制了一种适用于镁质强化瓷装饰用大红釉,研究了基釉的组成、升温速率、停留时间和燃烧气氛对呈色效果的影响。实验结果显示,该釉在氧化气氛烧成,烧成温度范围在1170~1250℃,釉料呈现鲜艳的大红色,适合用于镁质强化瓷,且完全无铅镉溶出。  相似文献   

17.
俞康泰  刘儒平 《陶瓷》2006,(9):7-10
简要介绍了建筑陶瓷,日用陶瓷和工艺美术陶瓷领域装饰技术的最新进展,着重介绍了引领陶瓷装饰技术发展和最新潮流的意大利、西班牙在这方面的水平和成果,他们为开放的中国从世界陶瓷大国尽快过渡到世界陶瓷强国提供了借鉴和方向。装饰技术的总体水平包括设计、装饰技法、装饰工艺、装饰材料和装饰机械装备等几大方面,其中设计是龙头,其包括产品的图案设计、造型设计、色彩的搭配、产品的应用及展示设计等多个方面;装饰技法包括平面装饰和立体装饰、平铺和点缀、多种装饰材料的交替和组合应用等;装饰工艺包括布料(多管布料、多次布料、随机布料、微粉和干粒布料)、丝网印刷(平面丝网印刷、辊筒印刷、胶辊印刷),以及各种施釉工艺、抛光、柔抛、釉抛和半釉抛工艺、磨边和水刀切割、拼花工艺等;装饰材料有各种色料,成釉、金属釉、干粒、印油、渗花液、喷墨印刷用耗材等;装饰机械装备包括各种装饰机械和工模具。  相似文献   

18.
玻璃色釉具有色彩艳丽、耐高温、化学稳定性好等优点,广泛应用于各种玻璃装饰。本文介绍了一种用于装饰性玻璃油墨的低熔点基釉制备方法及其应用,该基釉能够显著提升黑白色釉的光泽度和遮盖力,所制得的色釉具有鲜艳的色泽和近乎完全的遮盖度,黑色釉照度L值达25,白色釉L值达到90左右,釉层在25~40μm的透过率仅为0.05%~0....  相似文献   

19.
Jingdezhen is famous for its bluish white (Qingbai) porcelains of the Song Dynasty, and those decorated with iron spots are distinctive among them. Herein, iron spots on a bluish white porcelain were investigated using a series of microscopic and spectroscopic characterizations. We found the decreasing iron content from more than 8 wt% to about 2 wt% during the glaze color transition from rusty to brown and finally into green, which built a connection on the coloring mechanism of iron-rich crystallized glaze and celadon glaze. We identified the rare ε-Fe2O3, a promising magnetic material, in both the dark brown crystals and the triangular crystals in the rusty area, which is its first discovery among bluish white porcelains. Based on these findings, we discussed the coloring mechanism of iron-spot decoration along with the physical form of the iron oxide crystals, indicating the partially reducing atmosphere during firing process.  相似文献   

20.
建筑陶瓷装饰技术的现状和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俞康泰  杨颖  江陵陵 《陶瓷学报》2005,26(2):113-117
建筑陶瓷制品竞争的一个重要方面是花色品种的竞争,竞争的焦点是产品设计和装饰材料的水平。装饰材料包括陶瓷颜料、熔块、干粒、液体色料、渗花釉等。其中,不乏一些新型陶瓷装饰材料如仿金属色料、相干色料、仿金属釉、虹彩釉、反应釉、各种熔块、干粒等,在装饰手法上吸收了很多日用陶瓷和艺术陶瓷的装饰手法和印刷行业的惯用技法如手彩、釉中、釉下彩,丝网印花、辊筒印花、喷墨印刷等。我国要缩小建筑陶瓷制品和国外先进国家的差距,首当其冲的是要在产品的装饰材料、装饰技术上迎头赶上;不仅要缩短两者在硬件方面的差距,还要缩短在软件方面的差距,使我国建筑陶瓷产品的档次有明显的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