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Planning》2019,(12)
<正>"互联网+"就是"互联网+各个传统行业",但这并不是简单的两者相加,而是利用信息通信技术以及互联网平台,让互联网与传统行业进行深度融合,创造新的发展生态。传统的阅读仅限于纯文字的阅读,对于阅读者来说比较枯燥乏味,并不能提升阅读的兴趣。在"互联网+"模式的驱动下,阅读不再是简单的文字浏览,它也将脱离无趣的范畴。  相似文献   

2.
《Planning》2019,(33)
在新时代的发展下,随着互联网的全面覆盖,每个人的阅读方式也在悄然的发生着变化,这样一来就导致图书馆的管理模式需要进行革新。在互联网时代的影响下,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服务缺乏科学性和技术性,推广途径非常有效,所以暴露出来的问题也日渐增多。对此,高校图书馆应对当前的阅读推广模式进行改革,充分的利用互联网推广这一手段,建立信息化、数字化的高新图书馆,培养大学生新媒体阅读素养,结合本校图书馆发展现状,找到适合本校学生发展的阅读方式和推广模式。  相似文献   

3.
《Planning》2019,(25)
随着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新媒体环境下我国高校图书馆的阅读推广正在进行中。新媒体的出现,改变了高校师生的阅读习惯和阅读方式,而这一改变也对高校图书馆的阅读推广增加了一定的难度与挑战。本文就高校图书馆新媒体阅读推广活动的实施效果和现状展开分析,并提出策略。  相似文献   

4.
《Planning》2019,(6)
随着新媒技术的发展,社会已经逐渐进入新媒体时代。新媒体技术为图书馆阅读推广提供了新途径、新思路。在以往的图书馆阅读推广中受推广形式单一、推广不具针对性等问题影响,推广的效果不够理想。因此,在图书馆阅读推广中就要灵活地应用新媒体技术制定合理的高中图书馆阅读推广策略。  相似文献   

5.
《Planning》2020,(2)
移动新媒体时代背景下,高校图书馆纷纷建立了数字图书馆,希望能够为广大读者带来更加优质化、个性化的阅读服务,同时这也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本文首先概述了图书馆数字化阅读推广的优势;其次分析了高校图书馆数字阅读的推广方法;最后探讨了移动新媒体环境下高校图书馆数字阅读推广服务创新对策。  相似文献   

6.
《Planning》2019,(17)
随着移动设备及移动互联网的迅猛发展,各种新媒体平台犹如雨后春笋般出现。较低的推广成本、付费意愿较强的人群、能够与消费者进行面对面沟通等成为新媒体运营的优势,越来越多的企业将新媒体作为首选的营销平台。与此同时,高职新媒体运营人才的培养却具有一定的滞后性,如何培养出运营实践操作能力较强、综合素质较高,符合企业岗位需求的新媒体运营人才成为高职新媒体运营课程需首要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Planning》2019,(6)
科学技术的发展以及移动终端的普及,为人们带来了更加便捷的生活体验,许多智能应用均融入人们的日常生活之中,n这一点在阅读方式的改变之上体现的尤为明显,传统阅读方式正逐渐被数字阅读所取代。在这股时潮之下,以传统阅读模式为主的高校图书馆的阅读模式亦发生了较为大的变化。本文对新媒体时代下高校图书馆数字阅读以及微媒体推广的现状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建议,以期推动当今高校图书馆数字阅读以及微媒体推广的进步。  相似文献   

8.
《Planning》2014,(5)
面对网络新媒体的冲击,传统媒体都在转型,但传统媒体对新媒体属性和运作规律的认识仍不足,多数传统媒体在转型实践上仍存在误区。新媒体运营的基础是互联网,因而必须以互联网文化来理解新媒体的特征,以互联网思维来认识和运用新媒体的传播规律。这是观察传媒运作理念革新的一个重要视角。  相似文献   

9.
《Planning》2019,(10)
随着互联网尤其是移动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人们接收信息的渠道发生巨变。面对新媒体带来的挑战以及当前运营的困境,传统纸媒必须积极拥抱互联网,以报纸的权威性、公信力为基础,创新新闻传播方式,积极构建融媒体矩阵,打造"智慧报纸"。  相似文献   

10.
《Planning》2019,(3)
在鼓励全民阅读的环境下,所产生的闲置书籍也日益增多。我国作为世界书籍出版量最高的国家,书籍在阅读后如何处理,成为了一项不可忽视的问题。当今互联网技术飞速发展,传统的营销模式已难以跟上社会的节奏,需要依靠新媒体平台才能发挥更大优势。因此,通过对我国目前闲置书籍营销现状的了解,以及对依靠新媒体平台进行闲置书籍营销所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基于新媒体平台的闲置书籍的营销策略,一方面促进资源循环利用,另一方面鼓励大家更好的阅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