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通信世界》2007,(12B):9-9
从2000年开始,IP多媒体子系统(IMS)一直受到广泛的关注。IMS可以扩展新的3G业务,提供更强的业务控制和管理能力;融合固定接入网络和移动接入网络,向网络融合和下一代网络迈进。  相似文献   

2.
《移动通信》2007,31(2):58
阿尔卡特近日宣布推出第一套可商用的、完全融合IP多媒体子系统(IMS)的解决方案。该方案可实现ETSI TISPAN标准所规定的应用于固定网络、移动网络及融合网络的功能。IMS目前已成为业界提供IP多媒体会话业务的基准架构,并在融合业务的提供过程中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一、IMS概述IMS(IP多媒体子系统)是3GPP在R5版本提出的支持IP多媒体业务的子系统.它的核心特点是采用SIP协议和与接入的无关性。IMS为未来的多媒体应用提供一个通用的业务平台.它是向全IP网业务提供体系迈进的重要一步。在网络融合的发展趋势下,3GPP、ETSI和ITU—T都在研究基于IMS的网络融合方案.目的是使IMS成为基于SIP会话的通用平台.同时支持固定和移动的多种接入方式.实现固网和移动网的融合。  相似文献   

4.
IP多媒体子系统(IMS)由第3代移动通信合作计划(3GPP)组织在R5版本中提出,是对IP多媒体业务进行控制的网络核心层逻辑功能实体的总称。IMS作为融合固定接入和移动接入的统一架构,是电信网发展和演进的未来方向,它提供的丰富业务能力将使电信网的发展打开新的篇章。目前,国际标准化组织高度重视IMS标准化问题。  相似文献   

5.
陈静 《通信世界》2007,(6B):13-13
IMS(IP多媒体子系统)最初是3GPP组织制定的3G网络核心技术标准,目前已被ITU-T和ETSI认可,纳入NGN的核心标准框架,并被认为是实现未来FMC(固定/移动网络融合)的重要技术基础。IMS是一个全IP的网络架构,采用SIP协议进行控制,实现移动性管理、多媒体会话信令和载体业务传输,实现端到端的IP业务。此外,IMS还具有普通业务采用归属服务控制,接入独立,业务、控制、承载层完全分离等特点。[第一段]  相似文献   

6.
IMS(IP Multimedia Subsystem)是IP多媒体子系统,最初由3GPP为移动网络定义的,在NGN的框架下,IMS同时支持固定接入和移动接入,目前IMS技术正在走向成熟。  相似文献   

7.
《现代传输》2010,(2):8-9
上海,2010年4月8日——日前,阿尔卡特朗讯宣布,Verizon Wireless已经选择阿尔卡特朗讯移动回程解决方案为其3G网络提供支持,并将用于其先进的4GLTE网络建设。移动回程解决方案可将语音和数据流从无线基站传送到宽带网络。2009年,Verizon Wireless已选择阿尔卡特朗讯作为其LTE无线接入网络(RAN)、增强型分组核心(EPC)及部分IP多媒体子系统(IMS)网络的供应商之一。  相似文献   

8.
IMS(IP Multimedia Subsystem.IP多媒体子系统)的概念最初在3GPPR5引入,由于IMS采用SIP体系结构,具有接入无关性、支持用户漫游和用户数据的集中管理等优点,从而使IMS实现网络融合成为可能。IMS作为支持固定接入和移动接入的统一核心控制网络已经基本上得到了广泛的认可,目前国际上正在开展对统一IMS应包含的范围和具体技术问题的深入分析。  相似文献   

9.
IP多媒体子系统(IMS)是3GPP在R5版本中提出的支持IP多媒体业务的子系统,其核心特点是采用SIP协议和独立于承载。目前,IMS支持2G和3G的移动接入方式。在网络融合的发展趋势下,3GPP、ETSI和ITU-T都在研究基于IMS的网络融合方案,目的是使IMS成为基于SIP会话的通用平台,同时支持固定和移动等多种接入方式,实现固定网络和移动网络的融合。  相似文献   

10.
《中国数据通信》2008,10(5):92-92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在2008世界移动大会上宣布,推出IPTime移动演进IP传送网络解决方案。IPTime是基于ALL IP的传送解决方案,为2G/3G移动网络带来增强的宽带体验,以及结构性的TCO节省。同时,华为还发布了IPTime的关键部件PTN系列分组传送网设备和SmartAX系列多业务接入设备,引领移动传送走向ALL IP。  相似文献   

11.
IMS系统R7版本的技术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元宁 《移动通信》2006,30(3):33-36
从2000年开始,IP多媒体系统(IMS)一直受到广泛的关注。移动运营商希望通过1MS扩展新的3G业务,提供更强的业务控制和管理能力、固定运营商希望通过IMS融合固定接入网络和移动接八网络,向网络融合和下一代网络迈进。新业务新功能不断增加.全新领域的通信网络向IMS靠拢,IMS系统的定义宽泛了.对IMS的期待也越来越高。  相似文献   

12.
《数字通信世界》2008,(3):94-94
华为在2008世界移动大会上宣布,推出IPTime移动演进IP传送网络解决方案。IPTime是基于ALLIP的传送解决方案,为2G/3G移动网络带来增强的宽带体验,以及结构性的TCO节省。同时,华为还发布了IPTime的关键部件PTN系列分组传送网设备和SmartAX系列多业务接入设备,引领移动传送走向ALL IP。  相似文献   

13.
《通信世界》2007,(12):9
从2000年开始,IP多媒体子系统(IMS)一直受到广泛的关注.IMS可以扩展新的3G业务,提供更强的业务控制和管理能力;融合固定接入网络和移动接入网络,向网络融合和下一代网络迈进.  相似文献   

14.
毕然 《电信网技术》2007,(11):40-43
1引言 IMS(IP Multimedia Subsystem,IP多媒体子系统)是对IP多媒体业务进行控制的网络核心层逻辑功能实体的总称,为固定用户和移动用户提供IP多媒体业务。IMS作为NGN网络业务控制层面的一个组成部分,为未来的多媒体应用提供了一个通用的业务平台,用于提供包括PSTN/ISDN仿真业务、PSTN/ISDN模拟业务、IP多媒体业务(如Presence,Messaging,Conferencing,PoC等)、固定移动融合业务等在内的NGN业务。  相似文献   

15.
《电信技术》2006,(5):126-126
在美国拉斯韦加斯举行的2006年美国蜂窝通信和网络协会(CTIA)无线展上,朗讯科技公司通过丰富多彩的演示,着重展示第三代(3G)移动网络技术及业内领先的IP多媒体子系统(IMS)解决方案。展示包括高速上行链路分组接入(HSUPA)技术、通用移动电信系统(UMTS)网络和高速下行链路分组接入(HSDPA)网络的下一步演进以及cdma2000 1x EV-DO A版本。  相似文献   

16.
易昀  杨广铭  黄卓君  卢泉 《移动通信》2010,34(17):20-24
全业务运营对电信运营商网络转型提出了新挑战。文章以移动接入IP化承载为切入点,提出一种通过统一的IP网络实现全业务融合承载的解决方案,并经测试可提升业务的网络承载能力、灵活性和可扩展性,为电信运营商全业务运营网络承载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1背景 随着运营商网络的IP转型,终端用户将逐步从TDM网络迁移到IP网络,如固定软交换、移动软交换和IMS。因此传统的TDM接入与互联节点也将转变为IP互联的方式,以下将着重研究网络IP化后接入和互联边界的解决方案,在IP化的基础上保证网络互联互通的安全性、可靠性和业务的无缝部署。  相似文献   

18.
IP综合语音接入业务是中国移动现阶段开展移动/固定融合通信的一个典型业务。本文主要针对开放IP综合语音接入业务后,GSM网内的路由组织方案,以及对现有GSM附加业务和补充业务的影响进行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19.
通信业务迅猛发展促进了移动网络IP化进程。针对移动运营商现网架构和业务环境,文章分析了无线接入网的IP化需求,并阐述了无线接入全IP承载的演进方向及过渡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20.
汪军  郑均  符涛 《中兴通讯技术》2007,13(1):14-16,26
固定移动融合(FMC)是未来通信网络的发展热点,业界在不断加强相关的研究。但在大规模实施之前,还有若干关键问题需要探讨。采用IP多媒体子系统(IMS)架构提供替代传统应用的实时业务,需解决IP域的服务质量(QoS)问题,统一传统电路域固定、移动用户接入IMS的方式,完成电路域业务流程到IMS的映射;保障IMS承载网络的安全性;转变传统运营模式,建立适应融合需求的新格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