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以东北地区36个城市地域为基本空间单元,研究东北地区产业结构演变的城市化响应强度,结果表明:各城市地域产业结构演变城市化响应强度呈现出明显的空间分异特征,总体来看,东北地区北部资源型区域以及南部沿海区域产业结构演变城市化响应强度增长快于中部区域,并且差距不断扩大。针对不同区域产业结构演变城市化响应强度的发展变化及空间分异特征,提出了东北地区不同区域城市产业结构演变与城市化协调互动的调控模式。 相似文献
2.
城市产业结构升级的城市化响应研究 总被引:30,自引:1,他引:30
认为从广义层面上看,产业结构升级是产业结构知识化、外向化、生态化、整合化有机结合的演变过程,并从城市空间扩展、城市新区开发、城市职能体系变化、城市化规模扩张等方面对产业结构升级城市化响应理论进行了系统分析。从长春市产业与城市发展面临的现实问题出发,剖析了长春市产业结构升级城市化响应的限制性因素,对未来长春市产业结构的城市化响应进行了趋势分析,认为产业结构升级与城市性质的功能定位、城市功能地域空间结构的优化与整合、大都市区体系构建与区域城市化推进、县市域经济突破与城乡一体化、区域基础设施建设与生态环境整治等五个方面应是未来长春市产业结构升级城市化响应的战略重点。 相似文献
3.
通过剖析西安经济开发区产业结构升级的城市化响应,认为产业结构升级与区域性质的功能定位、功能区域空间结构的优化与整合是紧密联系的。 相似文献
4.
《Planning》2015,(5)
基于2005—2012年的统计数据,利用数据包络分析方法(DEA)测算出中国31个省区市城市化效率,在此基础上,利用空间计量方法研究了中国31个省区市城市化效率的空间效应。研究结果显示,中国各省区市城市化效率存在区域的不平衡性和明显的空间集聚及溢出效应,说明城市化效率在空间上存在相互学习和模仿行为;在纳入空间影响因素的前提下,产业结构、对外开放水平对城市化效率影响为正,政府的作用、非公有制占比对城市化效率的影响为负。 相似文献
5.
6.
城市形态随着城市的发展而不断演变。以城市空间的拓展作为切入点,分别对湘潭市城市用地外部形态和内部结构演变的过程进行分析,总结了湘潭城市空间形态演变的特征,探求其演变的基本规律。 相似文献
7.
8.
我国已经进入新一轮发展转型期,城乡空间组织逻辑正在随之迭变。城市边缘区作为城市与乡村系统交互作用中最敏感的区域,呈现了较为典型的空间分异特征,经典规划范式对其的不适应性导致其空间矛盾日渐激化。本文首先归纳了城市边缘区外缘开放化、内部空心化以及要素多元化的空间演变趋势,进而阐明空间发展表象与深层发展逻辑转换的空间映射规律,包括城乡融合引起的空间系统渗透、增长转轨带来的驱动机制重构以及资源配置推动的空间功能更新。在此基础上,针对经典规划范式的机械理性局限提出“重塑城乡关系、动态过程引导、理顺结构脉络、协调多元主体”的规划响应机制。通过知行范式的双重转型,为城市边缘区的国土资源统筹与高质量发展提供支撑。 相似文献
9.
《Planning》2014,(6)
依据山东省1980—2012年的时间序列数据,利用趋势比较方法、协整检验、格兰杰检验以及脉冲响应函数等计量工具,通过实证分析山东省城市化发展水平和产业结构呈现出动态演进关系。分析数据表明:山东省城市化水平已经达到中等偏上阶段,但仍低于全国城市化平均水平;山东省产业结构日趋合理化,已形成"二、三、一"结构;城市化对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呈现出显著的推动作用,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对城市化的反推动力明显不足。提出山东省应采取合理措施促使城市化进程与产业结构优化协调发展,并努力破除制度障碍保障劳动力自由向城市流动。 相似文献
10.
11.
12.
13.
14.
15.
香港城市游憩商业区空间结构演变模式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从香港城市发展过程来考察各阶段城市游憩商业区空间变化历程,论述香港游憩商业区(RBD)空间位置、空间形态与功能构成的历史演变历程,试图在这个变动中寻求其空间变化的一般格局和规律,从而为未来城市发展提供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16.
中国城市化的约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尝试探讨对中国城市化发展的约束因素 ,分析在改革这些因素时可能会遇到的两难的冲突 ,探寻城市化的一些内在规律。指出 ,城市化进程与人口、资源、分工演进之间有着必然的正或负的相关关系 ,现代城市化理论当务之急就是发展一种能合理解释上述诸因素相互两难冲突的发展理论 ,以帮助我们判断分析我国城市化的现状 ,并制定出有针对性的政策。现代经济增长及分工演进理论为我们理解城市化进程中的两难冲突提供了可能 ,同时指出了解决这一冲突的可能的方向。特别强调 ,在我国 ,人口 (户籍约束 )、资源(土地制度 )与城市化 (分工演进 )之间的两难冲突已到了令人担忧的地步 相似文献
17.
18.
自“一五”时期开始,我国独立完整工业体系的建设带动了一批工业基地发展、壮大,相应形成了一批老工业基地城市.在长期偏重工矿业发展之后,在世界工业体系转型升级的新形势下,这些老工业基地城市普遍面临着转型发展的历史性难题.本文基于对辽宁省鞍山市的分析,认为老工业基地城市转型发展的成功与否,取决于工业基地建设与城市综合发展是否协调,基地与城市之间是否良好互动.通过对鞍钢工业基地与鞍山城市的关系梳理,分析了鞍山产业结构单一、就业岗位不足、环境污染以及单位制社会等诸多方面难题,从总体规划层面提出从下列路径来实现鞍山老工业基地城市逐步转型升级:面向区域寻找产业转型动力;同步推进主导产业的精深化与产业结构多元化;调控矿山开采,加强生态治理;改造社区空间,改善人居环境.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