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北京水务》2024,(1):8-9
<正>防灾减灾创新工作室立足解决首都城市“人-水-灾”系统洪涝风险防控难题,建立覆盖四预的技术应用体系。建成覆盖352条山洪沟的实时模拟系统,绘制多暴雨场景山洪灾害淹没风险图,建立渐进式预警响应信息链条,支撑山洪灾害预警预演应用。建成城区精细化洪涝模型,实现排水分区单元的风险动态更新,研发积水智能警示装置推广到5处下凹桥区,支撑积水内涝风险地图社会统一发布。提出密云水库“降雨预报+洪水预报”防洪调度模式。研究成果在“23·7”洪水应对中发挥重要支撑作用,雨前将“63·8”暴雨移置到现状城市,超前研判形势;雨中动态迭代山洪预报;雨后系统诊断山洪致灾原因。编制昌平流村镇防洪专项规划,形成山洪灾后恢复技术指南。  相似文献   

2.
2015年6月18日,湖南省绥宁县普降暴雨,武阳镇大溪站6 h降雨量达252 mm,重现期为500年一遇。强降雨导致中小河流和山洪沟洪水暴涨,造成20.5万人受灾。在本次暴雨山洪灾害防御过程中,遂宁县防汛抗旱指挥部科学应对,充分利用山洪灾害监测预警系统监测降雨,向有关乡(镇)、村组责任人及时发布预警,及时转移群众,实现人员零伤亡。绥宁县"2015.6.18"山洪灾害是近年来少有的雨情、水情、灾情、预警及响应信息资料齐全完整,而且防御极其成功的案例。本文在实录绥宁县"2015.6.18"山洪灾害及其防御过程的基础上,总结了成功的经验,为今后的山洪灾害防御及相关水文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山洪灾害易发地区一般处于江河上游的生态脆弱区和生态敏感地带,水土流失和生态退化加剧了灾害程度。选取闽江上游为研究区域,重点研究生态环境变化与山洪的耦合关系。以2013年闽江上游生态系统分类结果为本底数据,利用GIS技术,模拟退耕还林、矿山恢复、生态封育3种生态最优情景以及生态退化情景。采用HEC-HMS模型,基于设计暴雨资料计算不同生态情景下洪水过程,进而分析生态优化及生态退化条件对山洪过程的影响。由研究结果可得,生态类型优化对洪水削峰滞时作用显著,洪水峰值减小,洪水集中度减小、冲击力减弱,不易成灾;生态条件退化后,洪峰值增加,峰现时间提前。因此,改善易灾地区生态环境,调节径流能力,可有效提升抗御山洪灾害的能力,对于减少山洪灾害损失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2023年7月22日,浙江杭州富阳区遭遇短历时强降雨,诱发山洪灾害,造成剡溪小流域人员伤亡及财产损失。为全面了解此次暴雨山洪过程,揭示受灾区山洪致灾机制,基于实地调查资料,从降雨特征、山洪过程及人类活动3方面分析山洪致灾特征。结果表明,短时强降雨是该区域山洪致灾的主要成因,站点最大1 h雨量100.5 mm,最大3 h雨量150.0 mm,重现期均超100 a;水文过程模拟及典型断面洪水位分析结果表明,流域出口断面峰值流量达185.2 m3/s,洪水过程呈历时短、陡涨缓落的特点,水位迅速抬升形成漫滩洪水,最大陡涨率超1 m/h,极大限制了沿河居民避险转移时间;人类活动如围滩造地等行为严重侵占河道行洪面积,2000—2022年,流域居民用地增加160.3%,且沿(跨)河建筑物的阻水效应进一步阻碍行洪,加重了山洪灾害规模。  相似文献   

5.
正按照水利部工作部署,长江水利委员会派出由防汛、水文、地质、水工、山洪灾害防御等专业的专家组成的水利部工作组(以下简称"工作组"),由长江水利委员会水旱灾害防御局副局长沈华中带队,于2021年8月13—18日赴湖北省随州市随县对柳林镇"8·12"重大山洪灾害事件及强降雨过程应对措施开展调查。长江科学院王可博士作为工作组成员参加此次调查工作。  相似文献   

6.
2013年6月30日,受强对流天气和黄山山脉地形抬升共同影响,黄山周边区域降特大暴雨,暴雨中心区域短历时降水重现期超百年。特大暴雨导致河流水位暴涨,河道两岸房屋受淹,山体滑坡多发,人员伤亡重,给百姓带来巨大的灾难。通过开展洪水调查,收集整理了受灾区典型站点、典型断面的水文资料和重点区域灾情调查资料,为灾害评估和防灾体系建设与完善、灾后重建提供基础依据。  相似文献   

7.
对2010年四川绵竹青平乡“8·13”特大山洪泥石流灾害进行实地调研分析,并对四川山洪泥石流灾害进行历史回溯,以期为水利防汛减灾工作提供经验、借鉴.清平乡典型调查发现,四川山洪泥石流灾害的历史回溯得出,自古以来四川地区山洪泥石流灾害频发,近90%的灾害发生在6-9月份;恶劣的地质条件、复杂的降水,以及不合理的人类活动是该区域山洪泥石流频发的主要原因.“8· 13”灾害过程呈现出“淤”、“冲”、“卡”、“涝”的特点.在应对山洪泥石流灾害方面,实施工程防治措施的同时,加强非工程防治措施的效果也越发显著.山洪预警系统在应对“8·13”特大山洪泥石流灾害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最后,对山洪灾害易发区非工程防治措施的推进方面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8.
根据江西省上犹县地形地势特点、典型年降水资料及多谱勒天气雷达回波等资料,对“7.26”五指峰乡遭受台风暴雨,形成山洪灾害的成因和致灾特点进行了分析.揭示出上犹县西北部山区受台风系统影响时,易形成强降水、暴雨或特大暴雨,导致严重灾害特点,为今后做好台风暴雨预报服务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9.
【目的】自然灾害网络舆情的治理是综合减灾的重要内容。为探究重大暴雨洪涝灾害引发的网络舆情特征,总结相关舆情应对经验,【方法】以2021年发生的三场重大暴雨洪涝灾害为例,搜集了发布于新浪微博平台上的“山西暴雨”“河南暴雨”“湖北暴雨”话题相关的微博数据。利用基于BERT微调模型的机器学习方法进行了时间序列上的情感分析,梳理了灾害舆情议题的热度和情感强度变化;结合以关键词共现语义网络为核心的知识图谱方法,探寻了不同灾害的舆论热点变化特征。【结果】结果表明:(1)同类型暴雨洪涝灾害舆情通常具有相似的时序特征,即通常会持续较长时间,且舆情高峰都与关键性事件有关。(2)同类型暴雨洪涝灾害舆情情感色彩分布相似,但会因灾害严重程度的不同而产生相应变化。山西暴雨中正向情感占比为36.83%,负向占比为28.81%;河南暴雨则为34.23%和43.25%;湖北暴雨则为45.91%和27.07%。(3)类似暴雨洪涝灾害舆情具有相类似的主题分布,可分为对致灾因子和灾害本身的关注、对致灾过程的关注和应急抢险救援的关注、对洪涝灾害对于社会经济生态影响方面的关注。【结论】暴雨洪涝灾害引发的网络舆情的演变特征大致相...  相似文献   

10.
周蕴 《海河水利》2022,(S1):77-80
防汛应急演练系统是丰富防汛演练方式的重要技术手段。情景构建、数字孪生等技术能够有效提升系统应用成效。本文提出了基于情景构建的防汛应急演练系统建设基本思路及系统架构、业务应用功能设计构想。系统提供“洪水情景构建-演练科目设计-演练实施”全过程支持,用于评估参演人员的能力,检验应急预案的实用性,从而强化应急准备,提升应急响应能力。  相似文献   

11.
【目的】为定量分析山地城市暴雨内涝中行人和车辆的失稳风险特征,【方法】以重庆市悦来新城某排水片区为研究区域,构建一二维水文水动力耦合模型,对研究区不同降雨情景下的承灾体暴露性进行了模拟分析,按照最不利原则,从失稳风险范围和失稳持续时间等维度计算分析了典型人车(轿车、SUV、成人、儿童)的失稳风险。【结果】结果显示:降雨重现期越大,承灾体暴露性越高,失稳开始时间越早,持续时间越长,轿车的失稳风险最高,SUV次之,成人最小;四类承灾体在不同重现期下的轻微风险区域占比均最大,且其分布与积水深度较浅(如低于0.15 m)或流速值低于0.4 m/s的区域分布较为相似。【结论】结果表明:失稳风险等级越高的区域,其面临的洪水特征可能越复杂,尤其对于地形起伏多变的山地城市,应根据承灾体的特征进行风险图绘制,并结合降雨预报进行风险预警,提升灾害应急管理的精细化水平。  相似文献   

12.
遵循以防为主的防灾减灾救灾理念,提出一种集情景预估、预测预报、分级预警、应急预案和防洪预演为一体的城市暴雨洪涝灾害“五预”应对机制。包括:基于气候模式的城市暴雨洪涝灾害情景预估;耦合气象水文的城市暴雨洪涝灾害预测预报;多源信息融合的城市暴雨洪涝灾害分级预警;基于综合集成的城市暴雨洪涝灾害应急预案;基于数字孪生的城市暴雨洪涝灾害防洪预演。其中的关键技术包括:城市洪涝模拟、地球系统模式、滚动气候预测、数值天气预报、三维电子沙盘、综合集成平台和数字孪生城市。构建变化环境下城市暴雨洪涝灾害“五预”应对机制,可为城市防洪减灾决策提供有效支撑。  相似文献   

13.
2021年7月河南省遭遇极端强降雨,引发严重城市内涝和流域局部洪水,造成重大社会影响和生命财产损失。重点分析了"21·7""暴雨情况及主要河段的洪水过程,并与河南"75·8"特大暴雨洪水进行对比;基于时空变源混合产流模型,建立了覆盖河南省山区小流域的分布式水文模型,利用国家山洪灾害风险预报预警平台,计算得到了"21·7"特大暴雨洪水河段、沿河村落的危险等级;并基于下垫面现状条件,对"75·8"暴雨洪水进行了复盘,探讨了"75·8"降雨条件下,河段和沿河村落成灾情况,进而对比了"21·7"和"75·8"暴雨洪水和河段、沿河村落危险情况。研究成果可为后续灾害调查、推演复盘、总结评估等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正7月18日以来,河北省中南部地区暴雨如注,山洪陡涨……危急时刻,河北水文人在狂风暴雨中坚守在防汛抗洪最前沿,与洪魔进行着勇猛的搏斗……汛情严峻。7月18日12时至21日,河北省中南部的天空乌云笼罩,暴雨如注,漳卫南运河系、子牙河系、大清河系等多条河流水位暴涨。全面部署。面对严峻汛情,河北水文及时启动了暴雨洪水Ⅲ级响应,紧急部署水文测报工作,保证思想、人员、措施、应急监测等全部到  相似文献   

15.
在局地强降雨频发的气候背景下,山洪灾害防御形势依然严峻。以陕西洛南县“2020.8”暴雨洪水为例分析了现状形势下山洪灾害发生的主要特点。针对这种局面,同时充分考虑山洪的致灾特点,借鉴英国Frome流域山丘区洪水防御的成功案例,提出一种从全流域角度出发,尽可能从流域源头开始分级布设以消能、调蓄为主要目标的工程防御措施新思路,为山洪灾害防治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谢兴发 《陕西水利》2010,(2):132-132,131
陕南秦巴山区每年汛期暴雨频繁,如何有效防御和减轻山洪灾害造成的损失,成为秦巴山区防洪减灾的重要课题。本文结合佛坪“8·30”山洪、泥石流灾害形成的主要原因,提出了针对秦巴山区山地自然灾害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7.
2020年6月12日凌晨,贵州正安县碧峰镇发生了特大山洪事件,小时降雨量163.3 mm,突破了贵州有资料记载以来的极值,暴雨频率1000年一遇,洪水频率500年一遇,特大山洪灾害造成8人死亡、5人失踪。降雨发生前和降雨过程中各级水利、气象等部门提前预警,地方政府及时组织群众转移,有效减少人员伤亡。灾害发生后,水利部高度重视,要求按照山洪灾害管理要求查明情况并举一反三做好防御工作。水利部长江水利委员会会同省水利厅组织开展暴雨、山洪和防御及现场调查工作。调查认为,“2020.6.12”特大山洪灾害成灾快、来势猛,防御难度大,属于“黑天鹅”事件。虽然贵州省在山洪灾害防御中做了大量的工作,但也存在不同程度的短板和薄弱环节,值得进一步的反思和总结。  相似文献   

18.
为处理“7·20”河南省特大暴雨灾害的复杂演化过程,验证应急管理措施的科学性和有效性,利用动态贝叶斯网络,运用证据理论和情绪更新机制,提出了一种主客观因素相结合的情景推演方法,较同类方法更加注重对决策者情绪等主观因素的研究。结果表明:动态贝叶斯网络能有效仿真情景推演的动态变化过程,改进DS证据理论能减少方法的主观性并处理演化过程不确定性,情绪更新机制能有效地量化决策主体的情绪变化情况。  相似文献   

19.
对商洛市“7·23”暴雨洪水灾害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志强 《陕西水利》2010,(6):135-136
2010年7月,商洛市“7·23”暴雨洪水使全市七县(区)不同程度受灾,部分地区损失惨重。本文介绍了“7·23”暴雨洪水以及商洛市防汛抗灾的情况,分析了灾害原因,并就灾后重建工作做了深入思考,为商洛市洪水灾害防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多年来,安徽省持续从“三道防线”(气象卫星和测雨雷达、雨量站、水位站)、群测群防体系、“四预”(预报、预警、预演、预案)能力建设3个方面发力,不断提升山洪灾害防御能力。针对山洪灾害“四预”能力提升工作中存在的预报精准度不高、“叫应—反馈”机制落实不到位、山区流动人员预警靶向性不足等重难点问题,探究解决技术路径。在实现数字孪生小流域“四预”通用功能基础上,围绕应用分布式水文模型、全过程递进式预警、智能AI语音叫应、基于位置服务(LBS)靶向预警、数字化场景预演等进行创新与改进,切实以数字化和智能化为山洪灾害防治赋能、增效,全面提升山洪灾害防御精细化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