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为进一步提升河湖管护水平,强化河湖健康监督管理,宁夏回族自治区率先公开招标全国第一个省级河长制综合管理平台,以"互联网+河湖长制"思维,运用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移动互联网等新技术,充分整合共享水利、环保、住建等河湖管护信息化资源,基于宁夏智慧水利总体建设框架,打造服务宁夏区、市、县、乡、村五级应用的宁夏河长制综合管理平台,基本形成了"统一治水平台、行业部门协同、线上线下结合、全民共同参与"的新格局。新形势下,宁夏河长制信息化仍需建设空天地一体化河湖管理监测体系、升级宁夏河长制综合管理信息平台以及加强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技术应用,逐步从自动化、智能化升级为智慧化,以信息化促进河湖管理现代化。  相似文献   

2.
为了充分发挥"河长制"在保护生态环境中的积极实践作用,确保河长制工作在基层形成常态化机制,避免河湖管护工作流于形式,针对目前河长制河湖管护巡查中存在的难以对基层巡查人员科学、准确地考核与监管问题,从自动化检测的角度探讨了一种基于GIS、GPS、移动互联、移动终端、可视化等技术的巡查轨迹自动检测方法.此方法对于节约人力成本、减少财政支出、提升河道管理水平、确保河长制工作的顺利开展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已成功应用于江西省河长制信息化试点项目中,该方法同时适用于汛期巡查、水利工程安全巡查等相关巡查工作中,具有普遍适用性.  相似文献   

3.
沈阳市河长制技术保障体系包含“一河一策”方案、河湖划界、全方位巡河体系和项目后评估4个主要内容。河长制从“有名”到“有实”的转变离不开技术保障体系的支撑,完善相关技术体系,提高河湖管护信息化水平,助力河长制有效实施。  相似文献   

4.
吴成秋  吴宏宇  温海燕 《治淮》2023,(12):63-64+71
以GIS为核心的河道数据采集是“河长制+大数据”河湖管护模式构建和智慧水利“一张图”建设的关键。根据河长制工作推进要求以及GIS技术在空间数据采集、处理方面的独特优势,以江苏省徐州市为研究区域,采用卫星影像和GPS等技术方法,高效准确采集河道数据,通过VB程序开发对河道和河长信息编码,使用ArcGIS生成河道的地理信息数据库,为智慧河长制信息化平台建设提供基础底图数据。研究结果表明,通过采用ArcGIS和卫星影像提取河道轨迹数据,可以显著减少野外观测工作量,为河道数据采集工作提供了由输入到输出的整套信息化建设方案,可有效提升河湖管理服务水平,降低运行成本,具有一定研究意义。  相似文献   

5.
提出了基于GIS网格化的河长制信息化系统信息资源模型,该模型以河湖体系为核心,以河长制行政区划分段,形成河湖模型,并设计各类型数据目录存储结构,使各类数据与主体河湖模型对象关联;同时利用GIS空间数据处理方法,根据行政区划将分级管辖河段对象空间网格化,形成基于河湖模型的GIS空间网格化河湖资源空间数据对象,利用GIS的空间分析功能,将不同类型的数据资源与对应段的河湖资源对象自动关联,从而提供数据服务,支撑整个河长制监测监管信息的运转。模型应用于长沙市河长制信息化管理系统,实现了基于"互联网+"的河湖治理信息化工作模式,极大提高了河长制信息化工作的效率。  相似文献   

6.
梳理桐乡市河湖管护现状,以问题与需求为导向,探索与破解河湖管护难题,提出了交界区域联动机制、"四位一体"长效保洁机制、"河长制"细化升级、水利管理应用平台建设等一系列创新思想,以期提升桐乡市河湖管护水平,同时也为全国平原河网地区河湖管理提供一定的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7.
为打破河湖管理中跨部门、跨层级之间的信息孤岛,实现智能化,本文从平台架构、关键技术、平台功能几方面对多终端协同的河长制信息管理系统进行了详细的阐述.该平台覆盖省、市、县、乡、村五级河长以及各级河长办等全部成员单位,将河长履职、任务处置、考核验收、公众参与等情况进行整合,以河湖管护信息化、智慧化引领全省河湖治理体系和治理...  相似文献   

8.
为加强河湖管护,提高河湖监管现代化水平,需建设河南省河长制信息管理系统。系统基于SOA的规划体系,利用SOA架构,采用J2EE搭建具有可伸缩、灵活、易维护的系统平台,针对必需的信息资源规划与数据库建设、应用支撑平台、业务应用系统、标准规范体系编制等开展构建,开发了Web管理平台+巡河小程序+微信公众平台+河长App的多端联合应用模式,实现河长巡河智能化、数据共享全面化、巡查监管常态化,以信息化推进河湖管理现代化,为同类平台建设提供了思路。  相似文献   

9.
贯彻落实水利改革发展总基调,强化河湖监管,是维护河湖健康生命和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关键。基于河长制湖长制相关制度安排,研究提出了以省、市、县、乡四级河长湖长为责任主体、基于纵向传导和横向协同机制的河湖监管体系构建思路,分析了我国河湖监管的主体、内容及相关措施,为推进河长制湖长制从"有名"到"有实"、打赢河湖整治攻坚战提供决策支持。  相似文献   

10.
本文梳理了陕西省汉中市全面推行河长制湖长制进展及成效,包括统筹责任落实、完善规章制度、强化考核督办、突出问题导向等,从河湖管护源动力、总河长作用发挥、制度机制创新建设等方面总结认识与体会,为有关地方充分发挥河长制湖长制制度优势,开展河湖治理管护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塔里木河流域水文动态数据库管理信息系统设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依据现代管理学理念,从系统控制的角度出发,借助于计算机技术,建议建立塔里木河流域水文动态数据库管理信息系统。在建立水文数据库的基础上,开发相应的管理信息系统,以期实现对塔里木河水文数据的动态管理,进而建立对塔里木河水资源利用的决策支持。  相似文献   

12.
文章从分析我国流域水资源管理现状入手,以系统论为基础,着眼于“流域水资源是个系统”这一基本出发点,提出了一种新的流域水资源管理模式———流域集成化水管理,并在综合集成方法研究与解决问题路线的指导下,先从人、部门、信息各自集成进行研究,在此基础上,研究“人、部门与信息”三者的集成。  相似文献   

13.
数字流域中的水环境信息化关键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数字流域是我国流域管理的发展方向,是流域现代化管理的重要技术手段.水环境信息化作为数字流域的重要组成部分,提供了对流域水环境进行监测、管理、分析、控制的综合手段.文中提出了流域水环境信息化综合系统的结构,分析了流域水环境信息化的关键技术,对其中的主要环节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4.
对国外河流管理的历程、现状和趋势进行了分析,讨论了我国河流管理的发展历程,并对七大流域目前的河流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归纳。在此基础上,结合河流健康理念,从综合考虑河流管理中的行政手段和技术方法、注重河流综合管理工作中的公众参与、建立恰当的河流健康评估体系并与河流综合管理的集成、尝试河流动态管理方法和建立河流数字化信息系统等5方面提出了我国未来基于流域的河流管理的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15.
水资源流域管理实施中的相关问题探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对水资源流域管理模式实施中产生的相关影响问题进行探讨,指出流域管理和区域管理相结合是水资源管理的最优模式。针对流域管理中产生的行政区域管理与流域管理的相互冲突、水功能区划分、跨流域调水、水资源系统管理以及流域机构的管理职能等问题,从现代管理学、系统论、可持续发展思想等角度,提出了解决问题的思路,并对我国水资源科学管理模式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6.
介绍了德国WASY流域水资源信息管理系统(WISYS)的软件架构、数据库结构和主要功能;针对太湖流域实际和流域水资源综合利用信息管理的要求,充分借鉴和吸收了WISYS软件系统的设计理念和技术思路,定制了太湖流域水资源综合管理系统;通过消化与应用开发,总结了WISYS软件的特色,可为水资源信息管理系统的建设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7.
河湖水系连通是流域及区域防洪、供水和水生态安全的重要基础。现有的基于水流阻力与图论的水系连通性评价方法并不适用于连通性受闸门工程调度影响较大的平原河网区,为此提出了改进的水系连通性评价方法,不仅考虑河网中不同类型河道的实际输水能力,还考虑了闸门启闭的开启度。以太湖流域平原河网区为例,运用太湖流域水量水质模型中的概化河网绘制河网图,结合模型计算出各河道水位及闸门开启度,构建出加权邻边矩阵,并利用MATLAB编程算出每个节点连通性,进行了平原河网区典型年时河网水系连通性评价。总体评价结论为太湖流域平原区总体水系连通性较高,但各水利分区的连通性有一定差异,其中阳澄淀泖区和太湖区水系连通性较高。评价结论符合太湖流域平原河网区的实际情况,和前期研究方法的结论基本一致。该方法实现了受闸门调度影响较大河网水系的连通性定量化评价,可用于河网水系连通性变化评估、改善水系连通工程设计等领域。  相似文献   

18.
基于GIS技术的小流域信息系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提高水土保持工作的效率和精确度,本项研究在全面掌握辽宁省小流域的基本情况及动态变化信息的基础上,应用GIS技术,建立了辽宁省小流域信息系统,使研究内容全部数字化、模型化、智能化,为水土保持行政主管部门和科研业务部门治理、监督、规划提供科学的依据,该方法的应用是对传统小流域信息管理的一个重大突破。  相似文献   

19.
长期以来,不适当的水资源管理机制导致塔里木河流域水资源利用极不合理,供需矛盾日益突出。为此,本文着重从提高资本积累能力、技术创新能力、公众参与能力和协调发展能力等四个方面,深入探讨了提高塔里木河流域可持续水资源管理能力的主要对策。  相似文献   

20.
黄河三川河流域水沙特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三川河流域30多年的降雨、流量和泥沙等水文观测资料的分析,认为该流域的泥沙主要来源于中游地区,同时认识到在1980年以来由于地方工业的发展,特别是在煤矿资源的大量开发利用过程中,将弃杂置入河道不仅影响洪水的正常演进,也降低了水质,影响着沿河两岸工农业生产的正常发展和人民的正常生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