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纳米级微生物细胞破碎机在啤酒生产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简单介绍了纳米级微生物细胞破碎机及其在啤酒生产中的应用。包括纳米级微生物细胞破碎机工作原理、技术参数、操作方法等。该机在啤酒生产中应用可以提高麦汁中的α-氨基氮;实现大米辅料的喷射液化、缩短糊化糖化时间。在啤酒酵母培养上,可以提高发酵液中的酵母浓度,对还原双乙酰、缩短酒龄起着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2.
介绍了纳米级微生物细胞破碎机发明过程中的模型机研制和数学模型建立,从实验室使用模型杌获得各种工业微生物细胞破碎基础数据,建立数学模型,放大生产四种生产型机器,及其在工业生产中应用。并提出1700kg/cm^2至3400kg/cm^2超高压力水分子流,水分子在压力环境中的冲力,破碎切割微生物细胞至纳米级的理论,在此环境中的超高压力、机械剪切力、超声波起了协助破碎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在试验中发现,水流密度与破碎所得纳米颗粒大小成正比例关系,其函数表达式为:v=fx);创建了扩张水分子间距离公式:r放=roxη等8个数学模型,研制成水流一微生物细胞及分子破碎机和微生物细胞破碎1g质点的额定冲力表。它们在啤酒生产中的应用,可采用水流一纳米级微生物细胞及分子破碎机,破碎啤酒废酵母制得破碎液加入啤酒糖化锅,可提高麦汁中α-氨基氮,增加大米辅料(或糖浆)至55%~65%。达到增加产量的目的,实现啤酒废酵母综合利用。  相似文献   

4.
Vc废菌体即发酵终了的假单孢菌与蜡质芽孢杆菌,污染环境,影响企业清洁牛产.通过发射扇犁水射流,实现射流对射,切割、破碎微牛物细胞.在众多的水射流对射切割试验中发现:水射流密度与切割所得纳米颗粒人小成正比例关系,其数学表达式为:y=f(x);并创建了放人水分子间距离公式:r放=r0xη等10个数学模型:据此研制出纳米级微生物细胞破碎机.首次提出假单孢菌与蜡质芽饱杆菌破碎的额定冲力(F),将Vc发酵混合废菌制造出纳米生物颗粒,用于Vc发酵生产,取代氮原料,节约粮食,变废为宝,实现循环经济和清洁生产;具有明显的环境、社会经济效益.从而结束了人类历史不能工业化粉碎微观物质的历史,获中国发明专利(专利号:03143321.9).  相似文献   

5.
酵母细胞破碎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该文介绍了化学、生化、超声波、机械研磨、匀浆机破碎及纳米级微生物细胞破碎机破碎等酵母细胞破碎技术,通过试验数据和推论说明各种破碎方法的优缺点,得出纳米级微生物细胞破碎机是理想的酵母细胞破碎工具,并将此细胞破碎机的应用原理和结构作了简单交待。  相似文献   

6.
食源性微生物污染物分布广泛存在于各种食物中,所造成的食品安全问题直接威胁着人类的健康。纳米酶是新一代人工合成酶,因其既具备纳米材料的比表面积大、活性位点多、吸附能力强等特点,又兼具天然酶的高催化性能,并且还有稳定性高、易于表面修饰、生物兼容性好等诸多优点,使得其在杀菌抗炎、环境治理、分析检测、绿色合成等领域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利用比色,拉曼,电化学等多种传感测试手段,结合纳米酶的高催化性能,可将微弱的检测信号放大,从而实现低含量组分的现场快速测定。随着人们对纳米酶催化性能与结构之间的关系研究的深入,越来越多的功能性纳米酶被相继开发,必将带动高效快速检测技术的发展。本文综述了近年来基于纳米酶的食源性微生物的传感策略的最新进展,着重于不同类型纳米酶的检测机制以及在食源性微生物检测方面的研究现状,并探讨了其未来可能的发展方向,为基于纳米酶的食源性微生物传感设计提供理论依据,为相关技术的发展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7.
8.
本文介绍了膜分离技术的概况和原理,重点介绍了纳米级滤膜技术的优点及其在粘胶纤维生产中的应用,阐述了在对压榨液的半纤和碱液进行高效经济地分离过程中,采用纳米级滤膜膜处理工艺代替传统透析工艺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9.
《食品工业科技》2002,(05):75-76
分析总结了发酵调味品生产过程中微生物混合培养的方法与作用特点,提出了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0.
纳米级改性淀粉是特征尺度至少在一个维度上为纳米量级的改性淀粉,根据形态可分为淀粉纳米颗粒和淀粉纳米纤维两类。近年来,纳米级改性淀粉因其独特的纳米材料特性,以及原料来源广、可生物降解、生物相容性好等优点,在包装新材料、活性成分包埋、食品质地改良等方面具有重要的潜在应用价值,逐渐成为食品纳米科技研究的热点。文中在介绍淀粉纳米材料形态的基础上,进一步对纳米级改性淀粉的"自上而下"及"自下而上"2种制备方法及其性能改良方法进行阐述,并总结了纳米级改性淀粉的基本理化性质及在食品领域的研究应用。  相似文献   

11.
低盐固态发酵工艺酱醅中微生物区系的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山东省有代表性的4个酱油生产厂家的酱醅为实验材料,对低盐固态工艺发酵过程酱醅中的细菌,酵母菌和米曲霉的数量变化,优势菌群进行了系统分析,对细菌和酵母菌进行了菌种鉴定。同时,对酱醅中细菌和酵母菌所产生的蛋白酶和淀粉酶活性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2.
酱油烧菜发乌、无红亮光泽主要是由生产过程中的原料配比、酱醪发酵、焦糖酱色质量等原因造成。该文对“老抽王”酱油生产工艺中酱醪发酵阶段利用添加红曲提高产品质量进行了试验。结果表明:产品的色率增加21447,红色指数增加1.21,黄色指数增加1.85,试验样品炒出的菜光泽红亮。  相似文献   

13.
酿造酱油专用酶制剂在酱油生产中的应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在酱油酿造过程中添加酱油专用酶制剂,补充和强化酶系,以促进淀粉和蛋白质的分解率,从而提高风味和产品得率。  相似文献   

14.
复合酶制剂在鱼露生产应用的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鑫 《中国酿造》2005,(12):47-48
在传统鱼露发酵工艺的基础上,对采用原料加酶酶解后,接种发酵菌种,保温发酵工艺进行了探讨。现代工艺条件下缩短发酵周期提高品质是可行性,并对鱼露的质量标准进行了介绍。  相似文献   

15.
微生物在酱油、食醋生产过程中的作用和危害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微生物的特征,重点论述了微生物在酱油、食醋生产过程中的一系列分解合成作用,同时也列举了微生物对酱油、食醋生产的危害性。  相似文献   

16.
对酱油稀醪发酵中出现的生白污染问题进行了研究,对污染菌进行了鉴定,对造成生白的各种因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对酱油稀醪发酵生白现象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7.
考察了不同工艺段酱油陶瓷膜过滤的分离效果,并以酱油沉降液为料液,优化陶瓷膜过滤条件。结果表明,陶瓷膜应用在酱油沉降工段后较佳,表现在通量衰减慢、膜污染速度慢等。最佳陶瓷膜过滤操作参数为:选用孔径B陶瓷膜,温度40~50 ℃,跨膜压差280 kPa,膜面流速5.5 m/s,反冲工作压力500~600 kPa,反冲间隔时间4 min,反冲时间3 s,反冲排气5 s,浓缩10倍,平均通量85.7 kg/(h·m2)。陶瓷膜渗透液离心无沉淀,菌落总数低于10 CFU/mL,总酸、氨基酸态氮、总氮、盐分及无机盐固形物透过率均达到98%以上。陶瓷膜技术应用在晒制酱油中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8.
回顾了传统酱油生产工艺近50年的发展概况,论述了我国传统风味酱油的工艺特点和风味特点。围绕冬季保温和阳光晒醪,提出了我国北方低温季节生产传统风味酱油需要解决的问题,同时概算了解决这些问题所需要的投资。  相似文献   

19.
酶制剂在酱油生产中的应用技术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酱油酿造中起主要作用的是各种酶。淀粉酶是时酿造酱油生产中淀粉质原料进行作用,形成酱油中还原糖,糊精等成分,增强酱油固型物以及提供酒精发酵、有机酸发酵的原料成分。蛋白酶是将大豆蛋白质水解成低分子蛋白胨、朊、多肽及氨基酸,使酱油含有多肽和氨基酸,成为营养丰富含有鲜味的调味品。纤维素酶是水解纤维素使之变成葡萄糖,同时纤维素酶具有对植物细胞壁的溶解破坏作用,使植物细胞中内含物得到充分利用。通过添加这几种酶,明显提高了原料利用率,改善了酱油风味。酶制剂应用技术在酿造酱油生产中将得到大力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