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更好的解决高校患病大学生的家庭负担,使在校大学生充分享受医疗保障,唐山市已将在校大学生纳入了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管理范围,本文针对我市高校在组织大学生参保过程中存在的一系列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旨在进一步做好在校大学生的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工作。  相似文献   

2.
《Planning》2019,(6)
本文利用2013年中国综合社会调查(CGSS)抽样调查数据,建立Logistic模型,分析社会互动、社会信任对我国居民商业医疗保险参保行为的影响。研究发现:社会互动能为居民提供获取商业医疗保险知识的渠道,有助于提高居民对商业医疗保险的主观满意度,并产生明显的"跟进"效应,从而对居民商业医疗保险产生显著影响;社会信任有利于促进不同群体间的信息交流和合作,提高居民对商业医疗保险回报的期望值,对居民商业医疗保险产生显著影响。应充分发挥商业医疗保险的作用,提高医疗保障事业的效率,实现更高层次的医疗水平。  相似文献   

3.
《Planning》2019,(2)
作为社会公共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基本医疗保险的目标是减轻居民大病医疗负担,降低其灾难性医疗支出风险。利用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CHARLS)数据,通过PSM法与随机效应估计方法,基于全民医保覆盖的背景分析了基本医疗保险对于农村家庭灾难性医疗支出风险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尽管近年来我国已实现了基本医疗保险全覆盖,但由于道德风险的存在,以及保险增加了一部分因经济困难无法就医的农户的医疗服务可及性,基本医疗保险仍然无法有效抵御农村居民发生大病时的经济风险,对农村家庭灾难性医疗支出无明显的缓解作用。基于此,提出构建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逐步提高大病医疗保险保障程度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Planning》2015,(6)
随着全民医保体系的逐步建立,在基本医疗保险基础上通过补充医疗保险对高额医疗费用给予进一步保障成为未来医疗保障事业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基于对成都市的37家医院患者的3年调查数据(2010-2012年),我们分析了成都市补充医疗保险这一较新的政策对对分散大病风险所发挥的作用。采用两阶段Ordered Probit和Probit模型,我们发现,购买补充医疗保险使患者家庭成为医疗负担非常严重的家庭的可能性减低了约5.7%,使医疗负担比较严重的可能性降低了约11.4%,使家庭因病负债的可能性降低了约36.7%。这些发现显示,成都市近几年推行的补充医疗保险在完善该市医疗保障制度和降低患者医疗负担过程中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相似文献   

5.
《Planning》2013,(22)
目前在医疗保险管理中需要研究解决的问题非常多,也非常复杂。统筹基金的管理是医疗保险基金管理的关键。通过合理的住院医疗费用结算模式结算,有效的保证参保职工的基本医疗需求和基本医疗保险基金的收支基本平衡。使医疗保险工作健康稳定发展。  相似文献   

6.
《Planning》2016,(1)
社会医疗保险必须控制医疗费用支付的风险,中国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采取全国统一的模式,区分参保人住院和门诊费用,分别建立统筹账户和个人账户进行支付。在此支付方式下,为了防止个人门诊费用负担过重,该制度还设计了统筹账户转移部分费用到人账户政策和门诊部分超额费用统筹报销的模式。本文以B市2007年到2012年数据为基础,提出了按年龄分布的支付风险因子的理念和计算,发现伴随着近年来人口结构的变化,现有的基金支付方式使得医疗保险"基金支付风险"不同于"医疗费用风险"的按不同年龄的分布,不同年龄段医疗费用结合现有的支付方式使得相对年轻的"老龄"群体"医保基金支付风险"的增加,而这种"扭曲"和改变会随着中国人口老龄化整体趋势会严重影响医保基金支付的整体风险,本文根据支付方式与参保人年龄结构综合作用的风险的分布进行了分析并给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Planning》2020,(2)
本文根据2016年中国家庭追踪调查数据,运用面板数据回归方法和倾向得分匹配法(PSM)研究微观经济个体参保行为对医疗费用支出的影响。研究表明,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参保行为显著提高了医疗总费用和自付费用,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参保行为对降低医疗总费用和自付费用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新农合参保行为显著降低了医疗总费用,对自付费用的降低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运用PSM法解决内生性问题和消除选择性偏差后得到的净效应结果与上述发现基本一致。参保行为与医院等级的交互分析表明,选择社区诊所等基层诊疗机构就诊可显著降低医疗总费用和自付费用,选择综合医院就诊则显著提高医疗总费用和自付费用。此外,参保行为对医疗费用支出的影响具有个体和区域异质性。据此,建议增强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进一步提高统筹层次,推进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  相似文献   

8.
《Planning》2016,(4)
本文使用中国健康营养调查(CHNS)2009年和2011年的数据,选定短期健康状况评价指标和长期健康状况评价指标,对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的健康绩效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医保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善参保者的短期健康状况,并能显著提高参保者长期健康水平,尤其体现在降低参保者罹患心脑血管疾病的概率上。同时,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医保会增加参保人员的实际医疗费用支出。总体上,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对参保人群健康具有积极作用,即产生了正向的健康绩效。  相似文献   

9.
《Planning》2014,(9)
企业补充医疗保险是对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补充和完善,是为了减轻职工个人医药费负担、保障职工的医疗需求、提高职工抵御疾病风险的能力、稳定职工队伍的必要措施。面对当前医疗改革的新形势,本文就济南铁路局企业补充医疗保险运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完善企业补充医疗保险制度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郝永刚 《中华民居》2012,(11):161-162
在当今中国,医疗保险是当参保人因疾病、生育、负伤时,社会或者企业补偿一部分因以上原因带来的医疗费用,参保人再自行支付一部分数额的一种保险。这是中国社会保障体系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随着社会的发展,旧的医疗保险制度已经越来越不能适应新的市场形势和人们的需求,新的医疗保险改革应运而生,国家出台了医疗保险改革的政策,不仅关系到患者、医院的合法权益,还关系到社会公共利益,同时意味着医疗保险管理方式也要顺势进行相应地改革和完善,这给政府、医院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本文通过对医疗保险管理现状的分析,提出加强医疗保险管理的新举措,希望能为医疗保险管理的改革尽一份力量,促进医疗保险管理工作的健康有序进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