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阐述了角偏差的定义和测量原理,然后用照片给出了测量仪的全貌。整套测量仪用微机进行二维转动架的规定交替转动,并记录信号接收器传来的信号,待测量结束时打印出结果。对测量光束的设计要点和CCD面阵探测器的选择原则进行了说明,最后定性地分析了影响测量结果的10项误差源,按照误差理论给出了绝对合成不确定度。  相似文献   

2.
生产中,测量工件的圆孤半径一般采用专用止通量规或圆孤样板。为了更直观,我们设计了一种如图所示的简易 R 规。它有标尺架1、圆标尺3和活动架2组成。活动架2与标尺架l为铰链联接,圆标尺3与标尺架1为精密螺纹联接,活动架可绕 B 点转动。测量时,将被测工件置于平台4上,R 规与平台贴平放置,A、B、C 三点与所测圆孤接触,调整圆标尺,使其触头与圆孤面接触,然后在标尺上读出数值。此数值即为圆孤之半径值。这种 R 规具有通用性好,成本低,且能直接读出圆孤半径数值。遗憾的是,它所测出的精度不高,有待进一步改进。  相似文献   

3.
全国联合设计的新系列摇臂钻床均采用了图1所示的燕尾形导轨。目前,这种形式的导轨广泛地应用在机械制造中。 根据这种燕尾形导轨各部分的尺寸,我们设计了一种测量工具,可用来测量燕尾形导轨的L尺寸。该测量工具采用了比较法进行测量。经过几年的验证,使用性能良好,结构紧凑合理,测量结果准确可靠,从而结束了多年来使用样板进行测量的落后方法。 测量工具如图2所示。该测量工具V型转动测量砧的A面与活动测杆的中心线平行,并可在一个平面内任意转动。因此,该测量工具可以放在最合适的位置,使v型转动测量砧工作面、活动测杆工作面与燕尾形导…  相似文献   

4.
将常规的坐标测量设备通过增加转动的数控分度头,实现了鞋楦的全部断层图测量,为使楦的上下测量数据能按断层面合并,设计了基于共同断层面深度坐标的鞋楦上下面路径测量和断层扫描方法。  相似文献   

5.
顶面成圆弧的套筒齿条(图1)的齿厚,因为很难用齿厚卡尺进行测量,所以有的在平板上用量柱通过测量M值间接测得。用此种方法多测几个齿槽,也能得出径向跳动值。但是这种测量方法所用元器件较多.测量操作麻烦,效率低。 我们设计了图2所示的测量工具,较满意地解决了圆弧顶面齿条的齿厚及齿槽跳动的测量。该测量工具的量柱转动测量砧2上的量柱(未画出)素线与测微螺杆3的测量面平行,并可在一个平面内任意转动,测量时量柱和测量面能分别与齿条的齿槽和测量基准面(线)保持良好的接触。 制造此测量工具时,首先根据M值和齿条的参数,选用适当规格的外…  相似文献   

6.
王福荣 《工具技术》2005,39(7):99-100
在我厂货车转向架生产中对其重要部件侧架进行划线时,侧架支撑座角度25°±1°的测量一直比较困难(见图1),测量基准面是划线三级平台,测量面保持环上平面。由于侧架和支撑座结构妨碍直接测量,且万能角度尺的直角尺和直尺长度有限,所以采用万能角度尺的测尺面既不能完全贴合测量面(保持环上表面),在高度上也无法贴合测量基准面(平台与保持环中心高度距离为200mm),因此实现直接测量比较困难。图1由于该角度是必须测量的质量控制点之一,以我厂现有的工具加工能力,自行设计制作可准确读数的角度尺比较困难,若委托专业工具生产单位制,不但花费较…  相似文献   

7.
百分表对中法是转动设备最常用的对中方法,但存在百分表量程不当、轴窜、表针卡涩、表架扰度等诸多影响因素,它们对百分表的测量读数均产生影响。本文旨在通过对百分表对中的各种偏差分析和控制措施,对转动设备对中精度和质量提供保障。  相似文献   

8.
建立头盔重心测量坐标系,以大量程、高精度、易操作为指导原则,设计测量系统及测量方法。最终得出结论:精确测量飞行员头盔质量特性,能够使其设计更科学合理,为后续的头盔配备显示器及夜视镜等附加设备提供了可行性分析和数据支持,在飞行头盔设计和应用上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一、凸轮磨床的工作原理目前常用凸轮磨床的工作原理都是采用摆架式靠模法横向切入进行仿形磨削,其结构原理如图1所示。数块靠模串装在头架主轴上,并采用平健与主轴联接,随主轴一起转动,靠弹簧的拉力依靠模与靠轮始终紧密接触。在转动过程中,由于靠楼外形轮廓的曲率变化,迫使摆架产生摆动。工件安装在主轴与尾座之间,并与靠模等速旋转,通过砂轮的横向切入对工件进行唐削。在磨削凸轮的回程面时,为使摆架摆动平稳避免冲击,装有摆架液压缓冲器。二、磨削过程中的动态分析1.在磨削凸轮的外侧面时,靠棋处于上升曲线,并且升程越来越…  相似文献   

10.
一、概述 WX-042型全自动喷油嘴中孔座面磨床(图1)为磨削柴油机喷油嘴中孔和座面的高精度、全自动型的专用磨床。其特点是自动化程度和生产效率高,适用于油泵油嘴行业大批生产,可作全自动磨削,亦可作半自动磨削。 该机床为采用双工位布局形式的双轴内圆磨床。两个磨架分别安置在床身的左右两端,床身的中间装有带两个床头箱的回转工作台。在同一时间内,右边的磨架磨削喷油嘴中孔,左边的磨架磨削座面。零件的中孔和座面在一次装夹中磨出。机床备有电子仪表测量和步进电机控制的定程测量两种方式,在使用时可根据需要任意选用。机床总布局结构…  相似文献   

11.
王央央  黄群 《装备制造技术》2012,(10):216-217,240
根据桥(门)式起重机主梁上拱度、挠度的定义,结合上拱度、挠度的规范要求,对常见的测量方法结合实际进行分析应用,提出了上拱度和挠度测量的见解,对于正确测量主梁上拱度、挠度,进而判断和评估主梁的安全性能起到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2.
与目前使用的传统型的叶片式气动马达相比,“双弧双缸组合式”气动马达在缸体外部尺寸不变的情况下,由于有效增大了缸体进气腔体积,因此有效提高了马达的转速并改善了进气方向,有效降低了进气噪音,为提高气动马达效率、节能降耗,提供了一种新的设计方案。  相似文献   

13.
虚拟转矩、转速仪的研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分析转矩、转速测量原理,提出一种基于虚拟仪器的虚拟转矩、转速仪,通过它可方便、精确地测量转矩、转速。介绍这种虚拟转矩、转速仪的设计方法,并应用于电流变实验。实验表明:虚拟转矩、转速仪精度高、抗干扰能力强、操作简单,具有实际应用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电机转矩转速测量方法的分析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电机的转矩和转速是最重要的两个参数,对它们的测量必须准确.根据用户提出的测量航空电机具体要求,本文分析了转矩和转速的测量原理,指出了采用应变式和光电式传感器构成测量仪更适合测量大转矩、高转速电机.虽然与传统的测量方法一致,但经过理论分析,得出了这种测量方式机械结构影响测量稳定性的原因,即传动轴受减速器齿轮啮合力作用产生的弯曲应变和结构谐振对测量精度影响最大.本文通过精确的计算,充分地考虑了机械结构对测量稳定性的影响,提出了选择转矩传感器及转速传感器的基本原理与方法.据此,在所研制的电机测量仪中,大大地提高了测量精度,并有效地减小了测量仪的体积和重量,适合航空工业应用.  相似文献   

15.
基于虚拟仪器的串激电机转速测量装置的实现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工业测控系统中,电动机尤其是交流电动机转速的检测和控制占有很大比重。在以磁电或光电构成的测速系统中,常用的测量方法有3种,分别为T法、M/T法和M法。但对于电动机被封闭的场合则测速比较困难。文中介绍的是应用虚拟仪器技术的一种非接触式转速测量方法及装置,通过从串激电机在转动时感应出的信号中提取出与转速对应的信号,求其频率,然后根据推导出的公式使其转化为转速,从而得出结果。基于该方法的测量装置,速度与串激电机感应出的频率有一一对应关系,因而具有高效率、高精度、非接触测量,且可以及时反映物体的瞬时变化情况等优点。  相似文献   

16.
三坐标测量机动态误差的建模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提高三坐标测量机的测量速度,缩短测量周期,分析了影响给定的三坐标测量机动态误差的因素。对三坐标测量机的具体和了分析,用电感测微仪进行了动态偏转角的测量,并推导出由动态偏转误差得到测头处的动态位移误差的方法。同时,对由导轨的直线度造成的误差进行了讨论。指出动态误差主要是由各构件绕气浮导轨连接处的偏转和各运动构件本身的弯曲变形造成挫理论上可以证明,在气浮导轨力矩刚度和横梁弯曲刚度已知的情况下,只要  相似文献   

17.
In dynamic testing of structures, rotational frequency response functions have been less utilized than its linear counterparts because no suitable moment generators and sensors for measuring moments and rotational motions are available. In this paper, a method and a new transducer for measuring point rotational impedance of structure is reported. The transducer contains two PZT bimorph cantilevers symmetrically attached to a solid base which is affixed to the measuring point of test structure. When the bimorph cantilevers are excited to vibrate out of phase with ac power, the transducer exerts a sinusoidal moment to the structure. To let the transducer measure rotational impedance simultaneously, a transducer model called “transduction matrix” is exploited. The matrix quantitatively relates the input voltage and current and the output moment and rotational velocity. Once the matrix is identified via tests and/or numerical simulation, the mechanical impedance at the output port can be evaluated from the electrical impedance measured at the input port of the transducer. To validate, the rotational impedance at a point of a beam was detected by the transducer and calculated by a finite element model. Comparisons of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proposed transducer fulfills the aimed measurement accurately.  相似文献   

18.
轮胎稳态侧倾力学特性理论建模   总被引:6,自引:3,他引:3  
研究了轮胎侧倾建模机理,并在此基础上导出了轮稳仿而倾的侧向力、回正力矩、纵向阻力和翻转力矩特性表达式。讨论了车轮定位时侧倾角与前束角的关系,引入了有效侧倾角概念,并基于此给出了子午线轮胎比斜交轮胎侧倾侧向力小的理解解释。  相似文献   

19.
This paper proposes a new electronic camber suspension mechanism in which the suspension geometry rather than brake and driving torques is controlled to improve the cornering performance. The new camber angle mechanism is made available in a double wishbone type suspension. The bicycle model is employed to establish the control strategy for the camber angle mechanism. The referenced yaw rate is derived to make the control input. To carry out the control simulation of the full car, ADAMS/Car and MATLAB/Simulink are used. The result of fishhook simulation indicates that the proposed mechanism reduces the camber angle generation and decreases the camber thrust. This makes the vehicle move straight forward easily. The single lane change simulation indicates that the change of camber angle is small and it contributes to the short cornering and fast straight forward ability.  相似文献   

20.
快速高精度转速测量仪的研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文中较详细地介绍了快速高精度转速测量仪的工作原理,并对软、硬件设计的主要环节进行了叙述。该转速测量仪通过对相邻几个转速脉冲信号的宽度进行测量,并采用在线修正的方法,实现了对转速的快速高精度测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