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无线个人通信发展浅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个人通信的概念 全球移动通信的发展速度远远超过了人们的想象,随着信息时代的变化和高科技技术的发展,人们又提出了个人通信的设想和概念。所谓个人通信,是指利用任何网络在任何时间能向任何地方的任何人提供任何方式的通信服务。这是集移动通信为一体,以个人信息为服务对象,实现无约束的自由通信。其目标是:全球为一村,全球为一网,全球一人一号码。实现个人通信的网络被称为个人通信网(PCN)。个人通信网由无线或有线接入网络、固定的宽带传输网络和智能网络组成。实现个人通信的业务被称为个人通信服务(PCS)。个人…  相似文献   

2.
由日本 NTT 提出的“个人通信”,从根本上改变了现有通信的形象,被认为继 PSTN和 ISDN 之后的第三代通信系统。NTT 计划从1992年开始在大城市首先投入使用。迄今为止,为实现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与任何人实现自由通信的理想,主要侧重于发展无线移动通信,但仅靠无线移动通信实际上存在许多难以在短期内解决的问题,诸如扩大业务范围所费资金庞大、所需时间漫长、通信费用昂贵等等。NTT 的“个人通信”  相似文献   

3.
一、个人通信基本概念 个人通信就是一种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与任何人进行各种业务通信的通信方式。个人通信是以个人为对象的通信技术。通信者携带终端,按照个人专用的身份号码呼叫,就可以与其他人保持联系,并且不受双方位置、距离、环境和传输设备的限制。它是一种最为理想的移动通信。 个人通信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技术。要实现个人通信,除应发展ISDN技术、智能网技术之外,还要解决位置登记、跟踪交换、自动识别个人通信号码等功能,还要有大容量传输系统的支持,尤其是移动通信系统、移动卫星通信系统和无绳电话系统等的支持。…  相似文献   

4.
个人通信     
个人通信在欧洲称为PCN,在美国称为PCS,定义大体上可以有两种:一是广义的个人通信,是指在任何时间、任地点、任何个人之间,可以采用任何通信手段来传递任何信息的通信方式。这是人类理想的通信目标,但在目前还没能真正实现;二是狭义的个人通信,即以现有的移动通信手段为基础的个人通信方式,这种个人通信需要不断地发展和充实,才能逐步达到理想的目标。  相似文献   

5.
随着21世纪的到来,卫星通信将进入个人通信时代,这个时代的最大特点就是卫星通信终端达到手持化,个人通信实现全球化。所谓个人通信,是移动通信的进一步发展,是面向个人的通信。国际电联称之为通用个人通信(UPT),在北美则称为个人通信业务(PCS),其实质是任何人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可与其它任何人实现任何方式的通信。只有利用卫星通信覆盖全球的特点,通过卫星通信系统与地面移动通信系统的结合,才能实现名符其实的全球个人通信。  相似文献   

6.
本文扼要探讨了移动通信发展现状,个人通信发展趋势和信息高速公路发展展望,并指出数字移动通信、个人通信和全球信息高速公路是当前及今后10年无线通信发展的主流。  相似文献   

7.
郑智 《通信工程》2002,(4):18-21
个人通信业务(PCS)以实现全球范围的无缝隙通信为目标,是通信技术发展的最高目标、是人类通信的终极发展目的。卫星移动通信是实现个人通信的手段之一。本文简单的讨论了卫星移动通信在个人通信中的应用,并对目前的几大卫星移动通信系统进行了介绍。  相似文献   

8.
向个人通信网络(PCN)迈进祁亮进入90年代以来,移动通信技术、微电子技术、数字处理技术以及有线通信网技术的高度发展,使得实现全人类的自由通信(无论任何人,在任何地方和任何时间都能自由地与其他任何人通信)的宏伟理想成为可能。无线局域网(WLAN,Wi...  相似文献   

9.
李承恕 《今日电子》1996,(8):43-47,37
本文扼要探讨了移动通信发展现状,个人通信发展趋势和信息高速公路发展展望,并指出数字移动通信、个人通信和全球信息高速公路是当前今后10年无线通信发展的主流。  相似文献   

10.
随着无线接入技术的飞速发展与移动终端的不断小型化,以数字蜂窝、无绳电话、寻呼以及卫星通信等为代表的第2代移动通信系统迅速发展,目前已能提供多种业务,并占据了相当的市场。从本质上看,它们只能提供终端对终端的移动通信业务,而不是个人对个人的通信。针对这一情况,世界上在发展第3代移动通信系统时,提出了一种个人移动通信的概念:即由无线接入提供的终端移动能力、基于个人号码的个人移动性以及由个人业务环境所管理的业务移动性的综合,以保证用户在任何地点、任何时间、与任何人、以任何方式的通信成为可能。目前关于第3代…  相似文献   

11.
就我们现在所知,无线通信包括多种系统,大到卫星通信系统,小到无线局域网(WLAN),中间还有蜂窝移动通信系统、集群通信系统、固定无线接入系统、蓝牙系统、平流层通信系统以及跨入光谱的自由空间光系统。最近又冒出了所谓的“无线个人域网(WPAN)”。  相似文献   

12.
李承恕 《电信科学》1996,12(1):30-36
本文扼要探讨了移动通信发展现状,个人通信发展趋势和信息高速公路发展展望,并指出数字移动通信,个人通信和全球信息高速公路是当前及今后10年无线通信发展的主流。  相似文献   

13.
每年一届的个人通信展(PCS)经重组后,今年9月26-29日以2000 PCIA GlobalXChange为题在美国芝加哥举行。该展旨在为全球无线通信企业家们提供聚会的场所,来自世界各地的企业界人士有机会相聚一堂,互相学习、交流经验,并亲自领略本行业的发展趋势。作为本行业的全球贸易协会,美国个人通信工业协会(PCIA)在本次展会上将工作重点放在了致力于为参展商和参观者提供全方位的服务,为促进全球移动通信的发展,以及探索、寻求通往新的信息时代的解决方案。PCIA GlobalXhange集论坛与展会于一体。该论坛的主题涉及:* 发展中的全球…  相似文献   

14.
无线通信技术的发展使消费者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获得信息。3G系统将在公众移动通信系统中发挥其远距离的长处,无线局域网(WLAN)将在局部范围的移动通信中起主要作用,作为短距离无线通信系统,无线个人域网(WPAN和WSDCN)则将覆盖个人空间中各种传感器之间及人与人之间的通信。  相似文献   

15.
如今,包括移动通信、卫星通信、无线寻呼和集群通信等在内的无线通信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普及和应用,成为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的强劲动力。面向新世纪,全球无线通信必将保持持续发展的势头。为了展示新世纪无线通信发展的全貌,本刊特邀请五位业界专家,分别从移动通信、卫星通信、无线接入、无线寻呼和集群通信五个方面,概况地展望一下每个领域的技术发展走势以及近期的业务热点。  相似文献   

16.
一、个人通信的基本涵义个人通信的概念与传统的有线通信及移动通信有着本质的区别。现在人们相互之间的通信实质上是终端与终端间的通信方式,而个人通信是以人为中心,实现的是人与人的通信,不仅需要移动性,而且是个人移动性,它要求无论用户在任何物理位置,均可通过配置的个人号码将网内的任一终端变为自己的终端,然后进行通信。也就是说个人通信是一种可以为任何人在任何时候与任何地方的任何人进行任何形式(话音、数据、传真、图像等)的通信业务,个人通信系统通过个人通信号码识别使用通信的人而不是设备,利用完善的智能化通信…  相似文献   

17.
个人通信是实现任何人在任何时间、任何地方与任何人进行任何方式(如语音、数据、图像)的通信。它是人类的理想通信,是通信发展的最高目标。个人通信的定义目前尚未统一。一些发达国家正在竞相按照自己的认识和本身的优势积极开发个人通信。欧洲开发的个人通信网(PCN)、美国开发的个人通信业务(PCS)以及ITU提出的通用个人通信(UPT),都是为了实现个人通信,未来公用陆地移动通信系统(FPLM”fs)也称为IMT-2000,其实质是世界性的个人通信。目前的通信系统实际上提供的是终端与终端的通信,而个人通信使用户彻底摆脱终端…  相似文献   

18.
个人通信是一个业务概念,它是面向个人、而不是面向终端的通信。个人通信最基本的要求是: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任何人之间都能迅速地建立通信联系。 个人通信的实现需要庞大的技术基础和经济基础为支持。对个人通信的研究已经取得了一些重要成果。个人通信是人类通信理想的最高目标,它将对人类的生活方式产生深刻的影响。 本文介绍了个人通信的概念、特点、发展过程及部分关键技术,最后对如何发展我国的移动通信产业提出了一点粗浅的看法。  相似文献   

19.
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个人数据通信的发展,为了实现任何人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均能实现数据通信的目标,无线局域网得到了迅猛发展。无线局域网(wLAN),通常被称为wi-Fi,这是一种可以在9k44m内进行无线通信的技术。IEEE802.11委员会把孤立使用的无线局域网称为自组无线局域网(Ad-boc Network),而把互连使用的无线局域网称为多区无线局域网(Infrastructure Network)  相似文献   

20.
二十一世纪是个人通信的时代,如何把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与任何人通信的理想变为现实,是通信领域各系统孜孜以求的目标。随卫星通信、数字交换和计算机技术等的飞速发展,卫星通信终端手持化,卫星移动通信系统应运而生。而即将开通的全球星卫星移动通信系统(GlobalStar)将以其优质的服务、经济的价格步入二十一世纪个人通信的时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