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Planning》2019,(26)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国防教育现代化水平也越来越高,军队对士官学员的需求量越来越大,要求也越来越严格。培养符合当今时代的现代化复合型士官学员方法手段亟需探索。本文主要针对高职院校定向培养不同种类士官学员学习能力的培养策略进行探讨研究。  相似文献   

2.
《Planning》2014,(32)
士官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中对于士官技能的培养起了重要的作用,院校是全面培养士官技能的重要场所,有较强的学习氛围,虽然在装备保障上比不上一线部队,但是理论知识的储备和全面技能素质的培养方式,是远远超过一线部队的,也相信在这种技能培养模式下,更多的优秀士官人才突现出来,发挥他们的优势作用。  相似文献   

3.
《Planning》2015,(2)
后勤士官任职教育直接为部队培养后勤专业士官人才,院校教学工作只有与部队后勤工作紧密融合,才能不断提高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只有在教学内容上与岗位需求紧密衔接,在教学模式上与工作任务深度融合,在人才选用上与任职岗位合理互动,才能实现院校教学工作与部队后勤工作的有机结合。  相似文献   

4.
《Planning》2019,(19)
培养"听党指挥,能打胜仗,作风优良"的高素质军事化士官人才是定向培养士官生的根本任务,军人思想、军人意识、军人作风和军人纪律等军政素养的教育培养,是定向培养士官生的基本内容,编写《军队基层管理》新教材适应新时期士官生发展的培养要求,是士官生进入基层参与管理实践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5.
《Planning》2016,(32)
文章以汽车制造与装配技术专业为例进行了基于校企深度合作的人才定向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文中简要阐述了山东交通职业学院(以下简称"我院")汽车制造与装配技术专业与一汽大众、华泰汽车、唐骏欧铃等企业开展的全方位的深度校企合作及进行的校企深度合作人才定向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创新。  相似文献   

6.
《Planning》2014,(33)
卫生士官位置处于兵头将尾,是官兵间的桥梁和纽带,其重要性不可低估。现在,卫生士官在部队中的数量越来越多,担负的工作和地位作用日益重要。创新士官学员文化管理对于培养高素质士官人才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本文从文化管理的内涵出发,探讨了文化管理的特点,强调了文化管理对培养高素质卫生士官人才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7.
随着士官制度改革的逐步深入,士官队伍的比例越来越大,他们将成为部队的一个重要层次,更是部队建设的一支重要力量。如何教育好、管理好和使用好士官,充分发挥他们的军事素质高、专业技术精、骨干作用强的优势,促进部队全面建设,巩固和提高部队战斗力,是部队管理教育面临的一个亟待解决的新课题。笔者认为,应针对基层士官和机关士官所处的不同环境和岗位特点,施于不同的管理教育内容和方法。 一、 中队士官的管理教育 基层中队士官与义务兵相比,年龄大、服役时间长、阅历丰富、专业水平高,是义务兵的直接领导,是培养义务兵过硬…  相似文献   

8.
《Planning》2014,(27)
<正>新时代的发展和进步需要具有强大创造能力和创新能力的人才进行推动。学校教育作为为社会培育人才的重要基地,必须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高职高专学校是为社会的发展培养高技能高素质的教育学校,这些学生将来都会走进不同的工作岗位,凭借自己的能力和技能为祖国的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为此,这些学生的创造能力和创造精神在社会中能够得到最突出的表现。创新的实质就在于学生在学习或工作中能够有意识、积极主动地发现并且利用新的  相似文献   

9.
朱涌 《山东消防》2002,(2):49-49
近年来,消防部队在政治教育内容的设置上注重了干部和战士的区别,但在一定程度上仍存在“一锅煮”的现象,随着体制的改革和官兵思想的变化,政治教育内容的设置必须针对干部、士官、士兵不同层次的特点组织实施。分层次教育已势在必行 一是士兵结构的改变要求实行分层次教育。兵役制度和士官制度改革后,义务兵服役时间由3年缩短为2年,尽管服役时间缩短,但培养合格军人的目标和要求没变。因此,必须着眼于2年时间设置教育内容,加大士兵的教育力度。士官制度改革后,士官数量猛增,士官群体在部队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更加突出,教育…  相似文献   

10.
《Planning》2018,(9)
文章立足军队实战化训练,对实战需求下构建的"开放式"士官培训模式进行研究分析,从认知角度阐述了"开放式"士官培训模式的形成背景,介绍了"开放式"士官培训的内涵和特色,重点研究了"开放式"培训模式的构建过程和具体实施步骤,为培养与部队岗位需求、新质战斗力模式相一致的士官人才提供了新举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