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门窗》2014,(10)
我国建筑历史蔓延上千年,各类悠美的建筑物呈现在了我们的眼前,虽然某些已经逐渐老化,失去了最初的风采,但我们依然能从其残存的轮廓中看出其最初的风采。比如我国的圆明园,虽然在历史的长河中被毁之一旦,已经无法将其最初的风采真实复原,但是从其残存的遗迹中,我们可以发挥想象的翅膀,并串联其当时的文化背景,并加上文学的羽翼,从而联想出一个诗意的建筑空间环境,还原当时震撼人心的风采。由此可见,对于建筑空间塑造而言,如能加上文化与文学,那么就会使得此建筑的拥有了灵魂,成为了灵动在我们生活中最唯美的画卷。基于此,本文从文化·文学·建筑的角度探讨了建筑的诗意空间塑造,试图以一种全新的方式来解构我国建筑的空间塑造,希望对我国建筑设计有所借鉴。  相似文献   

2.
浅谈建筑空间与意境的塑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洪忠 《福建建筑》1997,(1):9-11
本文从建筑的实用性与艺术性方面,就建筑的空间、意境及二者之间的相互关系进行了分析、探讨,内容涉及美学、哲学、心理学,文学等范畴,旨在说明:一项优秀作品总是源于成功的意境塑造,建筑创作只有达到高层次境界,其作品才会具有永恒的生命力。  相似文献   

3.
建筑作为文化的遗存,与民族文化的发生,发展具有密切的关系,其中借助文学的描述和方案的记载流传于后世者堪为主导。本文在建筑中的诗情画意,礼乐思想,阴阳思维,碑碣匾联,宗教,仪式,发展变革等进行了初步分析,阐述了建筑,文化文学三者的关系,以祈其对建筑创作思路有所启迪。  相似文献   

4.
建筑空间是由建筑各个界面围合成的领域,它是从自然空间中分割出来的,并具有相对的独立性;与自然空间相比,建筑空间具有人为性和功能性,它是在人类的发展过程中不断演变和发展的;人类在征服自然、改造自然、适应自然的过程中创造了以实体物质为基础的建筑空间,同时为了实现功能性和满足人类更高生活艺术化的要求,创造出更为良好的建筑周围环境,使建筑的功能空间和外部环境空间融合为一体,最终达到建筑空间赋予的就是情感空间。  相似文献   

5.
李池兴 《城市规划》1989,(1):8-12,19
空间设计是城市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研究城市各部分之间整体关系的学问。“中介空间”是两种空间的连接体,是空间效益的补偿和升华。作者在文中着重分析了中介空间的作用,设计手法和其环境效益。  相似文献   

6.
建筑=文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筑文学李怀埙福楼拜曾说过,科学与艺术这对孪生兄弟,从根基处分开,但随着历史的进程,又逐渐靠拢,越往后,艺术更加有科学性,而科学则更加有艺术性,有朝一日,它们又在顶峰处汇合。建筑——文学无疑是这种汇合的一个重要起点和标志。历史发展到今天,虽然人类把改...  相似文献   

7.
传统建筑文化——建筑的创作之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筑作为一种物质产品归属于"文明",同时它所反映的社会观念、生活模式、它的艺术魅力和语言特征、它的建造者情况等,都使它成为社会整体"文化"中的一个重要因素.一个民族或地域的建筑传统文化特色,来源于对本国、本地建设资源的最佳利用.如何在当代技术与文化观念的层面上,去体现传统与现代这二者之间的融合?"意境"创作往往比一目了然的"理性"还原建筑更具有魅力.  相似文献   

8.
侯幼彬 《华中建筑》1995,13(3):39-43,50
文章论述了建筑艺术与文学艺术的关系,并试图以美学的理论和方法。对中国建筑采用“建筑与文学的焊接”的意境鉴赏方式作一初步的探索。  相似文献   

9.
建筑作为文化的遗存,历史的石器,它与民族文化的发生发展具有密切的关系。世界各民族的文化表现有着多种多样的形式,其中如文学著作、历史遗存、民族习俗、社会现象、大地建设等等,都蕴藏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其中借请于文学的描述和文学的记载流传于后世者堪为主导,故文学作品的发生发展是与民族文化的形式相伴生不可分割的统一体。就中国而论,文学作品,广义地讲,它是各种学深思想理念的表现;狭义地说,它是社会各阶层内心世界的外在表述。春秋有诸子百家,后人按各家学说加以分类,分为儒、道、墨、阴阳、法、纵横、农、名、杂、小…  相似文献   

10.
李卫伟 《建筑》2008,(19):60-62
北京四合院建筑是北方四合式建筑的典型代表,是传统文化的深刻反映,由于工作原因,我几乎走遍了北京城内外的四合院,对其建筑意境、寓意及文化底蕴感触颇多。  相似文献   

11.
本文通过对中日传统建筑在形象、空间、意境等方面的比较,揭示了两国建筑的不同?并探讨了导致这种不同的文化背景。  相似文献   

12.
李军 《规划师》2012,28(10):72-76
规划师工作的本质不仅是解决空间的使用问题,更重要的是探索和创造空间的文化。这种空间文化不是凭空而来的,而是通过对一定地域的文化与空间的关系研究,针对文化与空间的特色,因地制宜地进行再创造的结果。秀水村的规划从地景、聚落、建筑和文化主题四个层次对秀水村空间文化意境进行分析,提出"意境式保护、延续性再造"的规划理念,通过保留风水格局、串联主题景区、疏通传统街巷等一系列规划手段来达成传承历史和促进发展的双重使命。  相似文献   

13.
文学与建筑自古以来密不可分,建筑是文学的形象与体现,文学刻划着建筑的风采,可谓建筑之装璜,为建筑增添着光辉。本文就文学与建筑的相融性加之漫谈。  相似文献   

14.
诗意建筑     
通过对时间、空间以及哲学与建筑关系的阐述,说明了诗意环境对人的影响,有时甚至表达了人的品格气质以至于可以压倒生理上的欲求,指出建筑师需要拥有这种气质和需求,从而通过自己的作品来表达自己生活中的情感和精神寄托.  相似文献   

15.
文章提出现代建筑能够并需要实现对文化的表达,在文化建筑的设计过程中,以建筑空间有规律的组合,风俗传统和历史元素的融合来展现文化的内涵。通过武汉大学建筑设计教学实践,阐述如何实现建筑文化内涵与形体空间之间的转换。通过土家族乡土民俗博物馆、珞珈书院、昙花林历史地段图书馆、主题式聚落更新等设计,探索与思考如何通过空间的变化、形体的组合以及文化元素的抽象,实现文化建筑的诗意表达。  相似文献   

16.
建筑与文学     
马识途 《四川建筑》1994,14(1):17-19
建筑和文学的问题,我以为,实质上就是建筑与美学的问题。因为一切文学和艺术就是追求美,表现美、作为物质生产的建筑和精神生产的文学发生关系,其契合点就在美的追求和美的表现。一个建筑,一群建筑的设计和施工,一个城市的总体规划和布局,除开要讲求便利于人们的居住、生活和工作,要讲求以最少的物质消耗取得最大的经济效益外,也就是我们平常说的实用和经济外,还要叫人们往起来在精神上感到舒服。因此,任何一个在头脑的建筑师,都知道要使自己的设计不特尽善,还要尽美,要使人们居住起来,在视觉和精神上感受到一种很好的精神享…  相似文献   

17.
各位好!由新建筑杂志社和广州珠江外资建筑设计院联合举办的这样一个活动,我们称之为“大型文化建筑与城市文化塑造——武汉琴台大剧院现场研讨会”。  相似文献   

18.
建筑与民俗——建筑空间的文化人类学探讨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面对我国地域习俗和文化传统正悄悄消失的危险,文章以文化人类学的视角,神视建筑空间,认为建筑环境,都市的多种选择性源自于不同的民俗文化,建筑空间和民俗文化之间存在着互相影响和同构的关系。  相似文献   

19.
刘强 《四川建筑》2014,(3):55-56
建筑审美情态是审美的精神领域活动。文章从审美情感出发,结合美学理论中的嫁接、移情、意境理论来阐述建筑的审美意义,详细分析了这三种情态效应的内容与机制,最后结合笔者自身实践项目论述嫁接、移情、意境的具体应用与表达。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从美学的精神角度阐述建筑审美所表达的内涵。  相似文献   

20.
本文通过分析建筑与城市空间的构成要素,论述了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对建筑与城市空间文化特色的影响,并从城市的肌理、空间的融合与共享、风格的协调与对比等方面论述建筑与城市空间文化特色的塑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