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对于离心泵来说,影响泵汽蚀性能的因素有很多,而离心泵叶片进口几何形状是其中比较重要的一个因素,加强对离心泵叶片进口几何形状和泵汽蚀性能的相关性研究非常重要。离心泵叶片进口几何形状对于泵汽蚀性能的改善有着重要的作用和意义。通过相关实验,对具有不同几何形状的离心泵叶片进口进行了一系列的汽蚀性能实验,对离心泵叶片进口几何形状和泵汽蚀性能的相关性进行了探究。文章主要就离心泵的叶片进口几何形状和泵汽蚀性能的相关性进行了分析探讨,并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2.
汽蚀比转速是衡量离心泵对内部回流敏感程度的一个指标,关系到离心泵的吸入水力与吸入性能。汽蚀比转速值的合理选择是保证离心泵平稳高效、可靠性运行的基本数据要求。文章从汽蚀比转速的定义与准确计算及其限值的来历着手,深入分析汽蚀比转速对离心泵性能及可靠性的影响,总结不同工况下离心泵汽蚀比转速限值的合理选择,通过现代科技手段改善离心泵吸入性能,探讨基于汽蚀比转速限值优化设计与合理选用离心泵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汽蚀对离心泵的危害越来越引起设计者和使用者的重视。分段式多级离心泵是进行采卤的关键设备。从十多年来的使用实际情况来看,采卤泵一般使用三至四个月的时间,泵的流量、扬程和效率明显下降。叶轮、导叶、泵壳不同程度的受到了汽蚀的损坏。特别是采卤泵的第一、二级叶轮  相似文献   

4.
离心泵是石油化工行业中的重要设备,文章是针对在小流量的工况下泵能够高效平稳运行而开发的新产品,通过工厂试验及用户现场的长期稳定运行,证明该泵研制是成功的。同时,开发小流量离心泵也使泵的型谱范围更加宽广,为以后的选型提供了更多的泵型,其高效节能及良好的抗汽蚀性能成为该产品的突出优点,向节能环保和绿色制造的发展方向又迈进了一步。  相似文献   

5.
分析了蒸发站各种泵汽蚀余量的确定方法,据此计算泵的几何吸上高度和确定泵的安装高度,或根据泵的性能要求合理设计蒸发站内各蒸发器及工艺槽或罐的安装高度,或根据工艺布置提出对泵采购时的汽蚀余量要求。提出了提高离心泵抗汽蚀性能的措施。  相似文献   

6.
牟介刚  林玲  施瀚昱 《轻工机械》2014,(1):13-16,21
为了改善离心泵汽蚀性能,结合喷射技术改进吸水室结构。选用IS100-80-160单级离心泵为原模型,基于RNGκ-ε、均质多相模型和Rayleigh-Plesset方程,对改进模型与原模型的流场进行CFD数值模拟。数值模拟所得到的汽蚀特性曲线与试验结果吻合较好,验证了计算方法的准确性。研究结果表明:在不同工况下,改进后的泵汽蚀余量NPSH r均低于原模型,最大降低了0.72 m,离心泵的汽蚀性能提高了33.49%,改善效果非常可观。相比于原模型,改进后的离心泵的流量与扬程有所下降,但在合理范围之内。  相似文献   

7.
蒸发器在工作中经常会遇到出料困难的问题,即在泵的入口处产生汽蚀。汽蚀是离心泵的特有现象,而其产生汽蚀的原因却不是单一的。一种是料液在叶轮入口处自身形成的汽蚀现象;一种是料液在蒸发过程中二次蒸汽及不凝性气体在泵入口处产生堆积来不及释放形成的汽蚀;还有另外一种为设备外界空气漏入设备内所形成的汽蚀。  相似文献   

8.
流体回流会使离心泵和系统部件产生损伤。可以通过精确计算液体回流起始点的方法防止回流损伤。回流是离心泵入口端和出口端流体的反转现象。它能导致运行时的噪音和振动,叶片、泵体和轴承的损伤。然而,直到目前,回流问题仍未引起人们的重视。由于近年来,泵的运转速度加快,汽蚀余  相似文献   

9.
老式的提水机具,如阿基米德螺旋泵,中国的龙骨水车,浆叶轮水车等,没有汽蚀问题。现代灌溉用泵大多是离心式的,包括传统的离心泵、混流泵、轴流泵和深井涡轮泵。就水力学而言这些泵都属于同一类别,是离心泵不同形式的分类,是按不同比转数范围的分类形式(见图1)。深井涡轮泵是一特殊形式的变型,在灌溉用泵方面是重要的一类。这种泵的  相似文献   

10.
离心泵的汽蚀是液体输送机械中常见的故障之一,由于进口池或管路设计不合理,以及安装高度不当等原因而常引起泵的性能下降甚至完全中断工作,故需正确诊断汽蚀及时排除故障。  相似文献   

11.
随着科学技术特别是电子计算机和信息技术的发展,使泵在设计、维护、选择、销售和运行控制等方面得以智能化。文中介绍了可编程序控制器(PLC)在泵的维护管理,运行故障自动诊断、预警及汽蚀预防等方面的应用。对泵的智能选择、网络结构设计和网络商务做了详细的阐述。指出了智能泵研究与应用的现状及前景。  相似文献   

12.
兔毛皮染色主要有物理方法、化学方法、生物酶法等,新型染色技术的开发和应用既提高了兔毛制品品质,又减少了染色污水的排放,节能环保。本文对近年来兔毛皮染色及相关领域的研究新进展、作用原理等进行了详细的综述。  相似文献   

13.
从耐热阻燃纤维材料及防火绝热织物功效性结构设计两个方面叙述了柔性防火绝热材料的发展过程,提出了柔性防火绝热材料开发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并展望了防火绝热织物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4.
陈旭  吴炳洋  范滢  杨木生 《纺织学报》2019,40(7):163-168
为提升普通织物的低温抵抗性能,将具有蓄热调温功能的相变微胶囊涂覆至织物表面制得蓄热调温织物,通过Fluent 软件对复合织物的低温防护过程进行模拟,在此基础上设置了蓄热调温织物的低温防护试验对模型的模拟精度进行检验,并模拟探究了微胶囊的相变潜热以及其在织物中所占的体积分数对蓄热调温织物低温防护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数值模拟结果可显示不同时间节点蓄热调温织物的温度场分布情况以及各区域的温度变化趋势,且试验结果与模拟结果的误差小于8.64%,该模拟结果可较为准确地再现蓄热调温织物的低温防护过程;当微胶囊的相变潜热由50 J/g增加至200 J/g时,织物的低温防护时间延长了70.1%;当微胶囊的质量分数由1%增加至5%时,织物的低温防护时间由214 s延长至388 s,同比提升了81.3%。  相似文献   

15.
针对当前防火服普遍存在的笨重、闷热等问题,提出采用隔热耐高温、吸湿透气的蜂窝夹芯结构来改善其功能防护与热湿舒适性能。通过对蜂窝结构内在传热机制的分析,设计和制备了7种不同的蜂窝结构,选取当前典型的各层面料作为实验试样,综合考虑织物面密度、蜂窝夹芯结构种类设计了21种实验方案,并利用热防护性能测试仪对其进行热防护性能测评;进一步考察蜂窝结构的边长、壁厚、芯厚对防火服用织物热防护性能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蜂窝夹芯结构质轻且能满足热防护性能的要求,蜂窝结构的边长越小,壁厚越大,芯厚越大,织物的热防护性能值(TPP)越大,热防护性能越好。  相似文献   

16.
介绍不锈钢的化学除锈方法。研究盐酸直接作用于不锈钢表面氧化皮,对不同材质和热处理状态不锈钢进行除锈工艺试验,开发出不锈钢用盐酸添加剂。研究盐酸质量分数、温度和时间对清洗效果的影响,结果说明盐酸配液对不锈钢表面氧化铁皮的去除是有效的,也适用于各种表面状态的氧化皮的去除。根据酸洗质量效果和经济评价及环保程度对工艺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17.
论述了热轧法水溶性非织造布所用纤维材料的选择、生产加工工艺方法及其物理机械性能对产品的影响 ,并介绍了其在环境保护产品方面的发展和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8.
热泵技术在轻工行业蒸发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热泵应用与发展状况。利用压缩机对二次蒸汽直接加压,提高热能,作为蒸发热源。热力学分析其节能效益。  相似文献   

19.
Phase change materials (PCMs) are widely being used in thermal energy storage systems for solar engineering, building materials, heat pumps, spacecraft, and in textile field especially smart and technical textiles. There are large numbers of organic and inorganic PCMs that possess a wide range of melting and solidifying temperature which attracts researcher’s attention for their applications in different fields. This review paper summarizes the investigation and analysis of the available organic and inorganic PCMs, different encapsulating techniques, characterization techniques, incorporation into fiber and pad application on textiles with practical applications in the field of smart textiles.  相似文献   

20.
概述了超声空化技术的国内外研究现状;介绍了超声空化技术的机理,超声场、溶液初始浓度、溶液pH值、溶液温度及溶液中溶解气体等因素对超声空化技术的影响;并对我国造纸工业污染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了简单的介绍;最后对超声空化技术降解造纸废水方面的应用进行了举例描述,并对该技术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