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叶蕾 《四川建材》2013,39(3):240-241
为防止湿陷性黄土地基湿陷时对建筑物产生危害,在此类地区进行工程勘察时,应满足《湿陷性黄土地区建筑规范》中对勘察工作的各项要求,注意与其他相关技术标准的区别,从而对场地、地基作出正确评价并推荐合理的治理方案。  相似文献   

2.
辛爱华 《砖瓦》2022,(2):67-68
黄土一般广泛分布在我国的干旱与半干旱地区,部分黄土存在一定的湿陷性特征,这种特征很容易导致该区域内的地基承载力不足,所建设的建筑会由于这种低承载力导致严重的塌陷问题,影响建筑质量与人们居住与办公的安全性。由此本文基于黄土湿陷性影响因素的研究,详细分析在这种地质区域中如何去设计高层建筑的地基基础,以适当的方法来减少或者消除黄土所存在的湿陷性特征,保障建筑建设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陕西省铜川黄土地区大量的勘探工作,综合分析了多方面地基土物理力学性质室内试验成果,为同类地质上的工程应用提供些参考的技术参数。  相似文献   

4.
赵振波 《山西建筑》2005,31(24):105-106
结合两个实例分析了湿陷性黄土影响建筑物寿命的原因,同时介绍了湿陷性黄土地基沉降的预防和处理措施,事实证明只要高度重视,防患于未然,所有损失都是完全可以避免的。  相似文献   

5.
黄土作为分布在我国干旱和半干旱区域的土质,在我国有着广泛的分布,一般而言,湿陷性黄土容易导致地基的承载力不够,造成建筑塌陷,建筑的安全和正常使用也会受到影响。因为被水浸湿,黄土的结构发生显著的变化,其湿陷变形通常是局部或者突然性的,严重的甚至造成地基的破坏。所以对于湿陷性黄土地基的高层建筑地基施工来说,必须对黄土的承载力有一定的把控,处理好这种类型的地基,尽可能消除黄土的湿陷性,保障建筑的安全和稳定。  相似文献   

6.
结合工程实例,分析了强夯法与素土挤密桩法在湿陷性黄土场地的地基处理技术,并对地基检测的内容及方法进行了论述,以确保地基处理的质量,从而保证建筑物的安全性与稳定性。  相似文献   

7.
刘水生 《山西建筑》2001,27(4):69-70
湿陷性黄土评价一直是我国黄土规范的核心部份,结合基底压力较大的高层建筑,场地工程地质复杂以及建筑物采用不同基础类型情况下,评价湿限性黄土应注意的各种问题,诸如,按实际压力测定湿陷系数,判定深度界限及分析湿陷变形影响深度与压缩层影响深度的关系等问题进行了探讨,敬请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8.
以甘肃省庆阳市西峰区某高层CFG桩复合地基为例,对CFG桩复合地基在大厚度湿陷性黄土地区高层建筑中的应用进行了分析研究,研究结果表明,CFG桩复合地基可以使地基承载力得到大幅度的提高,地基变形得以降低和控制,达到了预期的处理效果。  相似文献   

9.
湿陷性黄土地区建筑物加固勘察工程实例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张卫星  颜凌瑞  熊维 《山西建筑》2009,35(9):121-122
分析了湿陷性黄土地区建筑物产生倾斜、下沉的主要原因,根据建筑物病害原因确定了适宜的纠倾、加固方法,目的在于加深人们对于湿陷性黄土地基危害性的认识,以便于今后在类似工程中引起重视并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