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以东北地区36个城市地域为基本空间单元,研究东北地区产业结构演变的城市化响应强度,结果表明:各城市地域产业结构演变城市化响应强度呈现出明显的空间分异特征,总体来看,东北地区北部资源型区域以及南部沿海区域产业结构演变城市化响应强度增长快于中部区域,并且差距不断扩大。针对不同区域产业结构演变城市化响应强度的发展变化及空间分异特征,提出了东北地区不同区域城市产业结构演变与城市化协调互动的调控模式。  相似文献   

2.
城市产业结构升级的城市化响应研究   总被引:30,自引:1,他引:30  
认为从广义层面上看,产业结构升级是产业结构知识化、外向化、生态化、整合化有机结合的演变过程,并从城市空间扩展、城市新区开发、城市职能体系变化、城市化规模扩张等方面对产业结构升级城市化响应理论进行了系统分析。从长春市产业与城市发展面临的现实问题出发,剖析了长春市产业结构升级城市化响应的限制性因素,对未来长春市产业结构的城市化响应进行了趋势分析,认为产业结构升级与城市性质的功能定位、城市功能地域空间结构的优化与整合、大都市区体系构建与区域城市化推进、县市域经济突破与城乡一体化、区域基础设施建设与生态环境整治等五个方面应是未来长春市产业结构升级城市化响应的战略重点。  相似文献   

3.
通过剖析西安经济开发区产业结构升级的城市化响应,认为产业结构升级与区域性质的功能定位、功能区域空间结构的优化与整合是紧密联系的。  相似文献   

4.
《Planning》2015,(5)
基于2005—2012年的统计数据,利用数据包络分析方法(DEA)测算出中国31个省区市城市化效率,在此基础上,利用空间计量方法研究了中国31个省区市城市化效率的空间效应。研究结果显示,中国各省区市城市化效率存在区域的不平衡性和明显的空间集聚及溢出效应,说明城市化效率在空间上存在相互学习和模仿行为;在纳入空间影响因素的前提下,产业结构、对外开放水平对城市化效率影响为正,政府的作用、非公有制占比对城市化效率的影响为负。  相似文献   

5.
自1997年直辖以来,重庆市城市化发展迅速.产业结构调整幅度明显。本文通过文献资料法、理论分析与模型分析相结合以及实证分析法,研究重庆市城市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之间的关系.从而为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产业结构的优化提供依据。研究结果显示重庆城市化率成阶段性上升趋势:产业结构总体趋向优化,发展态势良好,城市化和产业结构呈线性相关,且与第一产业显著的负相关.与第二,三产业正相关。  相似文献   

6.
王桂芹 《安徽建筑》2010,17(3):14-15,73
城市形态随着城市的发展而不断演变。以城市空间的拓展作为切入点,分别对湘潭市城市用地外部形态和内部结构演变的过程进行分析,总结了湘潭城市空间形态演变的特征,探求其演变的基本规律。  相似文献   

7.
刘艳军  李诚固  孙迪 《规划师》2007,23(10):67-69
东北地区存在公共设施服务水平低、基础设施结构性矛盾突出、区域设施建设整体水平低等问题,严重阻碍了城市化水平的整体提高.应通过构建"三纵三横"对外大通道、协调"门户"设施功能、完善基础设施建设等措施优化区域空间格局、强化城市空间功能,实现区域的整体联动发展.  相似文献   

8.
梁晨 《城市规划》2022,(7):78-86+118
我国已经进入新一轮发展转型期,城乡空间组织逻辑正在随之迭变。城市边缘区作为城市与乡村系统交互作用中最敏感的区域,呈现了较为典型的空间分异特征,经典规划范式对其的不适应性导致其空间矛盾日渐激化。本文首先归纳了城市边缘区外缘开放化、内部空心化以及要素多元化的空间演变趋势,进而阐明空间发展表象与深层发展逻辑转换的空间映射规律,包括城乡融合引起的空间系统渗透、增长转轨带来的驱动机制重构以及资源配置推动的空间功能更新。在此基础上,针对经典规划范式的机械理性局限提出“重塑城乡关系、动态过程引导、理顺结构脉络、协调多元主体”的规划响应机制。通过知行范式的双重转型,为城市边缘区的国土资源统筹与高质量发展提供支撑。  相似文献   

9.
《Planning》2014,(6)
依据山东省1980—2012年的时间序列数据,利用趋势比较方法、协整检验、格兰杰检验以及脉冲响应函数等计量工具,通过实证分析山东省城市化发展水平和产业结构呈现出动态演进关系。分析数据表明:山东省城市化水平已经达到中等偏上阶段,但仍低于全国城市化平均水平;山东省产业结构日趋合理化,已形成"二、三、一"结构;城市化对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呈现出显著的推动作用,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对城市化的反推动力明显不足。提出山东省应采取合理措施促使城市化进程与产业结构优化协调发展,并努力破除制度障碍保障劳动力自由向城市流动。  相似文献   

10.
11.
东北老工业基地城市化推进模式的比较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大城市优先发展为代表的集中型城市化模式与以小城镇发展为代表的均衡型城市化模式是城市推进的两种主要方式。文章纵向剖析了美国五大湖工业区及德国鲁尔工业区城市化发展模式,并横向比较了东北老工业基地城市化模式,发现东北老工业基地在城市化的推进模式上存在着集中型城市化模式的后天弱质与均衡型城市化模式的先天不足的两难处境,基于这种特征,从地域空间差异的视角对东北老工业基地城市化模式的选择进行了阐释,并对于不同的城市化模式进行了具体的推进路径的对策研究。  相似文献   

12.
随着世界范围内掀起“工业4.0”浪潮和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进入新常态,东北老工业基地面临着资源紧缩和转型升级的双重压力,尤其是各产业园区正经历着二次振兴的历史契机和重大考验.本文以中德(沈阳)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园总体规划为实证,深入分析产业园区发展面临的转型诉求,总结东北二次振兴政策导向下产业园区规划的理念响应与空间响应,以期对新常态下产业园区乃至城市的转型发展给予参考和启示.  相似文献   

13.
陈畅  刘爱华  周威 《城市规划》2016,(10):17-22
快速城镇化引起城市人口空间发生激烈变化,城市边缘区作为城市中最敏感的地区之一,凸显了人口空间重构的各种问题。本文以天津为例,基于全国人口普查数据,从时空两个角度系统分析城镇化过程中城市边缘区的人口分布、人口密度及人口结构的演变特征,并探讨由此带来的空间、社会、生态方面的问题,进而尝试从空间的多个方面及规划时序提出优化人口分布的策略。  相似文献   

14.
分别建立开发商开发行为模型、地方政府开发行为模型、商业银行信贷行为模型和住房消费和投资行为模型,从博弈论的角度分析发现:在快速城镇化条件下,如果政府不加强房地产市场的宏观调控,不加快开发经济适用住房和廉租住房,必然导致商品住房的大量开发和房价不断攀升。  相似文献   

15.
香港城市游憩商业区空间结构演变模式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陶伟  李丽梅 《城市规划》2005,29(6):69-75
从香港城市发展过程来考察各阶段城市游憩商业区空间变化历程,论述香港游憩商业区(RBD)空间位置、空间形态与功能构成的历史演变历程,试图在这个变动中寻求其空间变化的一般格局和规律,从而为未来城市发展提供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16.
中国城市化的约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缪军 《城市规划》2003,27(7):17-21
尝试探讨对中国城市化发展的约束因素 ,分析在改革这些因素时可能会遇到的两难的冲突 ,探寻城市化的一些内在规律。指出 ,城市化进程与人口、资源、分工演进之间有着必然的正或负的相关关系 ,现代城市化理论当务之急就是发展一种能合理解释上述诸因素相互两难冲突的发展理论 ,以帮助我们判断分析我国城市化的现状 ,并制定出有针对性的政策。现代经济增长及分工演进理论为我们理解城市化进程中的两难冲突提供了可能 ,同时指出了解决这一冲突的可能的方向。特别强调 ,在我国 ,人口 (户籍约束 )、资源(土地制度 )与城市化 (分工演进 )之间的两难冲突已到了令人担忧的地步  相似文献   

17.
我国山地城镇化空间组织模式初探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基于我国山地丘陵地区自然、经济、社会特征与城镇化发展需求分析,本文初步提出区别于传统城镇化理论的山地城镇化空间组织新思路,并就城镇化空间总体布局、中心地体系构建、产业区位选择与国土品质打造等主要方面进行了组织模式探讨,以期为我国山地城镇化理论发展与实践应用提供科学参考与技术依据。  相似文献   

18.
自“一五”时期开始,我国独立完整工业体系的建设带动了一批工业基地发展、壮大,相应形成了一批老工业基地城市.在长期偏重工矿业发展之后,在世界工业体系转型升级的新形势下,这些老工业基地城市普遍面临着转型发展的历史性难题.本文基于对辽宁省鞍山市的分析,认为老工业基地城市转型发展的成功与否,取决于工业基地建设与城市综合发展是否协调,基地与城市之间是否良好互动.通过对鞍钢工业基地与鞍山城市的关系梳理,分析了鞍山产业结构单一、就业岗位不足、环境污染以及单位制社会等诸多方面难题,从总体规划层面提出从下列路径来实现鞍山老工业基地城市逐步转型升级:面向区域寻找产业转型动力;同步推进主导产业的精深化与产业结构多元化;调控矿山开采,加强生态治理;改造社区空间,改善人居环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