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100多年前,清末状元张謇在家乡南通兴实业、办教育、创造性地开展城市建设,领时代潮流,开风气之先,影响及于全国,绵延至今。100多年后的今天,当我们回眸这段历史,仍能感受到当年南通的纷呈异彩。2002年,两院院士、著名建筑学和城市规划专家、清华大学吴良镛教授提出了南通是“中国近代第一城”的命题。可以说,  相似文献   

2.
100多年前,清末状元张謇在家乡南通兴实业、办教育,创造性地开展城市建设,领时代潮流,开风气之先,影响及于全国,绵延至今。100多年后的今天,当我们回眸这段历史,仍能感受到当年南通的纷呈异彩。2002年,两院院士、著名建筑学和城市规划学专家、清华大学吴良镛教授提出了南通是“  相似文献   

3.
江苏南通文化人在盘点2002年所走过的路时,发现过去一年把足够的注意力放到了对城市历史文化资源的挖掘和扩展上,由两院院士、清华大学吴良镛教授领衔对南通博物苑总平规划和新展馆的设计成为我市文化建设的一件大事,2002年7月11日吴良镛教授先后两次来通,在对博物苑进行设计的同时,仔细考察了南通的城市建设,  相似文献   

4.
张謇与南通“中国近代第一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良镛先生根据对南通考察的情况和自己多年来对中国近代城市规划建设的研究,大胆而审慎地提出南通是“中国近代第一城”的命题。为此,我刊《城市脉动》特组织一批文章,从准确认识南通近代文明和科学历史为出发点,了解南通在中国城市化进程中独特的地位为目的,把南通城市建设的昨天、今天和明天展现给世人,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5.
2002年7月,两院院士、清华大学教授吴良镛先生为南通博物苑总平规划和新展馆设计首次踏访南通。在对中国人办的第一个博物馆——南通博物苑进行专题调研后,又应邀考察了南通的文物保护和城市建设工作。因为他为撰写《中国大百科全书——建筑、园林、城市规划卷》“城市规划”词条,曾经进行过大量的研究和考证,对南通在近代城市化、工业化和现代化中的  相似文献   

6.
张謇与南通“中国近代第一城”   总被引:11,自引:3,他引:11  
吴良镛 《城市规划》2003,27(7):6-11
对于张謇先生 (1 853 -1 92 6)一般无需太多介绍 ,他是南通人 ,1 894年考中状元 ;中日《马关条约》签定后 ,激于义愤 ,主张兴实业、办教育 ,以挽救危亡的中国 ;后来父病南归 ,脱离政界 ,把主要精力放在实业、教育、文化、水利、交通、城市自治和建设以及慈善等事业上。张謇的业绩早有记述 ,关于他经营南通城市建设的成就也已有所涉及。近来 ,我因参与规划南通博物苑的扩建 ,访问南通并涉猎更多的资料 ,对南通城市建设有了较深一点的了解 ,特别是从近代城市规划史的角度看 ,深感下列三个方面值得进一步探讨 :(1 )张謇的城市建设思想与业绩 ;(…  相似文献   

7.
中国城市的再造--关于当前的"新造城运动"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当代中国正在进行一场史无前例的“新造城运动”。神州城镇,不论大小,无一例外。地球上任何城市的改变,原本都是一种线性的渐变。除非经历了战争的浩劫。但战争迫使城市变化的规模总还有限,决不像中国当今的“新造城运动”这样的普遍、坚决、彻底,这样的铺天盖地。因而,这是中国城市史、乃至世界城市史上空前而浩瀚的一次堪称奇迹的变革。中国城市人的生活因此而全面更新。这场“新造城运动”大致经历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由20世纪80年代中期到90年代中期。这期间,政府迫切翻新历久不变的城市面貌,更换老旧的功能设施,改善百姓落后而困窘…  相似文献   

8.
澳门自1999年12月20日回归祖国以来,不仅在文化历史方面继续有所成就,于2005年7月已成功地将历史城区申报为世界文化遗产;而且在经济方面也有了突破性发展,澳门的观光旅游业,休闲度假活动都呈现了强劲的势头,澳门的经济与城市建设正在飞速地向前发展。  相似文献   

9.
南通市委、市政府2004年初提出申报历史文化名城的目标。2007年6月被省政府批准为省级历史文化名城。2009年1月被国务院批准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回顾申报历程及南通历史文化条件,主要有以下特色:  相似文献   

10.
2004年1月份,看到《现代城市研究》第一期发表的冯骥才先生“关于新造城运动”的文章,初看到“新造城运动”一词给我一种错觉,以为冯先生援引了当年梁思成先生的建议:保护旧城.另建新城!  相似文献   

11.
雷军 《中外建筑》2009,(6):157-159
本文结合笔者多年城市规划工作实践,分析阐述了新时期条件下城市规划与城市规划管理的关系,并着重从创建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城市规划管理机制和创新城市规划管理体系方面进行了详细探索与思考。  相似文献   

12.
四明山,山势陡峭,林木丛生;樟溪河,旖旎蜿蜒,漫漫流淌。这里地处浙江东部暴雨中心.每至夏季,雨量集中.持续时间长.往往形成山洪且来势凶猛。如火如荼的周公宅水库工地就掩映在四明山的点点青翠里。  相似文献   

13.
理想城市的设想是西方城市建设史的重要组成,也是西方城市建设的宝贵财富,对后来西方城市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和重大意义。该文从理想城市入手,通过对西方理想城市的发展过程进行分析,循迹西方不同阶段理想城市所蕴含的城市理想,进而结合当代中国的城市实践,对当代中国城市的建设提出一些建设性概念。  相似文献   

14.
本文首先分析南京近代交通的兴起与发展及其对近代城市变迁的影响。其次,在大量的资料收集和认真调研的基础上,考察原南京京市铁路的路线、功能、站点,并对其做了兴废研究:再次,重点梳理原京市铁路国府站片区与其相关的近代城市变迁历史。最后,得出结论。  相似文献   

15.
Bromb.  Z 郭华瑜 《新建筑》1997,(3):23-23,42
中国当今的城市环境发展显然与现代生活的需要不相符合,指出了中国城市化进程中一些不尽发只意的现象,并呼吁尽是开展研究,找寻这个特殊的国家在特殊的文化背景下特殊的解决问题的办法。  相似文献   

16.
辛塞波  侯凤武  张立昆 《华中建筑》2007,25(12):178-181
古今中外,建筑就是技术和艺术的结合,该文分析了从中国近代以来,建筑教育中艺术课程所占的比重,以此来分析艺术学科在我国建筑学教育中的特征,并指出建筑学与艺术学科之间互补关系,以及适合我国当代建筑学艺术学科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7.
中国的文人常以月抒情,因为月光才能带给灵魂光亮与诗意,而现代化都市的跃然崛起,路灯侵占了城市的街头巷尾,月光便再难寻觅。活在19世纪末与20世纪初的人可能正经历着马修·阿诺德的判断:"一个世界已经死去,而另一个世界还没有生成。"  相似文献   

18.
山水城市、公园城市是当前城市规划和风景园林领域的热词,在中国几千年的园林与城市发展历史上,却并不是个全新事物,山、水、城、园的融合始终是中国城市建设的基本原则和理想目标。山水城市建设是一个持续发展、没有完形的动态过程。在近现代历史上,无锡曾经在城市山水资源开发和园林建设方面,有过2次系统的创新实践,这些探索上承历史、下启当代,与今天的山水城市建设理论与实践具有很高耦合度。对此开展梳理和分析,既还原了无锡山水城市建设的历史过程和真相,也为推进当代山水城市建设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19.
1944-1947年,在武汉开展的由朱皆平主持的"武汉区域规划",是中国近代城市规划史上第一次区域规划实践.在介绍了此规划活动的发展历程、四大规划成果及主要理论来源后,分析了此规划活动所体现的先进意识和局限性.通过了解"武汉区域规划"的主持者朱皆平的经历生涯,从人物史角度探寻该规划活动的内在动因与发展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