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防止湿陷性黄土地基湿陷时对建筑物产生危害,在此类地区进行工程勘察时,应满足《湿陷性黄土地区建筑规范》中对勘察工作的各项要求,注意与其他相关技术标准的区别,从而对场地、地基作出正确评价并推荐合理的治理方案。 相似文献
2.
黄土一般广泛分布在我国的干旱与半干旱地区,部分黄土存在一定的湿陷性特征,这种特征很容易导致该区域内的地基承载力不足,所建设的建筑会由于这种低承载力导致严重的塌陷问题,影响建筑质量与人们居住与办公的安全性。由此本文基于黄土湿陷性影响因素的研究,详细分析在这种地质区域中如何去设计高层建筑的地基基础,以适当的方法来减少或者消除黄土所存在的湿陷性特征,保障建筑建设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陕西省铜川黄土地区大量的勘探工作,综合分析了多方面地基土物理力学性质室内试验成果,为同类地质上的工程应用提供些参考的技术参数。 相似文献
4.
结合两个实例分析了湿陷性黄土影响建筑物寿命的原因,同时介绍了湿陷性黄土地基沉降的预防和处理措施,事实证明只要高度重视,防患于未然,所有损失都是完全可以避免的。 相似文献
5.
张钰锋 《建设科技(建设部)》2014,(23):105-106
黄土作为分布在我国干旱和半干旱区域的土质,在我国有着广泛的分布,一般而言,湿陷性黄土容易导致地基的承载力不够,造成建筑塌陷,建筑的安全和正常使用也会受到影响。因为被水浸湿,黄土的结构发生显著的变化,其湿陷变形通常是局部或者突然性的,严重的甚至造成地基的破坏。所以对于湿陷性黄土地基的高层建筑地基施工来说,必须对黄土的承载力有一定的把控,处理好这种类型的地基,尽可能消除黄土的湿陷性,保障建筑的安全和稳定。 相似文献
6.
7.
湿陷性黄土评价一直是我国黄土规范的核心部份,结合基底压力较大的高层建筑,场地工程地质复杂以及建筑物采用不同基础类型情况下,评价湿限性黄土应注意的各种问题,诸如,按实际压力测定湿陷系数,判定深度界限及分析湿陷变形影响深度与压缩层影响深度的关系等问题进行了探讨,敬请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8.
9.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