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阐述了构建工程教育的基础平台,提出了建立开放式的实践教学体系、采用系列化的培养方式和建立产学研合作教育的培养机制,是培养工科大学生工程能力和创新意识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2.
《Planning》2016,(8)
高等院校的培养目标不同,决定了学生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也有着很大的不同。作为行业性比较强的工科院校,培养目标是让学生成为高级工程师,通过几年的专业学习、习惯养成和社会实践,获得工程师应该具备的基本技能,具备实际工作的能力、科研工作的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工程能力培养是工科院校工程教育的薄弱环节,提高工科院校大学生工程能力是高校亟待思考和解决的问题。机械制造实训是诚信意识、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培养中最具综合性、实践性、亲历性和体验性的环节。在我国大规模开设二课教育之前,机械制造实训是其他教学环节无法替代的,它对于一个学生综合素质的考验更为全面、严格。  相似文献   

3.
针对当前中国高校工科大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环节中所面临的困境和难题,以学生专业兴趣为导向,对现阶段大学生实践能力培养模式进行了探索与实践,构建了基于自主式微小实验平台建设的工科大学生实践能力培养新模式。该模式以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项目和本科生毕业设计为依托,通过学生自行研发微小实验装置、自主开展实验研究,突出学生在实践教学中的自主性,着力培养工科大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实践表明:基于自主式微小实验平台的大学生实践能力培养新模式,能切实以培养大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核心,展现工科专业人才培养的特色,提升工科专业毕业生的企业满意度。  相似文献   

4.
杨宇  张筱逸 《福建建材》2023,(1):110-111+118
新工科建设背景下,实践能力与创新意识成为高校工科人才培养的重要战略目标,而课程实验是大学生动手实践能力与创新意识培养的重要环节。针对智能建造专业土木工程材料实验教学中的实验内容固化、教学模式老化等不足,提出了以学生自主创新实验为主的实验教学模式、实验内容多样化、考核评价多元化和实验室开放管理等举措,以期构建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实践教学体系,为培养创新应用型人才奠定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5.
《Planning》2016,(11)
本文首先介绍了工程实践能力的概念及内涵,其次探讨了在应用型转型背景下工科专业教师工程实践能力培养的重要性,最后从提高教师对工程实践能力培养的主观能动性等方面提出了工科专业教师工程实践能力培养的途径与措施。  相似文献   

6.
《Planning》2018,(3)
实践是巩固理论知识和加深对理论知识认识,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及动手能力的有效途径,是大学教育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通过对工科专业大学生实践教育存在的共性问题进行梳理和分析,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以使更多的大学生、教师以及企业积极参与进来,从而提高工科专业大学生实践教育的效果。  相似文献   

7.
岩土工程专业竞赛对培养适应时代要求的土木工程专业创新和实践型人才具有重要的作用。本文通过具体赛例分析,详细阐述了岩土工程竞赛对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产生的作用;同时岩土工程专业竞赛与实际工程的紧密结合,能够提升大学生基本专业素质与专业技能,培养大学生创新意识与合作精神,锻炼大学生实践能力与创新设计能力,从而对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起到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8.
在新时代背景下,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是根据国家能源结构改革和经济发展方向所设置的新工科专业。在此背景下,社会和企业对高校所培养的专业技术人才提出了新的要求,需要更加注重当代大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本文以吉林建筑科技学院的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为研究对象,通过制定实践教学计划、调整实践教学内容、培养师资队伍、建立实践教学层次和实践教学平台等多方面的改革,构建了五位一体的实践教学体系。该体系符合新工科背景下应用型高校培养适应社会发展人才的要求,可以极大地提高学生运用专业知识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9.
通过分析高校工科教师工程实践能力培养的重要性,从工科教师培训制度的建立、鼓励工科教师进企业、建立企业与高校合作关系等角度提出了培养教师实践能力的途径,以切实提高教学能力。  相似文献   

10.
工科院校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工程意识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工科院校是培养工程技术人员的摇篮,工程意识又是工程技术人员应具备的基本素质。文章从介绍工程意识的定义及内涵入手,说明工程意识与工科院校教育之间的关系,阐明了工科院校注重工程意识教育的意义,并介绍了一种工科院校培养学生工程意识的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