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Planning》2015,(12)
家园合作对儿童、家庭、幼儿园都具有重要意义。以家庭为中心的家园合作建立在人类发展生态理论、心理学理论、家庭系统理论等多种理论基础上,重视家庭背景中的儿童,主张从多方面、深层次展开家园合作,以期达到最佳的合作。当前家园合作要丰富家园合作基础的研究,形成全方位的合作体系,重视家庭差异和家长需求,善于利用社区和政策资源。  相似文献   

2.
《Planning》2019,(9)
儿童学习是多方面相互作用与发展的过程。尊重和遵循儿童学习的特点,有利于儿童学习品质的养成,实现儿童的有效学习。瑞吉欧教育充分吸收并运用建构主义理论,尊重儿童学习的主体地位。瑞吉欧模式下儿童表现出其独特的学习特征,包括儿童学习的主体性与内部动机性、主动创造性与循环上升性、社会文化性以及高度合作精神等,这都为我国学前教育提供了良好借鉴与启示。  相似文献   

3.
《Planning》2017,(6)
品德与社会课的开设目的是促进小学生形成良好的品德和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以儿童社会生活为基础,从学生自己的世界出发,用儿童的视角去观察社会,用儿童的心灵去感受社会,从而促进学生认识社会、参与社会,为将来走上社会打下良好的基础。文章就如何提高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的实效性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4.
申井 《中国消防》2009,(1):25-25
江苏省徐州市以“睢宁儿童画”闻名于世。日前,徐州市以“我心中的消防”为主题,举行了一次别开生面的儿童绘画比赛。共有200余名小朋友参加了此次比赛。孩子们的参赛作品充满了清新明快的乡土气息,以独特的思维方式和视角,充分表现出孩子们对消防事业的热爱,对消防官兵的敬意。  相似文献   

5.
幼小衔接指的是儿童在幼儿园教育和小学教育之间连接中的情况,处于幼儿园与小学阶段的儿童有不尽相同的身心发展特征,这个阶段既存在着连续性,又有它的独立性。因此应充分做好有效衔接教育,为幼儿顺利升学打好基础。本文主要分析了当前我国幼小衔接教育中存在的问题,然后详细阐述了解决幼小衔接问题的措施。  相似文献   

6.
《现代装饰》2009,(6):96-97
属于二楼的游戏空间连接着儿童候诊区,因为大多是第攻就诊的小朋友和家长,台大儿童医院小儿科吕立医师赋予设计师个重要的课题,希望小朋友在这个空间里能藉由游戏当中进而对生命、世界和自己的身体有基本的了解和认识。  相似文献   

7.
《Planning》2018,(3)
<正>陈鹤琴先生认为,孩子需要良好的小朋友做伙伴,进行交流沟通,以活泼身心。然而,当下的儿童,尤其是幼儿园小班幼儿由于主客观条件的影响,不可避免地出现了自私、任性、霸道、不合群、缺乏合作意识等负面效应,这样的负面效应在某种程度上影响着小班幼儿合作交往能力的发展,而民间游戏,以其材料简单、种类繁多、玩法多样,且以合作游戏为主,能初步地对小班幼儿进行合作交往能力的培养,能增强小班幼儿的  相似文献   

8.
《Planning》2019,(30):87-88
《变形记》主要围绕着格里高尔悲伤而奇异的异化经历情节展开,整本书的故事线索十分的简单,通过这个人物的各种异化经历来充分展现他在资本主义社会制度下的真实法国社会文化生活。通过认真阅读本书具体内容,运用现代马克思主义国家社会经济科学发展方法论研究中的以实践经验为理论基础的问题研究理论方法和现代社会矛盾问题研究理论方法,对《社会变形记》的内容和人物形象进行分析,有利于挖掘著作中作者想要表达的人性内涵,以及深刻的社会现状。  相似文献   

9.
高职类院校重在培养社会应用型人才,"校企合作,产学结合"教学模式在逐渐得到应用与推广,以苏州托普学院建筑专业校企合作现状为例展开分析,提出关于高职类院校建筑类专业工学结合相关企业选择和培养模式相关改革方案,为培养社会需要的实用性人才打好基础。  相似文献   

10.
<正>本案以新的角度,把设计的重心放到"学习的过程",以了解最合适孩童的学习环境。项目位于香港市中心的湾仔区,占地共1,000平方米,设计师采用了"双重视角",即以成人和小孩的视野去规划不同的功能空间,让成人亦可投入这个专属小朋友的国度,真正塑造出有助发掘他们学习潜能的空间。设计师刻意摒弃由成人想象儿童的心态,设计透过双方作为出发点,来塑造一个发掘孩童潜能的学习空间。而家长也是这个"过程"的重要成员,设计的整个过程会自然而然诱发成人重新以小孩的角度看世界,以同时促进家长、导师和小朋友之间的对话、互动与共享。在该项目中,设计儿童的学习空间需要达至以上目的:分别透过模仿(Imitate)、沟通(Communication)与游戏(Game)。模仿与沟通是从小孩的角度出发,小孩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