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蔺彬 《中外建筑》2009,(12):74-76
本文以武汉为例,简要阐述了中心城区工业地段的现状,剖析经历时代变迁后,这些工业地段空间形态的主要特征。文章从城市的视角,不仅揭示空间形态存在的问题,同时识别其存在的价值,从而针对性地提出相关策略,用以探寻更科学的方式,塑造可持续发展的空间形态。  相似文献   

2.
中心城区概念辨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中心城区规划在新版《城市规划编制办法》中被明确规定为城市总体规划的重要部分,但只是在其中提出中心城区规划的内容。对中心城区的概念没有明确解释:直至目前,国内的法律、文件及权威部门均没有对中心城区的概念作出明确界定,对中心城区概念没有形成统一的认识;同时还存在着一些如主城区,中心城等一系列的概念,在使用时,较为混乱。中心城区规划是新版《城市规划编制办法》的重要内容.如果不对中心城区的概念作出辨析,势必影响中心城区规划的科学性.进而导致城市总体规划的不合理性。因此.对中心城区概念的辨析非常有必要。  相似文献   

3.
李雨桐  叶娇 《城市建筑》2023,(8):101-104
城市空间形态演变是某一历史时期,自然环境与人类活动联合作用在空间上的发展变迁过程。文章的重点研究对象为城市空间形态,研究范围为同仁市中心城区,作者将分四个时期总结古、近、今三大时间跨度的同仁市中心城区空间形态演变历程,并剖析促进其演变的四个主要影响因素,最后提出城市未来发展建议,为保护和传承同仁传统城市空间形态以及同仁城市的未来规划发展提供依据与借鉴。  相似文献   

4.
天津市中心城区边缘区的规划与建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翟国强 《城市规划》2007,31(10):23-29
城市边缘区是城市扩展和城市化发展过程中,城市与乡村各种要素功能相互作用、相互渗透所形成的独特地域,在城市空间扩展进程中,中心城区边缘区的发展与演化是城市空间发展的必要一环。文章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探索了中心城区边缘区发展的界限范围,并且将理论研究与应用研究相结合,通过对天津的分析,强调城市中心城区以及边缘区的区域群体发展中的规划设计和控制引导,以此来探求中国城市化空间构成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5.
本文以榆林市中心城区为研究区,借助GIS技术平台和Depthmap软件,提取快速城市化时期三个时间段的城市交通网络轴线数据,根据空间句法的不同参数值对榆林中心城区内部空间形态特征进行定量化分析,结果如下:1982以来,榆林市形成以老城区为中心向南、向西扩展,由“单中心轴向”转换为“单中心跨越”最后到“多中心组团”的演变过程;城市空间的结构和功能演变趋于完善,由封闭走向开放,“新城发展+老城更新”发展方式使得城市的发展呈现“带状延伸,组团生长”的特征,但各组团以独立发展为主且连通性较差,协同度整体呈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6.
空间管制区划是规划转型期中有别于传统用地布局规划的一种政策性空间管理手段,而非简单的用地评价分区,其对我国城市总体规划由技术型向政策型转型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以岚皋县城中心城区为例,通过构建空间管制区划评价指标体系,运用GIS技术得到土地建设适宜性分区,并在此基础上以"规划主干路网和中观用地格局"为核心,结合地形条件进行区划归并和修正,将中心城区划分为禁建区、限建区,以及高强度、中强度、低强度三类适建区,并单独划出已建区,同时,在各分区之间划出一定宽度的缓冲区,从而得到最终的区划方案。  相似文献   

7.
李一璇  管众  朱江  邓木林 《规划师》2023,(4):52-57+65
中心城区作为市县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的重要空间层次,是承担城市核心功能的集中区域,其范围划定对规划的科学性和适应性具有关键影响。文章从城市总体规划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中中心城区划定的实践经验出发,根据国土空间规划体系重构背景下中心城区的规划管理要求,提出市县国土空间总体规划中中心城区划定的“五步法”,并解析划定流程中的核心技术要点,以期为正在开展的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编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该提出了上海新城建设与中心城区改造的思路框架和政策建议,对我们的规划工作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9.
随着广州南拓、大南沙开发以及广州大学城的建设,番禺城市空间发展方向开始发生转变,人均小汽车拥有量也不断快速攀升,这些都导致番禺中心城区的交通压力越来越大。意在整治目前番禺中心城区的道路交通环境,本文重点从完善城区路网、科学安排停车、倡导公交优先三方面出发,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0.
城市中住宅建筑约占新建各类建筑的70%.日照间距和朝向规定不仅直接决定了住宅建筑的布局.也影响我国城市空间面貌。这种影响有积极的一面:它保证了住宅的卫生条件,也是节能和生态的。但也带来了一些问题:近郊与中心城区的建筑空间千篇一律(只是在容积率上中心城区较高),建筑体量凌乱松散;中心城区街道的连续性较差,形成断裂和缺口;每个街坊的建筑物高度常常是南低北高,缺少特色。  相似文献   

11.
栾滨  孙晖 《城市建筑》2012,(8):52-54
城市中心区更新地段的边界形态对更新区与周边区域的空间和社会发展有重要影响。本文从空间布局、功能范围、区域关联等方面研究城市中心区整体更新地段的边界内涵和形态要素,并通过案例分析,探求不同形态形成的影响因素,提出城市相关地区的有机更新和可持续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12.
近代厦门城市空间形态的演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厦门城市起源于国内外港口贸易和抗击外来侵略,深水良港、山海形胜构成城市空间发展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和自然环境.由于近代社会的巨大变迁,导致了城市空间形态发展的矛盾、突变以及不均衡性.对这个过程的系统研究有助于当代城市规划中确认厦门城市空间的问题和特色.  相似文献   

13.
浅析沈阳市城市空间形态与道路网体系的相互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首先总结了沈阳市城市空间形态与道路网布局的历史演变历程,进而分析了城市空间形态与道路网体系之间存在的问题,据此提出了协调城市空间形态与道路网体系的若干建议,以期支撑城市空间的集聚拓展,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4.
姜妍  宋亮  徐永战 《城市建筑》2014,(20):388-389
生态城市是当前以及未来人们城市规划和设计的重要目标。利用分形理论对城市形态进行研究,可以将城市发展的各个层面均纳入到生态性系统中加以规划。  相似文献   

15.
生态城市是当前以及未来人们城市规划和设计的重要目标。利用分形理论对城市形态进行研究,可以将城市发展的各个层面均纳入到生态性系统中加以规划。  相似文献   

16.
周毅刚  袁粤 《新建筑》2003,(6):48-53
把中国可继承的城市空间形态限定在以明、清、民国三代为主的范围内,从凯文·林奇城市形态的理论标准出发,对明、清城市空间形态作了基本分析和定位,对半殖民地的晚清和民国时期的城市空间形态做了简要总结;在对世界城市发展方向作了分析之后,提出中国传统城市空间形态继承的思路。  相似文献   

17.
Low density suburban development and excessive use of automobiles are associated with serious urban and environmental problems. Master planned development suggests itself as a possible palliative for these ills. This study examines the patterns and dynamics of movement in a selection of master planned estates in Australia with the aim of developing new approaches for assessing the containment of travel within planned development. A geographical information systems methodology is used to determine regional journey-to-work patterns and travel containment rates. Factors that influence self-containment patterns are estimated with a regression model. The findings of the pilot study demonstrate that the proposed model is a useful starting point for a systematic and detailed analysis of self-containment in master planned estates.  相似文献   

18.
城市构图理论是城市设计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城市形态的产生与形成起到了积极的引导和控制作用,是研究现代城市形式和城市形态的基础,主要对该理论的产生、形成和发展过程进行了一定的探讨。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以东南亚地区特大城市为例,针对土地集约利用矛盾最突出的功能区--城市中心展开研究,从城市空间角度出发构建城市中心区土地集约利用的评价模型。以定量研究为基础,分别从建筑、用地和交通三个集约利用角度和多项评价因子出发,采用逐项量化对比研究的方式横向展开,建立城市中心区土地集约利用模型,并通过城市中心区土地集约利用模型从建筑,用地和道路等多方面剖析土地集约利用的驱动力。  相似文献   

20.
针对近年来国内城市新区发展往往与老城相脱节,导致许多弊端的现状,对浙江桐庐滨水发展轴城市设计案例进行介绍,从城市设计的层面对城市建设中新老城区的联动发展进行了思索和探讨。调查分析了桐庐的城市现状和自然条件,确定了滨江区域的发展目标,认为应将桐庐滨江区域发展放到城市整体发展的高度,将其建设成为新的、多样化、集约化的城市中心,并从功能、交通、景观环境等多角度对新老城区进行整合,从而令新老城区之间紧密结合、相互促进,形成整体效应。这一研究工作为国内城市新区发展提供了新的尝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