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王红春  郭循帆  刘帅 《建筑经济》2021,42(9):100-104
高效选择优质PC构件供应商是传统建筑模式向装配式建筑供应链模式转型中的重要一环.基于装配式建筑的特点、PC构件的特性,建立装配式建筑PC构件供应商选择评价指标体系并通过AHP确定各指标权重;通过前景理论将决策者的有限理性和心理因素考虑在内对TOPSIS评价法改进,构建供应商选择评价模型;通过算例分析验证模型的可行性,希望为装配式建筑PC构件供应商的选择提供科学的决策方法.  相似文献   

2.
装配式建筑作为一种绿色、环保、节能、高效的建筑成为我国建筑工业化发展的重要途径。从绿色供应链全寿命周期角度构建装配式建筑绿色供应链结构模型,并建立装配式建筑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对装配式绿色供应链进行全寿命分析,应用层次聚类-TOPSIS 综合评价模型评价识别装配式建筑绿色供应链的关键节点问题,为装配式建筑绿色供应链优化管理提供理论支撑和决策依据。同时针对装配式绿色供应链关键环节运作问题提出建议,实现装配式建筑供应链全寿命周期绿色可持续管理,促进装配式建筑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3.
预制构件(PC构件)是装配式建筑的主要组成部分,其质量的优劣在很大程度上影响装配式建筑的安全性与使用性,因而如何选择优质的PC构件供应商成为至关重要的问题。基于装配式建筑PC构件特性,探寻影响PC构件供应商选择的主要因素并建立了包含质量、成本、交通运输、构件开发与生产、企业合作潜力与节能环保六个方面的指标体系;利用灰色关系分析(GRAP)改进VIKOR法,构建了基于GRAP-VIKOR的PC构件供应商选择决策模型,最后通过算例分析验证了该方法的实用性。本研究为PC构件供应商选择提供科学的决策方法,同时促进装配式建筑背景下PC构件供应商进一步提升自身竞争力,最终推动整个装配式建筑的健康稳步发展。  相似文献   

4.
装配式建筑是建筑工业化的发展趋势,其中构件运输关系到装配式建筑的质量。为便于选择合适的装配式构件承运商,借鉴现代物流能力评价的指标维度,结合装配式构件的特殊性指标,从运作管理能力、物流服务能力、人员配置水平、运输工具配置、物流信息化水平和绿色物流水平六个维度,提出了构件承运商选择的评价指标体系;采用粗糙集与改进的灰色局势相结合的方法,通过抽取关键影响指标和灰色决策思想,构建了构件承运商选择的综合评价模型。通过实例分析,归纳出评价承运商的11个关键指标并获取指标权重,计算出4家承运商的综合效果测度,从而得出选择方案,验证了该模型的可行性和有效性,为建筑构件供应商提供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5.
装配式建筑的核心即装配式构件的应用,而装配式构件的质量直接影响着装配式建筑的质量,因此,选择优质可靠的装配式建筑供应商至关重要.以发包商的视角,综合考虑与装配式建筑供应商选择有关的各个方面,建立起装配式建筑供应商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并利用AHP层次分析法为各层次指标赋权,用人工神经网络对装配式建筑供应商状况进行评价,从而...  相似文献   

6.
董辉 《建筑施工》2021,43(4):735-738
为研究装配式建筑混凝土预制构件供应商整体评价指标,从场地与设施条件、综合运营与标准化管理水平等7个层面初步确定了PC供应商的各项评价指标,并运用专家评价法对各评价指标所占权重进行分配,最终得到了一套操作性好、实用性强的PC构件供应商评价指标体系.此评价指标体系,可为施工总承包企业对PC供应商的合理选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范云翠  汤晓琪 《城市住宅》2021,28(8):206-207
目前我国装配式建筑建造成本高是制约其发展的主要原因之一,而PC构件生产阶段成本是装配式预制混凝土建筑成本的重要组成部分.从PC构件生产阶段出发,运用层次分析法分析生产阶段各影响因素的权重,并基于此提出对策建议,以降低PC构件生产阶段成本,进而降低装配式建筑建造总成本,推动装配式建筑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8.
装配式建筑以节能、高效的生产方式成为了建筑业未来发展的一大趋势,绿色供应链作为一种全过程的环境管理模式,为装配式建筑的开发利用提供了良好的实施路径。通过对现有装配式建筑供应链的分析,并从绿色供应链的运行原理出发,融入供应链运作参考模型理论,构建装配式建筑绿色供应链模型,并从计划层、运营层、支持层三个层次来阐述模型的构成要素及其关系,为装配式建筑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9.
基于装配式建筑绿色供应链各利益相关方的相互关系,提出以绿色贡献评价指标衡量装配式建筑绿色供应链各方行为活动的环境影响,结合风险承担和资源投入因素,构建基于改进Shapley值法的装配式建筑绿色供应链利益分配模型,并进行实例研究。结果表明:该利益分配机制能更准确地反映参与方的真实贡献,改善了利益分配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装配式建筑的结构及构成进行分析,得出主要装配式建筑构件的性能、规格、构成的数据,为绿色等级的划分和判定提供基础,在此基础上利用模糊综合评价法确定构件的绿色指标权重,完成绿色度评价,并给出了建材绿色等级标识,为制定装配式混凝土构件绿色等级评定标准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1.
绿色建造水平的提升是推动装配式建筑可持续发展的主要驱动力。但由于现阶段装配式建筑领域绿色建造评价体系尚不完善,相关评价标准仍处于空白阶段,导致无法对其建造过程进行评价,建造质量良莠不齐。本文从装配式建筑的自身特点出发,对装配式建筑绿色建造评价指标及体系展开研究,构建装配化水平、资源节约、环境保护及人员健康、综合效益四大评价指标,形成较为系统和科学的评价体系。  相似文献   

12.
PC建筑,即装配式建筑,以工程预制构件生产为主,实现设计、建造、采购与安装各环节的协同作业,由一个个装配式构件组装而成。BIM技术在PC建筑施工中的应用,可借助BIM技术实现装配式构件的创建、拆分、安装施工和运维管理,通过修改构件参数改变构件三维几何模型,整个过程简单、便捷、快速。以BIM技术理论基础为立足点,结合具体PC建筑工程案例,对BIM视角下PC建筑施工技术实践应用进行分析,探究建筑工程中BIM技术在建筑模型构建、工程量汇总、图纸自动生成、设计失误排除等方面的应用实践,实现施工阶段质量、成本、进度等精细化管理,充分发挥BIM技术助推PC建筑施工长远发展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3.
装配式建筑 PC 构件质量的科学评价对把控装配式建筑整体质量具有重要意义。立足于质量检测需求方视角,在分析装配式建筑生产方式特点基础上,提出“需求—生产—性能”这一选取评价指标的指导思想,并依此构建了 PC 构件质量评价指标体系。采用 ANP 法确定指标权重,使指标体系更符合工程实践又解决了指标关联性问题;并运用向量夹角余弦法实现对 PC 构件的质量评价,通过数—形转换,规避了由于多重赋权造成的评价结果失真问题,使评价结果更趋客观准确。算例分析表明该方法简便易行,具有合理性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14.
为了科学评价装配式混凝土建筑建造质量,提高相关单位的质量管理水平,以适应装配式建筑大规模建设的需求,提出了一种基于 COWA-G1 组合赋权的模糊综合评价模型。运用 Vague 集理论对关键指标进行筛选,从而构建出全面系统的装配式混凝土建筑建造质量评价体系,针对不同层级指标的内涵及特征采用 COWA 算子和 G1 法对其分别赋权,采用多级模糊综合评价方法对建造全过程各阶段质量状况进行综合评价。并结合青岛市万达小学建设项目进行实例分析,验证了综合评价模型的科学性和可行性,为我国装配式混凝土建筑建造质量的评价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5.
以装配式建筑供应链为研究对象,从供应链运作、建设目标和建设结果影响3个角度出发构建装配式建筑供应链绩效评价指标体系.考虑装配式建筑供应链的灰色性,采用灰色聚类法构建其绩效评价模型,依据评价模型所得聚类系数进行绩效聚类分析.结合实际案例,研究结果表明该方法在装配式建筑项目供应链的绩效评价中具有合理性、科学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16.
以装配式建筑供应链为研究对象,从供应链运作、建设目标和建设结果影响3个角度出发构建装配式建筑供应链绩效评价指标体系。考虑装配式建筑供应链的灰色性,采用灰色聚类法构建其绩效评价模型,依据评价模型所得聚类系数进行绩效聚类分析。结合实际案例,研究结果表明该方法在装配式建筑项目供应链的绩效评价中具有合理性、科学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17.
以EPC模式下的装配式建筑企业为研究对象,将装配式建筑预制构件视为工业化产品,总结归纳装配式建筑构件采购阶段和构件安装阶段影响建造成本的可量化影响因素指标体系。在此基础上,通过采集示范项目大量数据,有针对性地对各动态影响因素指标体系建立各指标评价标准,为装配式建筑建造成本影响因素设定评价标准值,为装配式建筑建造成本影响因素的评价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绿色建筑供应商独特性进行分析,在传统供应链产品水平和企业能力两大评价指标外,加入了绿色能力和合作潜力指标,对供应商的长期绿色合作能力进行评价,同时针对绿色建筑供应商间的角色差异引入了共性指标和个性指标的概念,对不同类的供应商进行区别评价。在运用突变级数法对绿色建筑供应商进行选择时,以评价指标的排序反映指标的重要程度。根据突变级数法确定绿色建筑供应商选择的评价步骤,并以5 家绿色施工供应商为例验证了方法的适用性。  相似文献   

19.
由于现有技术在PC构件装配式建筑混凝土加固施工应用中起到的加固效果较差,加固后PC构件装配式建筑扰度值仍然较大,为此提出PC构件装配式建筑混凝土加固施工技术。通过对PC构件装配式建筑混凝土受力分析,确定预制装配式构件混凝土中心轴的上方为锚固点位置;通过钻孔、拉杆安装、定型化角铁安装施工,对PC构件装配式建筑混凝土进行锚固;利用灌浆机将高强浆料灌注到孔内,并对灌浆口进行密封,以此完成PC构件装配式建筑混凝土加固施工。经实验证明,应用此次设计技术加固施工后PC构件装配式建筑混凝土扰度值小于传统技术,在PC构件装配式建筑混凝土加固方面具有良好的可行性和可靠性。  相似文献   

20.
与传统建筑供应链相比,装配式建筑供应链参与企业众多,其供应链网络结构更加复杂,具有更大的不确定性。为了提高装配式建筑供应链风险防控能力,亟需建立一种能为管理者提供决策依据的风险预警系统。首先根据装配式建筑的特点构建了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装配式建筑供应链风险预警指标体系,采用主观赋权法G1法和客观赋权法熵权法确定指标的综合权重,并基于云物元理论构建了风险预警模型。然后计算预警指标值与风险预警等级的关联度,根据最大隶属度准则确定装配式建筑供应链风险预警等级。并将风险预警模型应用到某装配式建筑项目的供应链风险管理实践中,研究结果表明,该模型可以对装配式建筑供应链的关键风险因素进行有效预警,从而为管理者有针对性地制定风险防控措施提供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