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2.
采用循环扫描伏安法在Au/Cr/PET复合基底上聚合出聚苯胺(PAN)膜,设计并制备了基于PAN的反射型柔性电致变色器件(ECD)。研究了该ECD反射光谱的电压响应特性。结果显示,所得PAN具有晶体结构,微观上呈直径约60nm的纤维网形态,与Au/Cr/PET基底结合良好;该ECD的反射光谱曲线的波长选择性,在-0.4~+1.8V电压范围内随电压增加而逐渐明显,反射率峰值出现的位置由476nm移至584nm,表现出良好的电致变色响应特性。 相似文献
3.
4.
美国专利US7265890 (2007年9月4日授权)本发明提供一种可以用于调谐和调制1μm至30μm谱区红外辐射的电致变色器件。该器件由连续沉积在一块衬底上的许多层薄膜构成。这些薄膜中的第一层是沉积在一块经过适当加工的衬底上的衬底电极。在该衬底电极的上面则是许多层激活层,它们中至少包括一层电致变色层、一层电解质层、一层离子存储层和一层大致 相似文献
5.
据www.defensetechbrief.com网站报道,作为大力发展红外自适应伪装技术的一部分,美国陆军研究管理处在研究中开发了一些红外发射率可调的电致变色器件。凡是人们想用伪装技术来隐藏的物休,它们的温度通常都高于其周围的环境温度,因此红外自适应伪装技术的基本理念就是以可控制的量来减小目标物体的红外发射率,以致从红外摄像机里看起来,目标物体已与背景混为一体。 相似文献
6.
二氧化钒薄膜制备及其热致变发射率特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溶胶-凝胶和真空热处理工艺在石英基底上制备了二氧化钒薄膜,对制备出的薄膜进行了X射线衍射及X射线光电子能谱分析,结果表明所制备出的薄膜价态单一,纯度较高,薄膜为多晶态,晶粒尺寸约为27 nm.利用红外热像仪拍摄了薄膜在不同温度下的红外热图并计算了发射率,结果表明二氧化钒薄膜7.5~14 μm波段发射率在相变时发生突变,突变量可达0.6,具有优异的热致变发射率性能,在红外自适应伪装等领域应用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7.
8.
9.
混合氧化物电致变色器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考察了WO3:TiO2混合氧化物电致变色的机理及WO3:TiO2厚度不同的器件的电致变色特性。结果表明:WO3:TiO2混合氧化物电致变色的过程符合电化学氧化还原反应,在电场作用下,着色前后离子价态发生可逆变化,着色后膜层处于混合价态离子共存状态。适当的TiO2掺杂量可以改善WO3:TiO2电致变色器件的变色特性、响应时间和器件寿命。 相似文献
10.
本文主要介绍了一种透射式电致变色器件的结构和其基本工作原理,并对不同尺寸器件的响应特性、光学特性、存贮特性及循环寿命进行了测量和分析。 相似文献
11.
基于辐射对比度的变发射率舰船的红外隐身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固定发射率的红外隐身涂料无法实现全天候舰船红外隐身。以小于0.04的目标与背景的辐射对比度作为红外隐身的评判标准,通过计算分析目标与背景的红外特征模型,得到了实现红外隐身所需的目标表面发射率变化范围,提出利用电致变色材料来改变目标表面的平均发射率。与固定发射率的普通红外隐身涂料相比,改变发射率后的红外隐身涂料的隐身效率有了很大的改善,基本能满足目标的全天候红外隐身要求。 相似文献
12.
13.
采用溶胶-凝胶法在氧化铟锡(ITO)玻璃上制备三氧化钨(WO3)薄膜,将其在300℃下焙烧2h,再通过电沉积法在表面生长聚苯胺(PANI)薄膜.采用电化学方法、光谱分析法及扫描电镜等测试手段对WO3薄膜、PANI薄膜及PANI/WO3复合膜进行表征,发现复合膜着色态与褪色态透过率差异显著,变色效率(CE)达到57.94 cm2/C,比PANI和WO3薄膜的CE值28.94和10.55 cm2/C分别提高了50%和82%.扫描电镜结果表明,PANI薄膜表面结构疏松,有无序的微孔;而复合膜的结构规整、微孔排列相对有序且表面形貌均匀. 相似文献
14.
利用Luettgen单次散射信道模型对雾环境下非视距日盲紫外光通信信道传输特性进行了模拟分析。选取波长为260nm的紫外光, 分析了雾环境下对于不同的通信距离, 该紫外光的路径损耗与能见度的关系。结果表明: 在通信距离已知以及系统的发射仰角、接收仰角、发射视场半角和接收视场半角等几何参数已知的情况下, 存在一个使得紫外光传输的路径损耗达到最小的能见度; 同时, 分析并比较了0~2km辐射雾和平流雾传输路径损耗与能见度、通信距离的关系, 并得到辐射雾环境更利于紫外光传输。 相似文献
15.
不同膜厚的NiO薄膜电致变色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主要研究膜厚对NiO薄膜电致变色特性的影响,通过对不同膜厚的NiO薄膜在原始、着色和褪色态的透过率光谱曲线和电流时间响应曲线的分析比较,总结出通过控制膜厚来提高NiO薄膜电致变色性能的方法。 相似文献
16.
Yan‐Yan Song Zhi‐Da Gao Jian‐Hua Wang Xing‐Hua Xia Robert Lynch 《Advanced functional materials》2011,21(10):1941-1946
WO3 nanoparticles loaded in TiO2 nanotube arrays, fabricated by a chemical bath deposition (CBD) technique in combination with a pyrolysis process, is uniform and the diameter can be easily adjusted by the deposition times. The resultant hybrid nanotubes array shows a multistage coloring electrochromic response at different potential bias. The formation of a 3‐dimensional WO3/TiO2 junction promotes unidirectional charge transport due to the one‐dimensional features of the tubes, which leads to the significant positive‐shift onset potential of the cathodic reaction (ion insertion) and the highly increased proton storage capacity. Compared to non‐decorated nanotube arrays, the enhanced electrochromic properties of longer lifetime, higher contrast ratio (bleaching time/coloration time), and improved tailored electrochromic behavior could be achieved using the composite films. 相似文献
17.
发射率在多光谱辐射温度计的数据处理中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由于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而很难准确得到。本文基于小波网络,将小波网络与多光谱理论相结合建立了发射率模型,其仿真结果与理想假设值符合得很好,是一种较好的获知目标发射率的方法。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