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采用基于AHP的水资源承载力模糊物元模型对广西北部湾经济区水资源承载力进行评价。在分析北部湾经济区水资源承载力的基础上,将影响水资源承载力的主要评价指标组成模糊物元,以各项评价指标及其相应的模糊量值构造复合模糊物元,构建了北部湾经济区水资源承载力指标体系,运用层级分析法(AHP)确定各评价指标的权重,最后计算欧氏贴近度。结果表明:南宁市的欧氏贴近度大于Ⅲ级,说明其水资源承载力相对较低;钦州市、北海市,特别是防城港市的欧氏贴近度较小,水资源潜力较大。  相似文献   

2.
《人民黄河》2014,(6):75-77
针对中原经济区存在水资源紧缺、生产生活需水与水资源供给矛盾、生态与水环境压力较大等问题,运用基于置信度准则的集对分析法,把社会经济条件、水资源条件、需水用水条件3个子系统13个指标对水资源承载力的影响分为3个等级,对该区部分城市的水资源承载力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中原经济区城市水资源承载力以基本可载、弱可载居多,形势不容乐观,原因在于工农业和生活用水增多、工业"三废"排放量大、水环境污染加剧、水资源重复利用率低等。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是增强水资源承载力的关键,运用虚拟水贸易战略可以提高水资源配置效率和缓解水资源紧缺危机。  相似文献   

3.
为了解决水资源承载力分类评价的高维和非线性问题,提升水资源承载力分类评价模型的精确性,提出改进的投影寻踪方法——基于最大信息熵原理的投影寻踪分类模型。对该模型中的密度窗宽R进行改进,推导得出密度窗宽的合理取值,并将该模型应用于济宁市2010—2018年水资源承载力状态评价;建立灰色GM(1,1)模型,对济宁市2019—2025年水资源承载力状态进行预测,预测结果符合实际情况。研究表明:济宁市2010—2017年水资源承载力评价等级为Ⅲ级,2018年水资源承载力评价等级为Ⅱ级;预测济宁市2019—2025年水资源承载力状态为Ⅱ级,水资源承载力状态总体保持良好态势。通过分析各评价指标对水资源承载力的影响程度,对提升该市水资源承载力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4.
汉江中下游水资源承载能力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水资源承载力的角度,对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实施以后汉江中下游现状及2010年的水资源承载力情况进行了评价.介绍了进行水资源承载力计算的技术思路,提出了水资源承载对象的划分,在对每一承载对象承载力计算的基础上,采用综合指数法计算特定条件下的总承载力,根据不同规划期、不同规划方案,采用多分量水资源承载力指数法对水资源承载力进行综合评价.并且根据设计的计算思路对南水北调工程实施后汉江的水资源承载力状况进行了评价,计算结果表明,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实施以后截至2010年水资源量是比较充裕的.  相似文献   

5.
基于物元分析法的水资源承载力评价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水资源承载力评价具有多目标不相容性的特点,在分析水资源承载力影响因素的基础上,构建水资源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并采用基于物元分析的水资源承载力评价方法,对禹州市水资源承载力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通过提高工业高效用水水平,推动节水型社会建设,可使整个禹州市的水资源承载能力得到提高。  相似文献   

6.
为定量评价安徽省水资源承载力的整体状况和发展趋势、识别引起水资源承载力不安全的主要因素,采用"评价-诊断-调控-再评价"的研究思路,构建了基于联系数的区域水资源承载力诊断评价模型,对安徽省水资源承载力进行了动态诊断评价研究,并利用减法集对势识别水资源承载力的脆弱性指标。结果表明:安徽省2005-2015年的水资源承载力综合评价等级值均处于2级临界超载附近,虽存在缓慢改善的趋势、但承载状况不理想;将诊断识别出引起水资源承载状况不安全的主要指标进行调控后,再次对水资源承载力的总体安全状况进行综合评价,调控后再评价的承载状况结果得到明显改善;上述所采用的诊断评价方法及研究思路可为安徽省水资源合理配置与调控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7.
为结合定量模型和水资源承载力的内在机理评价安徽省16个地级市的水资源承载力状况,构建基于非对称联系云和风险矩阵的水资源承载力评价模型。首先确定水资源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利用基于加速遗传算法的层次分析法确定各评价指标的权重,然后结合规定的评价标准构建基于非对称联系云和风险矩阵的水资源承载力评价模型(ACCRMM)。将该模型对2015年安徽省的水资源承载力进行应用的评价结果显示:16个地级市的水资源承载状况存在明显的区域差异,从南到北有依次减弱的趋势;皖北地区6个地级市的水资源承载力评价等级均为Ⅲ级;皖中地区4个地级市的水资源承载力评价等级为Ⅱ级;皖南地区的马鞍山、芜湖市的水资源承载力评价等级为Ⅱ级,而铜陵、池州、黄山、宣城市的水资源承载力评价等级为Ⅰ级。评价结果与安徽省水资源现状基本一致,表明ACCRMM用来评价区域水资源承载力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福建省水资源承载力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能志 《中国水利》2006,(21):45-47
通过对福建省水资源的开发利用情况及存在的水质问题进行分析,提出福建省水资源承载能力的主要指标,并研究了提高水资源承载力的途径,为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提供水资源保障,促进水利和经济、社会、环境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9.
在分析区域水资源与水环境的基础上,建立肥城市水资源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及评价标准,采用基于极大熵原理的水资源承载力模糊评价模型,定量计算区域水资源承载力,对模型评价结果进行分析得出,肥城市水资源承载力期望负荷值大于现状承载力,并提出提高水资源承载力的途径及措施。  相似文献   

10.
对水资源承载力发展、内涵和概念、水资源承载力评价评价方法等方面的最新研究成果进行了全面分析和总结,并展望了水资源承载力研究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1.
基于集对分析的黄河三角洲东营市水资源承载力评价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深入分析研究区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的基础上,建立了由25个指标组成的黄河三角洲水资源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和分级标准。利用集对分析理论,通过采用三标度层次分析法赋权,构建了基于三标度层次分析法的集对分析模型,并运用该模型对黄河三角洲水资源承载力进行评价。结果表明:研究区水资源承载力处于较低的水平,继续开发的潜力较小。针对评价结果,提出了提高水资源承载力的建议。  相似文献   

12.
王颖  王腊春  王栋  陈文瑞 《水资源保护》2003,19(6):34-40,49
通过大量数据阐述由于区域的自然环境承载力与社会经济发展存在着严重的不平衡,水资源短缺和水环境恶化已成为目前长江三角洲水资源水环境的主要问题。全区人均当地水资源量仅为全国平均水平的1/3,区域水质大多为IV类水;近海水质恶化、赤潮频发、地面下沉、洪涝灾害严重。提出长江三角洲地区水资源水环境问题的解决必须包含几个关键问题:①阐明三角洲区长江干流的水文与河道特性,变化状况、原因与活动规律;②对长江三角洲水循环与水环境的承载力、特点与发展变化的趋势性做出量值分析;③现有水环境的治理与污染防治,清洁水源的有效获取、有效利用与有偿使用,以及清洁排放水流的措施与管理系统;④三角洲流域的整体规划,有计划地、分阶段、有效地防治洪水、内涝与潮侵灾害;⑤全区的生态环境建设与发展规划;⑥实施区域水环境、水资源的一体化管理;⑦公众的教育。  相似文献   

13.
长江经济带水资源生态足迹时空分析及预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基于生态足迹模型测算长江经济带及其各个省(市)的人均水资源生态足迹、人均水资源生态承载力以及人均水资源生态盈亏,并运用灰色神经网络模型预测2016-2025年的发展趋势。研究结果表明:从时间趋势来看,长江经济带人均水资源生态足迹呈现先上升后趋于平稳的变化趋势,生态承载未出现超载现象,人均水资源生态足迹和水资源生态承载力均有较大时间上波动;从空间差异来看,人均水资源生态足迹的年均值总体呈现上游高下游低的空间分布特征(浙江省除外),人均水资源生态承载力的年均值受自然因素影响呈现明显的空间变化差异;从预测结果来看,人均水资源生态足迹有较大下降的为上海、浙江和湖南,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状况不容乐观的有江苏、重庆以及云南。  相似文献   

14.
为加快产业承接步伐,将安徽打造成长三角高质量承接产业转移的优选地,保障安徽省水资源的可持续开发利用十分重要。本研究依据安徽省2010—2020年的相关数据指标,结合安徽省实际发展状况,基于DPSIR-TOPSIS模型选取22个评价指标构建评价体系,通过障碍度模型分析影响安徽省水资源承载力的主要因素及障碍度。采用空间自相关法分析安徽省各市水资源承载力的关联程度,采用耦合协调度模型分析各子系统间的耦合协调度。结果表明:安徽省水资源承载力指数从0.326 9上升至0.728 6,呈向好趋势;影响水资源承载力的主要子系统为压力系统和影响系统,影响因子主要是自然保护区面积、工业废水排放量、工业SO2排放量,障碍度分别占比14.80%、10.61%、8.68%;安徽省耦合协调度较为稳定,处于濒临失调状态;安徽省各市水资源承载能力整体向好,但内部空间差异较明显。加强安徽省水资源承载力的关键在于提高生态环境治理水平,研究结果可为安徽省未来水资源配置和高效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5.
长江源区作为长江水文循环的起始地,具有重要的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源区的水质、水量变化将影响长江流域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因此,研究源区水域的纳污能力、计算控制污染物排放量对源区水功能区管理具有重要意义。依据源区水功能区水质目标,结合实测水文、水环境监测资料,选取一维水质模型,对青海省境内通天河及长江源区的水域纳污能力和限制排污总量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现状年三江源保护区的CODCr和NH3-N的纳污能力远大于聂恰曲治多保留区等其他4个水功能区,规划年(2020年)聂恰曲治多保留区的CODCr和NH3-N纳污能力最大。而现状年和规划年聂恰曲治多保留区的CODCr和NH3-N总量控制指标均大于三江源保护区和称文细曲称多保留区。研究成果可为长江源区水功能区划与管理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6.
为定量分析长江流域水资源开发利用状况,在传统的水资源生态足迹模型基础上,对其水资源生态承载力计算参数的选取进行了改进,采用区域用水总量控制指标替代区域人均水资源总量,对长江流域主要省区市的水资源生态足迹和水资源生态承载力进行了计算,分析了水资源生态足迹的驱动因子。研究结果表明,长江流域水资源生态足迹年际变化不大,呈现出小幅增加的态势。水资源生态足迹的变化反映了长江流域用水结构的变化,其地区分布规律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区域GDP状况。长江流域水资源生态承载力总体上呈现盈余态势,水资源生态赤字与水资源生态承载力分布规律一致。采用对数平均迪氏指数分解法对结构、技术、经济和人口等驱动因素分析后发现,GDP的大幅度增长是水资源生态足迹增加的主要原因,人口因素和用水结构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水资源生态足迹的驱动效应,技术因素对水资源生态足迹的增加起到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7.
科学合理地评价水资源承载力是促进区域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以珠江三角洲城市群为研究对象,建立了基于水资源承载子系统熵权的评价模型,与灰色关联理论相结合,对珠江三角区域水资源承载力子系统差异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各地区间水资源承载子系统等级与总等级均存在差别。除江门、惠州和肇庆外,其余地区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已接近饱和;深圳、佛山、珠海3市水资源供给对社会经济支持力较弱,已不能满足经济发展需求;江门和肇庆水资源承载力总等级虽然较高,但工、农业及居民生活用水效率低下,耗水率高,水资源未得到充分利用;东莞市在S4子系统的等级低于其他城市,应予以重点关注。提出的基于子系统熵权的分配方式可改善目前仍以传统熵权分配为主的现状,提供更加有针对性的评价结论。这对于合理分配在各个子系统的治理力度,以保证区域未来可持续协调发展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8.
重大水工程对长江三角洲水资源环境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资源承载能力受到各种因素的制约 ,大型水工程建设是其中的一个重要因素。大型水工程建设将显著改变河流的水文情势及年内运行分配 ,引起环境与生态系统结构、功能的变化 ,其建设也将引起河口邻近海域环境及生物群落结构和分布格局的变化。水工程对河口的影响是缓慢的、潜在的。大型水工程对长江三角洲水资源承载能力影响的研究是一项必须立即进行的工作。  相似文献   

19.
刘扬扬  李斐  王孟 《人民长江》2020,51(5):34-40
基于2016年长江干流水功能区水质监测数据、主要污染物入河量调查估算和相关规划成果,从水资源分区、水功能区类型角度,系统分析了长江干流水功能区水质类别、达标情况与超标特征、沿程水质变化,以及主要污染物COD、氨氮入河量与纳污限排的分布特点,据此探讨了影响长江干流水功能区水质的主要因素。结果表明:2016年长江干流水功能区双指标达标率接近95%,而全指标达标率不足65%,超标水功能区主要分布于重庆、湖北、江苏和上海段,以保护区、保留区和饮用、工业用水区数量较多。长江干流以工业用水区、排污控制区单位长度污染物入河量最大、污染程度最高,纳污限排需综合考虑水体自然环境容量与社会经济发展需求进行控制。目前,COD、氨氮已不是影响长江干流水功能区水质的关键因子,取而代之的是总磷,分析表明总磷沿江呈逐渐升高趋势。分步推进长江干流水功能区总磷评估考核工作,倒逼总磷污染物减排已刻不容缓。  相似文献   

20.
分析了珠江三角洲河涌在水资源承载力、河道平面和空间、河流水质及流域管理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从防洪排涝、截污治污、岸线保护、清淤除污、蓄引增容、系统重构等方面提出了治理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