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以猪皮蛋白粉(porcine skin protein powder, PSPP)为原料,大豆油为油相制备乳液,再经热诱导形成猪皮蛋白粉基乳液凝胶,研究PSPP的浓度和加热处理时间与次数对乳液稳定性、乳液凝胶质构及持水力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PSPP浓度的增加,加热后乳液析出水层逐渐减小,乳液结构保持更加完整,液滴尺寸变化显著减小,乳液的表观黏度增大。质构和持水力分析显示,随着PSPP浓度的增加,乳液凝胶的硬度、黏聚性及持水力均显著增强。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显示,随着PSPP浓度的增加,乳液凝胶颗粒的直径明显减小,油水界面的蛋白覆盖率增大。当PSPP质量浓度为30 g/L时,随着热处理时间延长和次数的增加,乳液凝胶质构特性变化较小,这表明PSPP乳液凝胶可耐受长时间和反复加热处理。  相似文献   

2.
与化妆水同时登场的不是美容液就是乳霜,人们容易忘记乳液的存在。而且在皮脂量分泌旺盛的这个季节里,人们对于乳液更是敬而远之。但是充分了解乳液具有美肌效果的美容专家建议:必须使用乳液。这是为什么?我们一直在寻找受到好评,值得推荐的乳液,让大家直面乳液的实力!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随着乳液腔室结构类型的不断丰富,基于乳液的包埋、荷载等技术也变得更为高效与持久。然而,乳液腔室越复杂,影响界面结构的因素越多,体系也越难保持稳定。在构建乳液的过程中不能仅考虑一种因素对其稳定性的影响,还需要综合不同腔室类型的结构特点进行制备条件的预设。本文概述几种典型乳液的腔室结构与其界面稳定性的研究进展,针对不同类型乳液的稳定性提升进行对比分析,为新型乳液产品的开发提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4.
黄春玺 《纸和造纸》2006,25(1):102-103
涂布乳液是白纸板在生产过程中最后一道与瓷土等填料按一定比率混合后作为面层涂料使用的原料,白纸板涂层的好坏与成本的高低和涂布乳液有直接的关系。传统采用的涂布乳液有两种,如用丁二烯制成的丁苯乳液成本相对较低,但用它涂布的纸张脆性较大,耐候性差,纸面易变黄。目前质量较好的涂布乳液是采用苯乙烯与丙烯酸等单体制成产品,虽然该乳液性能比丁苯乳液好,但成本较高。  相似文献   

5.
水/水乳液是一种新型胶体分散体系,目前已成为胶体与界面科学领域的研究热点。本文综述水/水乳液的形成机制、影响因素和特性,归纳总结典型天然高分子的水/水乳液体系;介绍利用颗粒、嵌段聚合物、聚电解质等3种物质稳定水/水乳液的方法,其中,重点介绍颗粒稳定水/水乳液的机理和影响因素,以及水/水乳液在活性物质荷载和淀粉消化中的应用。指出水/水乳液的未来发展方向,特别是应开发更多的食品级水/水乳液体系,以拓展在食品中的应用范围。  相似文献   

6.
新型硅蜡乳液的制备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将蜂蜡用复合乳化剂乳化时加入自制的乳化助剂,制得稳定的蜡乳液,将该乳液与羟基蛙油乳液复配,制得乳白色略带蓝光硅蜡乳液,该硅蜡乳液用于绵羊服装革作顶层手感改善剂,除了获得油润的蜡感和滑爽感之外,还使成革具有抗菌和抗静电作用。  相似文献   

7.
以脱酰胺马铃薯蛋白为原料制备乳液,研究不同脱酰胺时间(0、0.5、3、6、12 h)的马铃薯蛋白乳液的粒径分布、乳化稳定性、微流变特性及微观结构的变化。结果表明,随着脱酰胺时间的延长,乳液粒径(体积平均直径)和稳定性动力学指数值均呈现先减小后增大的趋势;脱酰胺3 h和6 h的马铃薯蛋白乳液粒径分布均匀,乳液较为稳定,可能是因为改性蛋白乳液液滴间静电斥力增大,阻止了液滴的聚集;脱酰胺12 h的马铃薯蛋白乳液粒径增大,乳液稳定性减小,这可能是因为电荷斥力降低使液滴聚集。微流变特性分析表明脱酰胺6 h的马铃薯蛋白乳液的宏观黏度因子值最高,黏度最大,粒子运动速度减慢,乳液液滴间具有强作用力,体系更稳定。本研究为马铃薯蛋白的深入研究及产品开发提供一定参考,提高马铃薯蛋白的利用率,扩大应用范围。  相似文献   

8.
采用微乳液聚合法由D4开环聚合,含环氧基团的硅烷偶联剂共聚改性,合成了透明的环氧基改性有机硅微乳液,讨论了乳化剂对聚合反应速率、聚合物乳液粘度、乳胶粒径、聚合物乳液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阳非离子型复合乳化剂10%(对乳液质量)有利于聚合反应进行,得到的环氧基改性有机硅乳液稳定.该环氧基改性有机硅乳液已经投产使用。  相似文献   

9.
综述了乳液成膜过程,结合含氟乳液与环氧乳液的共混乳液,介绍了共混乳液自分层的预测理论。利用乳液成膜模型和自分层的预测理论探讨了影响自分层共混乳液成膜的因素,研究表明:两种共混树脂的玻璃化温度(Tg)相差小于8℃;树脂的乳胶粒径在200nm左右;共混乳液形成连续的乳胶膜后再在高于最低成膜温度(MFT)的40℃下退火一段时间,可以形成具有底面合一结构;两种树脂分别呈现出优异的表面性能和附着性能的乳胶膜。  相似文献   

10.
絮凝是乳液体系中普遍存在的一种现象,会影响蛋白质稳定的水包油型乳液的乳化、外观和流变性。本文通过分析蛋白质浓度、离子强度、pH值等影响乳液絮凝的重要因素,从界面流变学角度解析乳液油-水界面行为并进一步阐释蛋白质乳液稳定机制,综述了通过优化界面吸附层的特性控制絮凝的方法,概述了蛋白质和多糖、多酚形成的二元和三元复合物有效提高乳液稳定性的机制及应用进展,以期为稳定型蛋白质乳液的制备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1.
Pickering乳液是一种以固体颗粒为乳化剂制成的乳液。与常规乳液相比,Pickering乳液具有潜在的优越性,其良好的物理稳定性可有效防止液滴聚结。本文主要综述了影响Pickering乳液稳定性的各类因素以及稳定Pickering乳液的各类食品级胶体颗粒。Pickering颗粒的高密度可以帮助调整高糖高密度的连续相和低密度芳香油之间的密度差异,保证体系的稳定,Pickering乳液还可以在乳液形成之后发生改性,为乳液带来更多功能。Pickering乳液是食品乳液工程研究中一种有前途的研究物质,对食品乳液的研发和加工将有其独特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2.
为揭示大豆蛋白和大豆卵磷脂在油-水界面层的交互作用及复合微乳体系的稳定机制,探究了温度(20、60℃)和均质压力(0~80 MPa)的协同作用对蛋白质-磷脂复合乳化体系功能性质的影响。结果显示:相比于天然大豆蛋白与磷脂(native soybean isolate-lecithin,NSI-Lec)形成的乳状液,热变性大豆蛋白与磷脂(denatured soybean isolate-lecithin,DSI-Lec)的乳状液功能性质随均质压力的变化更明显。NSI-Lec乳液在均质压力达到80 MPa时乳化性、乳化稳定性及电位变化不再显著,但DSI-Lec乳液在该条件下功能性质继续提高。当均质压力高于40 MPa时,DSI-Lec乳液的乳层析指数明显下降,说明乳液更加稳定。粒径分布结果表明:NSI-Lec乳液呈双峰粒径分布,DSI-Lec乳液在均质压力高于20 MPa后粒度分布曲线向小粒径方向移动,且当均质压力达到80 MPa时粒径分布呈现单峰。激光共聚焦显微镜结果显示,DSI-Lec乳液随均质压力的提升分布更均匀,乳液连续性较好。  相似文献   

13.
聚氨酯-聚丙烯酸酯复合乳液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综述了聚氨酯 -聚丙烯酸酯复合乳液的制备方法 ,包括共混交联法、种子乳液聚合法、互穿聚合物网络聚合法、乳液共聚合法等。介绍聚氨酯 -丙烯酸酯 (PUA)复合乳液的结构和性能 ,包括乳液的稳定性、流变性 ,胶粒的粒径、核壳结构 ,胶膜的表面结构、热学性能、力学性能和耐化学品性能 ;讨论了它们的影响因素。指出高性能、高固体含量和多功能的交联型复合乳液成为PUA乳液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4.
蛋白质功能因子乳状液体系巴氏杀菌受热时易改变其流变性,从而影响其品质。本研究基于乳状液异型聚集效应,构建多重功能因子乳状液微聚集体,以期改善其耐热性。选用大豆多糖(SSPS)和乳铁蛋白(LF)为乳化剂,DHA和β-胡萝卜素为功能因子,分别制备了SSPS-DHA乳状液和LF-β-胡萝卜素乳状液,二者以不同比例异型聚集,形成不同的乳状液微聚集体。考察不同加热方式2580℃程序加热30 min(加热过程)和80℃加热30 min(模拟巴氏杀菌)对乳状液的物理稳定性与流变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单一LF-β-胡萝卜素乳状液加热后完全变性成凝胶状固体;SSPS-DHA/LF-β-胡萝卜素乳状液微聚集体在加热条件下,流变学特性明显改善;90 wt%LF-β-胡萝卜素-10 wt%SSPS-DHA乳状液微聚集体的流动性、粘弹性均表现为流体特征。因此,通过SSPS-DHA乳状液的添加可以显著改善蛋白乳状液的热变性与热凝固特性,从而保障巴氏杀菌等热处理不改变功能因子乳状液的质构。   相似文献   

15.
考察了阳离子型苯丙乳液在含质量分数为10%的碳酸钙抄纸体系中对阳离子分散松香施胶剂的增效作用。实验结果表明,阳离子苯丙乳液与阳离子分散松香施胶剂的质量比为9:1的混合乳液的施胶度(60s)远大于等量阳离子分散松香施胶剂时的施胶度(14s),而阳离子型苯丙乳液单独使用时没有施胶作用。阳离子型苯丙乳液增大了阳离子分散松香施胶剂的表面电荷密度和疏水性。  相似文献   

16.
采用种子乳液聚合的方法,制备了一种具有核壳结构的苯丙乳液。研究了种子乳液的量、软/硬单体配比、丙烯酸、乳化剂、引发剂等因素对乳液聚合反应、乳液稳定性及涂膜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为了研究乳化剂对全营养乳体外消化的影响,分别采用辛烯基琥珀酸淀粉颗粒(Octenyl succinic acid starch,OS)、玉米醇溶蛋白颗粒(Zein)和磷脂(Phospholipid,PL)作为乳化剂,通过剪切、高压均质制备三种全营养乳,然后利用pH-stat法模拟全营养乳体外消化,研究OS、Zein两种Pickering乳化剂和PL传统乳化剂对全营养乳消化特性的影响,测定了消化过程中全营养乳的粒径分布、zeta电位、微观结构和脂质消化速率。结果表明:模拟消化过程中,三种乳液的粒径均呈现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三种乳液的zeta电位绝对值均呈现先减小后增大的趋势,经消化后OS乳液、Zein乳液和PL乳液的电位值分别为:−14.53、−19.90、−18.80 mV,Zein乳液的油滴被脂肪酶水解的程度最大;Zein乳液、OS乳液和PL乳液最终游离脂肪酸的释放率分别为:20.54%、17.21%、14.29%,Pickering全营养乳的体外脂质消化速率高于传统全营养乳,有利于全营养乳脂质的消化吸收,有助于提高乳液中脂溶性生物活性成分的生物可及性。

  相似文献   

18.
以蜡乳液、硅酮乳液、聚四氟乙烯乳液、WPU/SiO2纳米杂化分散液(WPUS)为助剂,考察了其种类和用量对水性聚氨酯涂膜耐磨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当助剂质量分数从2%增大到10%时,分别加入蜡乳液、硅酮乳液、聚四氟乙烯乳液得到的水性聚氨酯涂膜的耐磨性表现出先提高后降低的趋势,而加入WPUS得到涂膜的耐磨性逐渐增大。当蜡乳液、硅酮乳液、聚四氟乙烯乳液、WPUS的质量分数分别为2%、2%、6%、10%时,涂膜具有最佳的耐磨性能。  相似文献   

19.
实验利用壳聚糖作为锂皂石稳定ASA乳液的胶体保护剂,研究了壳聚糖用量对锂皂石稳定的ASA乳液性质和施胶性能的影响,探讨了硫酸铝用量、浆料pH值对壳聚糖-锂皂石联合稳定的ASA乳液施胶性能的影响,并对乳液的水解稳定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壳聚糖的加入使乳液的稳定性稍有降低,但有利于增加ASA乳液的施胶性能。加入硫酸铝促进ASA的施胶,且少量的硫酸铝就可使乳液获得良好的施胶性,在浆料pH值为5~9的范围内,乳液具有良好的施胶性能,并在浆料pH值为7时,施胶效果最佳,乳液放置120 min后,施胶效果仅降低10%,具有很好的水解稳定性。  相似文献   

20.
乳液凝胶是一种半固体性材料,主要分为基于蛋白质的乳液凝胶和基于多糖的乳液凝胶,可在乳状液的基础上通过热诱导、酸诱导、盐诱导、酶诱导等方法制备。乳状液的结构与性质对乳液凝胶的结构和功能具有重要的影响,可以通过调节乳状液的结构特性来获得具有特定功能的乳液凝胶。乳液凝胶可作为脂肪替代物,也可作为传递体系,已广泛应用于食品工业中。本文在总结近十多年国内外研究的基础上,全面综述了不同乳液凝胶的制备方法、理化性质和应用特点,为进一步扩大乳液凝胶在食品领域中的应用提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