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保护层开采是对于煤与瓦斯突出矿井开采煤层群时首选的经济有效的区域防治突出措施,但开采保护层时既要治理本煤层涌出的瓦斯,还面临着被保护层卸压瓦斯涌入保护层工作面。为有效抽采上保护层开采后的卸压瓦斯,利用保护层开采“卸压增透效应”,结合新田煤矿井下生产实际情况,以新田煤矿1402保护层工作面为例,介绍保护层工作面开采期间的瓦斯治理技术。  相似文献   

2.
近距离突出煤层群开采保护层优化选择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刘志伟 《煤炭技术》2014,33(11):38-40
鉴于容光煤矿近距离突出煤层群开采保护层存在的问题,对矿井可采煤层瓦斯、煤层赋存进行分析,对开采保护层进行优化选择,同时对在保护层开采时瓦斯治理、开采技术条件和矿井产能等方面的可行性和优势进行论证,确定适合矿井突出煤层群开采的保护层,为实现矿井瓦斯有效治理、安全高效生产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3.
由于福泉煤矿山区低透气性突出煤层群开采瓦斯治理难度大,开采保护层是首选的区域防突措施。通过分析煤层赋存情况、瓦斯压力、煤的坚固性系数、瓦斯放散初速度及煤的破坏类型,结合保护层保护范围及保护层开采技术条件,综合论证煤层群2号、3号、6号、7号煤层开采层序。结果表明,福泉煤矿调整采掘部署,首采6号煤层,对于矿井的瓦斯治理及安全生产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根据保护层开采理论,在金岭煤矿对一7极薄煤层进行了保护层开采,并采取瓦斯抽放技术综合治理二.煤层瓦斯.说明了保护层开采的保护范围,详述了瓦斯抽放方法及抽采效果,并对保护层开采前后二1煤层采掘工作面的瓦斯情况进行了比较分析,提出了保护层开采应注意的问题.实践证明:利用保护层开采结合瓦斯抽采技术进行区域治理矿井瓦斯是行之有效的办法.  相似文献   

5.
贵州织纳矿区属突出煤层群开采,开采程序不合理是制约该矿区区域瓦斯高效治理的核心问题。肥田煤矿是矿区典型的突出煤层群开采矿井,选择6号煤层作为保护层,采用下行式开采程序。但是矿井建设过程中6号煤层瓦斯灾害严重,煤巷掘进进度缓慢,采掘接替紧张。针对肥田煤矿突出煤层群瓦斯灾害存在问题,从宏观区域瓦斯治理理念出发,提出“组间上行、下煤组下行、上煤组上行”的开采程序,确定矿井突出煤层群开采的保护层,并对保护层开采时区域瓦斯治理及实现设计产能的可行性进行分析,为实现矿井区域瓦斯治理步入良性循环和安全高效生产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6.
兴隆煤矿首采层5煤层实际采掘过程中出现了煤层赋存不稳定,煤层瓦斯含量高,掘进速度缓慢,采掘接替异常紧张等问题,且在被保护层8煤层开采时多次出现区域验证指标K_1值超标和瓦斯超限现象。针对这些问题,从保护层选择、区域瓦斯治理、开采技术条件等多维度对突出煤层群保护层开采进行论证,确定兴隆煤矿将首采5煤层调整为12煤层具有可行性。实践证明,矿井将12煤层作为保护层首先开采有效缓解了矿井采掘接替紧张的问题,并实现了矿井瓦斯的有效治理和矿井的安全高效生产。  相似文献   

7.
随着开采时间的推移,开采深度不断的递增,突出煤矿和突出煤层的数量也在不断增加,开采技术难度不断增大,突出事故率也随之不断提高。区域性瓦斯治理技术的应用给煤矿的安全生产提供了重要保障,体现出了区域性瓦斯治理技术的重要性与必要性。从开采保护层、卸压瓦斯抽放、加强预抽煤层瓦斯等方面对毕节市煤矿区域性瓦斯治理的技术进行探究。  相似文献   

8.
对于具有煤与瓦斯突出危险的特厚煤层群,保护层开采是首选的经济有效的区域性防突措施。开采保护层面临着同时治理本煤层瓦斯及被保护层瓦斯的难题。通过对小黄山煤矿煤层及瓦斯赋存情况分析,提出了具有针对性的瓦斯综合治理方案,可为矿井生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汤朝均  盛建发 《煤炭技术》2015,34(4):154-156
为了解决白皎煤矿在快速高效发展过程中瓦斯治理的难题,采用了在近距离煤层群上部开采保护层治理瓦斯的方案,并采取了一系列工程治灾的方法,如底板道抽放瓦斯、工作面顺层抽采瓦斯、切顶卸压沿空留巷等。通过该保护层开采治灾方案的实施,达到了被保护层煤层瓦斯压力和煤层瓦斯含量等相关防突预测指标下降至煤矿开采安全指标以下的目标。  相似文献   

10.
中国煤矿区域性瓦斯治理技术的发展   总被引:29,自引:0,他引:29  
随着中国煤矿开采深度的增加,煤与瓦斯突出矿井和突出煤层的数量不断增加,以保护层开采及卸压瓦斯抽采技术和强化预抽煤层瓦斯技术为代表的区域性瓦斯治理技术,得到了长足发展.通过中国煤矿煤与瓦斯突出灾害严重性分析,阐述了煤与瓦斯突出灾害区域性治理的必要性,在此基础上分析了中国区域性瓦斯治理技术的发展过程、保护层开采及卸压瓦斯抽采技术和强化预抽煤层瓦斯技术的发展现状,还总结了淮南、淮北、阳泉和沈阳4个矿区区域性瓦斯治理技术的应用实例,最后对中国区域性瓦斯治理技术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1.
以开滦唐山矿Y485工作面受上覆5#煤层采空影响为背景,基于关键层理论,采用数值模拟和现场实测研究了上覆煤层开采后下伏煤层的卸压机理。结果表明:覆岩中往往存在多层关键层,会对工作面支承压力产生影响。卸压开采后上覆关键层发生破断,下伏煤层工作面回采时仅在层间关键层的影响下支承压力的影响范围和峰值显著降低。唐山矿上覆5#煤层工作面回采后,仅在层间关键层的影响下,下伏9#煤层Y485工作面超前支承压力影响范围由73 m减小至38 m,超前支承压力峰值与工作面煤壁的距离由29 m减小至20.5 m。当两煤层间存在厚硬关键层时,开采上覆煤层对下伏煤层进行卸压时,下煤层工作面支承压力峰值的最大值是无关键层时的2.34倍,下煤层回采时仍产生了显著的应力集中。  相似文献   

12.
对我国目前矿井设计和开发广泛采用的近水煤层矿井主要大巷全煤布置方式进行了归纳、分析、比选,得出走向长壁与倾斜长壁不同开采系统较优的主要巷道布置方案结论.采用近水煤层矿井主要大巷全煤布置方式,能够大大减少岩石掘进工程,简化矿井巷道网络系统,缩短建井工期,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矿建投资.  相似文献   

13.
煤层瓦斯与煤层厚度及其变化关系的测试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根据某煤矿瓦斯涌出量的测试结果,定量探讨了瓦斯涌出量与煤层厚度及其变化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随着煤层厚度及其变化的增大,煤层瓦斯涌出量反而减少。究其原因,主要是邻近煤层瓦斯大量涌出;另外,煤层瓦斯涌出量除了与煤层厚度及其变化有关外,还受到其它许多地质条件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近距煤层群开采工作面间易相互作用,下部采场围岩力学环境复杂,巷道布置要求高,合理布置回采巷道是下部煤层高效开采的关键。为解决下部煤层回采巷道布置难题,综合采用现场实测、数值计算、理论分析等手段,对下部煤层回采巷道松动圈范围、巷道布置影响因素、巷道布置参数等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近距煤层群下部回采巷道布置的主要影响因素为上部采场残余煤柱承载、上部采空区水及同煤层采动作用;残余煤柱承载形态呈现为马鞍状,煤柱承载会向底板岩层转移,并于煤柱附近底板岩层中发生应力集中,应力强度与距煤柱距离呈负相关性;下部煤层同煤层临近采场采动促使拟布置巷道围岩承压整体呈现出"升高-降低-升高-降低"的分布特征,且上下采场采动作用易叠加;近距下部煤层回采巷道布置的关键是兼顾上、下煤层采动影响,合理设计工作面间煤柱宽度。  相似文献   

15.
煌斑岩侵入对煤层赋存规律的影响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根据对矿井地质资料分析,借助实验室扫描电镜(SEM)分析煤系地层煤岩形貌结构,研究了岩浆侵入机制,总结出了煌斑岩侵入对煤层、煤质及瓦斯的赋存规律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介绍了邢东矿井1124工作面采用4.5m高架一次采全高技术及高架采煤的管理工作。  相似文献   

17.
矿井沿煤巷道施工过程中遇到断层,煤层被切断;通过现场观察,利用断层带充填的煤线、地层标志层、标志层层间距及矿井煤系地层柱状图,判断断失煤的方向和断层落差,成功地找到煤的应用实例。  相似文献   

18.
突出厚煤层交叉钻孔强化抽放快速揭煤技术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为了在有严重突出危险的缓倾斜厚煤层--新安煤田二1煤层实现快速揭煤,采用了交叉钻孔、巷旁隔断截流钻孔瓦斯抽放措施,并结合导硐,研究了石门的快速安全揭煤技术,结果表明这种揭煤技术可以缩短突出危险厚煤层石门揭煤的工期.  相似文献   

19.
瓦斯突出煤层近距离反程序开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决低透气性煤层的瓦斯突出问题,实现矿井的安全高效生产,在不能进行上保护层开采的情况下,将近距离下保护层作为区域性瓦斯防治措施.对何庄煤矿下保护层开采的必要性进行了阐述,并介绍了近距离下保护层反程序开采可行性的评价指标.通过在11采区进行先采下解放层的反程序开采工艺研究与实践,证明了下解放层的开采是解决本矿二1煤与瓦斯突出问题的有效途径,对于豫西类似条件下的三软煤层瓦斯治理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断层、裂隙、完整底板破坏引起突水的类型、特征进行研究,并对隔水层的阻水作用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断层、裂隙结构面是承压水从煤层底板突出的薄弱面,这些构造带破坏了岩体本身的完整性,易形成导水通道;构造带的特性对煤层底板突水起着控制作用。隔水层由于强度、厚度、裂隙等原因,也不能完全降低煤层底板灰岩水对煤层开采的威胁。在煤层开采时,煤层底板灰岩水对煤层开采的威胁要引起足够重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