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通信原理课程是东北电力大学通信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电子信息工程和智能电网信息工程4个专业的基础类课程,对后续课程起到支撑引导的作用,该课程的授课质量直接影响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质量。为了培养符合新工科背景下对通信专业人才能力培养的要求,文章以通信原理课程为例,对通信原理课程教学进行研究,结合东北电力大学实际情况,探索适应新工科要求的通信原理课程教学模式,提高东北电力大学通信工程专业相关人才培养质量,更好地服务于社会发展。  相似文献   

2.
在“新工科”背景下,为综合培养工科专业实践型人才,高校的传统工科教育急需改革创新。以深化创新实践教学方法为核心思想,基于智能水下机器人平台,面向自动化专业学生开设创新实践课程。学生将完成基于水下视觉跟踪的导向性任务,使课程实现理论与实践结合的新型教学模式。实践表明,教学平台结合前沿研究和实际工程问题,能有效激发学生志趣、培养学生工程素养和研究创新思维。  相似文献   

3.
在新工科背景下,文章以电子信息工程专业为例,结合“普及型”精英科技竞赛教学体系,探索专业教学模式及人才培养的有机结合。文章分析电信系学生的学情现状,详细阐述新工科的“普及型”精英科技竞赛的内容和实施方案,构建电信学专业教学与人才培养的模式,有效提升电子信息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的质量。  相似文献   

4.
阐述基于新工科概念的电工学课程的教学实践,探讨新工科的特点,从整个教学环节的四个过程出发,提出在新工科背景下的电工学课程多元化实践的途径和方法,对现有新工科课程教学中的问题做出了归纳和总结。  相似文献   

5.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对工程教育也有了新的要求。通过合作学习,将全部的相关技术进行整合。学生通过学校提供的虚拟学习环境进行学习,以此不断培养自身的核心能力。但是,对相关教学模式的探索需要将教学方式的"自下而上"与"自上而下"有机结合,从而实现工程教育的有效改革。文章面向智慧工厂,对新工科核心能力与教学模式进行了一定的探索。  相似文献   

6.
在新工科建设背景下,分析嵌入式实践课程的特点,指出课程在卓越工程人才培养方面与新工科建设要求不适应之处,从教学理念、教学模式、考核方法等方面做出改革。为课程确定教学目标,重构实验平台,构建“三 -三”课程教学架构,采用线上线下结合的方式开展教学,注重过程学习,强调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创新思维培养。教学实践显示,按照新工科建设要求开展课程改革对提高教学质量有着重要的意义,为打造“嵌入式金课”打下了良好基础。  相似文献   

7.
羊栋  李香菊  弭娜 《电子技术》2022,(1):278-279
阐述新工科中的大数据课程特点,学用结合的工程实践模式,实施新工科策略,包括工程场景教学模式、校内外专业实践基地、协同创新提升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8.
鲁富宇  冷泳林 《移动信息》2023,45(10):68-70
Web前端开发课程具有显著的实践性,传统的教学模式不利于提高学生的各项能力。针对传统教学模式的不足,结合当前Web前端开发的最新理念,文中在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考核方式4个方面提出了具体的教学改革措施,旨在培养具有扎实的科学基础和工程能力的新型工科人才。新工科背景下Web前端开发课程群的教学改革实践,以构建基于项目驱动渐进式的Web前端开发课程群为载体,以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协作能力和就业能力为目标,通过修订课程群的教学大纲,实现课程内容的系统性、连贯性和实用性,促进相关知识的模块化、学生学习的场景化、课程实践的项目化和课程评价的过程化,从而探索出一种Web前端开发课程教学改革的有效模式,为学生未来的职业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为新工科背景下Web前端开发课程群的教学改革提供理论参考和实践建议。  相似文献   

9.
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逐渐在电子信息类课程中普及,这既是机遇亦是挑战.一方面,在新工科背景下要求课程内容要多学科、多元化交叉融合;另一方面,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高等教育电子信息类课程中如何实践和落实,思政元素在工科课程中如何有效地融入等问题需要进一步的去研究和探索.从教师及学生多重角度去思考,将课程思政贯穿到"线上...  相似文献   

10.
陈颖  裴浩斐  杨楠 《电子技术》2023,(3):110-111
阐述能源动力的培养导向,基于新工科的流体与流体机械系列课程的教学实践。针对流体与流体机械系列课程,提出课程设计方案,教学环节的实施过程。  相似文献   

11.
按照“新工科”的要求,积极响应习近平总书记“四个引路人”的号召,提出了“一核心?双融合?三目标?四提升”的教学理念。以学生发展为核心,思政科研双融合,针对三个教学目标,建立了思政与科研相融的课程思政模式、翻转与对分互补的课堂教学模式、知识与能力综合的教学考评模式。教学实践效果表明,此模式有助于学生意志品格、专业水平、创新思维、家国情怀的综合能力提升。  相似文献   

12.
提出基于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新工科信号处理系列课程的实践教学模式改革新思路。重点探索了培养创新实践能力的实践教学体系,基于课内外实践教学有机融合,通过实验教学、问题辩论、课题探究和考察体验的改革与创新,实现实践创新能力提高。以培养创新创业能力为主线,采用科研项目驱动、产学研深度融合、线上与线下、虚拟仿真、软硬件结合等多种方式,根本上提升学生创新精神与创业潜力。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从课程内容、教学模式和过程化考核等三个方面,探索了 “新工科”背景下“电力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改革实践。具体内容包括:优化课程内容;提出“课堂教学+实践探究型作业+实验平台开发+实验验证”的学践研创四维一体教学模式;完善过程化考核机制。教学实践表明,可有效提高教学质量以及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工程实践能力、培养学生的新工科素养。  相似文献   

14.
为了提高非电类专业学生对于电子技术课程的学习兴趣,以及应对课时严重压缩与知识点众多之间的矛盾,本文基于新工科背景,从研究性学习、流动助教和考核方式三个维度对电子技术课程教学方法进行了改革探索.通过改革前后共三年的教学效果对比证明了改革的有效性,对其他工科课程的教学改革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5.
"电磁场理论"是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本科生的一门重要的专业方向课,如何在新工科背景下提高"电磁场理论"的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学习和创新能力显得尤为重要。而这门课程所讲授的内容较难,学生学习比较吃力,导致学生对该门课程的学习兴趣不高。因此,讲解难易适度的教学内容、采用适当的教学方法、手段和考核方式能有效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增强学生的适应能力和创新意识。文章对新工科背景下"电磁场理论"课程的教学与实践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6.
新工科建设的目标出现之后,给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新的挑战,新时期,计算机基础教学不仅要考虑到通识课程的要求,还要考虑到技术性课程和交叉型课程的学科知识重点,以此为基础,建立具有层次性的专业化课程体系,形成对人才专业培养的持续性支撑。因而人才培养的具体理念将围绕教学方法和思维能力的创新优化为基本方向。  相似文献   

17.
随着大数据、物联网和人工智能技术的快速发展,我国高新技术产业也取得了快速发展。此外,深度学习算法的提出提高了算法执行的效率和准确性,使IT技术与行业的结合更加高效。电子商务和智能物流的发展也推动了新金融、新零售、新制造理念的发展,纵观以上变化,计算机专业为企业培养了一大批专业人才。随着新工科建设理念的提出,如何更新计算机专业基础教育理念,加强多学科合作,是新时代发展的要求。本文分析了新工程背景下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新特点,提出计算机专业多学科交叉融合应从“新概念、新素质、新知识、新方法”四个方面入手,通过现有计算机专业的转型升级,培养适应未来社会需求的创新型人才。  相似文献   

18.
风力发电技术是电气工程专业的一门选修课,内容多、学时少,教学内容难于把握和学生不重视等影响了教学效果和学生能力的提高。为了改善教学质量,本文提出“课堂教学+仿真验证+模型化编程+实验验证”四位一体教学模式。教学实践表明,可有效改善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动手能力,增强学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进而提高学生的专业素养。  相似文献   

19.
20.
在新工科建设的背景下,“随机过程”这种带有明显数学特征的课程如何融入思政德育元素,存在两大障碍:一是要理清新工科建设目标和课程思政目标的关联性,二是要制定相应的教学大纲、教学方法及考评机制。针对这些问题,结合课程与专业的特点,本文建立了新工科建设及课程思政建设的关联模型,并由此提出了“随机过程”的课程思政模式,制定了可行的教学大纲、教学方法及考评机制。目前的实践效果验证了该教学模式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